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和俄罗斯曾经争夺上百年,为什么现在能冰释前嫌
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在这种大国面前,再艰难的事情都能放下,事后再谈。
仇视归仇视,但是利益才是永恒。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国家变成了政教合一,并且和美国不再联系。而美国对于这个反水的小弟,也是非常的生气,直接对伊朗实行了长期制裁。而另一边,苏联解体后实力大减的俄罗斯,也是被美国制裁的对象。于是当有了共同的敌人时,双方就是朋友,为了利益,他们可以放下前人的仇恨,一起展望未来。
⑵ 求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1、俄罗斯1709.82
俄罗斯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5、巴西851.49
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国名源于巴西红木。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86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州下设市。
⑶ 世界历史上领土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这里所说的领土面积,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实际控制的面积,对于册封国、藩属国等一律不算。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人类就开始进入了国家时代。但是每个国家的领土面积是不断变化的,每个时代的面积都不一样。那么历史上有哪些国家的领土面积曾经达到了世界第一呢?
古埃及是世界最早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就实现了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国家。在早王国(前3100—前2686)和古王国(前2686—前2181)、中王国时代(前2133—前1786)时期,古埃及的面积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的42个邦。面积大约在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进入新王国(前1567—1085)以后,埃及的领土开始迅速扩张,其控制范围已经延伸到了两河地区,总面积大约在120万平方公里左右。
元朝版图
1368年,明朝灭元朝,恢复中华。随后,明朝继承了元朝对吐蕃、东北的统治,成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永乐时期(1403年--1424年),明朝的疆域到达了鼎盛,接近了1000万平方公里。但是随后明朝就开始退缩。
⑷ 中国,伊朗,俄罗斯总面积是多少
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伊朗国土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
⑸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方面做出了让步。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这次吃亏了。在此之后,苏联一方面加紧研究自己的原子弹,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陆军建设。为何要发展陆军呢?因为苏联暂时没有原子弹,也就只能用陆军装甲部队的优势来抵消对付的优势。美国固然拥有原子弹,但美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数量有限,面对强大的苏联陆军,美国也没有底气。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在伊朗问题上的较量已经是美苏之间矛盾的体现。随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和马歇尔计划的开始,美苏之间的冷战逐步展开。1949年秋天,苏联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结束。
1946年,世界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美国和苏联在1945年似乎关系密切,但在1946年已经发生了冲突。在伊朗问题上,美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甚至使用了核威胁。那么,苏联军队是怎么在伊朗搞到的?他们为什么退出?
2、 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首次使用核威慑力量
当然,依靠伊朗自己的力量无法赶走苏联军队,因此伊朗国王巴列维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求助。杜鲁门自然理解伊朗的重要性,并建议将此事提交联合国处理。因此,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伊朗和苏联。然而,苏联并不打算撤军。最后,杜鲁门做到了。1946年2月,杜鲁门要求驻扎在伊朗的苏联军队在1946年5月1日前从伊朗撤军,否则后果自负。当时,一些美国媒体开始吹嘘“300颗原子弹压平了……”。事实上,美国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原子弹。这只是一种核威慑。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因此,在美国的要求下,苏联最终从伊朗撤军。不过,为了挽回面子,苏联并没有在5月1日撤军,而是在6月才撤军。
⑹ 二战期间,20多万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全面撤军
因为当时美国支持伊朗,而苏联当时也只是勉强可以抗衡美国,所以不得不撤军。
⑺ 简单介绍一下俄罗斯疆域~~~
俄罗斯国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北靠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和黑海,其边境线长达6000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约40000公里。与欧亚14家接壤,其中与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4300公里的边界线。
