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认为,对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将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
油价缘何下挫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市场普遍观点是由全球原油供过于求导致。一方面,全球主要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供应方面,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指出,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比前一个月上升40.2万桶,为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打压了原油市场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3.3%,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下调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发展领域面临一系列困难,限制了国际油价走高。
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一种利好。以美国为例,消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汽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美国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油价下跌将减少原油进口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相关制造业也将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过去,石油价格高企令不少产油国受益,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大跌后,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和财政恐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财政预算按照原有油价制定,油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另外,油价下跌还会导致股票市场混乱,引发资本外逃。其结果可能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而这也是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动油价下跌意在拖垮俄罗斯经济,引发俄罗斯政治社会动荡。
原油输出国何以应对
为应对油价下跌,俄罗斯采取的重要手段是使卢布贬值。今年,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基本与油价下降幅度持平。
由于国际石油交易采用美元结算,因而保证了俄罗斯出口石油所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卢布大幅贬值也可能导致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和大量资本外逃。
此外,俄罗斯政府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力度。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油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础,当前应尤其注意在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中采用新技术,保证俄罗斯油气工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财政预算都预留出储备基金,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此外,俄罗斯也认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不可靠,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中东产油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也不愿意单方面减产,希望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一道减产。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想通过低价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减产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尤其是低价可以抑制美国等其他产油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等手段增加产量的进程。
Ⅱ 国际油价为何会出现恐慌性跳水
国际油价为何会出现恐慌性跳水,我认为原因有以下这些:
1、可以说2020年跟2021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对于很多国际贸易方面都是有不利的作用。这次国际油价的恐慌性跳水跟疫情也是有着莫大的关联;
2、整体来说还是供需关系,因为疫情造成了很多行业都无法行进生产,那么也不需要原油的供给,这就会使得市面上的需求量缩小,而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造成了整体价格的下跌;
3、虽然是欧佩克成员,伊朗并未加入到OPEC+减产协议,所以伊朗还在以正常的速度开采原油,可是由于供需关系不如以前,这伊朗可以说也是造成国际油价跳水的关键性因素。
这次国际油价为何会下跌,这是有各方面因素组合起来的原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供需关系的原因。总所周知,因为需求量的增加就会造成价格的上涨,那么需求量的下跌就会造成价格的下跌,由于市场不需要那么多了,肯定还是会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油价这次恐慌性的跳水也是因为疫情造成了全球停摆之下,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现在看来主要还是因为需求量下降,就是因为需求量不断地下跌,原油的价格才会不选的下降,一次性6%的下跌,也算是给大家敲了一个警钟。恢复生产才是关键。
Ⅲ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新华网纽约8月11日电(记者杨蕾)受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汇率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1日继续下跌,纽约市场油价盘中跌破每桶113美元。
由于担心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的冲突升级将影响里海地区石油供应,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当天早间一度升至每桶116.90美元。
但是,随着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开始大幅回落。
据报道,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为1379万吨,同去年同期的1483万吨相比下降了7%。投资者认为这表明了高能源价格抑制了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的增长。
另外,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伊朗已经同意就其核问题同欧盟展开新一轮谈判,该消息也缓解了市场对中东地区原油供应的担心。
受以上因素影响,11日,纽约市场油价盘中最低跌至每桶112.72美元,同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交易记录相比下跌了超过23%。
到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5美分,收于每桶114.45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66美分,收于每桶112.67美元。
纽商所9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下跌2.08美分,收于2.8666美元。9月份交货的取暖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下跌0.85美分,收于3.1195美元。9月份交货的天然气期货价格每千立方英尺上涨10.1美分,收于8.349美元。
Ⅳ 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18年从10月份开始,国际油价就成一泻千里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际油价如此大的波动那?
