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人比中国人有钱吗
一、伊朗的经济水平怎么样?(伊朗的经济状况远不如中国)
伊朗位于中东波斯湾沿岸,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8200万。伊朗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五。2017年伊朗的GDP是4395.14亿美元,与中国的北京市、安徽省基本相等。考虑到北京市只有2000多万人,安徽有6300多万人,所以伊朗的人均GDP肯定不如北京和安徽。2017年伊朗人均GDP是5415美元,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是8800美元,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一万美元。
所以,总体而言,伊朗的经济状况远不如中国。那么伊朗普通人的收入能有多少呢?
二、目前伊朗的生活水平如何,与我国哪个城市相当?
根据多位在伊朗旅游和工作过的人说,伊朗普通人的工资大概1000~2000元人民币,超过3000元人民币就算是高工资了,全国平均工资和中位数工资大概都不超过2000元。普通中小学教师工资只有1000元,刚入职的教师只有700元。互联网工程师的工资能超过3000元。多数伊朗女性是没有机会出来工作的,所以多数家庭男人一个人的收入就是全家收入。
这些中国旅游者和工作人员大多只在城市活动,所以可以推测伊朗底层人的生活会更加贫困。因为工资低,很多城市普通家庭不想要孩子,导致伊朗的生育率和中国不相上下。反而是底层贫民生育率很高。
三、中国整体生活水平在世界排第几?
中国大陆的人均生活水平排在世界第128位。亚洲开发银行(ADB)在近期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按人均收入衡量的话,中国香港的生活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而中国大陆和印度人均收入仍然比较靠后。报告中说,相比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中国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提高还有较大的差距。
亚洲开发银行对亚太地区的2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重点集中在实际人均消费支出的花费上,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受调查者的实际生活水平。调查发现,按人均消费支出衡量的话,中国香港在整个亚太地区生活水平最高,人均年消费支出高达125303港元(约合16019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新加坡、文莱和中国澳门。
调查发现,尽管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但这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不算高。中国人均每年消费支出仅为1470美元,而印度仅为1202美元。按上述标准衡量,亚太地区最贫穷的5个国家分别是: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
② 中国企业排员工去伊朗阿拉克施工一般多少钱一天
这哪有标准啊,不一样的公司,干的活儿不一样肯定不一样啊。就拿干石油的说,有给8、90美元一天的,也有100多一天的,还有两三百一天的,我认识一监督,一天挣860美元。当然也有3、40美元一天的。就是同样的公司不同工种也不一样的。没有标准。当地工人看干什么,看出不出野外,怎么休假,跟中国人一样,这些都得考虑。你给他10美元一天不让他休假天天外面跑他肯定不干啊。你给10美元一天双休日,有带薪假,活儿不多就有人抢了。这个就看你们怎么谈了。
③ 石油工人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果真如外界传说的“人人月入过万”吗
石油工人工作条件异常艰苦,长期远离城市,扎根荒漠危险性还高。也不是人人月入过万。
引文: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三桶油扩招,将有大量的石油专业的学生进入石油行业,很多人在网上说钻井工人的工资高,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钻井风险系数可能仅次于煤矿,尽管每个小组都配备有安全官员、安全监督员和非常标准化的hsse管理系统。公司每年都有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半年度检查等检查和评估。基层队的经历肯定很深刻,但是每年的安全事故还是很多的,可以查查新闻。
你还觉得钻井工人工资很高吗?
网友摸微温:一线工作者太辛苦了,拿不到比例回报!一个月一万不算太多,关键还是各种危险。
④ 中东产油国的国民都很富裕么
不是
中东产油国贫富差距很大
关于两极分化与贫富悬殊的加剧
石油繁荣的到来,令一些阿拉伯富油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海湾各国城市建设成绩斐然,高层建筑像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各国大地上,商店里货物充足,走进超级市场,能买到各国的产品,美国的罐头、西德和日本的家用电器、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香水和化妆品……应有尽有;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是豪华的美国“雪佛莱”、西德“奔驰”汽车;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以及每一个家庭的住宅建筑和陈设都很讲究,冷气机十分普通,使这片被热带沙漠气候复盖的中东大地在炎炎夏季丝毫不觉酷热难挨。
然而,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另一个角落的人民生活却十分困苦,生产力水平低下,失业人数增加,通货膨胀,社会经济文化落后。也门的大街上没有一辆接一辆的外国高级豪华小轿车驶过,商店里商品匾乏,人们购物常常要排长队,高楼大厦极少,依然可见的是被称作“阿布布”的土房子屋,更谈不上家用电器和冷气机。多么截然不同的对比!
