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百姓不断穷困,为何还是那么支持哈梅内伊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终也会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败也百姓,说明了百姓那是每个国家统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国家都必须以百姓为根本,一切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断让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国家,自然越来越强大。而反之如果不断让百姓穷困,领导人自然会被推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现在伊朗百姓不断穷困,民不聊生,为何百姓却还是那么支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所以穷困潦倒也并不可怕,这一点非常直接。现在伊朗的困难,反而成为伊朗人修行和团结的点,使得伊朗更加团结在最高领袖周围。但是随着西方的不断渗透和颜色革命,其实伊朗也在酝酿巨大的危机,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啊。
B. 伊朗目前有多少人口
(2006年11月24日)
据伊朗刚刚结束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伊朗人口首次突破7000万。
此次人口普查结果是:伊朗全国人口为70049262人,鉴于有5%的家庭未参加此次人口普查,实际人口多于上述数字。男女比例为50.9∶49.1。城市、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68.4%、31.5%,流动人口为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
C. 伊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人们出国旅游都很方便,你想去哪儿,带上钱、办个签证、订个机票就可以搞定了。近年来东南亚和西亚的国家很受中国人欢迎,包括伊朗。现在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如果你跟朋友提出你要去伊朗旅游,他们都会问:“伊朗安全吗?”。很多人觉得伊朗像伊拉克和阿富汗,社会动荡、恐怖袭击、打仗。其实我们都需要对伊朗的印象做一些改观,今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真实的伊朗。
伊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所以伊朗是禁酒的。在伊朗很难找到酒喝,因为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伊朗人是穆斯林。于是伊朗创造了无酒精啤酒,为了打击自己国家的酒精走私,伊朗鼓励国人喝没有酒精的啤酒来代替饮酒。他们除了有禁酒文化,还有一夫多妻制。在伊朗,一名男子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同时丈夫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妻子,不能厚此薄彼。因为伊朗男女比例失调,如果只实行一夫一妻制,伊朗将会有很多的女性找不到对象。所以想要找媳妇的中国男游客也可以去伊朗试试哦,也可以去伊朗感受一下当百万富翁的感觉。
D. 全球共有多少个国家(大小都算)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爾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加国、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截至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 去年7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平等=授权”作为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着重强调性别平等,赋予女孩和妇女平等的权利,同时还提出了四个重要行动领域,包括教育、经济机会、生殖健康和权利、政治参与权。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1990年6月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相关活动。 据世界人口年会6月底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90亿至100亿。 由于全球人口分布不均匀以及尚未实现温饱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当前的人口状况对人类社会已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全球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任重道远。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发展问题成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所在。解决了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解决人口问题,首先要立足于经济发展和建立全球资源合理分配的新机制。当前人口增长过快的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地球资源的现行分配机制仅使少数发达国家受益。
E. 伊朗现在有多少人口
截止2020年7月,伊朗有8400万人口。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2020年7月18日的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上称,据卫生部估计,伊朗人口约为8400万,已有2500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未来仍有3000万到3500万人有感染风险。这一数字和官方发布的统计数字不符,但鲁哈尼没有具体解释。
(5)伊朗有多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扩展阅读:
