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个国家女性地位很低伊朗的女性地位到底有多低
1. 在《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中,提到的干坤大挪移神功起源可以追溯到波斯。小说中的角色小昭最终成为了波斯教的教主。波斯是现今伊朗的古称,它与伊拉克相邻。
2. 伊朗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其法律体系中规定了女性地位较低。这种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也曾存在。但是,自从清朝灭亡后,中国摒弃了封建制度,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升,现在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尽管在某些特定行业中仍存在性别差异。
3. 在伊朗,法律规定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穿着特定的黑色衣物,全身需得到适当的遮盖,只露出眼睛。这一规定是出于对男性不可接触的教规,同时也是对女性丈夫的尊重的体现。
4. 在伊朗,女性不被允许骑摩托车,乘坐公交车时也通常需要坐在后排,前排座位被视为男性的专座。
5. 对于伊朗的女性犯罪者,法律上有特殊的处理方式。在执行死刑之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如果是处女,则不能执行死刑。伊斯兰教认为处女是神圣的,因此必须先行结婚,且丈夫必须是信敏帆才能进行行刑。
6. 面对处女囚犯,狱长有责任在行刑前与她们结婚。结婚之后,行刑才会进行。伊朗实行一夫多妻制,因此狱长可以与多位女性结婚。如果女囚犯数量众多,狱长也可以指派其他狱卒代为完成结婚仪式。
7.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俗,这些习俗可能在外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但确实在伊朗存在。
8. 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行为,如节日放鞭炮、结婚时送彩礼、饭桌上的劝酒等。这些在我们看来可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其他国家可能会被视为不同寻常。
B. 里根在位时间的一个丑闻什么事件秘密出售武器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1979年11月4日,激动的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0名使馆人员扣作人质,酿成了轰动一时的人质事件。从此,美国和伊朗成了冤家仇敌。
7 年后的这一天,黎巴嫩的一家不起眼的杂志《船桅》周刊,登载了这么一条新闻: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曾于当年5月秘访德黑兰,同伊朗高级官员进行了接触,伊朗方面要求美国提供军火。随后,数架美国运输机给伊朗运送了战斗机零件和弹药。
同一天晚上,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
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内外舆论潮流,一向镇定自信、谈笑风生的里根,仿佛老了许多。1986年11月13日晚,他出现在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屏幕上,神情呆滞,表情尴尬。他首次承认。一年半来美国和伊朗之间有秘密外交接触,他的确于当年5月派麦克法兰秘密访问伊朗,并曾授权向伊朗提供武器。他接着辩解说,政府之所以要如此做,是因为它有4个目标:同伊朗恢复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他重申,政府的这些做法是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的,尽管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保持沉默的风险已超出了把事情讲出来的风险。” 此后不久,里根无可奈何地对《时代》周刊的记者说:“这些天来,我喉咙里犹如卡着一个苦胆”。可见其窘迫之状。
1984年3月,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央情报局贝鲁特站站长巴克利遭绑架。此后一年多内,又先后有6名美国人遭到绑架,酿成了使里根政府伤透脑筋的人质危机。绑架者向美国政府提出了释放人质的 3 个条件,即释放1983年因参与策划和袭击美国驻科威特大使馆而被科政府投入监狱的17名囚犯;美政府对以色列施加压力,释放被以色列和南黎巴嫩军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提供贷款,开发南黎巴嫩。绑架者扬言,美政府若不答应其条件,人质将被逐个处决。
人质危机引起了美国国内各界的严重关注。里根政府一方面声称要作出强硬反应,拒绝与恐怖主义者妥协;一方面又绞尽脑汁寻求人质获释的途径,但收效甚微,时间越拖越久。绑架者似乎不耐烦了,他们说到做到,1985年下半年,在被绑架一年多后,巴克利的尸体出现在照片上。
里根总统在处理人质危机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引起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一些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纷纷抨击政府“遗弃”人质。此时美国正值中期选举的前夕,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些人也要求里根尽快想出办法,以缓解舆论压力,增强共和党人的选举资本。内外交困,里根寝食难安。
真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在美国政府为人质释放所作的种种努力中,他们发现,要找到一个既不答应绑架者提出的条件而又能使人质获释的办法,那就不能不与美国的冤家——伊朗打交道。因为伊朗对绑架者有勿庸置疑的影响。这一发现使美国政府啼笑皆非。
正当里根政府苦恼之际,1985年8月,从贝鲁特和海牙国际法院传来了信息: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接触感兴趣,急切地希望同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这一消息使白宫格外兴奋,里根当即召集国务卿舒尔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国防部长温伯格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等进行紧急磋商。里根认为,应该接住德黑兰抛出的红线,同伊朗谈判不仅可以为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能着眼于今后,即寄希望于霍梅尼之后,使美国“重返”伊朗。同伊朗恢复关系,对于美国搞活它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一盘棋是有巨大好处的。
而伊朗这方面,由于它同伊拉克打了6年,国库空虚,武器不足,经济上处于困境,国际上处于孤立境地,因而伊朗也有与美国做交易的愿望。这一政策更多地反映了以议长拉夫桑贾尼为首的温和派的主张,并得到了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首肯。霍梅尼曾说:“如果我们走一步,大撒旦就会走100步!”
