‘壹’ 据说伊朗自建航母靶标,400枚导弹都没有击沉,请问怎样才能击沉航母
众说周知,航母是非常先进的一艘武装大船。现在,世界上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国家也是寥寥无几,当然,我国已经在建造了。现在,小编就用我们普通人的视野,来和大家说说有关航母如何才能击沉的话题。
要想打击一个航母编队,首先必须打掉它的千里眼,破坏各种外围侦察探测系统。同时,屏蔽它的卫星侦察探测系统,让航母变成聋子和瞎子。然后,发射超高速导弹进行超大量饱和攻击,即使这样,击沉它估计也很困难,充其量就是瘫痪航母的战斗功能,让它灰溜溜撤回去。
总之,攻击航母战斗群就等于在和一个中等实力的国家作战,如果人家从本国再发射洲际导弹的话,那就不好玩了。
‘贰’ 现代战争中,击沉一艘潜艇有哪些步骤
如果是军舰,用声呐发现潜艇方位,然后就开始扔深水炸弹,炸到水面冒油为止,水面冒油就说明潜艇被击沉了。如果同样是潜艇,同样用声呐侦测,声呐兵能准确“听”出敌方潜艇方位,然后由艇长判断并命令发射鱼雷,然后同样由声呐兵通过侦测敌方潜艇声音消失说明敌方已被击沉。
‘叁’ 以伊朗现在的军事实力,大家觉得能用饱和攻击方式炸沉美国航母吗
伊朗采用“饱和式”攻击很难击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相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伊朗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实在太弱小,只有依靠小型快艇进行导弹打击,至于目前伊朗频频出手的岸舰导弹,由于射程的原因,基本上打不到美国航母编队的位置,因为美国航母编队不可能靠近伊朗海岸。而采用快艇突击,其实只是看上去美好,对于拥有制空权的美国海军来说,快艇再快没有飞机快,这些出击的快艇在达到导弹射程前就可能被美国战机击破。
所以,在拥有海空优势的美国航母战斗群面前,伊朗的海军并不可能像其宣称的那样有很大作为,由于水面舰艇数量少、质量差,能够打到美国航母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甚至都很难组织起来。真的对美国航母有威胁的反而是在波斯湾布雷,以及仅有的几艘基洛级潜艇。
‘肆’ U120潜艇为什么会沉
这是杂志的误传,因为马桶问题沉没的是U-1206号潜艇,不是U120号,U120号是德国战败后自沉的。
U120号属于老式的IIB型潜艇,同批次两艘潜艇于38年在弗纳尔-威尔克(Flender-Werke)造船厂开工建造,编号为U-120和U-121。本打算出口中国,因为德日轴心成立,未交付改为德国自用。
u120艇在二战中没有参加过实战,一直作为训练艇,1945年5月2日由于盟军的逼近,为避免俘获,都选择自沉。
U-1206号是1944年3月16日才入役的VIIC型潜艇.这种新型潜艇装有一种新设计的深水高压马桶,能在深海中使用,但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行.
1945年4月15日,该艇在距苏格兰海岸仅8英里处以200英尺的深度潜航时,施里特艇长妄图在没有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新式马桶,虽然后来技术人员赶来帮他解决了问题,却没有注意到艇长已经改动了其中的设定,而误打开一个海水阀门.结果海水涌入艇内,淹到电瓶舱,造成氯气泄露.艇长被迫下令在敌人眼皮底下紧急上浮.等德国人刚刚清除氯气时,英国轰炸机的炸弹就下来了,当场击毙4名艇员并造成潜艇无法下潜.德国人被迫弃艇,听让该艇被继续从海底阀门涌入海水吞没.
