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出口粮食多少

伊朗出口粮食多少

发布时间:2022-04-19 06:48:38

❶ 伊朗传统的农牧出口商品是

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暖湿农业区。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
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输出石油(占出口总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输入机器、钢铁、粮食、车辆等。

❷ 伊朗为什么经济发达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预算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石油收入、税收和其他收入。

1979年以前伊朗除了石油工业外,绝大部分经济成份属于私人所有。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当时由私人财团掌握的重要厂矿、农场、银行、保险公司、饭店等均收回国有。目前伊朗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由三种成分即国营、集体和私人成分构成,其中国营成分占伊朗总经济成分的75%以上。国营成分包括所有重要工业、矿山、发电设施、水坝、灌溉网路、广播电视、邮电、航空、航运、公路、铁路、对外贸易、银行、保险等等,国营企业由政府统一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管理,其收支由国家列入单独预算。最近几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下放管理权限,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集体成分包括经营物资生产和分配的公司,以及在乡镇建立的类似机构。私人成分包括从事工业、贸易和服务的公司以及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家庭生产单位,它们是国营和集体成分经济活动的补充。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始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五年计划后期(1992年-1993年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伊朗外汇储备急剧匮乏,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保持制定的高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得不向国外借债,不久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欠下的巨额中短期外债,导致伊朗银行信用空前危机,使伊朗经济建设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4月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突然连续下跌,伊朗石油收入大幅减少,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第二次给伊朗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失业率和通膨率升高,外债增加,1999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只达到1.8%,迫使第三个五年计划推迟一年,这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的弊病。为此政府通过调整预算的方法,加大税收,缩减政府开支,扩大吸引外资,出让政府公司股份给私人公司等方法摆脱经济困难。1999年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了一项雄心计划,将几个主要的工业,包括通讯、邮电、铁路、石油化工,甚至石油上游工业进行私有化,作为总体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久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2000年-2004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经济目标主要有:

(1). 所有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别,消灭贫穷;

(2). 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减少国家对石油产品出口的依赖;

(3). 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达到自给自足;

(4). 开发和培训国内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技术和专业水平,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5). 鼓励投资,保证投资安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改革税制,增加国家收入,支持和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

(7). 控制通货膨胀率,使之适应中下等收入家庭的购买力;

(8). 向私人经济成分转让国营公司股份,加快私有化进程。

根据第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伊朗近年采取了以下重要的举措:

原油价格从1999年4月回弹以后,伊朗原油收入又大幅增加,改善了伊朗的外汇收支状况,外债负担减轻,9.11事件以后,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曾一度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对伊的经济未造成影响。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每年将预算石油收入的超出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特设的石油外汇稳定基金帐户,基金的50%用于抵销今后由于油价下跌引起的预算赤字,另外50%为投资提供贷款,鼓励非石油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投资,其中为私人企业提供的信贷占相当的比例。

石油工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保证足够的外汇收入,同时巩固伊朗在OPEC中的地位,从1998年开始,伊朗石油部陆续开放伊朗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对外提供了40多个开发项目。迄今已与外国石油公司以产品回购方式(BUY-BACK)签订了数十个油气田开发合同,成功吸引外部资金270亿美元,计划未来再吸收130亿美元的投资。为了改变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实现石油产品的多元化,国家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由天然气代替原油,并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石油下游工业,增加石油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石化产品的出口。

2001年5月伊朗议会批准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此法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外资法。由于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分歧,此法没有立即生效,遭到伊朗宪法监督委员会的两次驳回,直到2002年5月才正式生效。2002年8月通过投资法实施细则。新投资法的出台是两派斗争的产物,虽然许多条款仍有限制性,但毕竟向改革方向迈进了一步。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包括了除石油工业以外的所有工业领域,投资比例没有严格限制,投资的本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投资安全度有所提高。由于伊朗投资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投资环境不理想,外国公司在伊朗的投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02年2月,伊朗议会通过立法改革国家的税制,减少公司税,增加增值税,所得税从原来的54%降到25%,鼓励私人成分向生产企业投资。同时对一些国营企业和穷人基金会取消免征税务的特权待遇。

2002年3月21日伊朗中央银行合并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协定汇率,与国际通行的汇率制度接轨,取消对国营公司的汇率补贴,使私人公司和国营公司的处于平等的竞争条件。汇率统一引起了通膨率上涨,国家为了减少通膨压力,仍保持对生活必需品的补贴,对进口商品进行价格补贴,这种上涨影响预计在2003年度有所减小。

伊朗在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了一些经济指标,如原油收入、控制政府支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等,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高失业率是伊朗政府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伊朗有350万劳动适龄人口,预计在三年内将达到500万,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每年解决75万人的就业,由于缺乏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每年只有40万人就业,如不加大吸引外资和鼓励私人投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国营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方式没有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效率普遍低下。

巨额补贴是政府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伊朗每年用于能源的补贴高达100亿美元,用于粮食和药品的补贴20亿美元,能源补贴除了造成能源浪费外,重要的是使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外,伊朗一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延长达马托法,宣布伊朗为“邪恶轴心”国,阻止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对伊朗的经济发展长期产生不利影响

