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美国没有生意往来,没有瓜葛的公司可以进口伊朗的石油吗
1. 是否可以绕过美国直接进口伊朗的原油,主要取决于是否愿意承担美国制裁的风险。全球大部分贸易结算仍使用美元,这本身就构成了限制。若进口量较小,是否值得通过伊朗渠道进口,需要仔细考量。
2. 若进口量较大,从伊朗的角度看可能值得冒险,但美国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去年各国的反应,如韩国、日本、印度减少或暂停进口伊朗原油,显示出即使是国家也会在面临美国制裁时退让。
3. 理论上,想要进口伊朗原油是可行的,但需要维持在一个相对小量的范围,或一个美国可以默认的范围内。伊朗虽然在美国制裁下原油出口大幅下滑,但仍在暗中维持出口,这需要一定官方背景的允许。
4. 虽然美国目前在制裁伊朗,但并不意味着伊朗不接受其他资产。历史上曾有“以茶换油”和“黄金换油”的例子,因此并非无法进口伊朗原油,但需要承受很大风险,并具备相应实力。
5. 如果只做伊朗生意,不使用美元付款,且没有其他国际贸易业务,更没有美元资产,那么当然可以进口伊朗石油,并接受美帝的制裁。这体现了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实力对全球的影响。
6. 虽然理论上可以不使用美元和在美国有业务的银行进行交易,但在实际操作中,这非常难以实现。现在国际物流公司因担心受到美国制裁,而拒绝涉及伊朗石油的相关业务。
7. 规避美元制裁的方式之一是开展易货贸易,或绕开Swift美元结算体系,采用欧盟的instex结算体系,但这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8. 特朗普政府禁止任何国家从伊朗进口原油,这严重打击了伊朗的经济命脉。理论上,若企业与美国没有商业往来,可以进口伊朗石油,但美国有能力监控企业是否与伊朗有贸易往来。
9. 美国通过支付系统,如SWIFT,掌握有关国家、机构或个人的金融交易信息,并据此实施制裁。因此,即便不使用Swift系统,美国也有能力从其他系统获得所需信息。
2. 中国进口伊朗石油
中国一直是伊朗石油的重要进口国。根据美国能源研究公司Genscape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末,伊朗近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目的地是中国。即使在2016年1月伊核协议生效之前,伊朗仍面临制裁时,中国也定期从伊朗购买石油。2014年,中国平均每天从伊朗进口42万桶原油,2015年增加到每天48.1万桶。尽管去年中国减少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但在美国决策临近时,中国增加了对伊朗的石油购买。美国能源研究公司Clipperdata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伊朗每天向中国交付76.6万桶原油,4月每天近70万桶。
近期,中国大幅增加了对伊朗石油的进口量,这对俄罗斯造成了竞争压力。受制裁影响的俄罗斯转向亚洲市场以满足需求,但伊朗石油的增加出口让俄罗斯感到了压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使俄罗斯感受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应对制裁影响,俄罗斯转向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亚洲国家,通过提供折扣力度很高的石油来吸引买家。
中国之所以大幅增加伊朗石油进口,价格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伊朗石油的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伊朗还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贸易条款,吸引了中国的买家。考虑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中国选择了对经济有利的选择,这对俄罗斯产生了竞争压力。
俄罗斯意识到伊朗石油的竞争压力,开始审视自身的能源出口策略。俄罗斯可能会采取措施,如增加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贸易条款等,以保持竞争力并维护市场份额。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加强合作与市场多元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以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市场的多样性。通过与伊朗建立更紧密的石油合作关系,中国不仅增强了能源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为自身的能源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举措无疑凸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重要影响力,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国家的能源保障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正在以引人注目的速度在全球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