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怎么击沉狼群

伊朗怎么击沉狼群

发布时间:2025-08-13 23:03:08

❶ 以伊朗现在的军事实力,大家觉得能用饱和攻击方式炸沉美国航母吗

伊朗采用“饱和式”攻击很难击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相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伊朗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实在太弱小,只有依靠小型快艇进行导弹打击,至于目前伊朗频频出手的岸舰导弹,由于射程的原因,基本上打不到美国航母编队的位置,因为美国航母编队不可能靠近伊朗海岸。而采用快艇突击,其实只是看上去美好,对于拥有制空权的美国海军来说,快艇再快没有飞机快,这些出击的快艇在达到导弹射程前就可能被美国战机击破。

所以,在拥有海空优势的美国航母战斗群面前,伊朗的海军并不可能像其宣称的那样有很大作为,由于水面舰艇数量少、质量差,能够打到美国航母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甚至都很难组织起来。真的对美国航母有威胁的反而是在波斯湾布雷,以及仅有的几艘基洛级潜艇。

❷ 伊朗为什么要把中国视为朋友

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一直在地区政治和能源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一直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对待与伊朗的关系,并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随着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协议达成和执行,中伊关系有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伊在各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1)合作基础深厚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伊朗则是石油储量世界第三、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欧佩克内部能源出口量第二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大国,两国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2)合作动力强劲例如,伊朗一直怀有建设强大军队的梦想,这一梦想部分依赖于中国的支持。近年来,随着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伊朗海军现代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伊朗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潜艇“游泳者15”号于2000年下水,而首艘国产驱逐舰“摩杰”号则于2002年完工。近年来,伊朗不断推进其“狼群战术”,大量制造小型导弹艇,这些技术与中国制造的022导弹快艇有着密切的联系。伊朗将大量油田低价出售给中国,这也反映了中国对伊朗援助的重要性。2015年6月,伊朗与国际社会达成了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美国和欧盟解除了对伊朗的长期制裁,这使得伊朗能够购买任何国家的军事产品。伊朗的海军武器库中几乎全部是中国产品,从早期的HY-1和HY-2型反舰导弹到最新的C-801、C-802、C-704型远程反舰导弹,中国的支持使得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导弹大国。伊朗一直梦想着拥有大型军舰,虽然之前订购的美国“基德”级驱逐舰被扣留,但中国产的052D驱逐舰似乎是为伊朗量身定制的。伊朗军方表示,他们迫切需要中国的帮助来自主研发燃气轮机、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以期迈入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与伊朗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的利益冲突,特别是伊朗的海空军是制衡美国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伊朗的友谊也能确保先进武器不会落入美国手中。

❸ 犬科和猫科怎么区分!

