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国家,为什么还打根源是什么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战争起因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战争进程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战后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⑵ 美国打伊朗,伊朗为什么要打以色列
因为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而同时以色列与伊朗之间也是敌对关系,所以伊朗攻击以色列也能够对美国的军事行动进行扰乱,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部署,是美国插入中东地区的一把尖刃,所以,若是伊朗真的动了以色列,美国自然会有所顾忌。
只不过是美军实力太过于强悍,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电子战优势,打了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争,而伊拉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传统战斗方式,简单粗暴的堆叠装备,还是万国牌,萨达姆以为自己可以用数量弥补质量上的差距,结果并没起到什么作用,伊拉克相当于摸瞎打仗,不输也难。
不过这场战争倒是给中国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从此开始奋发图强,走上了靠谁不如靠自己的不归路。
⑶ 美国打伊拉克肆无忌惮,为何对伊朗却只是制裁
美伊之间的敌对关系已经持续几十年了,最新一轮的制裁,也已经过去了14年。受制裁的影响,伊朗的民生一直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去年更是因民生问题引发了不小的骚乱,差一点把现政权撸下了台。
战争只是博弈的一种手段,如果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决问题的话,战争显然是最不经济、风险最高的选择。所以美国以前没有,现在不会,未来也不太可能动用军事手段来对付伊朗,只有等到哪一天国际风云突变了,美国攻打伊朗的大戏才有可能上演。
⑷ 为什么制裁伊朗
1,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11月27日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以绝大多数票通过赞成制裁伊朗的决议案,以惩罚它暗地里兴建第二座铀加工设施。
2,奥巴马说,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的安全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一年。美国众议院10月14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一项制裁伊朗的法案,该法案将允许美国地方政府和一些基金会停止对和伊朗能源领域有业务往来企业的投资。
3,2008年3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803号决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伊朗核计划及其相关领域的制裁,但同时表示将继续加大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
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⑸ 伊朗为什么被美国制裁
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原因:
伊朗与美国发生了激烈冲突并长期对立,在美国政府眼中,伊朗是对国家恐怖主义最积极的支持者。
1995年4月30,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经济、贸易制裁,严禁美伊之间的一切投资和贸易行为,不许美国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进口伊朗石油。这意味着美国每年取消对伊朗3.26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停止购买30一40亿美元的伊朗石油。
(5)伊朗为什么脱靶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的看法:
美国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
英国外交大臣金德就明确指出,美国正在采取的行动原则上是错误的,是将其国内法律延伸到国际社会,会造成西方盟友的分裂。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
⑹ 伊朗为什么要和美国打仗
何不了他。其实伊朗和美国本来毫无利害关系,但1979年伊朗爆发了一次大革命,赶走了亲美的巴列维国王,美伊关系慢慢恶化,发展至今成为势不两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为何敢抗衡强大的美国,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环绕,临近海洋,从地图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军事堡垒,易守难攻。他对外扩张很吃力,但别人也不会轻松地征服他。亚洲大陆上有一条巨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这条山系在伊朗边疆上分叉成两个山脉,一个是厄尔布尔士山脉,一个是扎格罗斯山脉。这两个山脉又有许多小山系,层层叠叠像几道锁链一样围住了伊朗。举个例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巴蜀地区,不同的是巴蜀中间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这样的地形,用再先进的武器攻击也会很吃力吧。想想美国当年是怎么在38线以北败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国人决不允许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泥潭。伊朗革命卫队等武装力量总人数在50万左右,依托有利地形打游击战还是绰绰有余的。
