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巴列维是如何覆灭的霍梅尼为何要革命
说起伊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东世界的大国。而且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兴的巴列维王朝也是发展的风生水起的,非常的富饶,比沙特还要富裕,算是伊朗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个王朝了。
而现在的伊朗整体社会倒退,宗教重新掌权,经济发展倒退。而这一切都开始于霍梅尼,在1978年,伊朗国内爆发反抗巴列维的游行示威后,其秘密回到了伊朗,领导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革命胜利后,霍梅尼走上了与美国对抗的道路,同时实行政教合一,恢复伊斯兰教法,重新禁锢百姓。
白色革命,巴列维家族腐败
伊朗巴列维国王只注意经济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伊朗社会贪污盛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颓败;贫富悬殊与日加剧。但国王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最后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巴列维王朝的专制现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专制、触目惊心的腐败和惊人的经济两极分化,老百姓对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机会,教士集团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群众结成了联盟。在伊斯兰革命中,以霍梅尼为领袖的教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望所归,终于引发黑色革命,巴列维王朝自此终结。1979年巴列维被迫出走,流亡在外的什叶派领袖霍梅尼返回国内执政。
儿子被残杀
霍梅尼有个长子叫做穆斯塔法,是霍梅尼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当时伊朗着名的宗教专家,导师,是霍梅尼最寄予厚望的继承人。但是,这个儿子却被巴列维政府给杀了,这仇恨是杀子之痛,苦大仇深,所以霍梅尼为了私仇那也是要革命的。
千年地位的失去
从古代历史来说,旧势力被新势力取代,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而伊朗那是几千年的伊斯兰教传统,也就是宗教领袖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霍梅尼时代,在巴列维的改革中,彻底的在世俗化,教士阶层整体的在退出国家权力中心。所以对于霍梅尼这个领袖来说,绝对不甘心失去权力,这是从公仇来说的。
因此公仇私恨,共同引起了霍梅尼在1977年指挥几百位国内教士阶层游行示威反抗,而这几百位教士,不断煽动社会情绪,不断跟社会的那些无业游民,失去工作的不满人群合流,还有政府裁员中失去工作的人一起,使得整个的游行队伍不断的扩大。最终在1988年达到几十万人,几百万人,这个声势巴列维政府再也压制不住了。
倒退是全面的。首先是对人性的全面禁锢。1983年伊朗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恢复了伊斯兰传统刑法,多妻制重新合法化;婚姻年龄由男女18岁改为男性十五岁,女性九岁;妇女被要求严格遵从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教规,妇女重新又黑纱蒙面。此外,舞厅和酒吧被禁,音乐和影视方面也不得违背伊斯兰价值标准,等等。其次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983年伊朗议会还通过一项法案,强调经济国有化、价格实施国家管制、限制自由贸易等。此外,霍梅尼为了在教育系统的伊斯兰化旨在保障整个社会伊斯兰化及其延续,教士取代了世俗知识分子教师,学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则以伊斯兰主义取代了所谓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为此,教会和激进伊斯兰学生组织在大学搞文化革命,1980年5月,霍梅尼下令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领导运动,该委员会在高校大规模清洗非伊斯兰分子,甚至一度关闭了所有大专院校。
恢复伊斯兰教法切切实实让伊朗社会发展倒退,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女子可以随意抛头露面,但是现在反而还要面带黑纱,重新禁锢起来。而且在西方长期的封锁下,伊朗经济长期困难,百姓长期过苦日子,这也是罪过。霍梅尼唯一的贡献是至少让伊朗独立自主,不再是美国的小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能进行研制核武器,这些当然也是进步。
‘贰’ 两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争起因 激战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叁’ 为什么米国当年在伊 朗人质危机的时候没有直接对伊宣战,而是在人质解救行动失败后同意了伊 朗的条件
伊朗人质危机是1979年
首先一个认识错误:米国当时还是一极称霸
其实英国早就衰落 从二战开始就已经衰落 沦为2流国家 可以说二战后整个欧洲都沦为2流国家 从三年后的1982年的马岛战争就能看出来一个曾经世界的霸主已经内外交困 经济上陷入“滞胀”被迫大幅削减军费 裁撤军舰
另外:英国从未作为一极在政治多极化的世界中存在过。首先 政治多极化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的 1979年冷战没有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还是“两极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称得上是“一极称霸”
还有 西方民主国家对战争和人员的伤亡 尤其是平民的伤亡是非常敏感的 政府的权力由人民授予 除非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想直接放弃下一届竞选。另外:宣战有用么?你去打谁?怎么打?作为英国,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第一目的是营救人质。我宣战就是把人质至于危险之中 我与我的目的相违背啊!!政治上 逻辑上完全讲不通
记住:人质是人命!!是平民的人命!!!你懂么?生命的价值你懂么?学历史 不要老是想着打打打。打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战争的话费是最高的 产生的后果是最深远和持久的 是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肆’ 美伊为何断交
1978-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随后美国宣布跟伊朗断交。
1979年,伊朗方面发生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和扣押使馆人员事件,要求美国引渡“巴列维”<1978年10月,巴列维去往美国进行“治病”>。
事件发生后,伊朗方面释放了人质中的13名妇女和黑人,其余53名人质仍被扣押在美国使馆里。伊朗方面坚持将引渡巴列维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美国卡特政府见外交斡旋努力难以奏效,遂采取强硬手段,驱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续的伊朗留学生。伊朗立即还以颜色,宣布停止向美输出石油,准备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支付货币,不偿还巴列维政权欠下的债款。美国针锋相对,采取反措施,下令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在美资产,诉讼海牙国际法庭。
1980年4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正式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
‘伍’ 伊朗大地震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伊朗大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伊朗大地震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伊朗大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伊朗是中亚的一个国家,处于地震带之上,伊朗曾经发生过一次很大的地震,那次地震造成了对伊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那么,伊朗大地震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伊朗大地震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1978年9月16日伊朗霍拉桑省塔巴斯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伊朗塔巴斯镇及周围许多村庄被一场震级在里氏7.5级至7.9级之间的大地震夷为平地,造成2.5万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2.4°、东经54.7°;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9月16日23时35分35秒,震级为里氏7.7级。这次地震造成了伊朗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极大损失。
伊朗位于地球上的两大地震带之一“阿尔卑斯——喜马拉亚地震带”上,境内有多条断层线,是一个地震多发国,每年有记录的轻微地震都有数百次之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伊朗一共发生了7次大地震,在1990年6月,伊朗吉兰省发生了里氏7.7级的大地震,造成3万5千人死亡,近5万人无家可归,2003年12月26日,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超过4.1万人遇难,60%的房屋被地震摧毁。,成为伊朗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伊朗中部克尔曼省首府克尔曼附近当天早晨发生里氏6.3级地震,已经造成多人伤亡,很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古迹被毁人员伤亡惨重。伊朗高级官员迹历称,巴姆市胡州陆有多人死伤。巴姆市所属克尔曼省省长阿里·卡里米接受伊朗电台采访时说,有许多人在地震中丧生或者受伤,巴姆市的历史名胜区已经彻底毁于地震。伊朗电台报道说,有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是天灾,但是地震之后,只要 *** 应对方案正确,对待地震灾区方法处理得当,那么哪怕是大地震,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损失,大地震损失裤顷较大的主要原因还是震后处理的太过于差,才导致了灾上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