世人公认的两种最厉害的猫科动物是狮子和老虎。但是它们相比哪个更厉害?这个问题大家都感兴趣,而且众说纷纭,那么我今天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吧。
世界上现存的老虎有许多亚种,比如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印度虎等。其中西伯利亚虎最大,成年雄虎体长可达3.3米,体重300公斤以上。我记得看过一个资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苏联中亚一共和国捕获的,体长4米,体重780公斤,是普通狮虎的两倍!所以论体形,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
而目前狮子只有两个主要亚种:非洲狮和印度狮。(常说的美洲狮其实是美洲山猫之误,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它跟我们的家猫是同属一个属,亲缘关系更近。)其中印度狮体形较小,且数量已几近灭绝,我们常见到的是非洲狮。成年非洲公狮一般体长在2.3——2.7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
由于动物的体形通常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所以成年东北虎,西伯利亚虎的绝对力量胜过大多数非洲狮。从外形而论,它们都有骇人的尖牙利齿,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强大的颚、裂齿,在咬合的时候有巨大的力量,而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来杀死大型的动物。而细细论来,狮子,尤其是雄狮,其头脸由于鬃毛而夸张,身段反显得单薄;老虎的体魄雄浑,头面却稍嫌精巧。非洲公狮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团鬃毛的缘故,所以视觉上头特别大,但是猎捕技能比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后也有类似长毛,颜面颈脖处生出长毫,外形不输给公狮。而且从个体捕猎技能上来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备,能上树游泳,单独捕猎成功率很高,狮子则是群体作战,母狮的效率大大高于公狮。健美运动员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结实,但是中国科学家在解剖东北虎的时候,发现它的肌肉一打开之后,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好看,还要结实,肌纤维极为粗,浑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余的脂肪,几乎很难见到脂肪,强壮的骨骼附有强大的肌肉,证明这种动物有极强的爆发力。虎的爆发力有过实证,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而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狮子老虎不同的战斗风格和作战策略。广袤的平原上,适合发挥群体的力量,锁定目标,以逸待劳。而丛林中,猎物容易闪避、躲藏和逃逸,对个体的搏击技能要求更高。狮子是战略家,老虎是战术家
由于狮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环境中生活,似乎很难进行较量,就像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在西方,狮子向来有兽王之称;而在中国,兽中之王则是老虎。据说古罗马时代,人们曾让狮子和老虎在竞技场中进行格斗表演,结果,每次都是老虎战胜了狮子。曾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狮。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狮子最终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老虎选择西伯利亚虎为代表,有时提提印度虎-孟加拉虎、中国虎-华南虎;狮子以非洲狮为代表。
先比较体形和重量。
西伯利亚虎在老虎中体形最大,也比非洲狮略大。资料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取的西伯利亚虎,雄性、体长5米(不计尾巴)、体重760公斤,是普通西伯利亚虎或非洲狮的两倍。
孟加拉虎次之,也比非洲狮略小。孟加拉虎体重300公斤,体长3米。
华南虎更小,体长2.5米,体重200-250公斤。但性情最暴烈。
非洲狮:雄性体重350-400公斤,身长3.5米。
再比较捕食技巧和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西伯利亚虎在所有猫科动物中捕食技巧最高,这是因为其栖息地高寒恶劣,野牲稀少,无法承受捕食失败。西伯利亚虎在当地食物链中无可争议处于顶点,其猎物包括所有食草兽和食肉兽,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兽如:马鹿、亚洲野猪。食肉兽如:亚洲棕熊、豹、亚洲黑熊、狼、猞狸、獾、狐。由于豹与虎食物相同,所以在虎的领地绝不允许豹存在,因此捕食豹的几率很小,但有资料显示西伯利亚虎的粪便中发现豹的毛发。亚洲棕熊尽管体形庞大也不是东北虎对手,雄性棕熊被虎偷袭的记载很多。而黑熊更不行了,在冬季冬眠的黑熊经常被虎从洞中挖出甚至没有机会抵抗。在北亚狼群个体数量少,一般不超过7只,因此只能躲避虎。当然有很多传闻雄性野猪战胜东北虎,不过野猪是防御方,不被捕杀是胜利,能击毙西伯利亚虎的记载太少。而且受伤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残疾虎(缺犬齿)或年青幼虎,无法捕食其他野牲,才不得不攻击战力很强的雄野猪。由于西伯利亚虎(我国称东北虎)与人类生活区较远,所以西伯利亚虎对人类一般主动避让,不去招惹陌生的东西。
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栖息地野牲相对丰富而与人类重叠,因此其捕食成功率不如西伯利亚虎,但是对人类危险最大。与人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是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独有,与国人奋斗2000年,对如何攻击和躲避技巧最丰富,所以处境最危险。50-60年代中国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现在是比大熊猫还危险且珍贵的物种。杀人最多的记录保持者是在印度的孟加拉虎,与印度人素质和当地环境有关。在当地食肉兽中豺对孟加拉虎和华南虎构成威胁,豺攻击力不如狼,但群体比狼群更多且坚韧又没有种族之分,不同豺群会配合攻击虎豹。在印度曾有20只豺群攻击一只成年雌性孟加拉虎,虎在第一次对抗中杀豺7只,伤6只,摧毁豺群的进攻力。但是残余豺群立刻召唤邻近领地的另一支豺群-26只豺加入对虎的攻击,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杀4只,伤2只后,开始逃跑。豺群追击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后近40只豺捕杀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后战场又有7只豺被杀。中国也有传说-豺是虎克星。但是亚洲象和亚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对手。成年雄性亚洲象可以自保,但绝不主动攻击老虎与非洲象相反,而且雌性亚洲象无力抵抗孟加拉虎。
非洲狮捕食能力很差只能依*群体伏击,只有在旱季走头无路时才攻击非洲象、犀牛、野牛,一般10只以上非洲狮一拥而上分割象群,由母狮在大象、野牛背后袭扰,雄狮正面攻击。雄狮单挑的几乎没有。单独非洲狮无力生存,被狮群驱逐的老年雄狮一般被狗群捕杀或被三色豺捕杀。?狗群是报复,三色豺是谋杀-战术很象亚洲豺。伤人最多的非洲狮是修建铁路时的狮群,此狮群6-7只共捕杀200多名工人(有误),最后被消灭只留下两只哺乳期的幼狮被送到动物园。
比较齿、爪等硬件。
犬齿大小、颌骨硬度相差无几;爪的尖锐度相当。但是有学者推崇虎的爆发力,在北京动物园狮虎山兽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东北虎抓裂的裂痕。剥掉皮的狮虎惊人的相似,基本无法区分。从解剖中发现,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
自然界中狮虎相遇的结果。
西伯利亚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横渡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虎是单独活动,只有繁期雌雄才有几天相聚,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强于非洲狮。
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陆。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非洲狮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中国稀有虎种
最有传奇色彩的是中国黑虎又称兰虎。清末被传教士发现于西苑(与中国麋鹿同地),后向看守官员行贿得到两张黑蓝色虎皮。但一直不能得到活体,被认为是皇家圈养的变异个体,随麋鹿在中国灭绝或不承认黑蓝虎的存在。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农民在京郊十三陵发现一只黑蓝色成年虎,70年代末在京郊密云山区发现两只黑蓝虎幼崽,说明经过近70年战乱在北京居然保存下黑蓝虎种群,令人不可思议。可惜再没听说黑蓝虎的后续消息。当地山民认为黑虎是明清皇陵的守护神,增加几多神秘……。

