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有到伊朗的火车吗
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没有到伊朗的火车。中国开设国际列车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国,朝鲜,越南,哈萨克斯坦。
国际列车车次:
K3次列车每星期三由北京站发车,每星期四经由乌兰巴托站,每星期一到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车站。
K4次列车每星期二由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车站发车,每星期日经由乌兰巴托站,每星期一到达北京站。
K19次列车每星期六由北京站发车,每星期二经由满洲里站,每星期五到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
K20次列车每星期五由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发车,每星期五经由满洲里站,每星期六到达北京站。
K23次列车每星期二由北京站发车,每星期三到达乌兰巴托站。
K24次列车每星期四由乌兰巴托站发车,每星期五到达北京站。
(1)伊朗的直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广西南宁至越南嘉林中越国际列车T8701/2次也成为中越两国旅客回家过年的热线。2015年2月11日,由越南嘉林开回广西南宁的T8702次车厢全部满员;当日由广西南宁开往越南嘉林去的T8701次客流也明显增多,大年初一、初二的车票已紧张。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习俗相近,都有过年的习俗。据南宁客运段国际车队车长梁胜伟、韦锋介绍,2月11日,由越南嘉林开回广西南宁的T8702次。
车厢里有柳州籍的商务旅客、有桂林籍的留学生、有四川务工回国的人士,还有到南宁中转北京去的蒙古人。而当日广西南宁开往越南嘉林去的T8701次,客流主要是跨国探亲、旅游等等。
⑵ 中国到伊朗要经过几个国家
从中国到伊朗有两条路线,一是走阿富汗,再就是走巴基斯坦都可以到达。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阿富汗是邻居,而伊朗和这两个国家接壤。
⑶ 伊朗和叙利亚并不接壤 可是伊朗十万大军是怎么到达
叙利亚濒临地中海的海岸线比较短,在整个叙利亚内战期间,该国主要的两个出海港口、同时也是俄罗斯地中海分舰队的主要海外基地——拉塔基亚以及塔尔图斯均在政府方手中。滨海的拉塔基亚省是执政的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派的传统聚居地,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老阿萨德即出生于此,而以逊尼派为主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对人口占少数的阿拉维派普遍持敌视态度、甚至在占领区内大加迫害,使得当地居民对巴沙尔政府向心力较强,反对派实际上没有一次真正打到过拉塔基亚沿海地区切断叙利亚政府的外援通道。此外,由拉塔基亚至叙利亚核心区的哈马-霍姆斯-大马士革的陆路通道也在多数时期保持畅通,使得叙利亚政府始终能够得到海外盟国(俄罗斯、伊朗、中国等)的人员与物资援助。
(叙利亚反对派虽然没有控制过一个出海口,但通过与土耳其、约旦、黎巴嫩、以色列的陆地边境获得欧美和海湾国家的援助。)
拉塔基亚(Latakia)和塔尔图斯(Tartus)是叙利亚最重要的出海港口,也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核心利益,整个内战期间反对派曾不止一次试图进攻巴沙尔的家乡拉塔基亚省,或者切断连接拉塔基亚和首都大马士革的陆路通道,但最终都被挫败。红色为目前政府军控制区。
叙利亚的邻国黎巴嫩在历史上与叙利亚有很深的渊源,叙利亚(特别是在老阿萨德执政时期)曾大力介入黎巴嫩内政甚至出兵加入黎巴嫩内战,而黎巴嫩对于邻国叙利亚则抱有复杂的敬畏心理(既对叙利亚历史上插手内政有不满情绪进而加以提防,但又怕得罪强邻惹祸上身,同时也希望在面临以色列等外部威胁时能得到叙利亚的支持与保护)。由于黎巴嫩本国也存在严重的族群和教派冲突,基督教派、什叶派穆斯林、逊尼派穆斯林等不同派系立场上或是亲叙或是反叙,黎巴嫩政府为防止受到叙利亚内战外溢的波及则尽可能维持中立、但与叙利亚政府保持有限度合作。因此叙利亚政府从黎巴嫩方面也可获得外部援助,特别是在黎巴嫩部分地区实际控制了政权的同为什叶派的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更是出动大量部队轮流进入叙利亚参战,除了屡次充当攻坚克难的先锋之外,还协助政府军恢复了首都大马士革通往黎巴嫩和滨海拉塔基亚的陆上交通线(参见2013年古赛尔战役),并反过来切断了反对派武装在叙黎边境的补给线(参见卡拉蒙山脉战役、扎巴达尼攻坚战等),为政府方立下汗马功劳。
叙利亚的另一个陆上邻国伊拉克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则较为复杂。战后两国曾经都是由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但1979年萨达姆掌握伊拉克政权后两国的复兴党随之分裂,继而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逊尼派出身的萨达姆大举进攻什叶派主政的伊朗,导致此时与伊朗结盟的叙利亚(阿拉维派本是游离于什叶逊尼两大主流派之外的一个小教派,老阿萨德为获得外援积极改善和伊朗的关系,最后取得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认可”阿拉维派是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同伊拉克彻底反目,之后的海湾战争中叙利亚干脆支持多国部队打击萨达姆政权。然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之后形势却发生了逆转,原本萨达姆时期被大力打压的占伊拉克人口多数的什叶派被美国人放了出来组建伊拉克新政府,这样一来反而与本来敌对的叙利亚和伊朗成为了同一教派的兄弟,从而在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伊拉克什叶派政府也没有对叙利亚采取敌对态度,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崛起之后两国面临共同的威胁更是加强了合作。虽然伊拉克政府没有直接出兵叙利亚或提供物资援助,但却默许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组织到叙利亚参战,而这些民兵组织很多都受到伊朗的背后支持和援助。
伊朗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叙利亚部署得并不多,直接参加战斗的还要更少(多是作为军事顾问活动),地面部队主要是伊朗支持或招募的什叶派民兵和雇佣军,除了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阿巴斯旅”“人民动员部队”等,还有伊朗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什叶派(这些国家大多是逊尼派主政,什叶派地位低下,加上局势动荡不安,大量迁居伊朗)中招募的雇佣兵如“法蒂玛旅”。伊朗本身并没有出动大部队到叙利亚作战。
⑷ 伊朗离中国有多远
伊朗最东部的呼罗珊边境离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达坂约1230公里;伊朗首都德黑兰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约 5600公里。
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
