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议员为何怒烧美国国旗
5月9日,伊朗议员们当天在议会焚烧了一面纸质美国国旗,高喊“美国去死!”
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万分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贰’ 一台收割机4.5小时收割麦子78.75公照这计算这台收割机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472.5公顷的麦子
472.5/78.75*4.5=24
一台收割机4.5小时收割麦子78.75公顷照这计算这台收割机27小时可以收割完472.5公顷的麦子。
‘叁’ 数学题: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
7÷3.5=2
3.5÷7=0.5
答:平均收割每公顷小麦需要2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0.5公顷
‘肆’ 3/4公顷麦子上午收割2/5下午比上午多收总地的1/8还剩几分之几
3.82-0.98+3.82
=2.84+3.82
=6.66(公顷),
答:这一天一共收割了6.66公顷的麦子.
‘伍’ 农场要收割1960公顷麦子,前三天收割了840公顷,照这样计算,余下的麦子还要收割多少天
(1960-840)÷x=840÷3 答案:4天!
‘陆’ 人类的主要食物居前三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世界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麦、高梁、燕麦、黑麦和粟等八种。在联合国的统计中称谷物。在中国粮食产量中还包括薯类(5公斤鲜薯折合1公斤粮食)和大豆。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1990年三者合计播种面积5.06亿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2.4%;三者产量合计15.89亿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3.2%。
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世界1/2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世界粮食总贸易量中,小麦占1/2以上,可谓世界性粮食作物。1948~1952年小麦平均年产量1.7亿吨,1960为2.4亿吨,1970年为3.2亿吨,1980年为4.4亿吨,1985年超过5亿吨。40年来,世界小麦产量增加了2.5倍。小麦是温凉作物,年均温在10~18℃,积温在1800~2200℃,年降水量750毫米,地形的限制小,平原、台地、高原皆可。其分布除南极州外,遍布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北纬20°~55°和南纬25°~40°的温带地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形成5个小麦带:一是自西欧平原经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二是北起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是西起地中海沿岸,东经土耳其、伊朗到印度河、恒河平原。四是北美洲中部太平原,包括加拿大中南部和美国中部。以上四大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90%以上(1990年91.5%),特别是亚欧大陆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五是南半球,从南非向东经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坎特伯里平原到南美洲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是一个不连续的小麦带。中国、前苏联、美国和印度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四国合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2以上。小麦贸易量为1亿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2以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是世界小麦五大出口国,合占世界小麦总出口量的85%以上。主要输往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等国。
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种面积1458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年产量5185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亚洲20多亿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有“亚洲粮食”之称。战后稻谷产量成倍增长。1950年产1.5亿吨,1960年2.39亿吨,1970年突破3亿吨,1981年、1989年分别超过4亿吨和5亿吨。40年来,增加了2.46倍。水稻喜高温多雨,积温2800~3500℃,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区。世界水稻多集中在温带季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地区,以亚洲的东立、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为集中,亚洲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2.3%(1990年)。中国(占36.1%)和印度(占21.3%)是世界两大稻谷生产国,合占1/2以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南半岛各国、日本、朝鲜、韩国都是重要稻谷生产国。此外,近年在地中海沿岸、美国和巴西都有少量种植。世界稻谷的商品率较低,稻米出口量120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2~3%,仅占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5~6%。泰国、美国、越南、中国、巴基斯坦、缅甸为主要出口国。主要输往西亚石油输出国和前苏联等国家。
玉米 人们的食粮又是饲料作物,被视为“杂粮”或“粗粮”。1990年播种面积12910万公顷,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8.5%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近些年杂交玉米成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快,每公顷平均3.6吨,南欧国家最高达到7吨,被称为“高产作物”。随着世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对玉米的需求,为此许多国家扩大播种面积。玉米总产量由1950年的1.3亿吨增加到1990年的47540万吨,提高了2.68倍。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生长的适应性强,分布十分普遍。多集中在:(1)美国的玉米带(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2)中国的华北、东北、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3)欧洲南部平原地带;(4)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美国(占39.7%)和中国(占19.5%)是世界两大玉米生产国,合占60%。次为巴西、墨西哥、印度和法国等。战后玉米进入世界商品市场,贸易量不断增加,从60年代初的2000万吨增加到90年代初的800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1/3左右。美国、阿根廷、法国和中国是世界玉米主要输出国,其中美国占玉米出口量的70%以上。主要输往日本,前苏联和韩国等。
‘柒’ 世界前三位的粮食作物