伊朗统计局发布报告称,在过去30年内全国人口增加了3000万。其中,家庭数量成倍增加,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城市。伊朗《和解报》今天报道说,国家统计局发表报告称,从1986年到2016年的30年间,全国人口增加了约3000万,总人口为79926270人。报告还称,在这同一时期内,全国家庭数量成倍增加,由1986年的9,673,931个家庭增加到24,196,035个家庭。另外,1986年时,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5.1人,到2016年,每个家庭平均人口降到3.3人。
F. 伊拉克现状
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与它接壤的国家众多,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阿拉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库尔德人约占21%。该国穆斯林约占人口的95%,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东部地区有些居民讲波斯语。
《西班牙日报》2014年3月21日刊登题为《10个数字了解伊拉克政治经济现实》一文,作者伊尼戈·罗萨恩斯·德乌加特通过十个数字说明:伊拉克现在是一个“失败国家”。
1、“失败国家指数”名列第九。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2年公布的“失败国家指数”列表上,伊拉克排名第九。榜单前几位的国家分别是索马里、刚果(金)、苏丹、乍得和津巴布韦。伊拉克糟糕的状况主要与其军事化、国内冲突和宗派主义有关。伊拉克曾在2007年排名第二。
2、最近一次袭击导致56人丧生
伊拉克政府似乎没有能力扑灭国内的“基地”组织和其他叛乱组织的势力。3月19日在巴格达发生的一系列汽车炸弹袭击和自杀式袭击已经导致近60人丧生,超过200人受伤。死伤最多的一起爆炸发生在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附近。“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3月20日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称对这起事件负责。
尽管伊拉克的暴力状况已经比2006年和2007年逊尼派与什叶派宗派冲突引发的内战期间要缓和得多,但该国已经被持续不断的暴力局势拖垮。巴格达省仍是情况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往往在冲突造成的遇难者数量连续几个月呈下降趋势时,突然又出现反弹。2012年3月至5月,巴格达的遇难者数量分别降至44人、54人和49人,这在伊拉克来说已经较少了,但好景不长,到了6月这一数字又升至147人。另外,与首都伊拉克相比,摩苏尔的暴力局势更为严峻,那里的枪击事件比汽车炸弹袭击更频繁。
3、马利基仅获得24.2%的选票
尽管努里·马利基领导下的竞选联盟在2010年的议会选举中仅获得24.2%的选票,但他仍成功执掌了伊拉克的政坛。马利基一再强调只能以铁腕统治伊拉克,而从连续不断的暴力局势来看,他的手腕尤其严酷。马利基颇受宗派政治制度的青睐,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什叶派、逊尼派还是库尔德人都别无他选地投他一票。
什叶派和库尔德人将逊尼派抛在一边的权力划分自选举初期就从未间断。基本上什叶派控制了巴格达的中央政府,而库尔德人前所未有地在北部得到了更大的自治权。作为什叶派的主要领袖,马利基通过对安全力量和军队的控制保障了权力的稳固。
反恐的合法化对于伊拉克政府控制对手、尤其是逊尼派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司法机构将反恐法第四条不由分说地强加给逊尼派。任何参与恐怖行动或资助和推动这类行动的人都将被处以极刑,任何包庇此类罪行的人都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反恐法在伊拉克就是为铲除政治对手服务的,例如逊尼派副总统哈希米。马利基的其他对手也都遭遇过类似威胁。强行逼供在伊拉克已经司空见惯,警察利用暴力屈打成招并非难事。尽管逊尼派聚居区不断爆发示威,伊拉克政府仍无意废除第四条款。据称,伊拉克于2005年恢复了死刑,此后被执行死刑的人数达447人,仅2012年就有129人被绞死。数百人现在正等着被送上绞刑架。
4、60万国外朝圣者。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朝圣者前往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和卡尔巴拉朝圣,其中约有60万国外朝圣者,很多来自伊朗。伊朗与伊拉克的宗教纽带坚不可摧,是建立在长达几个世纪遭受迫害的基础上的。殉教思想在两国文化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国新保守派曾认为一个没有萨达姆·侯赛因、由什叶派控制的伊拉克将成为美国在中东应对其他逊尼派政府的天然盟友。出于极度的无知,沃尔福威茨等政客甚至认为新伊拉克会承认以色列。
不过,现实是大相径庭的。伊拉克的新领导人们早在萨达姆独裁期间就对伊朗的支持十分受用,他们与德黑兰的关系向来交好。因此,有观点认为伊朗是伊拉克战争中最大的政治赢家。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巴格达的什叶派实力得到了大大加强。自美国撤兵以来,华盛顿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就逐渐减弱。美国甚至都未能在以制裁核计划孤立伊朗的行动中得到伊拉克的支持。
5、预算案拖延6个月勉强通过
伊拉克政府于2012年10月通过了2013年预算草案,但直至2013年3月才在议会勉强通过。如此拖延的原因在于中央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在开发油田的拨款和利益分配上存在严重分歧。库尔德族议员要求下拨35亿美元,但中央政府只同意拨款6.5亿美元。
6、95%的收入来自石油
伊拉克95%的国家收入来自石油,这是一种绝对依赖。最新预算中的石油出口收入以国际原油价格每桶90美元和日出口290万桶原油为依据进行计算。伊拉克政府曾多次强调将努力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但并不成功。
目前,伊拉克国内生产总值的约60%都来自石油。2012年10月至11月,伊拉克日均出口原油量达262万桶,不仅大大超过了遭侵略前的数字,还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产量。其中绝大部分产自南部油田。伊拉克可能已经达到了其石油生产的峰值。无论怎样,以目前的原油价格来看,石油产业将为伊拉克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仅2013年1月伊拉克依靠石油就获得了76.72亿美元的收入。
7、23%的贫困率
尽管近几年来伊拉克的一些行业生产有所改善,但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仍有23%的伊拉克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当年伊拉克5岁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37/1000。当然,这一数字已经比世界卫生组织一年前统计的45/1000有所下降。目前几乎所有伊拉克妇女都能够在医院或者诊所分娩,即便是在农村。此外,99%的儿童都被政府记录在册。