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
国际油价可以看成是大国博弈的一个对象,低油价显然对很依赖石油出口的俄、伊来说不是好事。但对美国来说,虽然现在美国也是石油出口国,但同时美国还是世界第二大耗油国,所以,低油价对美国来说影响不大。因此,美国把油价做为了打击对方和武器,从各方面打压油价。
Ⅳ 第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下跌为什么会有危机
石油危机(Oil Crisis)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Ⅵ 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
有以下几点因素致油价暴跌:
1、由于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制裁俄罗斯,操纵国际油价大跌;
2、原油产油国为了抵制新新能源页岩气的开发进度,加大产油量,致使油价暴跌;
3、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特别是IS通过低价原油输出获取暴利,进一步导致原油暴跌;
4、近期的伊朗与沙特的政治危机,导致原油产量进一步扩大,导致暴跌;
5、美国国内开启原油开采,进一步是跌幅扩大。
Ⅶ 伊朗的货币贬值对石油的销售会有什么影响
在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几分钟后,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他内阁成员的陪同下,镇定地表示,将和协议中的其他国家一起,设法将现有协议维持下去。
但他的镇定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新的制裁或将再次使该国经济进入螺旋式下跌。
5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对伊朗的最新制裁名单,伊朗央行行长赛义夫(Valiollah Seif)等两位金融系统高官在列。
过去数周内,伊朗里亚尔兑美元贬值25%,通胀率升至约8%,国内多家银行因债务危机破产,失业率超过11%,还有民众上街示威游行,抗议管理不善和政府腐败。
伊朗的经济增长也有放缓之势。据CNBC报道,2015年全面制裁开始时,伊朗的GDP增速从2010年的6.6%降至-1.5%。虽然在制裁解除后的2016至2017财年一度达到12.5%,但目前正在逐步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预计,今年伊朗经济增速为4.3%,但如果制裁重新恢复,这一数字料将大打折扣。
外企撤出
随着美国退出核协议并宣布对伊朗相关个人和实体的制裁,外界担心,欧洲企业将撤出他们在伊朗的投资。在2015年对伊制裁取消后,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和石油公司道达尔(55.15, 0.00, 0.00%)等企业纷纷涌入伊朗市场。重新退出可能将伊朗经济推至灾难的边缘。IMF一份报告指出,制裁或将给伊朗的银行系统以及该国的国际贸易关系带来危险。
石油收入下降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是,被禁止出口石油将对伊朗政府的收入产生冲击。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现在的出口量约为250万桶/天。近期一项彭博调查显示,如果被禁止出口,伊朗的原油产量可能减少最多50万桶/天。
货币危机
即便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前,里亚尔也在一直贬值。特朗普宣布退出决定后,伊朗黑市上的里亚尔跌至69000里亚尔兑1美元,相比一周前贬值了约25%。
伊朗央行虽然誓言要消除黑市,但由于持证外汇交易所都已关门,美元越来越难获得。当地企业称,对他们而言,美元短缺造成的影响可能比本币贬值更大。外汇短缺将使进口商品和服务变得更加困难。
通胀和失业
如果石油收入减少,外国投资枯竭,货币压力将导致伊朗国内的通胀水平进一步走高。虽然目前相比2013年鲁哈尼首次当选时逾40%的通胀率已大幅下降,但依然徘徊在10%左右。伊朗眼下的失业率为12%,就业情况的进一步恶化有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伊朗人哈萨尼(Amirhossein Hasani)对《纽约时报》说:“我们会看到更多人移民、更高的失业率、更多破产、更加贫困。”哈萨尼曾从事厨具生产,但目前靠出售外汇为生。他说:“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会造成政权变更,但反抗会被压制,政府将继续运作。我们只会变得更穷。”
银行业危机
与此同时,伊朗一直在设法避免发生银行业危机。自2004年金融服务业向私人贷款机构开放后,由于缺乏监管,银行业迅速扩张。
但是在2014年油价暴跌后,有违约风险的贷款飙升,流动性枯竭。IMF多次呼吁伊朗当局尽快对银行进行资产重组。但这需要时间,而且即便在过去制裁被取消的两年间,他们都没有启动银行重组的工作。
不会太严重?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次美国的制裁并未获得欧洲盟国的支持,因此对伊朗经济的冲击将远远低于几年前的那一次。
始于2010年的制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从240万桶/天降至140万桶/天,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年油价一度下跌了60%。2010-2015年间,伊朗里亚尔暴跌了约65%,在那以后仍继续贬值。伊朗国内也出现药品短缺,肉蛋的价格飙升。
而这次,英法德三国已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将继续留在伊核协议内,并“决心确保”协议得到落实。欧盟、中国和俄罗斯也表示不会跟进美国的行动。
伊朗原油最大的几个买家,其中包括中国,都很可能反对美国的行动,并设法避开来自它的二级制裁。二级制裁可能使参与同伊朗交易的银行、船运公司、炼油商、保险公司和港口无法使用全球银行体系。
为了保护经济,伊朗经济将原油交易的货币从美元换成了其它货币。上个月,该国还宣布放弃美元,改用欧元作为官方报告货币。但由于深度融入全球银行体系,这些转变能给欧洲企业提供的保护非常有限。
至少目前,伊朗政府高层依然表现得很坚定。央行行长赛义夫称,伊朗拥有足够的外汇,来购买基本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论美国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会让我们的经济瓦解”。
分析人士称,此次真正的危险在于,特朗普此举可能会引发中东地区的战争。近日,伊朗与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对峙骤然升级。5月10日,伊朗向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发射20枚火箭。随后,以色列军队称对叙利亚境内的伊军事目标进行了报复性打击。