7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在铺设海底石油管道时发现了U-1206号潜艇.它现在还在北纬57度21分、西经1度39分约70米深的海底。
保存至今的VIIC同级舰955号
‘伍’ 伊朗天天演习如何击沉美军航母,为何被各大媒体批评为痴心妄想
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而一名军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拥有勇气。在这一点上,伊朗无疑是做的非常好。毕竟天天想着用自己家的导弹快艇去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虽然演习的很不错,但是被世界上各大媒体评论为痴心妄想。原因么,我总结了一下。
对于伊朗来说,装备不行,经验不够,体系化优势也没有。所以总的来说,美国对于伊朗是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的。怪不得说伊朗的演习真的是在痴心妄想。
‘陆’ 潜艇是如何攻击潜艇的
潜艇在水下运用主动或被动声纳对水下目标进行观察和搜索,在发现了目标之后潜艇就必须对目标的运动要素进行测定并进行接敌、占位机动;与此同时,将观察器材观察到的目标情况,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求出敌舰的准确方位、距离、速度和航向等,再根据敌我运动的情况,求出射击的各种数据;把必要的射击诸元装到鱼雷或反潜导弹上,待潜艇占领了射击阵位时,就可以发射鱼雷或反潜导弹了。
‘柒’ 伊朗演练攻击“美国航母”,伊朗真的能够击沉美国航母么
个人认为不能击沉。首先:伊朗的导弹射程有限,很难打到美国航母的位置;其次:美国的航母周围有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强大的驱逐舰,水下还有战术核潜艇,无论什么样的武器来袭都很难攻破航母防控火力;第三:击沉航母的最起码的条件(对于伊朗来说)饱和攻击,而这点正是伊朗无法做到的。
‘捌’ 袖珍潜艇是怎么袭击梯比兹号战列舰的
1942年1月17日,美国海军部获悉:德国战列舰“梯比兹”号离开基尔之后,驶抵挪威北部的沿海峡湾。这一消息使英国海军部非常震惊。1月下旬,英国首相丘吉尔指示英国参谋部要力求击沉或击伤“梯比兹”号。“梯比兹”号是“俾斯麦”号的姐妹舰,在“俾斯麦”号于1941年5月被击沉后,它是当时德国最大的一艘战列舰,素有“北方孤狼”之称;标准排水量为4.17万吨,航速30节,“舰上武备相当齐全,有380毫米主炮8门。当时,英美同盟国频繁地向摩尔曼斯克等苏联北部港口派出一支满载着战略物资的护航运输队,而“梯比兹”号在挪威的泊地———阿尔屯峡湾恰好位于这条通往苏联航线的附近,它随时都可能突击同盟国的运输船队。
在“梯比兹”号进驻阿尔屯峡湾之后,英国曾数次派出鱼雷机和轰炸机进行袭击。但由于阿尔屯峡湾周围群山环抱,雾霭缭统,防御坚固,英军的几次空袭均未奏效。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海军部决定采用特殊方式进行袭击,即使用X型袖珍潜艇实施偷袭。
X艇实质上不过是一种能在有限距离内实施突袭的可潜器,长48英尺,直径约6英尺。在其耐压艇体内装有一部供水上航行用的柴油机和一部供潜航用的电动机。每艇除艇长外,有艇员3人。它的主要武器是炸药。每艇携带2个装有炸药的金属筒,分别固定在主艇体外面的左右两侧。X艇的艇员分为“航渡艇员”和“战斗艇员”两种。
X艇的攻击程序和方法是:X艇先由母艇(潜艇)从出发港拖带至目标区;在航渡期间,X艇除每隔4小时上浮通风外,大部分时间在水下航行,上面乘有“航渡艇员”,“战斗艇员”一直搭乘母艇,以便得到充分休息;达到目标区附近时,“战斗艇员”便接替“航渡艇员”;然后。X艇脱离母艇,驶向目标舰;抵达目标舰后,将炸药筒解下,置于目标舰的下方,点燃炸药,迅速撤离。
1943年9月初,英国海军部得悉德国战列舰“梯比兹”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均停泊于阿尔屯峡湾,袖珍战列舰“吕佐夫”号停泊于阿尔屯峡湾外侧的兰吉峡湾。于是,英国海军部决定派出X艇袭击上述3艘德舰。
