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伊朗,全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是一个位于西亚的中东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对该国的具体介绍:
1. **地理与邻国**:
- 伊朗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北靠里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东西两侧分别与多个国家接壤,包括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 国土面积约为1648195平方公里,是世界排名第十八的国家。
2. **历史与文化**:
-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波斯帝国。
- 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 伊朗的文化深受其古老宗教和哲学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教义对其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3. **经济与资源**:
-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
- 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同时伊朗也是传统的农牧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
4. **国际地位与外交**:
-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事务中。
5. **政治体制与政策**:
- 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什叶派的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
6. **社会结构与教育**:
- 伊朗社会结构复杂,由多种民族和语言组成,但波斯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 教育体系完善,强调宗教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结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综上所述,伊朗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迅速且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Ⅱ 伊朗最高军衔的人
伊朗现役军人最高军衔一般为少将,拥有该军衔的代表人物是苏莱曼尼。
苏莱曼尼于1957年出生于伊朗贫困农民家庭,早年是建筑工人。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他追随霍梅尼加入伊斯兰革命卫队,被派往前线与伊拉克军队作战。因其能力出众、擅长情报侦查,很快升任旅长。2003年,美军和伊拉克战争爆发,苏莱曼尼组建“什叶派新月带”部队。2011年,他晋升为少将,成为伊朗军界有实权的人物、强硬派代表,在内政外交方面有重要话语权,影响力仅次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2020年,苏莱曼尼被美军暗杀,此事引发国际广泛关注,加剧了美伊关系的紧张程度。
Ⅲ 伊朗的农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伊历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农业产值为1009万亿里亚尔元,占GDP的9.3%。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5%。
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Ⅳ 伊朗生产大米吗
伊朗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如此,政府依然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小麦、大麦、水稻和玉米,而油料作物则有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然而,由于单产水平较低,伊朗的农业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部分粮食如小麦、大米、菜籽油和食糖等需要依赖进口。据资料,1999年度(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伊朗进口了约600万吨小麦和100多万吨大米。此外,进口的菜籽油和食糖分别占40%和97%。小麦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和法国,大麦则主要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口,而稻米则主要从泰国、印度和越南购入,玉米主要进口自中国、阿根廷和加拿大,食用油则主要从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采购。
尽管农业面临诸多挑战,伊朗也拥有几种具有出口潜力的产品,例如开心果、石榴、猕猴桃、柑桔、枣和苹果等干鲜果类。蔬菜和花卉也有一定的出口量,主要出口市场为西亚各国。1998年,伊朗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超过5亿美元,显示了其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伊朗的农业体系主要依赖市场机制,政府仅对小麦实行统购统销,其他农产品则完全由市场调节。这种政策框架鼓励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作物,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多样化。
Ⅳ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Ⅵ 伊朗曾经有“一千家”的说法,这个说法是怎么回事
伊朗曾经的“一千家”就是一群大地主,一千家的大地主。简要说明了当时地主权利占了大部分地主们的农业资源占了全国农业资源的百分之四十,农民自己的土地才占到百分之十四。
还好当时的国王看清了问题,在1951年成立了“土地出售和分配委员会”,1952年还成立了向农民提供地代劵的乡村合作和开发银行。将国有土地分配给农民,之后发动了白色革命。看名字其实很好猜吧就是为了对抗黑色革命。白色革命的改革项目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但这场资本主义改造失败了,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非常遗憾。
可能是因为这场改革没有给农民,工人带来实惠,只是着重削弱“一千家”的地主的权利,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支持,才导致这场革命以失败告终。
Ⅶ 伊朗城镇化率是多少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即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是相对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概念。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