❹ 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都是怎么区分的

浅谈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异同

说到军舰,我们会马上想到威武的战列舰,庞大的航空母舰和神秘莫测的潜水舰。也许我们对他们更加关注,但实际上,这些舰艇在世界海军舰艇中还是少数。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在海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如何区分他们,几乎可以说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你现在还不能区分他们,没关系,关于区分军舰的普及性文章100年前就已经有了。因为在非专业人士的眼睛里面他们都差不多。就好像我们初次区分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德国人一样困难。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才能加以正确区分。希望下面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一、简单区分:
有一个笑话,在我们中间流传:“对于世界海军来说,巡洋舰是正室,天天供奉着不动;驱逐舰是***,经常性的使用;护卫舰是保姆,家里的活儿都是她的。”当然,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但是还是比较形象的说出了这三种军舰的大致用途。事实上,从使用情况上来看,巡洋舰作为主力舰种,只可用于大规模的海上作战,一般意义上的冲突,是不会动用这样昂贵的武器的;驱逐舰作为一支舰队的主要力量,更多的是承担多种任务,大规模的海上决战、小范围的海上冲突都需要她冲锋陷阵;护卫舰则完全不同,国家日常海军事务几乎全部是她承担,但是在备受关注的海战当中却无法找到她的踪影。从外观上来看,他们都有水面舰种,修长的舰身;舰体中部都有高大的舰桥,上面同样是雷达天线林立,当然也少不了烟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世界各国的认识不同、使用不同,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造成我们无法从排水量上准确区分。纵观海军历史,这也是正常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巡洋舰、驱逐舰是很容易区分的。主炮口径、装甲设置、舰体结构等指标就是区分的主要工具。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区分标准没有改变。从严格意义来说,这个时代以前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区别的舰种。军事领域的导弹时代到来以后,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区别开始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来描述今天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只能大约进行区分。排水量约8000吨以上,对空、对舰、和反潜武器搭载比较齐全、数量较大的一般可以称为巡洋舰;反之,排水量不超过8000吨,对空、对舰、反潜武器搭载有比较明显倾向性的,可以称为驱逐舰。但是就这个含糊的标准也经常难以确定二十世纪80、90年以来服役的军舰。

三种军舰基本数据表
舰种 巡洋舰 驱逐舰 护卫舰
满载排水量(万吨) 0.5~3.0 0.35~0.85 0.3以下
舰长(米) 140~200 120~140 120以下
吃水(米) 10 4~8 3~7
航速(节) 30~35 30~35 30以下
续航力(海里) 5000~10000 4000~8000 3000~5000
抗风浪性(级) 9~12 8~10 8~10