伊朗近期经济数据

工业生产增长率:3.5% (包括石油)(2004估计数据) / 3%(不包括石油)(2005 估计数据)

通货膨胀比率:15.5% (2004 估计数据) / 16% (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2300万 熟练劳动力短缺(2004 估计数据)/2368万--熟练劳动力短缺(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分配:农业30%,工业25%,服务业45%(2001 估计数据)

失业率:11.2%(2004,估计数据)

贫困人口:40%(2002 估计数据)

投资(固定总投资) :30.5%(2005 估计数据)

国家收入433.4亿美元(2004)/ 国家收入488.2亿美元(2005)

支出: 477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4估计数据)/ 604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5,估计数据)

出口:387.9亿美元FOB (2004估计数据)

国际债务:134亿美元(2004 估计数据)/ 27.5% GDP(2005 估计数据)

农产品:小麦,大米,其他谷物,甜菜,水果,坚果,棉花,乳制品,羊毛,鱼子酱

工业产品:石油,石化产品,纺织,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特别是糖精,蔬菜油加工),金属预制件,武器.

经济援助已收到:40800万美元(2002 估计数据)

电力生产:1290亿千瓦(2002)

已探明石油藏量:1380亿 bbl (2004估计数据) / 1333亿桶(2005估计数据)

已探明天然气藏量:267亿立方米(2004) / 266.2亿立方米(2005)

电话:1257.11万(2003)

移动电话:337.65万台(2003)

因特网主机: 5269 (2004)

因特网用户: 4300万(2003)

铁路: 7203 km

高速公路: 167157 km

飞机场: 305 (2004 估计数据)

❸ 伊朗的农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伊历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农业产值为1009万亿里亚尔元,占GDP的9.3%。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5%。
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❹ 世界三大粮食产量及分布

1、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如下:
【1】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
【2】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种面积1458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年产量5185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
【3】玉米 人们的食粮又是饲料作物,被视为“杂粮”或“粗粮”.1990年播种面积12910万公顷,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8.5%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

2、世界小麦生产的分布
世界小麦集中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温带地区.
北半球主要有4个产区: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四个小麦带占世界小麦产量的90%以上.主要商品小麦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小麦出口占世界小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南半球主要分布区:南非、澳大利亚南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3、世界玉米生产的分布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玉米分布较为普遍,大多集中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5以上;其中以北美洲产量为最多,占世界的46.75%,居世界首位.次为亚洲(占1/5)、欧洲(占1/7).世界玉米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带:①美国中部的玉米带,生产世界2/5以上的玉米.②中国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③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至罗马尼亚.1991年产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89亿吨),次为中国(0.99亿吨).
4、世界水稻生产的分布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2]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❺ 世界上哪几个国家大量出口粮食

你好 很乐意为你解答

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是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出扣最多,它的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第一,出口量占65%,居第一.小麦产量占11%,居第三位,出口量占33%,居第一位.水稻产量占2%,居第十,出口量占16%,居第三位.大豆产量占35%,居第一位,出口量占67%,居第一位,棉花产量占18%,居第二,出口量占24%,居第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❻ 伊朗的发展如何

伊朗有比较完备的工业和农业基础,资源也比较充足,可以想象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至于美国的限制:从核谈判协议达成可以看出,美国的政策应该有所变化,如今中东逊尼派力量比较强大,恐怖主义也主要产生于逊尼派地区,为了平衡逊尼派势力的影响力,并且阻止恐怖主义的扩散,美国可能会对伊朗有所支持,虽然由于意识形态问题,支持不会太深入,也不会太真心(可以参照中美,合作与遏制并存的关系)

伊朗社会的变革:目前保守和宗教势力在伊朗依旧占有主导的地位,他们一定不希望文化领域也和经济领域一样迅速开放,但是新思想总会逐渐的渗入,当初巴列维王朝要工业化,不要资本主义,但却没有挡住新思潮的崛起,导致了伊斯兰革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思想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对于伊朗应该是个比较严峻的课题。可以类比中国的情况,我没去过伊朗,不知道伊朗人民怎么想的。

❼ 哪位好心人帮忙找点关于世界食物短缺现状的资料~~急~~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

布朗说,中国人口每年增长1400万,收入也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1992年和1993年中国经济增长13%,1994年预计增长10%,3年内中国经济总共扩大了40%。从来没有这样多的中国人收入如此迅速地增加。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得粮食需求急剧增长。因为收入增加后,低收入的人会首先将金钱用于将其饮食从供给70%卡路里的大米淀粉等主食转向肉类、牛奶和禽蛋。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肉类食品,而这些肉类食品是通过粮食转化而来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是贫瘠的荒地,没有像美国大平原那样广阔的牧场,畜产品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对粮食需求的额外增加。

在粮食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粮食生产却不能同步增加。随着人口和工业经济的同时增长,工厂、住房、道路、公路以及农作物种植都在争夺宝贵的土地资源,结果是当中国最需扩大农田面积时,农田面积却在缩小。