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兴致勃勃的里根最后拍板:立即进行美伊秘密接触。这一任务交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具体承办。另有报道说,早在1985年初,里根就批准了一份由麦克法兰拟定的计划,通过以色列向伊朗供应武器和零部件,改善美伊关系,使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该项计划由麦克法兰和其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诺思中校具体负责。
在这场交易中,以色列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掮客的角色。“摩萨特”特务,军人商雅各布・尼姆罗迪曾作为美国的代表,同伊朗实业家马努赫尔・古尔巴尼萨尔商谈具体交易办法。1985年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迈克尔・莱丁在以色列的安排下,在欧洲某地会见了古尔巴尼萨尔。1985年9月3日,以色列官员向麦克法兰转达了伊朗方面的意向,即若美国能向伊朗运送一飞机军火,伊朗将在一天内帮助释放一名美国人质。麦克法兰当即拍板同意。在 1985 年辞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麦克法兰仍继续为美伊交易而奔走。1986年5月,他亲赴德黑兰,钉下以后爆发“伊朗门”事件的楔子。经过多次秘密接触,双方终于达成了交易。
1985年9月,以色列先后两次租用DC—8型运输机满载“陶”式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同期,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美国人终于尝到了甜头。9月14日,里根打电话给佩雷斯,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就在此时,白宫幕僚们在是否继续进行美伊交易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以舒尔茨,温伯格为首的一方,主张停止美伊交易,而以凯西和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为首的另一方则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同魔鬼打交道也是可以的。双方毫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里根为调和双方矛盾,表示暂时停止与伊朗的接触。美伊一度回到互不来往的状态。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人质危机又紧迫起来,并严重地影响美国的中期选举。里根权衡再三,终于下令恢复美伊军火交易。1980年7月到同年10月,美国先后两次给伊朗运送了军火,美国人质詹森、雅各布森先后获释。参议员邦伯斯估计,美伊军火交易总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C. 萨达姆都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判死刑
萨达姆被判死刑的罪名是谋杀和反人类罪。
1、伊拉克军队在1988年使用化学武器对哈拉布贾村发动袭击,在一天之内造成5000人死亡。特别法庭有人证实,指是萨达姆下令进行大屠杀,但萨达姆在他第一次接受法官问询的时候声称,他是从媒体上得知哈拉卜贾事件的。
2、2006年8月21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开庭审理萨达姆和其他6名前政权高官涉嫌镇压库尔德人一案。
拓展资料:
1、萨达姆19岁就积极投身政治运动,21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其政权被美国推翻。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被美军抓获。
2、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当局处绞刑,行刑当天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此一举动引起伊斯兰教徒不满。12月31日,萨达姆的遗体在出生地奥贾村埋葬。2015年3月16日,位于提克里特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坟墓在伊军与“伊斯兰国”(IS)的交战中被炸毁。
D. 世界各国对死刑犯的执刑方法都有哪些
世界各国执行死刑的形式主要有枪决、绞刑、斩首、石刑、注射死刑等。
1、枪决(枪毙)
枪毙指用枪处决,是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现用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实践中一般已改为注射死刑方法)、中国台湾地区、美国犹他州、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只有在毒液注射被列为违宪的时候才能采用枪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
