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伊朗的农业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占据其30%以上的国土面积可用于耕作。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其中已耕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大约830万公顷的土地可以通过灌溉进行耕作,而剩余的940万公顷为旱田。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43%,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管理5.1公顷土地。尽管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伊朗政府依然通过政策支持,致力于将粮食生产自给率提升至90%。主要农业区域位于里海和波斯湾沿岸的平原地带,这些地区虽然干旱缺水,但政府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支持,持续改善农耕条件。
伊朗的工业部门以石油开采为主,同时涉及炼油、钢铁、电力、纺织等多个领域。尽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但伊朗在汽车制造等领域已取得显着成就。伊朗汽车制造业以Iran Khodro和Saipa两家公司为主导,占据了本地市场的94%。自2001年以来,伊朗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成为全球第12大汽车生产国。
在服务业方面,伊朗的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25%,其中公共服务、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和旅游业是重要的服务行业。尽管受到国际经济制裁的影响,伊朗依然在科技、医疗、航天、国防和重工业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作为伊朗的另一个重要行业,在经历两伊战争的破坏后逐渐恢复。2011年,游客人数达到300万,旅游收入超过20亿美元。伊朗丰富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德黑兰、伊斯法汗等城市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在国际贸易方面,伊朗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和鱼子酱等。而进口商品则以粮食、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为主。尽管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伊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在2012年达到了约1787亿美元。
⑵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伊朗的农业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占据其30%以上的国土面积可用于耕作。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其中已耕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尽管面临干旱缺水的挑战,伊朗政府依然致力于农业发展,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率达到9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的保有量分别约为1.3万台和36万台。
伊朗的工业部门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导,但也涵盖了炼油、钢铁、电力、纺织、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汽车制造业是其中的亮点,伊朗拥有多家汽车制造商,其中Iran Khodro和Saipa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伊朗的工业生产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着增长,其全球工业排名从第69位上升至第28位。
服务业在伊朗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公共服务、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和旅游业。服务业的增长受到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伊朗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旅游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尽管曾受到战争的影响,旅游业已经逐渐复苏,2011年的游客人数达到了300万。
伊朗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和鱼子酱等。进口产品则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尽管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伊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在2012年达到了约1787亿美元。
⑶ 伊朗成功试射新型国产卫星运载火箭,这一成功对该国有何意义
伊朗成功试射
运载火箭在高空以极快的速度飞行,可以快速地观察地面情况,为军事行动提供可靠的信息;
运载火箭的飞行不受国界的限制,可以飞到任何国家的上空进行投放武器或卫星;
可以长期不断地进行军事行动。因此,在未来的战争中谁控制了空间,谁将控制世界 。
并且,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为以后自主卫星的发射,自主空间站的建立迈出了第一步。伊朗火箭的发射,也是打破美国霸权网络封锁的首例,对美国的掣肘,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⑷ 伊朗的导弹没有GPS,那他们是如何实现制导的
1. 伊朗的导弹制导系统并不依赖GPS。例如,泥石-2导弹使用了捷联惯性导航技术,它通过计算实现精准制导。
2. 缺乏GPS导航能力意味着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将受到限制,可能会降低其效能。
3.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中最广为人知的类型,它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现代战争中成为美国用以制约对手的一个重要工具。
4. 导弹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没有GPS概念的情况下,人类已经能够研发出具备打击能力的导弹。
5. 导弹制导技术包括多种方法,其中惯性制导是最基础的一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其缺点是误差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累积。
6. 即便没有GPS,借助高精度的陀螺仪,如美国的洲际导弹,仅凭惯性制导和星光辅助,也能实现超过10,000公里的精准打击。
7. 俄罗斯虽然拥有开发导航系统的高技术能力,但受限于资金,其系统正在尝试与中国的北斗系统实现兼容。
8. 资金有限的国家通常会采用复合制导系统,将惯性制导、遥控制导、GPS制导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9. 伊朗的远程导弹采用了非GPS的制导技术,以确保其能够发挥作用,不会受到美国的干扰。
10. 泥石-2导弹配备了包括环形激光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在内的捷联惯性导航技术,以及火控计算机在飞行结束时进行的快速修正,这些确保了其高精度的最终打击能力。
⑸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