中东地区,石油开发只是加剧了这里的两极分化,使贫富之间的差距更大。当然一方面是绝对贫困,一方面是相对贫困。中东地区存在着产油国与非产油国之间的贫富分化,也存在富油国与贫油国、少油国之间的贫富分化,同时,在一国之内还存在着上层统治者与一般老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
中东的富商大厦几乎都是在石油价格空前上升的年代里发迹的,沙漠中的阿拉伯王公贵族也是因石油而富甲一方的。的确,石油——安拉赐予的“黑金”造就了一代富豪大款。产油国的豪门巨富基本上是由二种类型的人组成的。
(一)阿拉伯王室统治家族
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先后娶过300多个妻子,所生子女不计其数,仅遗下得到正式承认的儿子43人,孙子100多人,重孙500多人,连同三个旁系叔伯的子孙,王室现有男性成员即亲王约5000人,整个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额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员手中。根据官方资料,国家每年从预算中拨出3亿美元给沙特家族开支,实际拔给的款项要比这个数字大几十倍。5000个亲王每人每月从石油收入中领取6万美元生活津贴,还有数十亿美元每年要补贴17000名王室成员。亲王们做各种投机生意聚敛财富,他们在了解到国家发展计划后,预先以低价购买土地,再以高价卖给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亲王出售朱拜勒工业企业地皮,赚收20亿美元;另一亲王出售利雅得机场上地,赚取80亿美元。有些亲王在私营企业、银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国民银行中有三位亲王充当创业股东,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亚尔,合29.8美元)。还有一些亲王充当中间人或外国公司的代理人,坐收佣金和回扣。一个承包军火的亲王个人财产达40亿美元。同时,国家对亲王们经营的企业给予各种各样的优惠,从提供无息贷款、赠款到免除税收,使他们发财致富,飞黄腾达。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沙特王室财产已达800多亿美元,有800多名亲下成了百万富翁。
巴林的统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现在的埃米尔伊萨·本·苏莱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统治者,该家族人数估计有400人,全国国民收入的1/ 3归他们所有。卡塔尔的统治者是阿勒萨尼家族(属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归他们所有。
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是亿万富翁。据估计他的财产有200多亿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包括王室成员、高级官吏和将军、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在内的豪门巨富,号称“伊朗二千家”,他们依仗权势,巧取豪夺,利用各种手段,聚敛了大量财富。
(二)与王室有某种关系或依靠个人奋斗成为巨富
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商、房地产投机商、大批发商和零售商、银钱兑换商、股东和企业家等组成,有的人同时经营各种工商业及银行业。他们构成了各产油国的资本家阶层,其人数不太多,工商业经营的历史也不长,但发展迅速,有不少属于暴发户,不仅在国内开办各种企业,而且大量投资于国外,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
他们中的一些人发财致富是由于家庭社会地位高,本人又受过西方教育,有比较好的条件。盖特·法拉昂的父亲是费萨尔国王的首席顾问,本人毕业于哈佛大学,30多岁就成了企业家,拥有自己的一份资产。阿德南·卡绍基可谓传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统的沙特阿拉伯人,父亲是沙特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御臣,因此他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曾在亚历山大维多利亚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得到了制造灰尼板的特许权,开设了国民灰尼板公司,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商业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该公司已拥有4亿美元的资产。70年代中期,卡绍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经营房地产业务。同时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关系,挤进了庞大的军火贸易市场,29岁时成为把沙特看作未来武器大市场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后,他为世界各种军火厂家和阿拉伯国家要人牵线搭桥做武器生意,报酬巨额,短短几年里卡绍基一跃成为沙特王国首富之一,40岁左右时资产便高达40亿美元,过上了天方夜谭式的生活。
苏莱曼·奥拉扬是沙特王国最负盛名的多种经营巨商,拥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船队和大约12亿美元的资产。同时在对美证券投资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选为他年轻时工作过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最高董事会成员。奥拉扬商业集团是沙特许多进口商品的代理商,从事汽车、建筑设备的销售与维修等,还开展运输、保险、房地产、车船出租等业务,与国际上大公司的合作项目也较多,有金属加工,钻机维修等。此外,该集团在沙特和海外拥有大量房地产,在国外的投资,包括在美国和西欧的房地产及其他有价证券,总计超过5亿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贾米尔汽车批发集团,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业集团,苦心经营20年,建立起雄厚家业,1980年该集团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利润约1亿美元。同时贾米尔还开辟其它财源,例如房地产,海外投资。他在摩纳哥兰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资公司,由其儿子优素福负责管理,贾米尔的财产估计至少有5亿美元。
在今天的海湾各国,注意保持商业信誉的着名财阀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苏莱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盖赛伊比家族等等。苏等曼家族的头目阿卜杜勒·阿齐兹·苏莱曼担任吉达工商会议所的副会长,是沙特财界的头面人物。曾经是沙特最大兑换商的拉兹希家族开设了银行,作为民间最大的农业经营者,支撑着作为小麦出口国的沙特农业。