俄罗斯领土略呈长方形,总面积为1705.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其领土占前苏联的76.2%,约为我国领土面积的两倍,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将近十分之一。东西最宽距离为9000多公里,跨170个经度,11个时区;南北跨越35个纬度,最宽距离为4000多公里。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其欧洲部分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工业和人口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包括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而且其主要民族及文化渊源都出自欧洲,所以一般认为俄罗斯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在行政区划上俄罗斯联邦共有89个联邦主体,其中包括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6个边疆区,49个州,10个民族自治区和2个联邦直辖市。其中萨哈共和国是俄联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面积和3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倒不多,只有100多万。
普京上台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7个联邦区,由联邦中央派代表协调管理。这7个联邦区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以顿河罗斯托夫为中心的北高加索区,以下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伏尔加沿岸区,以叶卡捷琳娜堡为中心的乌拉尔区,以新西伯利亚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区,以哈巴罗夫斯克主中心的远东区。
地形地貌俄罗斯濒临12个边缘海,面向三大洋,它的北面濒临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等6个边缘海,与北冰洋连成一片。东面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围绕着俄罗斯陆地边缘,这3个海与太平洋连成一片。西面有波罗的海,西南面有黑海和亚速海,这3个海与大西洋连成一片。
俄罗斯地形大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三大地形单元——西部平原、中部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山地。
俄罗斯中部的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着名的大平原之一,绝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又称俄罗斯平原。其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70米,地形呈波状起伏,丘陵性的高地和较平坦的低地交错分布,构成了东欧平原的一大特色。从西伯利亚以东至叶尼塞河之间,是西西伯利亚平原,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沼泽成片,海拔多在50-100米之间,宽阔而平坦。两大平原构成了俄罗斯地形的主要特征。在这个面积广大的国度,平原面积占了五分之三以上,放眼远望,一马平川。
沿叶尼塞河向东,就到了中西伯利亚高原。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是世界着名的大高原之一。它介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平均海拔500-700米,纵横其上的河谷使这个大高原上四分之一的表面支离破碎。奔腾不息的河水与各具特色的谷地,形成了壮丽的高原景观。
由勒拿河向东、向南,便进入了东西伯利亚山地与南西伯利亚山地。这里有维尔霍扬斯克山脉、契尔斯基山脉、米格尔山脉、外兴安岭、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锡霍特山脉等。在这里,一望无际的茂密的原始森林与山顶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交相辉映,垂直变化的山地景观与频繁活动的火山异彩纷呈。在堪察加半岛上,有一座海拔4750米的亚欧大陆海拔最高的火山克柳契夫火山,曾于1932年爆发过。
在俄欧洲部分的南端,沿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北部边界,有一座大高加索山脉,它由黑海沿岸向东南伸向黑海之滨,其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为欧洲最高峰。
俄罗斯周围的海洋中,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主要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尚塔尔群岛、弗兰格尔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北地群岛、新地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等。
河流湖泊俄罗斯河流、湖泊密布,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的河流多达10万多条,分别流入东南西北各海。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因迪吉尔卡河、科雷马河等通向北冰洋各海;阿穆尔河(黑龙江)、阿纳德尔河等注入太平洋各海;涅瓦河、顿河、库班河等流向大西洋各海;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流入里海。这些河流中超过1000公里以上的有58条。在大大小小的河流上建了大量的水电站,为俄罗斯提供了相当充足的电力资源。俄罗斯的河流结冰期比较长,但河流之间修建了运河,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内河航运几乎覆盖了整个欧洲平原。
鄂毕河位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全长5410公里(包括其支流额尔齐斯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其次为远东的阿穆尔河(4440公里)、西伯利亚的勒拿河(4400公里)和叶尼塞河公里)。
着名的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发源于瓦尔代高地,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90公里,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在伏尔加河流域居住着43%的俄罗斯人,而且它是俄罗斯文化的源头,被俄罗斯人民称为“母亲河”。
叶尼塞河位于俄罗斯中部,属北冰洋水系,仿佛是一条中轴线,自南向北将俄罗斯分为东、西对称的两半,西部为平原地带,东部为高原和山地。叶尼塞河全长5075公里,是俄罗斯水量最丰沛的一条河流。它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乌拉尔河,自北向南,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边界西折,而后又向南奔流直入里海。它与乌拉尔山、高加索山脉一道,成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阿穆尔河(黑龙江)是俄罗斯与中国的界河,如今两岸人民旅游、经贸往来不断,沿河不少城市多成为重要口岸。
