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宁夏甘肃人去伊朗做什么

宁夏甘肃人去伊朗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27 20:53:53

Ⅰ 甘肃人和古罗马人有关系吗

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进科学》节目播出过,甘肃人有少部分可能是古代罗马人与当地民族融合的后裔。

而且还有一则新闻可供楼主参考:

中国西部甘肃省永昌县的郊外生活着一群深眼窝、高鼻梁、皮肤略带红色的人。据说他们是2000年前远征中亚的罗马士兵的后代。而今,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罗马村”,当地的旅游业也因此兴旺起来。

从甘肃省省会兰州驱车5小时就到达了永昌县。该县约有人口25万,县城中央矗立着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

当地的导游自豪地介绍说:“这是为了纪念罗马人来这里而于1994年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为永昌的标志。”据说把古罗马人和中国人石像摆放在一起,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包容力,即使是与外族的军人也能和平共处。

从石像所在的广场沿北部郊外的石子路开车3 0分钟,就是西汉时期赐予罗马人的“骊轩城”遗址,现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墙。据说是1989年兰州大学的陈正义教授等研究人员发现的。

“骊轩”的名称曾多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料当中,据说是古罗马的别名。后来的研究发现,汉语中“骊轩”的发音来自拉丁语“legion”,是罗马军团的意思。

据古罗马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亲率约4万大军远征帕提亚(在今伊朗一带),不幸战死。其部下约6000人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向东逃跑后杳无音信。

据中国的《汉书·陈汤传》记载,17年后的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戍边军队在征讨少数民族的过程中,遭遇了罗马军队。陈正义教授等人结合中国和罗马方面的史料,判定逃跑的罗马军人后来在中国居住了下来。据说这支军队后来归顺汉朝,作为雇佣军在中国承担起了戍边的任务。西汉王朝赐予他们骊轩城。

起初,中国考古学家对这种观点多持否定看法。然而,2003年骊轩城遗址附近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从墓中发现了大约100具类似欧洲人的骨骼,身高在180厘米左右,从而证实了陈教授等人的看法。

能够证明陈教授学说的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当地人的长相。据说罗马人后代最集中的是距骊轩城最近的者来寨村。大约居住着300人,他们多数长着一副欧洲人的面孔。有的孩子父母亲是亚洲人,但却长着一双蓝眼睛。

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周围的村子有些不同。在埋葬死者时,周围的村子都是头朝北,而这里却是朝西。有人推测这是表达对欧洲故乡的思念之情。据说他们正月还吃一种像比萨饼一样的食物,令人想起意大利料理。

最近,在国内外的媒体报道后,该村的知名度急剧提高。当地的居民也以“罗马人”自居,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村子中央建起了仿古的罗马宫殿式建筑。当有游客参观或媒体前来采访时,村里的男人们就会穿起罗马军人的服装,供客人拍照留念。

Ⅱ 平凉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甘肃突然新增新冠病例,实际上早有原因。数据表明,从2月29号开始,甘肃现存病例一直在减少,直到3月4日降到最低。然而,3月5日和6日突然增至30例。原因并非3月4日发生聚集性事件,而是从3月2日20时至3月5日20时,311人由伊朗乘商业包机到达兰州,即境外输入性病例。大部分为我国同胞,而非外国人。对此,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何不严控,不禁飞。实际上,严防输入性病例并非一刀切,病毒是全人类共同敌人。在伊朗的公民回来,医疗条件相对较好,且传染源可控,对国内危害不大。因此,不要对回国的国民有任何偏见。
甘肃近日新增病例,实际上是由海外入境人员引起。尽管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加重,不少人士选择来华躲避疫情,导致境外输入病例激增。目前,甘肃新增病例已得到控制,不会影响整体规划进程。
甘肃出现新增病例的原因是3月4日和5日,309名在伊朗的中国公民乘坐包机直达甘肃兰州。他们大部分是在伊朗的留学生或做生意的人士,且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会扩散。选择甘肃兰州主要是因为该地疫情控制工作做得好,中医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且地理位置适合完成任务。
平凉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平凉人生活得怎么样呢?大街、商场可见九零后过的舒坦,八零后开着好车,七零后憔悴,六零后有工作的悠闲,无工作的奔波,五零后省吃俭用。平凉气候温和,空气质量清新,与陕西、宁夏、青海相邻,旅游景点崆峒山是道教名地,春夏游客多。平凉适合老年人养生休闲居住,生活条件一般。
平凉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有大量煤炭资源,闻名中外的崆峒山,还有泾河穿过境内,人文资源丰富。地处甘肃东部,与宁夏、陕西相连,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交通要塞,被誉为甘肃东部的旱码头,交通发达。平凉人口适中,物价稳定,气候温和,是极佳的居住之地。城内商铺众多,美食娱乐丰富,能满足一切生活要求。

Ⅲ 外派去伊朗安全吗请知情人士告知,万分感谢!