这些人的资产都在数亿美元以上,他们不像王室成员,每年有数千万美元的俸禄。他们依靠自己精明灵活的经商头脑,懂得利用石油带来的有利经商条件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而建立自己的家业,扩大自己的财富。当然不能否认,他们的财富中也包含着无数带动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贵族、富商大贾、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金如土,浪费惊人。他们买飞机、买游艇、建别墅,吃喝嫖赌玩乐,极尽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亲王专机上当过空姐的美国小姐叙述:当她第一次参观亲王的专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驾驶舱内机长座椅是皮制的,包括安全带扣子,所有金属部件都是黄金制成的;客舱里放着花丝绒长睡椅,卧室里床上罩着红色狐皮床罩,貂皮枕头和镶着貂皮边的毛毯;盥洗室里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个金制坐池;游戏室里一面墙上挂着艺术壁毯,另一面墙上是一整块大镜子,整个飞机上到处显示着富丽豪华。
在机场上到处停放着亲王们成群结队的私人喷气客机,供他们随时出国观赏取乐。沙特前国王哈里德私人拥有一架波音747座机,机上备有施行心脏外科手术的设备,他的私人游艇长达200英尺,价值1260万美元。阿德南·卡绍基拥有飞机5架、海上游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号的游船,是一艘86米长的海上宫殿,有直升飞机升降台、夜总会、最现代的操作室。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还有把自己的一艘游艇上原用黄金浇铸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铸。
石油王子们不仅在本国国内修建星罗棋布、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且到国外去购买、修建宏大的别墅。沿着地中海西北部的芒东、摩纳哥、昂蒂布、戛纳直到土伦,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巨富云集的蓝色海岸,在此购买房子已成为国际巨富的一种身份标志。卡塔尔酋长、阿布扎比酋长、沙特国王、黎巴嫩富商安东尼·塔努里、约旦元帅等都在蓝色海岸拥有豪华寓所,军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个地方有豪华别墅,仅蓝色海岸就有好几幢住宅属于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于心血来潮。例如,沙特有两兄弟、在一块一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盖起了两幢居住面积1000平方米的别墅,房前是一览无遗的戛纳海海湾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后,两兄弟突然发现自己是不会去住的,于是决定出售,毫不费力地找到主顾,对方愿意出价1亿法朗,并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专供国际大亨使用的港口,隶属国际游船俱乐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个参加投资,为此还获得昂蒂布市颁发的荣誉市民勋章。卡塔尔酋长的“阿尔漫沃”号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内,沙特国王法赫德的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长度为146米,它在码头上有专用的泊位。有这样一则故事,几年前沙特国王来海港度假,作为贵宾,他受到俱乐部的殷勤接待,国王同意穿上便服与俱乐部主任嘉米叶·莱翁合影。回去后不久,国王给俱乐部寄了1张100万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谢,但是支票错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赶快用这笔钱给一处古迹方堡装上了彩灯。主任莱翁知道后很不高兴,要讨回这笔礼钱,可市长却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们两清了”。因这100万法朗,俱乐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过去了,法赫德国王都没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游船上。
除了蓝色海岸外,石油大亨们还在巴黎、日内瓦购建寓所。1982年,当时还是王储的法赫德在日内瓦修建了豪华寓所,风格是新文艺复兴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铁制品都经过镀金,窗门全部可以防弹,拥有27个睡房,价值2110万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华的寓所。
日内瓦区还有若干处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纪时的堡垒式建筑物“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护照,曾两次角逐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沙鲁丁·阿迦·汗。还有一所属于沙特苏丹亲王的宅邸,1970年购置,据说花了1110万美元进行装修。沙特王储阿卜杜勒亲王1988年放弃他在巴黎一座面积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时,将住所中的家俱分100摊,以800万法朗(130万美元)的拍卖价出售。
巨富们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他们喜欢的城市开罗和伦敦大肆挥覆,纵色恣情。据埃及旅游部的统计材料表明,到埃及旅游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请数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机从利雅得飞往开罗,举行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譬如,在高级宾馆为儿子或女儿举行非常奢华的婚礼,有疯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兴。伦敦到处都有阿拉伯人,他们大量采购物品,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寻欢作乐的聚会。以前,阿拉伯人比较喜欢去西方国家观光游览,近年来,对东南亚也大感兴趣,来度假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人数不断增长。