2、绞刑
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缢死,俗称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施行国家有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黎巴嫩,约旦,科威特,日本,新加坡等。
3、斩首
斩首,原理是割断脖子,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中国在1905年以枪决代替斩首,法国也在1981年废除死刑(至少废除了斩首),现时只有部份伊斯兰教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也门等以斩首作为处决囚犯的其中一种合法方式。虽然合法,但并不常用。
4、石刑
石刑是一种钝击致死的死刑执行方式,即埋入沙土用乱石砸死。通常把男性腰以下部位、女性胸以下部位埋入沙土中,施刑者向受刑者反复扔石块。
石刑是伊斯兰教法的一种,石刑在国际社会普遍被视为过于残酷,故通常会使用一些较人道的死刑。仍然存在石刑的国家包括没有舍弃伊斯兰教刑法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尼日尔爾利亚、文莱。
5、注射死刑
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氯化物)使被注射对象瞬间死亡的过程。主要用于死刑执行。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正式采用药物注射死刑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起开始使用这种方式,危地马拉从1998年开始,菲律宾(现已废除死刑制度)从1999年开始,泰国从2003年开始。
E.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1. 1980年4月30日,六名武装男子攻占了位于英国伦敦的伊朗大使馆,事件中挟持了包括大使、工作人员、游客和一名警官在内的26人。
2. 这些武装分子属于伊朗阿拉伯斯坦解放民主革命阵线(DRFLA),他们提出要求释放伊朗的阿拉伯囚犯,并保证他们安全撤离。
3. 英国政府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而是对大使馆进行了武力包围。在随后的谈判中,警方部分答应了武装分子的要求。
4. 被围困的武装分子由于要求未得到进一步回应,情绪变得沮丧。在事件发生的第四天夜里,他们杀死了一名人质,并将其尸体从使馆抛出。
5. 英国政府随后下令特种空勤团(SAS)进行突袭,以武力解救人质。SAS士兵从屋顶绳降而下,悄无声息地从窗户强行突入。在11分钟的解救行动中,剩余的武装分子被制服,其中5人被击毙。
6. 事件结束后,SAS遭受质询,关于是否有必要打死两名武装分子的问题。但最终SAS被证明没有任何不当行为。
7. 被抓获的武装分子在英国被起诉,并判处27年监禁。随着1980年两伊战争的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转移,但SAS的这次行动还是为当时的撒切尔夫人巩固了政治声誉。
8. SAS因为这次行动收到了大量的入队申请,以及外国政府的交流合作请求。他们的成功也为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提供了范例,例如德国的GSG9(第九边防大队)、美国陆军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等。
9.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随后组建了自己的SAS子部队,这一行动使SAS名声大震,其特种作战模式被多国效仿。
F. 伊朗监狱为什么规定处女不能被执行死刑
说起伊朗大家想起的肯定是古波斯,没错它的前身就是波斯古国。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伊朗,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中东国家,位于亚洲西部。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仿佛与这个世界相脱俗一样,与世界格格不入。伊朗法律规定处女不能处死刑,但这难不倒聪明的伊朗公仆,对于想杀的处女,只要在行刑前夜由狱卒帮她破身,使她变成“非处女”,然后再行处决,这就绕过了法律上的难题。伊朗一个狱卒18岁时被选当破身人。据他说,这些处女对破身比行刑还怕,常拼命反抗,哀号惨叫,个别烈女需在食物中掺加催眠药才能行事。
关于这个法律,跟伊朗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地位平等对伊朗妇女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根据伊斯兰教法,她们并非成熟的国家公民,所有重要的决定必须由其父亲或者是丈夫做出。作为成年人,伊朗妇女在做决定的时候经常是必须与自己的丈夫坐下来商量。妇女婚后能否出去工作,完全由其丈夫来决定。还有住在什么地方,甚至连自己的妻子能否出国或者是离开某个城市,都取决于丈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