1、巡洋舰:巡洋舰的起源是风帆时代的“快帆船”。作为战列舰的伴随者,它承担着为整个舰队巡逻、侦察、警戒、护卫,以及追击的任务。当时还没有巡洋舰这个正式的舰种名称,战舰类型比较简单,按照火炮的多少还区分。皇家海军六等级划分法规定,快速帆船应该装备38~50门火炮,排水量一千吨左右。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200年的时间里,快帆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或者说没有什么显着的变化。巡洋舰作为正式的舰种名称出现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以克里米亚战争为标志。这场战争中,爆破弹彻底葬送了木制帆船,世界海军开始着眼于战舰装甲化。接下来的一系列演变,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名称:快速巡洋舰、防护巡洋舰、装甲巡洋舰等等。进入20世纪,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世界海军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战舰,巡洋舰分成注重装甲防护的装甲巡洋舰和注重侦察警戒的轻巡洋舰。一次大战以后,防空、反潜问题成为战舰生存的一大障碍,加上一系列世界海军协定,造就了巡洋舰成为一种发展比较全面的战舰,同时规格也日趋统一,至少名称上达成了一致:重巡洋舰、轻巡洋舰、辅助巡洋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战列舰的衰落,航母异军突起。但是,作为海上指挥和攻守兼备的主力舰种,巡洋舰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冷战的到来,造成巡洋舰发展出几个分支。美国由于拥有众多的航母战斗群,巡洋舰就必须为脆弱的航母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因此,美国巡洋舰注重防空和反潜,尤其是反潜。20世纪50年代的导弹系统非常笨重,也只有巡洋舰可以装的下。美国巡洋舰的意义就是航母的保护伞,一切战舰的发展都“紧密团结在以航母为中心的作战群周围”,从而形成美国巡洋舰的发展模式。前苏联的巡洋舰则走了另外一条道路。由于航母的建造、使用必然是渐进的,漫长的,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实践,所以,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抗西方,前苏联海军采取了“针对策略”。为了专门对付美国航母作战群,苏联巡洋舰呈现专业化、武器集中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导弹如林,天线如羽,火炮如刺的特征形象,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随着这种发展的极端化,甚至出现了名为巡洋舰,实为战列舰的核动力导弹巨舰“基洛夫”号(现在是“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携带各种导弹250枚之多,称其为“武库舰”也不为过。矛盾的发展是试相辅相成的。作为回应,美国推出了号称世界最先进的巡洋舰,就是首次安装了“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需要指出的是,“宙斯盾”系统不仅仅是我们知道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他实际是由相控阵侦测系统、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战备检查系统、导弹控制系统、反潜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等几大系统组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巡洋舰,原因在于,美国认真考虑了新的作战环境,面对如此众多导弹形成的饱和攻击,任何单舰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防御,这方面美国有切身体会——神风。因此,需要统筹安排,需要全面指挥。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这个设想成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也认识到了航母的致命缺陷,在出现“宙斯盾”的同时,“战斧”也被搬上了巡洋舰,这种远程打击能力的提高,标志着现在的航母作为一种军舰开始走向灭亡。
中等发达及其以下国家,是没有能力挑战超级大国的海权霸主地位的(至少表面上不能这样做),作为水面标志性舰种的建造是非常令人敏感的。所以,这些国家采取“曲线救国”的办法,转而制造驱逐舰和轻型航母来代替巡洋舰遂行任务。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巡洋舰成了海上大国的标志产品,换句话说,谁拥有了新巡洋舰就是向海权大国的挑战信号。

