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和伊朗,谁先迈出第一步
陷入僵局的伊核问题,近期有了积极进展。
当地时间4月6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线下会谈,讨论解除对伊制裁和执行伊核协议。此前,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已于2日举行过一次视频会议。
尽管会谈在稳步推进中,美伊双方仍僵持不下。伊朗方面表示,在维也纳会谈中,不会与美国方面进行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会谈。
由此看来,预计此次会谈将依旧艰难,立即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较小。
美媒称这是伊核问题首次实质进展
伊核问题早已纠葛了多年。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简称伊核协议)由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于2015年7月达成。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 社会 解除对伊制裁。
美国与伊核协议成员将在维也纳举行会谈。CNN报道截图
拜登上台后,虽然曾多次表示主张恢复伊朗协议,但美伊双方还是经历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曲折”,直到近期伊核问题才有向好迹象。
当地时间4月2日,美伊双方表示,他们将在6日参加维也纳会谈,以争取让两国重新遵守伊核协议。美联社指出,此次表态标志着两国在重返伊核协议的道路上,“首次取得实质性进展”。
拜登的伊朗事务特使罗伯特·马利也发布推文称,这是(美伊双方)迈入正确道路的“第一步”。
美伊分歧仍在、僵局难破
此次维也纳会谈将主要围绕美国解除对伊制裁以及伊朗撤销减少履约措施等问题展开。
这些也是美伊之间存在重大分歧的议题。
此前 ,美方提出要求伊朗停止生产丰度为20%的浓缩铀,并停止使用先进离心机(用于生产浓缩铀的机器)。作为交换,美方将允许某些冻结资金返回伊朗,使伊朗合法出口部分石油。不过,该提议很快被伊朗方面拒绝。
从伊朗方面表态来看,伊朗对“分阶段”解除制裁的计划毫无兴趣,只要求美方“一次性”解除所有制裁。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希表示,伊朗在伊核协议维也纳会谈只有一个诉求,即美国履行其伊核协议承诺,“完全解除”其在退出伊核协议后施加给伊朗的制裁。
此前,美国官员曾透露,美伊将在维也纳会谈中进行间接对话。然而,就在临近会谈之时,伊朗的态度再次强硬起来。据伊朗国家通讯社报道,阿拉格希表示,“我们不会在维也纳与美国人进行谈判,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伊朗外长扎里夫发文敦促法国外长展示建设性立场。推特截图
美伊之间相持不下,打破僵局的任务就落在了伊核协议的相关方身上。
阿拉格希指出,希望伊核协议的相关方应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说服美国“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施加的所有制裁”,随后伊朗才会撤销违反协议的措施。
当地时间4月3日,伊朗外长扎里夫还与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通话,敦促其在维也纳会议上展示建设性立场,停止遵守美国实施的制裁。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也表示,重返伊核协议的前路并不容易,需要各方更加密集的努力。
维也纳会谈较难取得突破成果
此次维也纳会谈的目的是希望能与美国、伊朗分别起草一份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恢复协议的步骤与具体时间表。《华尔街日报》指出,在与伊核协议相关方国家的高级官员讨论后,他们将留下核问题专家与制裁专家继续敲定工作细节。
虽计划如此,但这场会谈注定艰难。
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伊朗问题分析师亨利·罗马表示,美伊双方在技术与政治方面都存在重大限制。“虽然双方都有足够的兴趣达成协定,但也不应低估如今的挑战。”
一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美国和伊朗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就时间表等问题达成一致。不过,他希望谈判最好能在5月底,即伊朗总统选举之前取得进展。否则,总统选举可能会导致伊朗重新组建谈判团队,从而造成更多的拖延。
任何协议的实施都需要额外的时间,就目前形势来看,在伊朗新总统就职之前,美伊双方不太可能完全恢复伊核协议。
除非解除制裁,否则伊朗排除在维也纳会谈中与美方任何对话的可能。彭博社报道截图
除了恢复伊核协议,美方还想达成一份持续时间更长的新协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表示,仅仅恢复伊核协议是不够的。《纽约时报》指出,因为伊核协议中的部分限制条款将在2030年到期,因此美方想要延长协议时限。
另外,拜登政府官员还希望扩大协议外延,将这份新协议与限制伊朗导弹能力等其他方面挂钩。
预料到谈判的艰辛,美国政府官员也在管控对维也纳会谈的预期。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指出,维也纳会谈是为了恢复伊核协定而向前迈出的“有益一步”,但讨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预计不会立即取得突破,未来还将有许多“艰难的讨论”。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❷ 伊朗为什么将美国告上法庭
8月27日,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就伊朗诉美国违反两国友好条约案举行首场听证,伊朗方面重申,要求国际法院叫停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对此,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同日发表声明称,伊朗的起诉是“试图干涉美国重启制裁的主权权利”。
7月16日,伊朗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重启对伊制裁违反了两国于1955年签署的《友好、经济关系和领事权利条约》。据悉,该条约旨在“鼓励互利的贸易和投资和普遍地密切经济交往”。条约规定,美国与伊朗之间“应有牢固和持久的和平与真诚的友谊”。
❸ 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是怎么回事
近段时间伊朗和美国是闹得不可开交,两国局势也是越来越严峻,现在又出了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的事情,那么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是怎么回事?下面来看看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是为什么。
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是怎么回事伊朗外长被美国拒签是为什么