在如今的伊拉克,18至29个月的婴儿中过半已经能够及时接种。但很多儿童仍生活在非常糟糕的条件下。有1/4的儿童还因营养不良而出现生长发育问题。极端营养不良率为4%。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目前仍有约190万伊拉克人在忍饥挨饿,这一数字占伊拉克总人口的5.7%。4年前这一比例为7.1%。
此外,在伊拉克的小学校园中,女童的比例明显增加,几乎占到了一半。但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伊拉克教育的胜利。尽管90%的儿童都能够接受小学教育,但其中只有40%能够顺利毕业。很显然,这个国家需要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但政府似乎无所作为。更难的是弥补已有的差距,30%的15至25岁伊拉克女性是文盲。
8、10%的失业率
目前伊拉克失业率的官方数据为10%,但谁都不会对此买账。一些独立分析将这一数字定在35%左右,不过确切数据无从查找。2008年,伊拉克的公共岗位占所有就业岗位的43%,这是欠发达国家中的最高数字。在政府部门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控制方式,也能借此维持地方领导人对政府的效忠。
政府竞争力低下也是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伊拉克完全依赖石油生存的最明显因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伊拉克是全球贸易水平最差的国家之一。该国的每个部门都是政治领袖用来给拥趸提供饭碗的堡垒,想要获得任何许可都会遭遇重重困难。
9、医疗预算仅执行58%
到年底多个部门没能花完全部预算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这在伊拉克却是常事。2011年,伊拉克卫生部仅执行了58%的预算,教育部为57%,住房部为70%,工业部为94%。大型工业项目生成就业岗位的能力一目了然,但教育和医疗等社会投入就无法如此受到石油收入的眷顾了,因为政府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不高。
10、土耳其对伊出口108亿美元
土耳其是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贸易赢家。土耳其对伊出口连年增长,到2012年已经达到108亿美元。对土耳其来说,伊拉克这个邻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德国的重要市场。土伊两国政府关系前所未有地亲密起来。当然伊拉克日益增长的石油产量也是一大吸引力。除了贸易外,2012年土耳其企业还参与了伊拉克约35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
G. 萨达姆时代终结后,为何伊拉克人口出生率大幅提升
中国有句俗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伊拉克当年与美国对抗,国家动荡不安,人们对萨达姆大有怨声载道之势。可是,随着萨达姆的死去,伊拉克如今又过得怎么样的了呢?据说国内人口增长率非常高,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所谓唇亡齿寒,伊拉克人亲手将自己的国家元首送给了美国,他们的人生便也同时交付于他人之手了。萨达姆当政也许不是最理想的人选,但却绝对是愿意为着强国而真正做事的人。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国家虽然依旧还在,可再也不是完整之国。在这样的现实下,人口暴增恐怕只是负担,而无益于现实恶劣状况的解决吧。
H. 伊朗绿色革命后的最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原油投资者对于近期油价的飙涨一定印象深刻。而其背后,始于去年年末的伊朗大规模抗议,对油价的利多影响明显。伊朗此次爆发的抗议游行其规模是2009年绿色革命以来最大的。那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鸡蛋价格一周涨5倍
伊朗官方谴责此次抗议活动受到外部势力煽动,某些国家在发动“代理人战争”。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一小撮”暴徒和违法分子利用了人们出于对经济状况不满而在伊朗一些城市举行的抗议活动。
诚然,任何抗议活动都不太可能是单纯的“民心”的体现。但“人们对经济状况的不满”也是真切存在的。比如,伊朗鸡蛋价格一周涨5倍,这算什么事呢?
在游行的前一周,伊朗一个鸡蛋的价格从约合人民币0.2元涨到1.2元。虽然根据伊朗官方数据,伊朗2017年的通货膨胀率在10%左右。美联社报道称,伊朗近来主要食品的价格都上涨了40%以上。
除了鸡蛋外,作为伊朗人每天必需的主食,馕的价格也从一年前的5000伊朗里亚尔上涨至了如今的1万伊朗里亚尔。
而通胀大幅上升的背后是汇率的重挫。去年9月至12月期间,伊朗里亚尔从原本的3.7万里亚尔兑1美元跌至了4.3万里亚尔兑1美元。
汇率重挫,通胀高企,导致伊朗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从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时期开始,伊朗政府就向所有国民发放补贴,每人每月45万里亚尔,当时约合50美元。而现在,该补贴只能折合12美元。
比通胀高企更为糟糕的或许是伊朗就业市场的崩溃。美联社的数据显示,伊朗人口总数为8000万,其中失业人数高达300多万。35%以上的伊朗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更糟糕的是,外媒指出伊朗年轻人失业率为28.8%,甚至有媒体称高达40%。基本就是毕业=失业的状况。
很多硕士毕业生不得已只能去德黑兰的商场里做售货员。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去做大楼保安的。作为伊朗最好的大学,德黑兰大学法律系不少硕士毕业生却只能待业在家,因为律师事务所不招人。
在德黑兰,有一款名为Snapp的打车软件发展迅速。该公司的司机有前工程师、前程序员、前销售员。但他们要么失业,要么赚得不如开车多,转而当起了伊朗的“滴滴司机”。
以上这些经济问题的确是“大问题”。但即便是在西方人士看来,这也无法完全解释伊朗当前的事件规模。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马洛尼表示,经济问题不足以完全解释伊朗人的这一轮“情绪大爆发”。其表示,“这是长期存在的担忧,我还没看到哪个时期的伊朗人认为经济发展对他们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