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4)伊朗的直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班超的副使甘英曾到过伊朗,并打通了中国经伊通往罗马的交通线,即古丝绸之路。此后,两国间往来连绵不断。1971年8月16日中伊建交,2016年1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近年来,中国与伊朗在政治、经贸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平稳发展。两国高层保持密切接触。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期间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晤。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雅加达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9月,习近平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期间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
⑸ 相对于海运,伊朗到中国方向铁路的优势是
我觉得相对于海印的话,伊朗到中国方向铁路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运费便宜。
⑹ 伊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国家。伊朗是全世界最为独特的国家之一,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什么是政教合一?就是政治领袖就是由宗教领袖担任,他就是伊朗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伊朗社会管理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正常社会的法律法规,另一套是宗教规则。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符合这两套规则。比如,女人要带头罩,上衣长度要盖过臀部,男士不能喝酒,坐公交男女分开,等等。 其实伊朗很多人以前并不信奉伊斯兰教,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后,大部分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他们跟阿拉伯人不一样,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真心信仰,而他们则是政府规定必须信仰。
其次,政府反西方而民众很开放。伊朗政府一直反西方,禁止播放西方音乐尤其是美国的,可是民众私底下普遍热爱美国音乐,有时政府也是管不过来,经常听到播放美国音乐,他们听美国流行歌曲,觉得很欢乐。
第三,伊朗节日多民众爱旅游。伊朗各种节日非常多,比如诺鲁孜春节,开斋节,阿舒拉节等。每到节日,伊朗人热衷出游,旅店房间爆满,价钱飞涨,需提前预订。 时,同伊朗人还喜欢野餐。经常全家老少或朋友之间找一块草地,铺一张席子就开始野餐。伊朗女人很美,非常喜欢化妆,美容,戴墨镜,非常爱美。
第四,伊朗喜欢张贴建筑标语。伊朗建筑普遍破旧,许多是伊斯兰革命前建设的。在大街上,机场,车站等有很多政治宣传标语,伟大领袖个人图像。 反美、反以、反沙特和各种宣扬伊斯兰价值观的标语,而且还悬挂有两伊战争战死的英雄图像。
第五,伊朗人对外国人非常友好。伊朗遭受很多误解。 美国等西方国家宣传丑化伊朗为邪恶轴心国、女性受虐地区、战争狂、宗教极端分子集散地等等。但是,实事并非如此。伊朗很有文化底蕴,对外国友人超级友好。
总之,伊朗是一个神秘的国一度,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勇敢的人民,相信伊朗会越来越好
⑺ 中国到伊朗铁路是直达线路吗,伊朗的铁轨火车和中国一样吗
中国到伊朗铁路是直达线路,是由中国的义乌直接到伊朗的德黑兰,其中伊朗的铁轨与中国的一样,都是双轨的,电气化铁轨。
乌鲁木齐-伊朗德黑兰铁路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总工程师何华武提出另一条“中国的丝绸之路”,新的丝绸之路将推动伊朗成为欧亚非的中转站。
”义乌—德黑兰”班列在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奔赴德黑兰的Nikpasandi,车站编码:0422。全程共经4个国家,先后在阿拉山口和萨拉赫丝两次换轨,全程10339公里,预计运行时间14天。
这是首列从中国开往中东的铁路集装箱货运班列,也是义乌继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后,又一趟开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丝路“直通车”,2016年4月开始每个月最少要开一个班列。
“义乌—德黑兰”班列的开行,搭建了一条连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桥梁,开辟了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的便捷通道,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与伊朗乃至中东各国的经贸往来。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资讯-铁总工程师:提议乌鲁木齐-伊朗德黑兰铁路线
⑻ 去伊朗旅游有什么当地习俗需要注意的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⑼ 近在咫尺的伊朗和叙利亚,为何伊朗向其石油出口还要绕道万里经直布罗陀
因为陆上被封锁了,所以就只能绕道走海上了。虽然陆上的路很方便,但是已经不能用了,所以为了利益,只能绕道走海上。
后来美国进行了经济制裁,伊朗不得不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伊朗的想法就是,俄罗斯作为中间人,伊朗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俄罗斯再转手把石油卖给其他人。后来伊朗就和俄罗斯签了协议,伊朗终于还是能有一定的外来收入了,现在俄罗斯和伊朗都还在进行这项合作。
⑽ 伊朗距中国多少公里
伊朗首都德黑兰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约 5600公里;伊朗最东部的呼罗珊边境离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达坂约1230公里。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
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
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10)伊朗的直达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
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
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
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伊国内生产总值427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