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岁的天才陶哲轩,智商超高二十岁之前获得很多奖项,后来怎样了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中出现天才的几率也不小,但是毕竟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能有几个闪耀的小天才足够父母老师学校甚至是祖国骄傲的了,说起年少成名的小天才确实不少,有十岁参加高考就考上大学的,有十多岁就读完博士后的,但是大多数这些小天才在长大以后都沦为众人,因为光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后天的努力和培养,所以还是大部分的天才最后都会像伤仲永一样
所有的天才都得益于后天教育的环境,因为他的父母不仅可以言传身教,还会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在加上他自己的天赋才会有这样的成果,所以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没有超高的天赋但是一定要保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Ⅱ 中国神童陶哲轩,智商比爱因斯坦高30,如今怎样
对于我们数学不太好的伙伴来说,学习数学可能是一件令人秃头的事情。将那些复杂公式、符号运用起来无疑于一次又一次将人放在地上摩擦。
可是,陶哲轩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发现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他对于数字很是敏感。在他幼儿园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数学能力,让他接触、学习小学的所有的数学知识。
他鼓励中国的学生认真的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同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的会见这位数学界闪亮的明星。
实至名归,幸福美满
他的天才已经不用再说了,他已经用他的成绩给了大家一个交代。少年成名的他,为人低调,没有被名利所累,他依然一心扑在他所热数学上。
有人可能会说他能取得如此的成就,都是因为他有如此之高的智商,高智商的人做什么都很简单?我想说,这只是一个悖论。我不能否认智商可能在某一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后天的努力也是至关重重要的。
不能以自己的不努力来要求一个具有天分,很努力的人,凭什么学的没有你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爱迪生曾经说:"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在事业上已经有成的陶哲轩,也在一次讲课时,遇上了那个在未来会陪他走进婚姻殿堂的劳拉。他们认识了,陶哲轩的世界里就不只有数学的,也开始有了另外一样东西,它的名字叫爱情。
有人可能会说劳拉长的不漂亮,配不上陶哲轩的好样貌。人是视觉动物,但是人更是一个思维的人,两个灵魂契合的能产生灵与肉的结合。
一个人他的内在远比他的皮囊更重要,因为皮因为外在的皮囊它会随着时间的老去,而内在的深度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越发的醇厚。劳拉和陶哲轩在美国结婚了,婚后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家庭幸福美满。
Ⅲ 陶哲轩活了多少岁
1975年7月17日,陶哲轩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他送回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他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12] 。
1980年,5岁时父母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因为这所小学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
1982年,7岁时开始自学微积分,小学校长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陶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之后陶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陶哲轩
1984年,8岁半时升入了中学,经过一年的适应后,他用三分之一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学习数学和物理。在此期间10岁、11岁、12岁的陶哲轩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别获得铜牌、银牌、金牌。
1989年,14岁时正式进入他中学时去听课的弗林德斯大学。
1991年,16岁时获得弗林德斯大学荣誉理科学位。
1992年,17岁时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
1996年,21岁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999年,24岁时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
2006年,31岁时获得菲尔茨奖,在5月22日至30日的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接受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颁奖。
2007年,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ames and Carol Collins讲席教授;同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
200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授予的艾伦·沃特曼奖。
2009年12月,成年后的陶哲轩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总决赛的面试主考官,参与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13] ;
Ⅳ 高考760分的天才陶哲轩,智商远超爱因斯坦,如今怎么样了
爱因斯坦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科学家,他被人们称为天才,他在科学领域上做出的很多研究对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应用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爱因斯坦取得的成就与他的高智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般智商在140以上者称为天才,而爱因斯坦的智商被称为天才已是绰绰有余,不过接下来要说到的这位天才比爱因斯坦的智商还要高,他就是陶哲轩,1975年7月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是一位华裔数学家。
陶哲轩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优越的,他的爸爸妈妈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陶哲轩的父母从小就给陶哲轩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在1972年代时候,陶哲轩的父母就移民澳大利亚。
陶哲轩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的天赋异禀,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在他3岁半的时候就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但是由于年纪太小,他无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于是只能被迫送回幼儿园。
陶哲轩还拿过菲尔茨奖、拉马努金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8年获得艾伦·沃特曼奖,2015年获得科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年纪轻轻的他就拥有这么多的成就,确实让人羡慕不已,不过相信天才的背后也一定付出了很多汗水。那么大家对于陶哲轩还有什么想说的呢?