如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那么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伊朗,甚至沙特都有可能陷入战争泥潭。而这将对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冲击。
Ⅷ 油价下跌的原因
近来国际油价重陷跌势的主因在于供给过剩以及需求疲弱导致的市场担忧加剧。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东主要产油国仍然以创纪录的水平生产,7月欧佩克主要成员国的原油总产出仍然处于高位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原油库存也处在5年季节性均线之上。另一方面,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导致全球原油需求放缓的担忧情绪蔓延,这也成为拖累国际油价下滑的因素之一。此外,由于国际原油大多以美元计价。上月美联储主席耶伦数度开口暗示年内加息,导致美元强劲反弹,从而也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一,油价下跌本质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于求。
首先,油价的下跌从本质上看,处于供大于求的现象。根据欧佩克的预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为每日2890万桶,是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该需求水平低于上月欧佩克成员国的日均产量及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每日生产3000万桶的目标。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近期持续增加,库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来,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实际石油需求增长缓慢,页岩油供应增加和欧佩克稳产,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供应过剩情况是油价下跌不可否认的诱因之一。
二,油价下跌本质原因之二:国际政治局势和人为意图的刻意打压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的一跌再跌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来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为因素的博弈。长期来看,页岩油从供给增长和价格传递两个层面降低国际原油价格,同时这种供应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加剧美国和欧佩克之间的原油产量博弈。这就有形成了另一种市场声音-“政治意图的刻意打压”。美国为了控制国际经济的脉搏,首先要对中东国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节前伊朗石油部长表示,如果欧佩克再不团结一致,原油价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体披露称,伊拉克将对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质油给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欧佩克紧急会议上,尽管阿尔及利亚和委内瑞拉建议采取行动稳定油价,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仍维持维也纳会议上的论调,坚决不减产。很明显,沙特要把美国页岩油扼杀在摇篮里,再加上华尔街投行在唱空。油价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续做空。至于底在哪,根据对页岩油成本的数据跟踪,沙特心中有个底价。通过这轮大跌,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页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续放缓,供应过剩不断累积爆发的一个结果。此外,供应过剩的量持续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欧佩克放弃担当市场调节者角色,进而引发市场价格战。
三,影响之一:油价大幅下跌,制裁俄罗斯经济的“重拳”
俄罗斯全国的GDP有近50%来源以原油和天然气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压,同时也是对俄罗斯国家经济的一种制裁。种种迹象表明,油价的下跌与国际的政治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影响之二:油价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的下跌,引起了大众商品的连锁反映,铜、糖、猪肉、大豆等产品均出现供给过剩现象,而对市场的投机机构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东航、中航集团和中远集团在国际油价历史最高点时,与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签订了高额石油期权合约,油价快速下跌,3家企业不得不双倍赔付,截至2008年底共赔付人民币8亿元。油价下跌,金银避险需求刺激贵金属价格上涨我们可以看出油价目前持续破位已经开始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最对贵金属来说反而构成利好刺激,因人们在担心经济放缓的同时,避险需求则会提升,金银显然成为首选。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在油价下跌过程中,金银表现一直比较强劲的原因。
Ⅸ 我查询历史数据,好像两次伊拉克战争油价均大跌,是什么原因
因为中东地区是主要石油生产地区,伊拉克一发生战争,该地区的产油就会受到波及,油价自然大跌。
例如美国打伊拉克:1、美国大军一行动,自然需要用到很多石油、2伊拉克被美国攻击,石油生产停顿,3、伊朗科威特的石油供应也受美国大军压境的影响。4、沙特由于由美国基地,致使可能受到伊拉克打击,所以石油供应也受影响。5、国际游资炒作。这样就导致油价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