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人能给科普一下当年美国军舰在伊朗把民航飞机击落的是么
1. 美国军舰在伊朗领海击落民航飞机的事件,常被称为伊朗航空655号航班事件。
2. 1988年7月3日,美国海军的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误将伊朗航空655号航班识别为敌军战斗机,并发射导弹击落了该客机,导致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
3. 当时,文森斯号正在波斯湾执行任务,而伊朗航空655号航班因一名乘客的签证问题延误了30分钟起飞。
4. 由于时区和雷达系统的问题,伊朗空军的一架F-14战斗机在客机起飞后不久降落在机场,其雷达信号被错误地识别为民航飞机。
5. 当雷达员发现雷达屏幕上显示的飞机向文森斯号靠近时,由于紧张和误解,误将飞机的爬升动作当作俯冲,向舰长报告说客机正在向导弹巡洋舰俯冲。
6. 舰长在未收到客机回应的情况下,下令发射了两枚导弹。尽管在发射前曾尝试通过紧急频道警告客机,但由于沟通不畅和设备问题,警告未能被客机接收。
7. 令人讽刺的是,另一艘美国军舰,即企业号航空母舰,其雷达也检测到了伊朗航空655号航班,并能够确认这是一架客机,但它的信息并未传达给文森斯号。
8. 伊朗航空655号航班的被击落,是一个由于误解、沟通失效和军事误判导致的悲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② 桑吉是美国导弹打的吗
有消息称,“桑吉”号油船油轮被一枚导弹击中,因为它的货物属于朝鲜的。伊朗总统特使周二说,这是一种公然的谎言。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8日刊文称,“这是一个弥天大谎”。译文如下:
韩国政府正式宣布,沉没的“桑吉”号油船的货物是他们的,伊朗代表团视察并拍摄了这艘船。”伊朗的劳工部长阿里•拉贝伊在回国后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说。拉贝伊由总统哈桑·鲁哈尼任命,领导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伊朗油轮的悲剧事件。
伊朗的劳工部长说道:"谎言诸如,两艘船的雷达被关闭了,‘桑吉’号油船导弹击中,而中国没有收到雷达信号。这说明声明的人对国际关系或海上航行一无所知”。
“如果一枚美国导弹击中了这艘船,为什么没有雷达探测到它?”拉贝伊问道。
拉贝伊还说,在不久前发生一起类似事件中,一艘美国军舰在同一地区与一艘载有石油化学货物的船只发生碰撞,一些人在事故中丧生。
拉贝伊早些时候曾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说,中国政府做了该做的事,但由于在油轮上有大量的凝析油,他们未能控制火势。
他进一步指出,该问题将得到认真对待,将仔细审查该船的黑匣子,以恢复伊朗在这方面的权利。
1月6日,载有天然气冷凝物的伊朗油轮在中国东海岸与一艘中国货船相撞,32名船员失踪。后来在救援行动中发现了三具尸体。
这艘油轮上的30名伊朗人和两名孟加拉船员不幸身亡,原因是吸入有毒气体和大火的巨大规模。
③ 世界最大油轮在波斯湾被击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艘已经被打坏的穿又一次被修复好,并且改名为快乐巨人号,两年过后,这艘船又一次拥有新名字,也就是亚勒维京号,但是经过了几年的使用之后,它的性能已经逐渐退化,成为了一个浮动的储油和卸油的单位,当时他的名字叫做诺克·耐维斯号。
但是到了2009年,就算是作为储油的工具,它能发挥的作用也都很小,所以之后就被卖给了印度的拆船公司,在进行了一番拆解之后,过去的辉煌终于没有了载体,只有人么苦口相传的事迹,至于现在的油轮,在经过了严格的计算之后,只有30万吨,才是最合适的。
④ 为什么伊朗与美国总有矛盾
伊朗与美国存在矛盾,主要有历史、政治、文化三方面原因。历史方面,巴列维国王掌权时,伊朗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美国为其提供先进武器。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被霍梅尼武装推翻,伊朗与美国关系急转直下。此后还发生了占领美国大使馆、绑架美国人质等事件,严重破坏了两国关系。两伊战争中,美国支持伊朗宿敌伊拉克,双方军事冲突不断,如美国军舰击沉伊朗护卫舰、导弹快艇,还击落伊朗客机,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进一步加深了仇恨。