Ⅳ 如何评价陶哲轩的工作
作为高校的一名数学专业博士生,同时也是一名数学方面的爱好者,平日对于一些数学家有所了解,所以很想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哲轩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家,他的才华和目前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让很多人所钦佩的,他确实为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可以具体结合他的成长经历以及重要学术成果来一起认识陶哲轩及其数学工作,我们也能由此对他有自己的评价。
总结
从上述陶哲轩的成长经历和他所做的数学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出,陶哲轩的数学天赋绝非一般的高,他的研究成果也是世界级的,他因此也被称作“数学界的莫扎特”。透过他的故事,我们也能发现,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天分固然很重要,但更要有兴趣,此外,良好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着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评价说:“陶哲轩这个人是公认了不起的。我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在很多座谈会上时常听到别人赞叹他,提起他多方面的成就。”
在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菲尔兹奖组委会写的颁奖词是:“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
总的说来,陶哲轩的成长之路中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相当出色的数学家,他的工作也无疑是世界一流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陶哲轩的成长及工作的一些评价,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容转自“数学经纬网-头条号”)
Ⅵ 华裔天才少年陶哲轩,智商超爱因斯坦,8岁高考760分,现状如何
陶哲轩——8岁时参加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测试取得760的高分(满分800分)。陶哲轩曾做过一次智力测试,结果表明他的智商达到了230分,比爱因斯坦的165分还要高出许多!
天才不是成功的必然
出现在陶哲轩这个名字前频率最高的词是"天才"。然而,"天才"二字背后更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是什么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对于陶哲轩的家人和40多年前的数学界来说,他就是一轮初升的红日,不仅照进了父母的生活,更为整个数学界带来了新的光亮。
优秀明智的父母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在他幼儿园时,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他,阅读了大量天才教育的书籍。父母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会带年少的陶哲轩拜访退休的数学教授,他们一起喝下午茶,并且讨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灵活包容的学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陶哲轩五岁时,为了让陶哲轩受到灵活的教育,父母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
陶哲轩没有按部就班地上一年级,而是直接就进入了二年级,因为他的数学天赋极高,所以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七岁时,他开始自学普通孩子大学时才开始接触的微积分。父母和老师都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要他想,随时可以跳级。
开放包容的社会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1985年,埃尔德什来到了澳大利亚进行讲学,见到了10岁的陶哲轩并审阅了陶哲轩写的论文。陶哲轩曾谈过这次经历,他认为埃尔德什让10岁的他感受到了平等相待,即使相差几十岁,已经可以算是爷孙辈,他们却因为数学而像朋友和知己一样交流意见。
在读博士期间,陶哲轩自述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比他年长的人,但是他们却有相似的背景,都热爱着数学,他们互相尊重并且共同提升数学水平。这些都为陶哲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坚持正确的成长轨迹
歌德曾说:"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陶哲轩在数学方面的早慧以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得他总是比同龄人更加迫切地追求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
陶哲轩父母没有选择"拔苗助长",而是循序渐进,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显然是极其正确的决定,避免重蹈"仲永"覆辙。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外界的赞誉可以使人膨胀,同样会给人造成压力,这个世界上全都是别人,只有一个是自己。只有屏蔽外界的声音,一心做好自己,坚持自己的独立性,才能一路前行,到达成功的彼岸。相反,如果无法释放压力,过于在乎外界的评价,就很容易被左右而陷入自我怀疑,最终导致误入歧途。
天才的蜕变之路
尽管陶哲轩的智商远超常人,但对他来说,坚持不懈,勤奋进取以及日复一日对数学的热情与努力,才是取得今日成就的关键。
在一次考试中,陶哲轩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挂科的边缘疯狂试探。这次经历给从小到大学习上顺风顺水的陶哲轩敲响了警钟,这不仅仅是一次挫折,也被陶哲轩视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破茧成蝶有时确实是一瞬间的事,换来的却是蜕变后持久的美丽和摄人心魄的魅力。
"天才"陶哲轩已经完成了蜕变,成为了真真正正的数学家!