受领这次袭击任务的X艇共6艘:即X-5号、X-6号、X-7号、X-8号、X-9号和X-10号艇。它们分别由6艘潜艇负责拖带。其中X-5号、X-6号和X-7号艇负责攻击“梯比兹”号,X-8号和X-9号艇攻击“沙恩霍斯特”号,X-10号艇则攻击“吕佐夫”号。潜艇的出发日期定为9月11日。各艇预定在22日天亮时都到达卡亚峡湾。为了出敌不意和互不妨碍,规定各艇不得在22日1时以前实施攻击。炸药爆炸时间预定在22日8时12分,以使X艇有充分时间撤离。
1943年9月11日下午,担任拖带任务的6艘潜艇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苏格兰西北部的卡恩旁海湾出发。每艘潜艇拖带1艘X艇。从9月11日至14日,海面风平浪静,各艇均以较高航速向目标驶进。15日,X-8号艇在拖带航行的过程中,拖索迸断,该艇右舷炸药筒进水,后因失去平衡而沉没。16日,X-9号艇在拖带航行的过程中,也同样因拖索迸断而沉没。19日夜间,其余各艇先后到达距海岸15海里的预定展开地域。各拖带艇在解下拖缆,派出X艇之后。仍留在雷阵以外担任警戒任务。X-10号艇离开拖带艇之后,因机械发生故障,不能保持平衡,加之潜望镜马达失火,使潜望镜停留在升起位置不能下降。艇长只好放弃攻击,回到预定会合点,与拖带艇艇会合后返航。3艘预定攻击“梯比兹”号的X艇在破防潜网时被德国舰艇击沉,离开拖带艇后决定分散行动。X-5号艇在突入卡亚峡湾后,在突破防潜网时被德国舰艇击沉。“X-6号和X-7号两艇于20日夜间以水面状态顺利地通过了索洛伊岛西部雷区,21日昼间潜艇通过了长达15海里的斯特杰恩峡,黄昏时到达了阿尔屯峡湾口。夜间,两艇先后在距卡亚峡湾4海晨的勃拉特荷姆群岛附近再次充电。22日1时,X-6号艇充电完毕,开始在水下慢速向卡亚峡湾口接近。5时5分,艇长从潜望镜中发现一艘以高速由北向南行驶的小艇。X-6号艇加速尾随该小艇突入了防潜网。
接着,它又尾随另一艘小艇顺利地通过了直接防护“梯比兹”号的防雷网。7时15分,X-6号艇因搁浅而露出众面。这时,它距“梯比兹”号只有80米,很快被德军发现。X-6号艇遭到了德军轻武器的猛烈射击,艇身倾斜严重,潜望镜进水,电罗经失灵,艇长只好盲目地指挥小艇向目标的概略位置驶去。不久,X-6号艇在迫近“梯比兹”号左舷时再次露出水面。艇长知道逃走已无望,便解下两舷的炸药筒,将艇凿沉。艇员离艇后被俘。炸药的爆炸时间仍预定在8时12分。X-7号艇于22日0时45分从勃拉特荷姆群岛开始向卡亚峡湾航行。4时从网门通过了第一道防潜网。X-7号艇在突破防雷时不如X-6号艇顺利。经过一番周折,它于7时22分摆脱了防雷网障碍。当X-7号艇浮出水面时,艇长发现“梯比兹”号就在距艇首不到30米的地方。X-7号艇急速下潜。在下潜过程中,它与梯“棉比兹”号的左舷相撞,并滑到其龙骨下面。艇长迅速地解下了两舷的炸药筒。这时,X-7号艇的电罗经已失效,它只能按估计的方向退出卡亚峡湾。7时40分,X-7号艇露出了水面,被德国人发现,遂遭到德军轻武器的袭击。X-7号艇受到损伤,艇内开始进水。8时25分,潜艇上浮,艇长出艇后被俘,其他艇员随艇沉入海底。
22日8时12分,X-6号和X-7号两艇所放置的4个炸药筒同时爆炸。“梯比兹”号战列舰受到严重损伤,轮机舱和电机舱灌满了水,舰上主机全部损坏,几乎所有的照明设备和电机装置失灵。舰上人员死1人,伤40人。“梯比兹”号遭到这次袭击之后,在较长的时间内失去了战斗力,直到1944年4月才又复航。
‘玖’ 伊朗海军的潜艇部队实力究竟怎样呢
潜艇是最危险的水下杀手。为了在波斯湾,建立不对称对抗优势,伊朗一直记得自己已经被困了几十年。
与邻国相比,伊朗已经足够努力了。如图,大小型号多达六七个,最大的有3000多吨。
它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三千吨级,中国制造的最大的是1000吨的贝萨特,最小的是加迪。
下排水量只有120吨,也是装备最多的,有20多艘船。
它是伊朗最成熟的一类潜艇。另外600吨级和350吨级的“鲸鱼”级配备了30多艘各种类型的潜艇。
伊朗不仅有自己的中型潜艇,还有“苏穆尔”和“努尔”潜艇发射导弹。前者射程3000公里,后者也在300公里之外。
‘拾’ 求历史上潜艇击沉潜艇的战例..
