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伊联合国谈判为什么会破裂,伊朗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我看来,最关键是因为伊朗对于美国的反抗。在国际舞台上,伊朗向来都是“硬骨头”,无论对手强大与否,都不会后退。
年初,美政府派军机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伊朗随即给予还击,炮轰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 之后伊朗又顶住压力,向委内瑞拉运送石油。接着,伊朗政府下达了“逮捕令”,要求国际刑警组织配合,共同通缉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一举动,对伊朗来说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而对于向来以“霸主”自居的美国而言,伊朗就像一只野兽,应该将其关在笼子里才能绝对安全。于是,在之后的联合国大会上,美方不断向伊朗施压,并向其他参与国宣扬伊朗的威胁,以此来呼吁并联合其他国家对伊朗施加制裁。
美国向来都想称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国家,而伊朗,因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反抗美国,基于此,美伊联合国谈判破裂也就不足为怪了。
‘贰’ 石油输出国组织作用是什么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主要机构有: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指导该组织的管理;秘书处,在理事会指导下主持日常事务工作。秘书处内设有一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协助该组织把国际石油价格稳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出版物《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季刊);《年度报告》;《统计年报》。
2003年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191.12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355.342亿吨)、伊朗(172.329亿吨)和伊拉克(157.534亿吨)。2003年该组织成员原油产量为13.218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215亿吨)、伊朗(1.865亿吨)和尼日尔爾利亚(1.060亿吨)。
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为防止石油价格飚升,欧佩克可依据市场形势增加其石油产量;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则可依据市场形势减少其石油产量。
补充
“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是哪年成立的?
欧佩克是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的,创始成员国有5个,它们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
具备何种资格才能成为欧佩克成员国?目前欧佩克都有哪些成员国?
欧佩克组织条例规定:“在根本利益上与各成员国相一致、确实可实现原油净出口的任何国家,在为全权成员国的三分之二多数接纳,并为所有创始成员国一致接纳后,可成为本组织的全权成员国。” 该组织条例进一步区分了3类成员国的范畴:创始成员国———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会议,并签署成立欧佩克原始协议的国家;全权成员国———包括创始成员国,以及加入欧佩克的申请已为大会所接受的所有国家;准成员国———虽未获得全权成员国的资格,但在大会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仍为大会所接纳的国家。 目前,欧佩克共有11个成员国(括号内为加入欧佩克的时间),它们是:阿尔及利亚(1969年)、印度尼西亚(1962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亚(1962年)、尼日尔爾利亚(1971年)、卡塔尔( 1961年)、沙特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和委内瑞拉( 1960年)。
什么是欧佩克大会?
欧佩克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和能源部长(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如有需要还可召开特别会议。大会奉行全体成员国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均为一票,负责制定该组织的大政方针,并决定以何种适当方式加以执行。 欧佩克大会同时还决定是否接纳新的成员国,审议理事会就该组织事务提交的报告和建议。大会审议通过对来自任何一个成员国的理事的任命,并选举理事会主席。大会有权要求理事会就涉及该组织利益的任何事项提交报告或提出建议。大会还要对理事会提交的欧佩克预算报告加以审议,并决定是否进行修订。
什么是欧佩克理事会?
欧佩克理事会类似于普通商业机构的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提名并经大会通过的理事组成,每两年为一届。理事会负责管理欧佩克的日常事务,执行大会决议,起草年度预算报告,并提交给大会审议通过。理事会还审议由秘书长向大会提交的有关欧佩克日常事务的报告。
什么是欧佩克秘书处?
欧佩克秘书处依据欧佩克组织条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行使该组织的行政性职能。秘书处由秘书长、调研室、数据服务中心、能源形势研究部门、石油市场分析部门、行政与人事部门、信息部门、秘书长办公室以及法律室组成。秘书处1961年设立,办公地点最初在日内瓦,后于1965年移至维也纳。
欧佩克如何运作并发挥其作用?
欧佩克各成员国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团团长)在欧佩克大会上对其石油政策加以协调、统一,以促进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欧佩克秘书处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接受理事会的指令,由秘书长直接领导。欧佩克下设的经济委员会、部长监察委员会等多个执行机构,则履行咨询、磋商、协调等多项职能。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为什么要设定石油生产配额?
欧佩克组织条例要求该组织致力于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产油国减少了石油产量,欧佩克将增加其石油产量,以阻止石油价格的飚升。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也有可能依据市场形势减少石油的产量。
欧佩克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吗?
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0%,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 欧佩克旨在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并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稳定的石油供应,兼顾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双方的利益。欧佩克通过自愿减少石油产量,或在市场供应不足时增加石油产量的方法来达成上述目标。例如,1990 年海湾危机期间,欧佩克大幅度增加了石油产量,以弥补伊拉克遭经济制裁后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每天300万桶的缺口。
‘叁’ 伊朗和委内瑞拉曾经那么繁荣,现在怎么变穷了
1. 历史上的伊朗和委内瑞拉,都曾经有过经济繁荣的年代。但是,为什么现在的伊朗和委内瑞拉陷入了困境?这有很多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其中内部原因是主要因素。
2. 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富裕有着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朗地处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在石油价格较高时,这两个国家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3. 由于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他们不需要发展其他行业、只靠卖石油就可以挣很多钱,是真正的“躺着把钱赚”的国家。于是,他们就陷入了“资源陷阱”,既不愿意发展其他“费事儿”的行业,也“懒得”搞石油深加工,挣了钱不是升级发展,而是奢侈和消费。
4. 任何单一产业的国家,很难在历史上长期富强,当石油价格开始下跌时,他们的美梦也做到头儿了。产业单一,经济发展结构单一,造成了他们现在的困境。
5. 历史上也不止伊朗和委内瑞拉陷入过“资源陷阱”。比如大航海时代初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凭借着在美洲大陆开采黄金白银,就可以直接造富。
6. 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下手最早,但在后期却被英国等国家赶超,西班牙和葡萄牙沦为二流国家。可见,拥有资源是件好事,但是陷入“资源陷阱”,不思进取,终有一天会吃光老本,到时候可能会很惨。
7. 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伊朗和委内瑞拉就是最好的例子。
8. 伊朗曾经和美国是非常亲密的,但是后来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原来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
9. 新上台的霍梅尼政权,逐渐使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政权,发展路径和原来大相径庭,和美国的矛盾也不断激化。
10. 伊朗内部政治突变,打乱了原来的经济发展结构,很多外国企业撤离,伊朗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受到影响,伊朗逐渐陷入困境。
11. 委内瑞拉类似,当权者看到外国企业在委内瑞拉挣到不少钱,于是,想把产业收回来,但却采取了不合理的措施,造成外资撤离,而委内瑞拉自己,又没有能力完全替代,造成经济滑坡。
12. 委内瑞拉自己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石油储量,但是石油深加工不发达,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委内瑞拉还需要从伊朗进口成品油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内部经济发展结构的破坏,是委内瑞拉陷入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近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下跌,这对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伊朗和委内瑞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5. 而政治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加深,遭到美国的“制裁”。
16. 这样一来,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经济更是陷入困境。
17. 伊朗和委内瑞拉在历史上都有过经济繁荣的时候,但是陷入资源陷阱,没有利用资源发展和完善经济结构,当资源优势不再明显时,国家陷入困境。
18. 再加上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国际环境的恶化,更是雪上加霜,曾经富裕的国家如今却在困境里挣扎。
19. 由此可见,居安思危不管在哪里都不过时,在利用资源发展的时候,一定不要陷入资源陷阱,千万不要把自己因幸运得来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