2、驱逐舰:在现代世界海军,驱逐舰才是舰队的中坚力量。这种“海战多面手”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又要管水面作战;又要管水下偷袭,还要照顾天上的苍蝇和身边的陆战队兄弟,更要参加“别人”不怎么爱干的各种诸如,扫雷呀、护渔呀等等。真是忙晕了,现在好了,大家正在考虑驱逐舰下岗的问题,准备让他直接告老还乡。说起来,驱逐舰的诞生还是很单纯的。19世纪末期,鱼雷艇的出现,简直是要了世界海军首脑们的命。这种小巧灵活携带致命武器的快艇,令大型战舰防不胜防,束手无策,只能被动挨打。于是乎,一种专用驱逐鱼雷艇的快速舰艇出现了,这就是“鱼雷艇驱逐舰”,现代驱逐舰的老祖宗。英国不愧是老牌的海上帝国,现代的多种“新舰种”都是诞生在那里,这才是海权国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过,当时的驱逐舰基本属于小驴儿,吨位太小,也就几百吨而已。到了一次大战前夕,驱逐舰有了新的任务,就是用鱼雷攻击对方主力舰队,从此,驱逐舰的新名字有了,叫“雷击舰”。同时,驱逐舰的排水量也开始逐步增加,但是受到动力系统的限制,一般保持在1000~2000吨之间。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驱逐舰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驱逐舰,排水量普遍超过2000吨。因为武器被大量的搬到了上面,鱼雷发射装置从单管发展到了三管,甚至到了五管,主炮口径也成倍扩大,从75毫米直接扩大到130毫米,数量也随之增加,达到了5~6门,还是“双黄滴”。航速也增加到了30~35节。事实上,这一时期的驱逐舰叫做“猎犬”是比较恰当的。在整个二次大战中,面对强壮如老虎狮子的重型战舰,多数情况下,驱逐舰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而且是壮观惨烈的。他们不畏强敌,勇猛冲锋,虽然明知自己会九死一生,但仍然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在海军官兵当中,有过驱逐舰服役历史的人常常将此引为骄傲。没有大战舰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面对着更加险恶的海上风浪,这才能真正锻炼出一个合格的军人!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军事爱好者们,往往更加偏爱那些块头大的家伙,而对于在驱逐舰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反而很少关心。其实,仔细阅读战史,你就会发现,没有驱逐舰,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
大战之后,驱逐舰的建造速度相对缓慢,但是技术和质量的水平却要高出很多。电子设备越来越精良,武器系统越来越全面,船体结构越来越强化,排水量也越来越大。然而采用了新型的动力设备和新材料、新制造技术,驱逐舰的航速并没有降低,也没有病态的提高,而是稳定在33~36节之间,这是为了增强适航性的结果,也是考虑到远洋能力的提高。70年代以来的驱逐舰,续航力普遍达到5000~8000海里。与巡洋舰不同的是,驱逐舰本来就定位在多用途战舰上,因此,世界各国海军在制造驱逐舰时,考虑的都比较全面(毕竟不是打仗,所以比较从容)。美国的“伯克”、前苏联的“现代”都是比较突出的典范。“伯克”甚至安装了“宙斯盾”,当然她的排水量也大得惊人,有8500吨,以及达到了巡洋舰的标准,所以,也有人称“伯克”为DLG——驱逐舰领舰,不无道理。总的来说,现代驱逐舰是承上启下的舰种,介乎于大小战舰之间,倍受各国关注。可以这样说,对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判断,看一看该国制造的驱逐舰就可以知道;对一个国家海军战略运用的判断,看一看该国制造的驱逐舰就可以知道。