综合美联社和《华盛顿邮报》7日报道,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表示,美国拒绝给他发放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的签证。
据美国“外交政策”早些时候报道,三位外交消息人士称,扎里夫在几周之前就申请了签证,以便参加于本周四(9日)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报道称,这将是美军暗杀苏莱马尼之后,扎里夫首次在国际社会发表讲话。
但是截至6日,伊朗政府仍在等待有关签证方面的消息。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官员已经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电,告知其美国将不允许扎里夫入境。
扎里夫本人7日确认了签证遭拒一事。他说:“他们怕有人到美国来揭露真相。”
❹ 伊核谈判是什么,内容具体是什么伊朗想达到什么目的
伊核谈判
2003年12月,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并一度暂停浓缩铀活动。
但在这之后,伊朗与西方在浓缩铀等利用原子能的问题上再现分歧。2006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核问题再度升温。7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伊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为迫使伊朗放弃核活动,安理会通过多份对伊制裁决议,遭到伊朗的强烈反对。
伊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俄、中与德国六国官员多次举行会晤,寻求伊核问题解决方案,形成了关于伊核问题的六国磋商机制。
六国与伊朗自2008年7月以来举行多轮对话,但由于双方在铀浓缩、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谈判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
2013年8月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任以来,伊核问题谈判出现了新的契机。9月2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首次与伊朗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和德)外长就解决伊核问题面对面交换意见。10月中旬,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了伊新政府成立以来的首轮对话。11月上旬,各相关方再度在日内瓦举行谈判。11月24日,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就解决伊核问题第一阶段措施达成协议。
内容
伊朗铀浓缩活动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度不安。为避免伊朗将来制造出武器级的“高浓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通过制裁等一系列手段,迫使伊朗就范。从此,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与是否取消对伊制裁,成为伊朗与西方国家较量的关键。铀浓缩问题是伊核谈判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西方国家在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问题上一直僵持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因此多次要求伊朗停止一切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促成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对伊制裁决议。然而,面对西方的制裁,伊朗不仅没有停止铀浓缩活动,反而加速了浓缩铀生产进程。伊朗一直坚称其核计划出于民用目的。
自伊朗新总统鲁哈尼就职以来,伊朗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并与国际社会达成和解。伊核谈判峰回路转。与此同时,伊朗明确表示,运出浓缩铀、停止铀浓缩活动都是伊朗的“红线”。伊朗不会在这方面做出让步。
伊朗达到目的
解除对伊朗制裁及其行动计划、核技术合作、对协议实施的监控、对伊朗核能力的设限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草案等关键方面的内容。
❺ 手段用绝!美国强扣伊朗石油,转手卖出净赚4000多万美元
此前美国强扣“伊朗油轮”就被美国《华尔街日报》曝光,称美国未经过伊朗政府的允许,擅自扣押了4艘开往委内瑞拉的油轮,随后这些来自伊朗的油轮从阿拉酋的某个港口出发,被美国拦截下时还悬挂着利比亚国旗。《华尔街日报》称这是美国第一次对伊朗采取如此激进的制裁手段,称美方对伊朗和委内瑞拉两国的施压措施已经进一步升级。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在外界眼中变成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但随着事件的发酵,3日后伊朗的外交部长扎里夫却发言称伊朗未曾有4艘油轮开往委内瑞拉,油轮不是伊朗的,船上的旗帜和石油也统统不是“伊朗”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扎里夫的这番反驳证明了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对其他国家的货物进行扣押。正因为没有和其他国家达成一致的协议,所以采取了如此极端且激进的方式对付伊朗,这完全是在掩饰美国自己的外交失败。10月18日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限制已经解除,美国一直在竭尽全力阻止的事情终于发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急着给伊朗扣上帽子,千方百计的阻止伊朗实现武器进口或出售自由。
如今看来美国的努力已经是付诸东流,为了宣扬自己的强大,甚至将自己的海盗行为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实在是令人哑然。美国司法部能够说出“将这些石油卖了4000多万美元”的言论,对自己的“海盗”行为发言,还能如此光明正大,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
❻ 伊朗外长“意外”现身G7峰会举办地 ,会晤马克龙,此举有何深意
伊朗外长会见马克龙,应该是为了缓和伊朗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伊朗在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寻求一点缓和。并没有会见美国的任何成员。
即使特朗普作出如此表态,伊朗外长不会搭理他,特朗普一贯作风说一套,做一套,反复无常,说过之后马上反悔,伊朗肯定不会听特朗普说的,而是要看美国如何做的。美国应该怎样重返伊核协议、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呢,恐怕对特朗普也是一个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