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高原范围
伊朗高原的地理位置独特,它的起点源自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地区,向东延伸至现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区域,总面积大约为250万平方公里。
伊朗高原的边界线十分分明,东部由雄伟的兴都库什山脉划定,这座山脉将伊朗与印度隔开;西部则是扎格罗斯山脉,它分隔了伊朗高原与底格里斯河谷。南部边界则是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汇处,为高原增添了一片广阔的海洋风貌;北部边界则由阿拉斯河、里海、科彼特山链以及阿姆河以南的帕罗帕米苏斯山构成,这些山脉共同守护着伊朗高原的北部边缘。
伊朗高原四周被高耸的山脉所环抱,中央则是一个内陆盆地,这里的地势干燥且贫瘠,河流大多无法流入大海。高原内部的河流在山脉内坡汇聚后,最终消失在了这片盆地之中。然而,在高原的某些特定地区,如毗邻两河流域的胡泽斯坦地区,以及北部和西北部山链山麓与河谷地带,特别是里海和高加索山脉的斜坡地区,农业条件相对较好。
总的来说,伊朗高原的总面积实际上超过250万平方公里,是个地理风貌多元且资源分布各异的地区。
伊朗高原(英文:Iranian plateau,又称Persian plateau)是亚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带,亦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它是由于阿拉伯版块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之后形成的多折山脉带地形。伊朗高原由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开始,一直向东延伸,包括现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围被雄伟的高山所包围,高原中央是辽阔的内陆盆地,没有河流通往大海。伊朗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是毗邻两河流域的胡泽斯坦地区,还有北部、西北部山链的山麓与河谷地区,特别是里海、高加索山脉的斜坡地区。
⑵ 西亚的伊朗高原地区
闭塞的山间高原
包括高原内陆及其周围山地,主要由南北两侧的边缘山地及中间高原盆地所构成。其边缘山地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带。分为两支,北支主要有厄尔布尔士山脉、科彼得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南支主要有扎格罗斯山脉、莫克兰山脉、基尔塔尔山脉,并东延成苏来曼山脉。伊朗高原南北介于中亚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湾之间,西邻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接印度半岛区的塔尔沙漠,东西长达2500公里,南北最宽为1500公里,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伊朗,小部分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
伊朗高原周围山地高大险峻,尤其是兴都库什山和扎格罗斯山脉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盖的山峰高大连绵,十分壮观雄伟。
干燥的伊朗式气候
伊朗高原气候主要属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具有大陆性显着、温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点,因此称伊朗式气候。南部边缘为热带干旱气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东北信风带,地势较高,气流多来自干燥内陆,高原内部又呈盆地状,导致本区气候具有突出特点:大陆性显着,冬凉夏热,年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仅在边缘山地特别是迎风侧降水量较多,厄尔布尔士山北坡和里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过1000毫米,是降水最丰富的地区;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自北而南、从西向东、由山地到内陆盆地逐渐减少的趋势。
内陆流域广大
封闭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内流区(包括无流区),内流、无流区约占其总面积的2/3。高原上没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长度不大,流域面积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多季节性河流等成为本区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内部基本上为内流区和无流区,内陆河多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的内侧,流向内陆低地。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喀布尔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萨巴里湖,全长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长的河流,为内陆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补给,最大径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时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现春洪水灾。其余较大的内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库尔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边缘山地的外侧,都很短小,流域面积也很小。最长的外流河是卡伦河,发源于扎格罗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汇入阿拉伯河,全长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波斯湾。着名的湖泊有萨巴里湖、纳马克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属亚热带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钙土、棕钙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观多为半荒漠、荒漠景观。整个内陆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很少,多生长疏生短草和肉质、多刺、根系发达的灌木。森林面积很少,仅占10%左右,在南里海低地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森林茂密,多阔叶林,在扎格罗斯山地西部有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带以上分布着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资源
以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罗斯山的西南麓,即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缘凹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已探明储量100多亿吨,是西南亚也是亚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产地。铁矿亦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区,如克尔曼、巴米安等地,储量大、品位高。铜、铬、铅、锌等矿储量也相当可观。土地主要是适于放牧的各种草地,可耕地较少,不足总面积的1/5,水源不足,使草场载畜量很低。
⑶ 伊朗有那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于中东国家,其地理范围广阔,总面积约为163.6万平方公里。伊朗北部紧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西部则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部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西部还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伊朗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是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是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则是厄尔布兹山脉,其中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是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则是扎格罗斯山脉,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如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
伊朗的气候类型多样。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于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特点是夏季干热,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水量为30-250毫米。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寒冷山区气候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以上,而一般山区气候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50-600毫米。里海气候地区则位于里海与阿尔俾斯山脉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600-2000毫米。
伊朗的四季气候明显。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湿润,降水也往往在此季节形成,这与北下的冷空气有关。夏季时,伊朗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燥且降水不多,因此冬季降水较多。以首都德黑兰为例,其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2℃,最高气温为37℃,而最低气温则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3℃,最高气温为7℃。
伊朗的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西南部地区与波斯湾中富含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铜、煤、铅、锌、重晶石、锰、硼砂等多种矿产。主要城市包括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克尔曼和大不里士等,各地拥有众多古迹。
⑷ 描述伊朗的地形特征
伊朗的地形特征: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
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中部为干燥的盆地,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4)伊朗都有什么山扩展阅读:
伊朗的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气候特征
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