数学界的璀璨之星
2006年,31岁的陶哲轩斩获有"数学界中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
陶哲轩的存在,不仅仅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是天才,更向世人证明了聪明在于懂得学习,天才在于日积月累的学习,所谓天才,实际上还是依靠着不断地学习。正如刘开在《问说》中写道:"理无专在,学无止境也。"
数学家陶哲轩是一位怎样的人呢?有人说他是少年天才,年少成名,风光无限;有人说他理想主义,他的数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有人把他往天上捧,亦有人把他踩到泥土里……
他带的博士生评价他时,说他非常"谦逊",因为从小背负着"天才"的光环,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希望自己能够名副其实。学生还说他理解能力极强,别人读懂两篇文章,他可能已经读了五篇,说不定还顺手写了话题的梗概。
幸福的"普通人"
由于陶哲轩在数学领域的天赋和成就,陶哲轩被人称作——"数学界的莫扎特"。但陶哲轩的性格与莫扎特却大相径庭,莫扎特虽音乐天赋极高,却性格怪异。很多天才的性格都可以用怪异来形容,可陶哲轩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是天才,更是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在外他是备受敬仰的教授,可是回到家中也和大多数家庭中的奶爸一样,时而也会粗心大意忘掉一些家庭琐事、被妻子催着接送孩子上下学,一路上还不停地嘘寒问暖;在媒体和大众眼里他是年少成名的天才,可是他为了对得起"天才"二字私下里付出了多少投入和汗水,又有谁知道呢?
很多人是因为没有能力去选择,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但对于陶哲轩来说——在千千万万条选择中,他却选择了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Ⅶ 有没有比陶哲轩更优秀的数学家
活着的年轻数学家还真没有比陶哲轩更优秀的,现在数学分支已经很细了,隔行如隔山,但陶哲轩很厉害,开数学大会的时候能对每个获奖的论文评论并很专业,他的研究方向也是对每个方向都有涉猎.
Ⅷ 数学天才8岁高考考出760分,智商测试超爱因斯坦,陶哲轩现在怎样了
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
在现代社会上,很多个家庭都在培养所谓的天才儿童,但是这些家长们却忘了很多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智商就已经注定了,即便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超越那些所谓的天才。尽管99%的汗水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那1%的灵感,这句话同样也道出了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
总结
很多家长口口声声的说着为自己孩子好,让这孩子幸福生活一辈子,但实际上他们所作所为正是给孩子套上了一个枷锁,年纪小小的孩子,每天辗转于辅导班,兴趣班,看似是为他们好,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技能,但是这些孩子内心真正的想要这些吗?他们或许只想看一会电视和小伙伴玩耍。因为学业没有童年,因为学业过得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这就是孩子们的痛苦。
Ⅸ 8岁高考得760分!号称是天才的陶哲轩现在怎么样了
陶哲轩现在过得很好,他还担任过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又到清华大学做过演讲,是公认的数学天才。
现在,陶哲轩已经四十五岁,虽然已经是中年,但是他的研究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在2009年的时候,他还来到中国,担任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委,并且还在清华大学做了演讲。陶哲轩也的确是一位天才数学家,他在数学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加之后天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所以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总而言之,陶哲轩现在过得非常好。
Ⅹ 论天赋,陶哲轩能比得上伽罗瓦吗
伽罗瓦是脾气不好的天才,其最大的特点是应该是发现新的东西。学习5年数学就能获得如此成就,绝对是天才中的战斗机。他甚至预测到了自己的死亡。
陶哲轩是个脾气好的天才,即使伽罗瓦不夭折,其成果的数量一定没有陶哲轩多。
如果,拿两者在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学历比,陶哲轩在这个年龄时,没有发现新的学科。由于数学界,认为发现新学科,新的数学疆界是顶级的工作,所以,伽罗瓦还是厉害一些。
当然,陶哲轩的岁月还长,上升空间还大得很。这两个人的位置也有可能在反过来。
随便说一句,陶哲轩自己可是认为其能力比不上那个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