俄罗斯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20多万个,是世界上着名的多湖之国之一。其中被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五个国家团团包围的里海,面积37100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过去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后来与海洋分离成为湖泊,湖内含盐分较高,为咸水湖。
贝加尔湖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靠近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边境,面积约3.15万平方公里,湖底最深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米,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2)%。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拉多加湖位于俄罗斯西部,靠近芬兰边境,是欧洲最大的湖泊,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
奥涅加湖(面积9700平方公里)、台米尔湖等也是俄罗斯着名的湖泊,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气候特点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跨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带,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偏少,雨量变率大。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东欧平原深受盛行西风和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使这里的气候极为温和,湿润多雨。7月平均气温柔20-25℃,1月平均气温-10~--9℃。波罗的海沿岸属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年降水量600-700毫升。
俄罗斯南部,特别是黑海沿岸一带为地中海式气候,旅游业极为兴盛。这里座落着俄罗斯最大的海滨疗养胜地索契。
西伯利亚地区受大陆冷高压和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冬季非常寒冷。俄罗斯联邦冬季最低气温区在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的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68℃,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
太平洋沿岸及附近的岛屿属温带季风地区,夏季降雨集中,冬季寒冷多雪。
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终年严寒。有极夜(9月至次年4月)和极昼(5月至8月)现象。极昼又称“白夜”,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夏初,在南北半球纬度60度以上,太阳中心在子夜时分下沉到地平线以下不超过7度时,晚霞与朝霞相连,彻夜不黑,称为“白夜”。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阿尔汉格尔斯克都有这一奇观。
自然资源俄罗斯国土上,森林占45%,水面占4%,农用地占13%,牧场占19%,其他19%。俄罗斯从北向南分为若干自然地带,分别为极地荒漠带、苔原带,森林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在山区,特别是南端的高加索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属高山地带。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森林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42.7%,森林覆盖面积近8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木材总蓄积量为800多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和木材蓄积量均居世界首位。森林年增长量8亿立方米以上,大大高于约4亿立方米的年采伐量。
在俄罗斯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草原、广大的荒漠以及高耸的山地,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中既有野鸭、驼鹿和沙鸡,也有白熊、狐鼠、北极狐……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物们习性各异,姿态万千,给这片辽阔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俄罗斯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石油、天然气、金钢石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三面临海、河湖众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太平洋沿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蟹产区。鲟科鱼的产量世界第一,由鲟鱼、鲑鱼生产的鱼子酱誉满全球。
人口与民族俄罗斯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455亿(2001年),居世界第六位,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在城乡人口比重中,城市人口占73%,农村人口占27%。近些年,俄罗斯人口数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在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一直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都比较低,与气候、酗酒及战争等各种因素有关。在苏联时期曾设立“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以奖励多生子女的母亲们。
俄罗斯境内生活着多达176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大的民族人口过亿,小的民族人口不足1000人。俄罗斯族是国内最大的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1.5%。其他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万的有15个,鞑靼族是最全国人口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有550万,主要居住中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及周边地区。其他比较大的民族有乌克兰族、楚瓦什族、巴什基尔族、白俄罗斯族、莫尔多瓦族、日耳曼族、乌德穆尔特族、马里族、哈萨克族等较大的民族群体。车臣族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第五大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共和国境内。