参考: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328/12200192.html 潜艇之间的战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了,但由于当时的装备技术水平不高,潜艇无法攻击潜航在水中的潜艇。因此双方都采用诱骗战术,设法使对方潜艇浮上水面,然后像对付水面舰艇那样进行攻击。1915年6月25日,德军让一架水上飞机假装出了故障,“迫降”在英国潜艇活动的水域作诱饵,而一艘德国潜艇则在附近以潜望镜深度埋伏待机。英国潜艇果然中计:D—4号潜艇的蒙克里夫艇长下令上浮,炮击德军飞机。不过,埋伏的德国潜艇最后却因为距离太远无法攻击英国潜艇,德机只好在炮火中狼狈起飞逃命。 同年,英国海军采用“拖网渔船—潜艇圈套”捕到了猎物。英国人用一艘拖网渔船拖曳着一艘潜航的C级潜艇,两船之间用电话联络。 当德国潜艇发现渔船,浮上水面炮击时,C级潜艇立即发射鱼雷攻击德国潜艇。采用这个战术,英国海军在6月和7月击沉了两艘德国潜艇。 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潜艇共击沉18艘德国潜艇,约占德国潜艇损失数的10%;而德国潜艇共击沉英、法潜艇10艘。当然,这些潜艇都是在水面被击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纳、水面搜索雷达和鱼雷数据计算机出现后,被潜艇击沉的潜艇数量上升,但这些潜艇也几乎全是在水面航行状态时被击沉的。1942年1月26日,美军驻珍珠港的罗奇福特战斗情报分队截听到日军伊—173号潜艇的无线电通信,用测向仪确定其方位并预测出它的航向,然后把情报传给“白杨鱼”号潜艇(SS—211)。“白扬鱼”是一艘水下排水量2370吨的“鼓”级远洋舰队潜艇,水下航速8.7节,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0具(首部6具,尾部4具)。它于1941年12月10日离开珍珠港开往日本丰后水道作首次战斗巡逻,但没有取得战果。 正在返航途中,“白扬鱼”号得到敌情,立即下潜待机。27日晨,“白扬鱼”号的声纳侦听到推进器噪音,然后在声纳测出的方位上用潜望镜发现一艘日军大型潜艇正以15节航速在水面航行。当时,伊—173号的舱口大开,艇员正在甲板上抽烟和晒太阳。10分钟后,“白杨鱼”号向目标发射了3枚鱼雷。这艘水中排水量2440吨的伊168型潜艇成为美国潜艇击沉的第一艘潜艇。 据美国波尔马所着的《美国潜艇》一书称,美国潜艇“黄貂鱼”号(SS。310)曾因在4天内连续击沉3艘日军潜艇而声名显赫。而1942年4月在地中海阵亡的英国海军二战头号王牌艇长旺克林少校指挥的“支持者”号潜艇的战果中,也包括3艘轴心国潜艇。 据外刊统计,二战期间,美国潜艇在太平洋战区击沉日军潜艇23艘,约占被击沉日军潜艇总数的19%。而声纳、雷达设备较差的日军潜艇只击沉过l艘美军潜艇——“科维纳”号(SS—226)。英国潜艇在各海区击沉德、意、日潜艇共36艘。苏联潜艇击沉德国潜艇2艘。德国潜艇击沉盟军潜艇共9艘。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被潜艇击沉的潜艇共80艘、约占被击沉潜艇总数的7%。 严格地说起来,真正的潜艇击沉潜艇的战例应该是攻击者和被攻击者都在水下潜航。1945年2月5日,英国潜艇“冒险家”号(P—68)正在挪威卑尔根湾以潜望镜深度游弋。“冒险家”号是一艘水下排水量740吨的V级小型沿岸潜艇,水下航速9节,装备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忽然,声纳员发现4500米外有目标。艇长拉乌德上尉用潜望镜几度视认这个也以潜望镜深度潜航的潜艇后,用声纳追踪了2小时40分钟。最后,“冒险家”号在1800米距离齐射4枚鱼雷,击毁了德军U—864号远洋潜艇(IXD2型,水下排水量1804吨)。这也许是海战史上首次真的潜艇反潜战的战果,也可能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的一次吧! 2.还有一篇,技术细节比较多。 