布朗强调,中国正以极“危险”的速度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一般地说,如果将中国广大的剩余劳动力中的1亿人转移到工业部门,假设每个工厂能有100名雇员,就需建100万个工厂,再加上仓库和道路等一些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必将牺牲大量农田。

尽管可以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来增加粮食单产,但由于水资源不足等原因,单产提高的潜力十分有限。日益严重的缺水状况也影响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前景。此外,还取决于某些环境趋势———包括土壤侵蚀、灌溉系统的漏水和盐碱化、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计算空气污染和酸雨造成了多大程度的粮食减产,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粮食生产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

总之,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

由此,布朗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支付能力大量进口粮食。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考虑到上述的诸多因素,布朗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1980年以来,世界粮食每年出口平均约2亿吨,其中一半来自美国,而美国也面临着农田损失和灌溉用水转为非农业利用。预计今后4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9500万(包括自然增长和移民),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得太多。

“事实是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没有一组国家可增加其出口潜力去更多地填补中国潜在粮食短缺的一小部分。”

与此同时,预计世界其他地区也将出现大量的粮食短缺。到2030年非洲预计需要2.5亿吨粮食,是目前进口的10倍。印度次大陆预计缺粮也比目前要大好几倍。伊朗、埃塞俄比亚、尼日尔爾利亚等许多国家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在今后几年内将面临的粮食缺口同样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未来的粮食大量短缺将促使世界粮价大大超过以往的水平。目前兴旺的世界粮食市场就会动荡不定,世界粮食形势将处于危险的境地,全球各国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

布朗总结道:对今后世界粮食供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中国粮食的不足也就是世界粮食的不足。世界经济的未来已和中国的经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未来的缺粮将迫使其他国家的政府重新估计这些国家的人口承载能力,及其人口和消费政策。他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钟禾)

❽ 世界上五大粮食出口国是哪些

五大出口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欧盟。

美国建立了一个全球粮食帝国,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也是最大的粮食援助国。

美国用两大手段操纵粮价一是推行粮食自由贸易,二是通过粮食援助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美国政府对粮食生产予以高额补贴,因此粮价比一般国家低,食品公司想尽办法推动各国实现粮食自由贸易,以便顺利出口牟取利润。但这对进口国而言却意味着一场劫难。

粮食援助是食品帝国常用的“毒品”在诸多非洲国家,接受粮食援助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为美国生产香蕉、可可等经济作物,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因此荒废,沦为帝国附庸。




(8)伊朗出口粮食多少扩展阅读:

当今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

美国ADM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国的Minneapolis, Minnesota注册了 Archer Daniels这个名字,ADM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狄克多市。

邦吉公司

邦吉,由其创始人 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在18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1859年由其孙子将总部迁至比利时。公司初期主要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

嘉吉公司

嘉吉公司,由原籍苏格兰的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Iowa创立的,1868年其将工厂迁至Minnesota,1875年又将其总部迁至Wisconsin。

路易达孚

路易达孚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尔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开创和发展了欧洲谷物出口贸易,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界粮食输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

❾ 世界粮食出口大国有哪些

美国.
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第一,出口量占65%,居第一.小麦产量占11%,居第三位,出口量占33%,居第一位.水稻产量占2%,居第十,出口量占16%,居第三位.大豆产量占35%,居第一位,出口量占67%,居第一位,棉花产量占18%,居第二,出口量占24%,居第一.
由此可见,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小麦和大米消费国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开始对世界粮食市场构成压力。中国去年生产粮食4.84亿吨,消费粮食4.97亿吨。这种入不敷出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根据中国农业部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消费粮食5.2亿吨,到2020年将上升到5.54亿吨。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却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虽然中国不甘心成为粮食纯进口国,但农业部有关人员认为,到这个十年结束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中国过去一直努力要把粮食进口控制在5%以下,现在政府意识到存在困难,态度开始有所转变,转而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业内认为,农产品也会像石油一样出现问题,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

❿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阅读全文

与伊朗出口粮食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小印度第四关怎么过 浏览:797
意大利风情小镇到八院骑车怎么走 浏览:77
意大利汽车喇叭有哪些品牌 浏览:203
马岛在英国哪里 浏览:968
意大利为什么杀护士 浏览:28
伊朗航空的服务怎么样 浏览:513
印尼为什么煤炭资源丰富的原因 浏览:309
在印度都吃什么东西 浏览:129
伊朗人英语怎么写 浏览:119
为什么走私食品都在越南中转了 浏览:73
如何避免中国消防员经常牺牲 浏览:510
越南胡志明市海拔多少米 浏览:332
现在走遍中国要多久 浏览:106
英国早期船员为什么带朗姆酒 浏览:152
香港为什么现在还有英国法官 浏览:961
蒸汽火车给英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 浏览:876
印度海鲜市场切鱼后怎么制作 浏览:42
意大利跟浙江哪个面积大 浏览:320
中国与越南边境城市有哪些 浏览:202
印尼电话卡打中国多少钱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