关于哥萨克。哥萨克并不是一个民族,是指从15世纪开始逃亡到顿河流域的破产农民和农奴及其后代。哥萨克主要以捕鱼、狩猎为生,后来逐渐定居,并开恳土地,以耕种为主。当年的哥萨克以勇敢、剽悍、酷爱自由着称,他们组成军事公社,拥有自己强悍的军队。如今哥萨克只是一个历史名词了,已经不存在当初意义上的哥萨克了。
⑻ 伊朗与奥斯曼帝国,伊朗与俄国之间有过哪些战争
伊朗与奥斯曼帝国: 在苏丹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统治时期,开始了与伊朗的长期战争。但是对伊朗的战争并不顺利。土耳其人主要是为
了夺取伊朗占据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南高加索。只是在1514年打败过伊朗,并夺取了查尔兰高地。此后进展不大。
伊朗与俄国:伊朗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在十九世纪沙皇俄国时期便已开始。1804俄罗斯的版图已推进至南高加索地区,在拿破仑的鼓动下俄罗斯与当时的波斯爆发了战争。战争直至1813年,波斯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与俄国签定《古里斯坦和约》才告于结束。波斯承认俄国对已占土地的主权,其中包括格鲁吉亚、达格斯坦等北部领土。之后的俄罗斯又开始蚕食当时东亚美尼亚,引起波斯的强烈不安,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波斯在1826与俄进行了第二场战争。经过两年的战争再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波斯被迫与俄罗斯签定《土库曼切条约》被迫割让亚美尼亚等地。
二战时期在纳粹德国进攻苏联之后伊朗的在苏联的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当时苏联在德国的进攻下处境极为困难,急需美英物质的支援。在黑海被当时土耳其政府封锁之后,盟国发现把波斯湾西北端向高加索和黑海连接起来的横贯伊朗的铁路是一条通向苏联输送物质最安全的途径。但当时的伊朗国王更倾向于借助德国的力量打败苏联,从而夺回被沙皇俄国所抢占的高加索地区。而如果当时的伊朗国王一旦投入轴心国的怀抱,那么苏联在的高加索与中亚地区将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当时的英国与苏联政府派兵直接占领伊朗。
二战结束不到一年,苏联便因在伊朗的撤军问题上爆发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直接对抗。冲突期间,苏联先后支持伊朗北部境内的阿塞拜僵和库尔德人从事分裂活动对抗伊朗中央政府,并直接派兵阻挠伊朗政府军队的平叛行动。此次冲突的后果是将伊朗直接推入西方的怀抱。并被视为冷战爆发的起因之一。
⑼ 俄罗斯帝国全盛时包括现在那些国家
通常简称为俄国或沙俄。14世纪中期,是从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诸罗斯公国之一的莫斯科公国。1546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沙俄诞生。1613年7月11日,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莫斯科圣母大教堂举行加冕,开创罗曼诺夫王朝。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胜利,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俄罗斯帝国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帝国。后领土不断扩张成为全球帝国,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共记304年。 俄罗斯皇帝彼得一世全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千米,最东曾拥有阿拉斯加(后卖给美国),势力范围广大。人口1.7亿(1914年)。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为莫斯科,1712年后迁至圣彼得堡(彼得格勒)直到1917年。 斯拉夫人的故土传说在欧洲东部和东北部,处于东欧的中间地带,现为波兰的西部、捷克和斯洛伐克东部是西斯拉夫人。波兰东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是东斯拉夫人,波兰南部主要在巴尔干半岛的是南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其左邻,即现在的波兰直到波罗的海的南部与西部,为日耳曼民族的发源地。斯拉夫人的最早称呼为维奈德是罗马人的叫法,罗马人世纪初称日耳曼东部波罗的海南部的斯拉夫人为维奈德人,斯拉夫人是古代日耳曼人东部民族与斯基泰人联合开始大规模迁徙后自己使用的名称,按照斯拉夫语含义,有荣誉、光荣的内涵,东欧很多非斯拉夫人也被斯拉夫化,是欧洲最大的民族。对斯拉夫民族各支系划分的通行的看法是:西斯拉夫民族包括: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南斯拉夫人包括: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而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是在巴尔干半岛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和统治期间同土耳其人混血并且伊斯兰化的斯拉夫人。同样生活在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人虽处斯拉夫腹地,但却不是斯拉夫人种,其原先的人种属于与罗马帝国同时代的达契亚人种,后被罗马吞并而融入罗马人种血统,其后在漫长的动荡时期,血统未有大的变化,直到后来从东方草原来了佩彻涅格人,接着是波洛韦茨人,都先后入侵罗马尼亚,并实施过短暂统治,所以也给罗马尼亚注入了一些欧亚游牧民族的血液,再后来就是马扎尔人……在欧洲国家中罗马尼亚人的人种是较复杂的,但从语族上,罗马尼亚基本属拉丁语族,应属拉丁民族,不属斯拉夫民族。斯拉夫民族信仰东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而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到奥匈帝国统治而已改信天主教),使用东正教历,文字使用特里尔字母而非拉丁字母。 另说:自一世纪起,日耳曼人开始接触南方的罗马文化,最初是日耳曼人自己充当罗马人的雇佣兵和仆役,继而,他们又将大批被其俘获的斯拉夫人售予罗马人作为奴隶。 久而久之,“奴隶”(Slave)“斯拉夫”这个名称便反过来成为对诸斯拉夫民族的称谓。
⑽ 伊朗是俄罗斯最后的势力范围吗
苏联时期,中东地区作为美苏两国明争暗斗的战场之一,苏联在这里有很大的影响力,也和很多中东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来随着苏联式微,直到解体,苏联渐渐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所以说目前从本质上来看俄罗斯和伊朗实际上没有什么相同的利益关系,但是不排除在适当的时机,两国相互利用的可能性,俄罗斯走进伊朗,不仅加深了对中东的控制,更加使得伊朗的核工程牢牢的依靠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