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生平
1.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于1902年9月22日出生,他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中扮演了政治和精神领袖的角色,这场革命结束了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的统治。
2. 霍梅尼在革命成功后的全民公投中当选为伊朗的最高领袖,这一职位在伊朗宪法中被设立,担任国家政治和宗教的最高权威。
3. 霍梅尼在宗教上被认定为什叶派伊斯兰教十二伊玛目支派的玛尔扎,但他的政治角色更为人所熟知。
4. 霍梅尼的政治生涯始于他在库姆的教书岁月,那时他因对社会和道德问题的讲座表达了对巴列维国王政府的不满而引起国王的注意,并因此受到打压。
5. 1963年,霍梅尼因公开批评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而开始在伊朗政坛崭露头角。他在同年因反对土地改革而被捕,并在数月后获释。
6. 在1963年的阿苏拉日,霍梅尼因参与抗议活动被捕,引发了大规模的民众示威,据报道有数千人因此丧生。他在9个月后被释放。
7. 霍梅尼在之后的岁月里多次因政治立场被捕,并最终被流放到土耳其,之后又被转移到伊拉克的什叶派宗教圣地纳杰夫,在那里居住了15年。
8.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在伊斯兰革命成功后返回伊朗,成为了国家的最高领袖。
Ⅱ 伊朗巴列维是如何覆灭的霍梅尼为何要革命
说起伊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东世界的大国。而且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兴的巴列维王朝也是发展的风生水起的,非常的富饶,比沙特还要富裕,算是伊朗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个王朝了。
而现在的伊朗整体社会倒退,宗教重新掌权,经济发展倒退。而这一切都开始于霍梅尼,在1978年,伊朗国内爆发反抗巴列维的游行示威后,其秘密回到了伊朗,领导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革命胜利后,霍梅尼走上了与美国对抗的道路,同时实行政教合一,恢复伊斯兰教法,重新禁锢百姓。
白色革命,巴列维家族腐败
伊朗巴列维国王只注意经济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伊朗社会贪污盛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颓败;贫富悬殊与日加剧。但国王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最后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巴列维王朝的专制现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专制、触目惊心的腐败和惊人的经济两极分化,老百姓对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机会,教士集团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群众结成了联盟。在伊斯兰革命中,以霍梅尼为领袖的教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望所归,终于引发黑色革命,巴列维王朝自此终结。1979年巴列维被迫出走,流亡在外的什叶派领袖霍梅尼返回国内执政。
儿子被残杀
霍梅尼有个长子叫做穆斯塔法,是霍梅尼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当时伊朗着名的宗教专家,导师,是霍梅尼最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是,这个儿子却被巴列维政府给杀了,这仇恨是杀子之痛,苦大仇深,所以霍梅尼为了私仇那也是要革命的。
千年地位的失去
从古代历史来说,旧势力被新势力取代,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伊朗那是几千年的伊斯兰教传统,也就是宗教领袖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霍梅尼时代,在巴列维的改革中,彻底的在世俗化,教士阶层整体的在退出国家权力中心。所以对于霍梅尼这个领袖来说,绝对不甘心失去权力,这是从公仇来说的。
因此公仇私恨,共同引起了霍梅尼在1977年指挥几百位国内教士阶层游行示威反抗,而这几百位教士,不断煽动社会情绪,不断跟社会的那些无业游民,失去工作的不满人群合流,还有政府裁员中失去工作的人一起,使得整个的游行队伍不断的扩大。最终在1988年达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这个声势巴列维政府再也压制不住了。
倒退是全面的。首先是对人性的全面禁锢。1983年伊朗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恢复了伊斯兰传统刑法,多妻制重新合法化;婚姻年龄由男女18岁改为男性十五岁,女性九岁;妇女被要求严格遵从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教规,妇女重新又黑纱蒙面。此外,舞厅和酒吧被禁,音乐和影视方面也不得违背伊斯兰价值标准,等等。其次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983年伊朗议会还通过一项法案,强调经济国有化、价格实施国家管制、限制自由贸易等。此外,霍梅尼为了在教育系统的伊斯兰化旨在保障整个社会伊斯兰化及其延续,教士取代了世俗知识分子教师,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则以伊斯兰主义取代了所谓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为此,教会和激进伊斯兰学生组织在大学搞文化革命,1980年5月,霍梅尼下令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领导运动,该委员会在高校大规模清洗非伊斯兰分子,甚至一度关闭了所有大专院校。
恢复伊斯兰教法切切实实让伊朗社会发展倒退,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女子可以随意抛头露面,但是现在反而还要面带黑纱,重新禁锢起来。而且在西方长期的封锁下,伊朗经济长期困难,百姓长期过苦日子,这也是罪过。霍梅尼唯一的贡献是至少让伊朗独立自主,不再是美国的小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能进行研制核武器,这些当然也是进步。
Ⅲ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生平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1902年9月22日-1989年6月3日),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大阿亚图拉),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该革命推翻了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在经过革命及全民公投后,霍梅尼成为了国家最高领袖,最高领袖是宪法所创造的一个职位,是国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职位。霍梅尼是一名什叶派伊斯兰教十二伊玛目派的玛尔扎,但以他的政治角色最为闻名。
(3)霍梅尼怎么回伊朗的扩展阅读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政治生涯始于库姆教书时期。当时他经常举办社会与道德问题专题讲座,由于时常流露出不满情绪,引起老巴列维国王的注意。他的讲演活动曾遭到取缔。1963年以后,因抨击巴列维国王的‘六点社会改革方案’(即所谓‘白色革命’),在政治上开始崭露头角。
他因反对国王的‘土改’而被捕入狱,数月后获释。但在1963年6月阿苏拉日(什叶派信徒纪念伊玛目侯赛因遇难的传统宗教节日)再次被捕。为抗议这次逮捕,有成千上万人上街游行示威。据说,有数千人死于这次冲突。
9个月后,霍梅尼再度获释。但不久又因反对国王再次遭到逮捕。接着被流放到土耳其,1年以后被解往伊拉克,居住在伊拉克什叶派宗教圣地纳杰夫达1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