3、护卫舰:这种战舰是古老而年轻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意义上的护卫舰,最早出现在日俄战争时期(1904年),这些500吨级的小军舰,无法参加主力会战,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作战环境需要,用于近海防御还是比较胜任的。因此,在这场战争以后,世界各国的海军可是认真考虑制造一种用于保护港口和近海的专用舰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的刺激,迫使英国制造了一大批专门护卫船队的战舰,当然在战争时期,制造出来的武器越快越好,只要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就赶紧拿出来用。虽然,在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名称来界定这种军舰,但是,这种排水量小(1000吨左右),武器装备简单,主要任务是反潜的小型战舰,还是满足了需要,所以在战后,这种战舰不但,没有停止发展,反而得到提高;同时,由于一系列海军协定的限制,各国海军也开始在重型战舰以外的舰种上打主意。二战海战几乎就是一战的翻版,美国的反潜办法是制造大量的护航航母(家大业大,有的是洋蜡),英国人就找出了护卫舰。美、英双方在大西洋航线上投入了大量海军兵力,按照大约1:5的比例(一艘护航航母外加5艘护卫舰),对往来运送船队进行护航,有效抑制了德国的潜艇狼群。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护卫舰终于正式确定下它的地位。到了二战以后,护卫舰已经作为驱逐舰的正式助手,大量加入了世界各国的海军。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包括反潜、防空、扫雷、警戒、侦察、支援两栖作战等等。护卫舰的排水量也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美国制造的“佩里”级护卫舰更是达到了4100吨,成为最大的护卫舰(晕,这简直就是驱逐舰,美国人也是很赖皮的,也就难怪它的小弟日本儿要学他呢,呵呵)。
然而,英国人不能认同别人比自己高明,这和某些国内人物的心态是一样的。于是,英国人开始追根求源,找到护卫舰是英国人的发明(唉!这种老传统还真是……)。英国人认为,护卫舰的起源是一种装大炮的带帆和桨的战船,查看一下韦氏大辞典,找到Frigate这个词,就是这样的解释。其实,16世纪英国的商用船只都可以叫做Frigate,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海军方面来说,是军民不分的,商船随时可能变成军舰,别忘了,那是大航海时代,一张私掠许可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玩儿这个游戏的人就知道,嘿嘿)。英国人信誓旦旦的说,世界上第一艘护卫舰是1757年下水的“南安普敦”号,其实当时根本没有这个名称,更多的叫法是“巡航舰”,毕竟,当时连巡洋舰也没有明确界定出来,哪里来的护卫舰呢?在风帆时代,巡航舰、巡防舰、快帆船基本说的都是一个类型的船只,那就是拥有双层甲板,三根桅杆,安装20~40门火炮,排水量1000吨左右的船只,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速度快,可以遂行战区侦察、远洋搜索、护卫商业船只等任务。这和现代意义上的护卫舰在任务上是接近的,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
20世纪末期,护卫舰已经是一种主力舰种了,一些中等发达国家非常关注护卫舰的发展。希望发展出一种小巧灵活、装备全面的舰种,护卫舰当然是他们的首选。从世界范围来说,德国的护卫舰,制造精量,性能均衡,是世界公认的品质最好的护卫舰(就是价格贵了点,一般国家购买得咬牙)。美国的护卫舰被认为是比较出色的舰队护卫舰(注意关键词是舰队),而前苏联护卫舰一般来说属于海上“突击炮”,注重火力,航程短小。进入21世纪以来,护卫舰越来越全面化,排水量也迅速增加(不到4000吨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护卫舰还偏重于专业化和两极化(轻型、大型),但是这一舰种舰将很快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全面的、适合中等距离的综合战斗舰种,随着海军舰种大革命的到来,护卫舰代替驱逐舰成为重要水面战斗力量也将不会遥远了。
三、未来展望:
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就是,现在我们已知的海军舰种将会不可避免的慢慢融合,最终消失。在将来50年,巡洋舰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动摇,虽然绝对数量会急剧减少,但是相对质量会成倍提高。比如,隐身性、高能火炮等等。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巡洋舰的指挥中心作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可以代替的新舰种。不过,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巡洋舰的排水量会越来越小,并最终和护卫舰一起,挤占驱逐舰的位置,然后逐渐消失。不必感叹,这是必然的,而且,在诸位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嘿嘿嘿。按照目前驱逐舰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五十年里,驱逐舰将会和巡洋舰相互融合,排水量、使用目标等等,已经越来越接近;两者的差别越来越小,最终会结合出一种偏重于指挥的多功能中型水面舰种,来统一协调各种作战任务。驱逐舰的原有任务,将被另外一种战舰——护卫舰取代,而护卫舰这个名字也不会存在。

阅读全文

与伊朗怎么击沉狼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疫情风暴中的意大利发生了什么 浏览:891
伊朗美食怎么入口 浏览:489
印尼三文虎寿命多少 浏览:422
10厘米印尼虎吃什么 浏览:340
英国有多少哈萨克人 浏览:922
印度自卫反击战老战士有多少人 浏览:144
免煮意大利面怎么煮才能软烂入口 浏览:573
在南海遇到越南偷鱼怎么办 浏览:952
印尼总统骑的摩托车是什么品牌 浏览:595
伊朗疫情怎么不公布了 浏览:770
马天尼属于意大利什么酒 浏览:88
想去印度的人是什么心态 浏览:464
中国邮政从山东到大连多久 浏览:280
越南国旗怎么用 浏览:366
在英国怎么做好防护措施 浏览:531
印尼什么时候有大海 浏览:770
伊朗发生战争后有什么变化 浏览:159
印度必利劲什么档次 浏览:394
意大利好比中国的哪个省 浏览:24
为什么现在的cpu都是越南生产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