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伊朗现在关系怎样
自伊拉克之战后,人们便一直在猜测美国要打击的下一个目标。最近美伊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表明,美国已经锁定了伊朗,在加强舆论攻势和暗作军事准备的同时,布什总统近日不断发出不排除军事打击之类的威胁,海湾上空再次出现不祥之兆。
众所周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两国就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而布什在3年前的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国家之中。最近两国关系的骤然恶化似与布什 政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和克的局势发展不无关系。 布什在不久前的就职演说中,将在大中东地区推行“民主自由”列为其第二任期的战略性任务。为此,美国宣称要“改造”或“推翻”这一地区的所谓“专制”和“暴政”政权。对埃及和沙特这样的对美友好国家,布什采用了鼓励性措辞。
而伊朗则不同,它是赖斯点名的6个所谓“暴政据点”之一。布什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不仅指责“伊朗是世界上支持恐怖主义的主要国家”;更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伊朗人民,我今晚要说:在你们追求自由的时候,美国与你们站在一起。” 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的怒火亦与伊拉克的局势有关。美国推翻萨达姆的本意是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国家。但此次大选的结果却是让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获得了超过半数席位。无论将来新的过渡政府如何组成,什叶派都理所当然地要在新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伊朗与伊拉克什叶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影响是他国所难以相比的。说不定,美国在伊拉克取得的战果最终为伊朗做嫁衣裳。 此外,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客观上为伊朗消除了一个劲敌,使伊朗失去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对手。
美国担心伊朗正在中东坐大,会对美国实现控制中东的梦想形成挑战。如果伊朗有朝一日掌握了核武器,不仅美国亲密盟友以色列的安全,连其自身在中东的巨大利益都将受到致命威胁。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如此害怕伊朗会研制出核武器。 劳民伤财又损兵折将的伊拉克之战给了美国一个严厉的教训。面对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兵员短缺,面对国内外的反战舆论和孤立处境,面对伊朗的广阔幅员和更强实力,美国近期似已无可能再打一场伊拉克式的战争。
布什政府目前看来只有3个选择: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二是在三国谈判失败后再提交安理会以图对伊朗进行制裁;最后是怂恿以色列出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定点清除。布什17日已明确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维护其领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胁,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支持。”美以心知肚明,这最后一招实在难以预测,不到万不得已,美以都不会贸然走这一招险棋。 而伊朗方面则是态度强硬,压而不服。
究其原因,一方面伊坚称无意研发核武器,而是根据核不扩散条约和平利用核能;普京总统20日明确表示认同并支持伊朗的这一立场。另一方面,伊朗也看到,国际社会不会支持美国动武;而美国本身亦难以单独发动另一场战争。当然,伊朗也不愿将问题提到安理会,在适当的时候它可能会做出某些让步,与英法德三国达成妥协,以避免遭受制裁的危险。 现在布什已启程前往欧洲,他同欧、俄领导人会晤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试图说服他们协同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压力,逼其就范。因此,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十分令人关注,它似乎成了美伊关系这个日益升温的高压锅的一个放气阀,具有防止发生爆炸的功能。这一使命让欧盟颇感得意,这表明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正悄然提升。
B. 普京突然出访伊朗,会不会像安倍一样遭到枪杀
普京作为国家领导人会有这种遇袭的可能性,但是他的安保团队大概率不会让恐怖分子得手。
普京此次出席伊朗其实是对美国拜登出席以色列的一次回击,作为一个向来硬气的国家领导人,普京的这种“宣战”行为一直让他的敌人们恨得牙痒痒,我们也可以猜测到普京这些年来遇到的刺杀行动绝对不会少,然而他却一直平安无恙,我认为他此次出访伊朗更加不会有危险。
最后,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俄罗斯人敢于报复的形象深得人心,任何一个想要挑衅俄罗斯的势力在行动前都会认真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刺杀普京的后果目前大概没有哪个势力能够承受得起。
综上所述,普京和安倍的政治地位、安保团队实力相差悬殊,普京不会遭遇与安倍类似的事故。
C. 普京为什么叫铁腕总统
铁腕总统是指用强有力的手段统治国家的领导人。
称普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主要是从执政表现、外交政策上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采取强硬态度、严厉打击国内经济寡头,恐怖势力从不手软,用强有力的手段去领导自已国家,请见以下内容介绍。
无论是伊朗还是叙利亚问题,不论是斯诺登事件还是乌克兰内乱,普京都在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较劲”,他在用行动展示给世界:俄罗斯不是美国的高级伙伴,莫斯科不听命于任何人或国家。
普京致力于复兴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
普京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以求合作,国内部分群众反对。2003年,普京强调安理会作用,强调按照国际法处理伊拉克问题,没有安理会同意不能军事制裁,先取消制裁,强调联合国有义务先调查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观点发表于慕尼黑。二战结束62年后,普京认为背离国际法又以国际法作掩护的美国对俄罗斯有重大威胁。
普京认为车臣是自己赢得政治支持率的机会,所以直接以一己之力升级了与车臣对抗的性质,指责车臣政府纵容恐怖主义分子的活动,甚至指责车臣政府将恐怖分子合法化,并为他们提供训练营和武器。当时俄罗斯的一座大厦被炸毁,导致许多俄罗斯平民丧生,俄罗斯官方直接把这次恐怖袭击归罪于车臣,出动军队严历打击车臣非法武装。
从以上节选的普京执政业绩上可以看出普京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他用强有力的手段去统治国家,以及在对外政策上不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低头示弱。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罗斯第2、4任总统。曾担任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
执政以来,普京致力于复兴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对内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世界性强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