想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不容易,那是需要实力的。如果没有实力,还要独立自主的话,那就会被现有的国际秩序领导者打压。国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前提是如果这个国家还想在这个地球上混的话。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不参加现有国际秩序,我就不听你的,那么你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而伊朗就属于想要独立自主,但是还想在国际秩序中生存的国家,那么美国对伊朗的打压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先要加入国际社会,但是美国不认可,那么只能够投靠愤怒的美国对头俄罗斯了。
俄罗斯同样是一个不被欢迎的国际参与者,俄罗斯有实力去独立自主的发展,但是他的存在让国际秩序的领导者美国及西方都有些忌惮。既然美国当领导,那么对于可能威胁到他领导地位或是威胁到他的国家,那是会毫不客气的。在美苏争霸的几十年,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最终苏联落败了。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一直不遗余力的对美国及西方示好,但是他没看清楚美国及西方同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本质。美国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不能够威胁到他的小弟或者奴才。俄罗斯会成为这两个之间的哪一个?无论哪一个俄罗斯都不会愿意,那么就只能打压你了,因为你的军事能力还在,不阉割你的军事能力,美国和西方怎么放心。
⑺ 射手从脱靶到“晴空”国际赛场一鸣惊人经历了什么
大漠苍茫,狼烟四起。8月5日,伊朗、白俄罗斯、委内瑞拉、中国、俄罗斯、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派出的7支参赛队在炎热的库尔勒训练基地展开“晴空”多能赛角逐。
“出靶!”目标出现。射手们装弹夹、开保险、拉枪机……动作干净利落。从大屏幕看去,目标区数码迷彩靶与沙堆背景融为一体,几乎分辨不出。
现场风速达12米/秒,似乎要把子弹吹飞,但队员自有应对之策。随着“哒哒”“哒哒”几个点射,不到15秒,350米处的8个身靶应声倒下。“250米胸靶出现!”射手们迅速关保险、变换射击位置、重新瞄准击发。在70秒内,24个目标全部枪响靶落。
“完美!”观众席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⑻ 以色列 伊朗为什么打仗
虽然以色列空袭过几次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伊朗也向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射了20枚导弹回击,但是这远谈不上两国开战。两国在历史上还是亲密的盟友,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美国的因素。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美国同以色列和伊朗都是盟友关系,以色列在当时还援助国伊朗发展导弹技术。伊斯兰革命以后,美伊交恶,以色列跟伊朗关系也同样交恶。第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令以色列感到恐慌。近几年,随着对伊朗制裁的取消,伊朗石油产量从被制裁时期的100多万桶/天,恢复到400万桶/天,伊朗经济实力大增。
目前,两国在叙利亚境内的冲突并不能算是战争,伊朗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针对以色列的数次挑衅,只是发射20枚导弹回应,表明自己的态度,伊朗也是有底线的。而以色列呢,就要通过挑衅激怒伊朗,一旦伊朗发动大规模回击,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战争,美以现在就等着伊朗钻入圈套。
⑼ 美国为什么要搞垮伊朗现政权
-- 给反毛狂开政治扫盲课:假如今天的中国没有原子弹
近来,有一种说法在我们中华大地又开始不胫而走成为茶余饭后竞相发言的热门话题之一了——“如果我们中国至今还没原子弹的话,那么如今的中国又将是什么样?如今的中国人腰杆子还能挺的起来么?如今的中国《联大》代表还能理直气壮么?”这一系列的说法主要起因,除受近来伊朗的铀浓缩问题非但没有消静反倒更加“波澜壮阔”,以及伊朗人民与政府在核问题上与国际间分庭抗礼的强硬态度日趋白热化和彼此间态度互不让步,一再成为国际间所瞩目焦点话题外,也与我们国内近来底层民众新一波的要重新反思改革开放的思潮诱发下又把“中国有无原子弹论”再次地被我们社会大众提及并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热门话题以至各抒己见,这与我们中国原子弹她那所走过的蹉跎坎坷艰辛磨难直至最终圆了我们炎黄子孙的梦想,在那“流离失所”环境下诞生的岁月其历史背也是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完全掌握和灵活运用核技术是起源于“养懒汉经济时期!”“中国有无原子弹论”又再次地重上百姓话题也与伊朗的铀浓缩问题一再的倍受国际社会政要和主要传媒所“青睐”不无关系,什么叫做倍受关注?倍受关注若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那就是——关注其实就是: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中国原子弹诞生经历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稍有些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能生产出原子弹的核心原材料就非得有铀!要产生出核聚爆——铀浓缩这一技术的掌握与制取生产就更是至关重要的重中之重了!