伊66号潜艇击沉荷兰皇家海军的K-16号潜艇 当本间雅晴中将第14军和山下奉文中将的第25军席卷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的同时,由川口清健少将指挥的川口支队(主要由第18师团第35旅团司令部和步兵第124连队组成)在婆罗洲西北部的古晋(Kuching)成功登陆并控制了婆罗洲西北部地区。第6舰队第5潜水战队的潜艇则负责马来半岛周边海域的警戒任务,并协助川口支队在砂拉越地区(Sarawak)的作战行动。 隶属于第5潜水战队第30潜水队的伊66号潜艇(后改称为伊166)是海大5型潜艇,全长97.7米,排水量(水上/潜航)1705吨/2330吨。2座柴油机/电动机,输出功率(水上/水下)6000马力/1800马力,航速(水上/水下)20.5节/8.2节。续航力(水上/水下)10800海里-10节/60海里-3节。搭载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95式氧气鱼雷17条),100毫米高射炮1门和13毫米防空机枪1座。 很凑巧的是,以爪哇的苏腊巴亚(泗水)为基地的荷兰远东舰队也将第3潜艇分队的K-14和K-16这两艘潜艇派往婆罗州的古晋附近的海域。荷兰皇家海军在远东布置了11艘潜艇,由于潜艇部队主力在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初就已被派往新加坡,随英国远东舰队共同行动,所以潜艇部队除了这2艘留守在爪哇的潜艇并没有多余的兵力。荷兰皇家海军将隶属于在欧洲本土舰队的潜艇番号前加上O(荷兰语“Onderzeeboot”的打头字母,意为潜艇),将隶属于远东舰队的潜艇番号前加上K(荷兰语“Kolonien”的打头字母,意为殖民地(英语:Colony))以示区别。为了适应东南亚赤道附近炎热的气候,K系列潜艇上还专门设置了水冷式降温设备。K-14和K-16的排水量(水上/潜航)分别是865吨/1045吨。全长73.64米,2座柴油机(8个汽缸)/电动机(192 cells 电池),输出功率(水上/水下)3200马力/860马力,航速(水上/水下)17节/9节。续航力(水上/水下)10000海里-12节/26海里-8.5节,潜航极限深度80米。搭载前4后2共计6个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搭载14条鱼雷),双联装40毫米“博福斯”防空机枪1座。 从排水量大小来看,这2艘荷兰海军的K-14级潜艇相当于日本海军吕字号的海中1~4型潜艇,是最适合近海巡航防御的中型潜艇。这2艘潜艇在日本海军南进之初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K-14在1941年12月23日击沉了日本的“香取丸”(原邮船,9849吨)和“日吉丸”(原北日本汽船,4943吨)这两艘陆军征用的运输舰,而K-16则在12月24日于婆罗州附近的海域击沉了日本海军1980吨的“狭雾”号吹雪级驱逐舰(《日本水雷战史》64页)。 然而对于伊66号潜艇来说,由荷兰皇家海军上尉亚尔曼(Ltz.I Louis Jan Jarman )指挥的K-16却是最好的圣诞节礼物。1941年12月25日(圣诞节)正午11时45分,伊66在古晋西北部约60海里处(北纬1度34分、东经110度21分)发现了K-16。当时伊66正位于潜望镜深度,而K-16正在伊66的2点钟方向相距60米处浮出水面换气。为弄清K-16的作战目的,伊66悄悄跟在K-16身后将近13分钟,之后对准目标只发射了1条鱼雷(《潜水艇攻击调书》防卫厅战史室)。在战况报告书中,伊66的艇长吉富善次海军中佐这样写道:“敌潜艇距离我艇实在是太近了。 在K-16击沉“狭雾”号驱逐舰后还没过14小时,伊66“迫不及待”地就为“狭雾”报了一箭之仇。尽管只发射了1条鱼雷,可以明显看出伊66的艇长相当有命中目标的自信。伊66所击沉的荷兰潜艇K-16是太平洋战争中,乃至日本海军史上日本潜艇击沉敌国军用舰只(不包括由商船、邮船改装的武装舰只)的首例。此外,这也是日本海军少有的以潜艇击沉敌潜艇的战例之一。伊66在川口支队登陆完毕并占领古晋湾后2日的12月27日到达金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