政治方面,美国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掌控石油资源和战略通道。伊朗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其发展会对美国的中东战略布局形成挑战。此外,伊朗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干涉,这也引发了美国的不满和打压。文化方面,伊朗是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是其意识形态基础。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与之存在根本矛盾和冲突。伊朗与美国对抗,有助于巩固伊斯兰教在国内的意识形态地位和凝聚力,同时也能维护其在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地位,获得更多支持。
⑤ 回顾两伊战争:美伊波斯湾初次交手 一舰五艇被击沉
回顾历史,1980年代末的“两伊战争”期间,美伊海军的初次交手便在波斯湾展开。伊朗海军与美国海军实力的巨大悬殊,最终导致伊朗以失败告终。两伊战争的爆发,源于两国长期的边境纠纷和冲突,使地区局势长期紧张。1984年年初,伊拉克率先发动“袭船战”,攻击波斯湾内的中立国油轮和货船,意图削弱伊朗的经济实力。伊朗随后也加入了“袭船战”,导致大量船只遭到袭击。面对伊朗的威胁,美国政府于1987年5月派出舰队,为来往商船护航。5月17日夜,美国海军“斯塔克”号护卫舰被伊拉克战机发射的“飞鱼”反舰导弹击伤。为了应对美军的干涉,萨达姆政府立即停止了“袭船战”,但伊朗的行动并未停止。1987年9月,美国海军与伊朗海军的第一次接触在波斯湾展开,一艘伊朗布雷艇被美军护卫舰摧毁,随后美军驱逐舰又炮击了伊朗海上钻井平台,迫使伊朗暂时放缓对商船的攻击。然而,战争并未因此结束。
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塞缪尔·罗伯茨”号护卫舰在巴林群岛以东触发水雷,舰底被炸开一个直径约4.5米的大洞,全舰燃起大火,瘫痪在海面上。后火势得到控制,拖往迪拜修理。第二天,美军扫雷舰倾巢而出,对该片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最终找到6枚水雷。经比对,认为这些水雷是伊朗布设的。这成为美军正式打击伊朗的绝佳借口,当天晚上,里根总统签署命令,批准对伊朗海军实施军事打击,行动代号“祈祷螳螂”。1988年4月18日清晨,9艘美军战舰赶赴波斯湾以南海域,并由“企业”号核航母提供空中支援。它们兵分两路攻击“锡里”和“萨桑”两座石油钻井平台。在这次行动中,美军摧毁了伊朗的两个钻井平台,并在霍尔木兹海峡建立警戒,实行戒严。面对美军的攻势,伊朗海军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展开反击。伊朗海军战舰以小型快艇为主,最大的“萨巴兰”号和“萨汉德”号护卫舰的排水量也只有1450吨。
在反击战中,伊朗海军的6艘武装快艇袭击了中立国货船和石油钻井平台,但最终被赶来支援的美军A-6E舰载攻击机用集束炸弹击沉三艘,其余则逃回了基地。在另一边,伊朗海军的“女勇士Ⅱ”型导弹艇“约尚”号试图冲击美军驱逐舰“温莱特”号,并抢先射出一枚美制“鱼叉”反舰导弹,但被美军轻松躲过。随后,美军发射5枚“标准1”对空/舰两用导弹,全部命中“约尚”号上层建筑,全艇燃起大火瘫在海面上,而后被美舰舰炮击沉。另一艘伊朗护卫舰“萨汉德”号也被美军A-6E巡逻机发现,并被投下四枚激光制导炸弹,导致战舰起火,很快沉没。另一艘伊朗护卫舰“萨巴兰”号也被发现并被美军A-6E巡逻机投放的一枚MK-82激光制导炸弹命中,导致战舰起火,失去战斗力。此时美军接到了五角大楼命令,要求不要击沉第三艘伊朗军舰,以防战事进一步扩大。美军舰队因此快速撤离战场,伊朗海军此时也已无力再次发动海上攻击,“螳螂行动”就此结束。
在这场海战中,伊朗海军始终处于被动,一艘护卫舰、四艘快艇被击沉,一艘护卫舰重伤,一架F-4战斗机被击伤,还损失了两个钻井平台,元气大伤。反观美军仅坠毁了一架直升机,两名乘员阵亡。这场海战成为伊朗海上战略和战术的重要转折点,伊朗开始全力发展以小型快艇、岸基导弹、小型潜艇、水雷、高速鱼雷为代表的“非对称”海上作战力量,以图在强大的美国海军面前为自己扳回一分。此次美伊在波斯湾的剑拔弩张之态,是重塑中东地区平衡的一个重要节点。考虑到本地区极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对双方而言,互相妥协而非战争恐怕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