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鞋子”导演新作《云端之上》:生命衰朽,哭而又笑
伊朗着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电影《云端之上》于5月24日公映,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曾执导多部高口碑名作的世界电影大师新作现在才来内地首次公映,令人欣喜的是,他终于还是来了!
马基德·马基迪的最新作品《云端之上》秉承着导演一贯的风格,给出了一个人性救赎的好故事,这个故事无比现实却又无比温暖。新作相较于此前多部佳作而言,明显在细节上做了更多功夫,电影的篇幅要从之前的90分钟左右调整到了120分钟。
人生苦寒,采集温暖
众所周知,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因执导奥斯卡提名的《小鞋子》而为人熟知,但他的履历上绝非仅有这一部作品。导演过去作品《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均为豆瓣高分之作,誉为经典之作。
无论是《小鞋子》还是《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都在充满现实却又饱含温情的镜头中,让观众进一步了解看清了残酷现实中儿童命运不可控。好在,以上几部作品中,都能看到荆棘之下,生命的坚韧。可谓是从苦寒的人生中,将温暖的点点滴滴采集起来献给观众。
《云端之上》讲述了相依为命的塔拉和埃米尔姐弟俩陷入了人生的困境,塔拉因自卫重伤了洗衣房老板而蒙冤入狱。其弟弟小混混埃米尔得知洗衣店老板曾试图侵犯自己的姐姐,去医院寻仇,但因害怕仇人死掉姐姐背上谋杀的罪名,迫不得已照顾他。为求洗衣店老板醒来还原真相救出姐姐,埃米尔顺带着照顾着老板的母亲和他的两个女儿。从乡下赶来探病的一家人,由此走进了埃米尔的生活。另一边,塔拉也在狱中遇到一个无依无靠的小男孩,精心照顾着小男孩的生活。饱受生活摧折的姐弟俩用心中的善良,为这些孩子不幸的童年照进一束温暖的光。
含蓄 情感 ,直击人心
相较于《小鞋子》《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几部作品,《云端之上》最大的特点在于电影的细节描写,120分钟的篇幅中,对细节的描写更极致,塔拉与埃米尔的人物形象更生动。电影虽没有惊心动魄的类型片节奏,但却有着极为复杂的 情感 纠葛与戏剧冲突。
电影有一处细节极为打动我,塔拉在洗衣房工作时险些被强暴,所有的淫秽与暴力都藏匿在晾晒的床单之后。弟弟埃米尔照料仇人的母亲与女儿,所有的善良也藏匿在房间里支起的“临时墙”之后。这种巧妙的细节,足以见到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电影语言的精髓。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等待观众亲自去发掘。
想不到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经历了多部佳作之后,电影语言更加炉火纯青,却也更注重 情感 表达的克制。《云端之上》也有别于好莱坞类型片中粗放的 情感 渲染,孩子们在粗粝的生活中无邪笑脸,循序渐进地感染观众,敲击着观众心底最深沉的部分:在这冰冷的世界中,有恶人,但也有善人,哪怕是恶人,他可能也会有善的一面;每个人童年的命运无论自主选择,但是在成长之后,人的善良是可以选择的。
生命衰朽,哭完又笑
在罪案屡屡犯罪的印度,男女低位的极度不平等,已然在电影《云端之上》上展露无疑。可即便现实生活如此冰冷残酷,塔拉与埃米尔两姐弟仍保有对生命的热爱,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经历过世事的苍凉,不愿将这样的苍凉带给其他人。
电影开端不久便交代了姐弟俩的身世,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的两人更懂得相依为命,也更懂得关爱和自己同样命运的人。这不禁要令人想起《美国队长》,在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中,它是最具人文质感的:为什么厄斯金博士要帮助小个子男孩斯蒂夫走入兵营,因为他相信,只有弱者更加明白力量的重要。