我们中国的核技术掌握到第一枚原子弹在一道烈焰,划破那沉寂多世的中华苍穹,腾升的灰白磨菇云顿时大地在颤抖空气在燃烧,催枯纳朽一扫而光。无孔不入的电波瞬间传遍了全世界,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一声巨响世界顿时百象图的情景——惊愕的;垂头丧气的;尿道失禁的;喜悦的;雀跃的;顶礼摸拜的,总之就哪个时刻我们中国的确是改变了现有世界生活秩序!
中国的原子弹在一声巨响后,世界对中国的目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来是原子弹壮了我们中国人的腰和壮了我们中国人的阳!一声巨响,在缓过神情的瞬间,世界仿佛是时间都停顿了。
回顾我们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到那亿万民众所雀跃欢呼的诞生历程,若与目前炙手可得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伊郎所进行旨在“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子能利用”的铀浓缩问题来相较,我们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设备还是原材料的获得,以我们当时条件下曾有过的“海誓山孟”加“兄弟般”的背信弃义和当时世界经济列强联盟下的众志成城目标一致下,导致我们中华民族面临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四面楚歌”“窘境”时期。当时的中国与目前的伊朗核问题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中国的核技术是被外人瞄准后在不择手段扼杀在摇篮里而后快为能是的靶子;而伊朗的核问题是四大文明文化又一重新崛起。
无独有偶的是,就在伊朗铀浓缩问题上那些丢尽了脸面的国际社会一些政要们以及那些“一手端着和平鸽一手拿着橄榄枝”的山姆大叔们,在“屡屡得逞兵不厌诈的”一招又一招的勾魂秋波却在伊朗核问题上屡屡不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真可谓是落入到了黔驴技穷境界而不说,在随后事态的演变过程中,就更加说明其不但是气急败坏而且到了恼羞成怒——不可理喻了!随着铀浓缩问题“一厢情愿”的指数在渐渐失去往日的光环后,其险恶用心和嘴脸也终于到了一个按捺不住怒火中烧的周期昭然若揭了。据报道:日前(2006年3月5日),美国务院正式对外宣布,为因应伊朗核问题不致于导致“一发不可收局面和为防范于未燃”将成立伊朗事务处,归属美国国务院直属机构,由现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他的大女儿,如今正服务于美国国务院任职的——伊丽莎白·切尼所领导。正如新成立的旨在应付重大危机的“伊朗事务处”领导人——伊丽莎白·切尼所宣称的那样:“美国伊朗事务处,其宗旨就是要从伊朗内部搞垮伊朗现政权成为了主要目的和工作重心”。是啊,原子弹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威力不也是从原子核内的原子不断的烈变集聚从而产生出的威力嘛!
原子弹虽小,但她却能改变世界;美国人忧心忡忡我们可以理解,我们可以理解的是:科学是有国界的!美国人讲求自由我们很羡慕,是的,美国是头号自由的国度:却不允许别人拥有反倒要运用手段让别人归顺于其,是啊——归顺了我你就能自然而然享受到一片自由的蓝天了!
⑽ 伊朗为什么反美
主要是伊朗和美国有非常深的矛盾,从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就非常支持伊朗巴列维王朝。后来由于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而且还发生了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造成了伊朗和美国之间非常大的矛盾。而且伊朗和以色列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所以种种原因,使得伊朗非常的反对美国。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价值观冲突。因为伊朗是一个非常保守派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国家,所以他们两个国家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冲突,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介入越来越强大使得伊朗在这个区域感到了危机感。比如叙利亚战争中就经常活跃着美国和伊朗两个国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