世界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麦、高梁、燕麦、黑麦和粟等八种。在联合国的统计中称谷物。在中国粮食产量中还包括薯类(5公斤鲜薯折合1公斤粮食)和大豆。小麦、稻谷、玉米被称为三大粮食作物。1990年三者合计播种面积5.06亿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2.4%;三者产量合计15.89亿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3.2%。小麦 世界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315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3。小麦产量5951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31%。世界1/2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世界粮食总贸易量中,小麦占1/2以上,可谓世界性粮食作物。1948~1952年小麦平均年产量1.7亿吨,1960为2.4亿吨,1970年为3.2亿吨,1980年为4.4亿吨,1985年超过5亿吨。40年来,世界小麦产量增加了2.5倍。小麦是温凉作物,年均温在10~18℃,积温在1800~2200℃,年降水量750毫米,地形的限制小,平原、台地、高原皆可。其分布除南极州外,遍布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北纬20°~55°和南纬25°~40°的温带地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形成5个小麦带:一是自西欧平原经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二是北起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是西起地中海沿岸,东经土耳其、伊朗到印度河、恒河平原。四是北美洲中部太平原,包括加拿大中南部和美国中部。以上四大带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90%以上(1990年91.5%),特别是亚欧大陆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五是南半球,从南非向东经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坎特伯里平原到南美洲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是一个不连续的小麦带。中国、前苏联、美国和印度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四国合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2以上。小麦贸易量为1亿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1/2以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是世界小麦五大出口国,合占世界小麦总出口量的85%以上。主要输往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等国。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种面积14580万公顷,约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年产量5185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7%。亚洲20多亿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有“亚洲粮食”之称。战后稻谷产量成倍增长。1950年产1.5亿吨,1960年2.39亿吨,1970年突破3亿吨,1981年、1989年分别超过4亿吨和5亿吨。40年来,增加了2.46倍。水稻喜高温多雨,积温2800~3500℃,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区。世界水稻多集中在温带季风、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地区,以亚洲的东立、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为集中,亚洲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2.3%(1990年)。中国(占36.1%)和印度(占21.3%)是世界两大稻谷生产国,合占1/2以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中南半岛各国、日本、朝鲜、韩国都是重要稻谷生产国。此外,近年在地中海沿岸、美国和巴西都有少量种植。世界稻谷的商品率较低,稻米出口量1200万吨左右,约占总产量的2~3%,仅占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5~6%。泰国、美国、越南、中国、巴基斯坦、缅甸为主要出口国。主要输往西亚石油输出国和前苏联等国家。玉米 人们的食粮又是饲料作物,被视为“杂粮”或“粗粮”。1990年播种面积12910万公顷,占世界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8.5%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近些年杂交玉米成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快,每公顷平均3.6吨,南欧国家最高达到7吨,被称为“高产作物”。随着世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对玉米的需求,为此许多国家扩大播种面积。玉米总产量由1950年的1.3亿吨增加到1990年的47540万吨,提高了2.68倍。玉米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喜温作物。生长的适应性强,分布十分普遍。多集中在:(1)美国的玉米带(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2)中国的华北、东北、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3)欧洲南部平原地带;(4)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美国(占39.7%)和中国(占19.5%)是世界两大玉米生产国,合占60%。次为巴西、墨西哥、印度和法国等。战后玉米进入世界商品市场,贸易量不断增加,从60年代初的2000万吨增加到90年代初的8000万吨,约占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1/3左右。美国、阿根廷、法国和中国是世界玉米主要输出国,其中美国占玉米出口量的70%以上。主要输往日本,前苏联和韩国等。
‘捌’ 一台收割机没小时行驶5千米,收割机的宽度是2米。这台收割机每天工作5小时,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因为收割机每小时行驶5千米,5小时就是5×5=25千米,因为宽是2米,所以总面积就是25000×2=50000平方米=5公顷。一台收割机每小时行驶6千米,这台收割机一天工作5小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出收割的长度是多少千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收割的长度乘收割的宽度,就是收割的面积,再把单位化成公顷即可。 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收割的长度,进而求出收割的面积,注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的问题。
收割机行驶的路程就是长方形的长,收割的宽度是长方形的宽,用长乘以宽就是收割的农作物的面 积,所以一共收割5000x4x2=40000平方米的小麦,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可以40000平方 米=4公顷,即可以收割4公顷的小麦。
拓展资料:
一,在正常情况下,若地块平坦、作物成熟一致并处在黄熟期,田间杂草又较少时,可以适当提高玉米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作物在乳熟后期或黄熟初期时,其湿度较大,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低些,谷物在黄熟期或黄熟后期时,湿度较小并且成熟均匀,前进速度可以适当选择高一些。
二,雨后或早晚露水大,作物秸秆湿度大,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低一些。晴天的中午前后,谷物秸秆干燥,前进速度选择快一些。对于密度大、植株高、丰产架势好的作物,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慢一点,密度小又稀矮的谷物前进速度可选择快一些。玉米收割机刚开始投入作业时,各部件技术状态处在使用观察阶段,作业负荷要小一些,前进速度要慢些。观察使用玉米收割机一段时间后,技术状态确实稳定可靠且作物又成熟干燥,前进速度可快些,以便充分发挥机具作业效率。若地是梯形,可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计算出这块梯形地的面积,然后再用收割机的作业宽度乘以每小时行的千米数计算出每小时收割的面积,如1.8米*5000米=9000(平方米)再用梯形地的面积除以收割机每小时收割的面积即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