与豪门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远了,但是同中东其它国家相比,海湾诸国平民的生活也是较富裕的。他们家家雇用外籍劳动力做家务,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和盛行,并且以多雇人为荣、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数名东南亚籍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佣工。从厨房烹调、会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开车等事务全由雇工担任,雇主什么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确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在中东地区表现得十分鲜明。阿拉伯产油国里干粗活、脏活、重活,比如清洁工、搬动工等都是外籍劳工,他们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构成了产油国里的贫者。贫穷者不仅生活上清贫,而且精神上、肉体上还遭受歧视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劳工代替了从前的奴隶,各种雇佣合同和假婚姻掩盖了“奴隶制”真相。石油大亨们从欧洲、非洲、亚洲进口奴隶。一名叫施瓦尔的女佣从住在伦敦的两个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来,身上有93处伤疤,类似于这样的人在英国还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资差别十分巨大,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月薪为15万里亚尔,大约相当于工人最低工资的的100倍,国会议员月收入11.5万里亚尔,省长月薪4~9万里亚尔,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资的好几十倍。众多工人住在贫民窟,他们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农民收入则更低。
埃及穷人成千上万,住在棚户区,拥挤、脏乱、不堪形容,许多人没有工作,没有希望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才80埃镑,还有一些毕业生甚至处于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水准很低。
沙特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沙特农民,占人口总数1/ 4的农民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
由上述可见,石油繁荣使中东地区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一方面是王公贵族、豪门巨富、上层人物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一方面是穷苦者为填饱肚子而奔忙,为艰难生活而烦恼。这就是当今中东地区的社会现实。
⑤ 伊朗人比中国人有钱吗
一、伊朗的经济水平如何?
伊朗的经济状况远不如中国。伊朗位于中东波斯湾沿岸,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00万。作为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五。然而,2017年伊朗的GDP仅为4395.14亿美元,与中国北京市和安徽省的GDP相当。由于北京市人口不到2000万,而安徽省超过6300万,伊朗的人均GDP显然低于北京和安徽。2017年,伊朗人均GDP为5415美元,而中国同年的人均GDP为8800美元。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因此,综合来看,伊朗的经济状况不如中国。
二、伊朗的生活水平如何,与我国哪个城市相当?
据曾在伊朗旅游和工作的人士描述,伊朗普通人的工资大约在1000至2000元人民币之间,能超过3000元人民币被视为高工资。全国平均工资和中位数工资也不超过2000元。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约为1000元,新入职教师仅能拿到700元。互联网工程师的工资才能超过3000元。在伊朗,许多女性没有工作机会,因此,许多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男性。由于这些人员主要在城市活动,可以推测伊朗底层人民的生活更为贫困。由于工资低,许多城市家庭不希望有孩子,导致伊朗的生育率与中国相差无几。实际上,底层贫困家庭的生育率反而更高。
三、中国整体生活水平在世界排名如何?
中国大陆的人均生活水平在世界排名第128位。亚洲开发银行(ADB)在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按照人均收入来衡量,中国香港的生活水平最高,其次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印度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增长仍有较大差距。亚洲开发银行对亚太地区的2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重点关注实际人均消费支出的水平,这一指标最能反映受调查者的实际生活水平。调查发现,按人均消费支出衡量,中国香港在亚太地区生活水平最高,人均年消费支出达到125303港元(约合16019美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新加坡、文莱和中国澳门。尽管中国和印度已成为亚太地区的两个最大经济体,但两国的人均收入并不高。中国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470美元,而印度仅为1202美元。按照这一标准,亚太地区最贫穷的5个国家分别是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
⑥ 伊朗gdp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1. 伊朗是西亚的一个大国,同时也是该地区的强国。
2. 2020年,伊朗的人口达到了8307万,接近我国四川省和江苏省的人口。
3. 伊朗的经济总量在2020年达到了6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12万亿,这一数字高于我国的安徽省,但略低于湖南省。
4. 尽管战争破坏了伊朗的经济,但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该国的主要外汇来源。
5. 伊朗的最低工资标准在2020年3月提升至1517万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327元。
6. 德黑兰作为首都,工资水平最高,而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工资差距较大。
7. 伊朗的工资水平受区域和行业的影响,建筑工人等低收入岗位与翻译、工程师等高薪岗位的差距明显。
8. 伊朗女性的消费能力较强,尤其在化妆品领域。
9. 德黑兰的房价不菲,平均房价约为每平方米1.3亿里亚尔,约合1.99万人民币。
10. 伊朗的社会构成多样,各阶层和收入水平的人们共存,这是由个人能力、教育背景、家庭状况和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