正如《云端之上》中无依无靠的塔拉与埃米尔两姐弟,他们为什么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其他孩子?因为他们曾遭受过苦难。通过《云端之上》的故事,看到了姐弟俩在黑暗中散发的光,即将命运多舛也不改二人心之向善。
原本相依为命的两姐弟,突然遭遇变故,但他们并不是无依无靠的,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他们对彼此的关爱得以延续——塔拉照顾监狱里另外的“弟弟”,埃米尔在生活遇到另外的“姐妹”,沉重的现实与温暖的人心相呼应,让观众们感受到生命的衰朽,却也让观众在哭过之后发自心底的微笑。
2. 关注底层现实,这部伊朗导演的新片值得一看
作者:把噗(已授权)
不久前,一部印度电影《云端之上》在中国上映。
与以往在影院看到的印度电影不同,《云端之上》缺少印度电影必备的一些元素:煽情、反转、载歌载舞……
至于何种原因?其实很简单,《云端之上》出自一位伊朗导演之手。导演叫“马基德·马基迪”,伊朗国宝级导演,代表作是《小鞋子》。
相信,不少中国人人生中看的第一部伊朗电影就是《小鞋子》。或者说,一旦谈起伊朗电影,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小鞋子》。
这部电影早已成为伊朗电影的代名词,世界上无以数计的观众都被它实在地感动过。
除了《小鞋子》,马基德·马基迪还有其他经典的电影,比如《天堂的颜色》《麻雀之歌》《巴伦》……部部佳作,而且都是儿童电影,讲述孩子之间简单真挚的故事,默默温情,让人感动到落泪。 《云端之上》是最新一部,虽然儿童已经不再占据主角位置。
电影一开始,摄影机镜头从背后立着巨大广告牌、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上向下移到桥下,展现出 在隧洞里生活的贫苦人民和流浪汉,贫富差距瞬间彰显。
马基德·马基迪的表达重点无疑放在后者,讲述普通人在大城市里艰难生存的故事。
男主人公埃米尔是一个靠贩毒为生的小混混,经常受到老板的克扣,在一此贩毒过程中,被别人举报。逃亡过程中躲进姐姐塔拉的洗衣房,姐姐的老板帮他获救。
就在塔拉想要老板交回弟弟的毒品时,老板以此为要挟企图侵犯塔拉,塔拉情急之下误伤了老板,被判入狱。
埃米尔想要救出姐姐,必须保证老板安危,因此日夜守在仇人面前,忍住伤害对方的冲动。
此后,老板的母亲带着两个孙女来医院探望,无处留宿,埃米尔善心发现,收留了祖孙三人。正当观众觉得剧情向着团圆发展时,老板突然去世,留给观众无限疑问:姐姐塔拉将何去何从?埃米尔与祖孙三人的 情感 互动是否还能继续?
整部电影一反印度电影固有的色特色,比如摒弃了载歌载舞的桥段,比如不那么煽情。
尤其是后者,原本可以被突出的表达的情节都被处理得克制而温情。
埃米尔在医院留宿的时候,睡在老板的病床下面,向其告知事情真相:老板必须安然无恙,姐姐才能出狱。镜头从床下慢慢往上摇动,观众看到老板的眼角流出了泪水。
虽然老板有拿毒品要挟侵犯姐姐的邪恶心理,但他毕竟也是人,也会被最简单的温情所感动。还有,埃米尔虽然对老板恨之入骨,但仍然愿意收留在雨中挨冻无处可去的祖孙三人,还在病重时跳皮影舞戏逗孩子开心。
这些桥段都是非常典型的伊朗电影的手法,不像印度电影直接煽动 情感 ,而是将 情感 裹藏在动作中,让观众自己发现。
电影中出现了不少通过区隔来划分对立,同时也是模糊对立的技法。
电影开头的第一个镜头便是一例,通过桥梁来分开贫富差距;以及后面通过病床来分开埃米尔与老板间的对立;还有当姐姐的前夫来找姐姐的时候,酒醉的他隔着门倾诉自己的爱意与悔恨,埃米尔站在门旁的阴影中流出了眼泪,这说明时常家暴家人的姐夫也并非一无是处。
《云端之上》中的人物并非绝对的好人或坏人。
埃米尔虽然贩毒,仍然愿意收留老板的家人。老板帮助埃米尔逃脱追捕,也会因为私欲企图侵犯埃米尔的姐姐。姐姐塔拉的前夫虽然经常酒醉后家暴姐姐和埃米尔,但内心仍有温情。
这正是伊朗电影取得成功的魔法,不是靠“正必胜邪”的好莱坞式价值观来煽动观众的 情感 体验,而是让角色陷入纠结、困惑、无法立即作出决定的两难情境。观众在体验两难情境的过程中,将发现真实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说,《云端之上》之所以不那么“马基德·马基迪”,是因为它加了不少类型片的元素来让电影变得好看。
这或许受到印度电影的影响,或者也有可能是马基德·马基迪离开伊朗本国坏境后尝试新的东西。不过,这仍然是一部十足的“马基德·马基迪”电影, 它继续着马基德·马基迪此前电影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