外派去伊朗安全吗?请知情人士告知,万分感谢!
中国人在伊朗享受礼遇,当地公司为中国雇员租房配车工资翻倍,从未发生过针对华商的暴力活动。核心设施多数是由中方承建,当地百姓对待中国人就像自家人一样亲切。留学生学费住宿费全免,副总统承诺对中国记者大开方便之门。伊朗核问题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中东石油大国身上,对伊朗国内的动荡或安全局势,人们不禁添了几分担忧。那么,目前伊朗国内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当地华人华侨目前的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是否因伊朗核问题而受到影响?
据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介绍,中国人在伊朗概况如下:总人数约有三四千人,留学生有150人左右,大部分来自国内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包括青海、新疆、云南、甘肃,共涉及15个省市。个体经商者有数十人,一般都经营服装、鞋帽等生意。其他人主要在中国公司、中资企业和伊朗的公司任职。中资公司有四五十家左右,业务范围涵盖通讯、电信、公路、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石油开采等重要领域。
在伊朗工作的中国侨胞及我驻伊朗使馆官员表示,伊朗国内的局势非常稳定,老百姓和平常一样正常地工作、生活,并没有出现西方媒体所报道的“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局面。在伊朗,周四、周五是休息时间,其他时间是工作时间。伊朗民众非常随和,特别是对中国人,就像对待自家人一样亲切。由于两国相似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长期友好的传统关系,伊朗人总是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中国人在伊朗办事,总是能得到“一路开绿灯”的礼遇。
尽管核问题这段时间一直颇受关注,但伊朗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变化,也没有出现任何“紧张、不安全”的因素和局面。中资企业的经营与运作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留学环境方面,国内学生赴伊朗留学,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到伊朗上学。中国留学生在伊朗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都优于国内。比如学生的住房由学校提供,还可以带家属一起生活,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全免,同时爱人也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大部分中国学生可以免费就读。
伊朗的新闻报道环境并不像西方媒体所说那样“紧张”,女性记者也不会遇到传说中的种种不便,而是和男记者一样,可以自由出入各种新闻场合。由于中伊之间长期以来保持着友好的传统关系,伊朗政府对中国记者更是敞开大门,持欢迎态度。马生贵说,伊朗副总统、旅游局局长马里克曾许下承诺:“凡是到伊朗进行采访的中国媒体,伊朗方面一定给予全面支持。”
在伊朗的个体华商不多,一般都经营服装、鞋帽等。伊朗市场上销售的衣服、家用品等,有很多是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很受当地人的欢迎。范先生强调,伊朗当地的同行并不像欧美国家的商家那样不满华商甚至抵制中国货。伊朗当地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抵制中国货、针对中国商人的暴力活动,相反,当地的商家非常愿意与华商合作,不少人已成为中国产品的经销商。
由于中伊之间长期友好的传统关系,伊朗一直为前来投资、承建项目的中国公司和中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伊朗的中资企业多达四五十家,中国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中石化、华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信等,都在伊朗投资并开展各种业务,范围涵盖通讯、电信、公路、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五金、石油开采等重要领域。伊朗的铁路、公路、桥梁、地铁等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数都是由中国公司承建的。
伊朗与伊拉克交界的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准备建起第一座中国商贸城。中国商贸城的投资者边柏功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伊朗建中国商贸城,主要是看好伊朗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和经营前景,为华商提供一个集中经营的场所。在伊朗市场,高达70%以上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这说明中国产品受到了伊朗人的高度认可;而是另一方面,在伊朗经商的中国个体经营者却少得可怜。
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人口约7000万。伊朗石油储量为1000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26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中伊关系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张骞的副使甘英曾到过伊朗,并打通了中国经伊朗通往罗马的交通线,即“丝绸之路”。自此以后,两国间的往来连绵不断。由于两国文化的相似,伊朗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中资公司在伊朗积极投身伊朗的基础建设。如中兴通讯自2000年进入伊朗市场后,目前成为伊朗电信市场最知名的设备供应商。在GSMWLL领域,ZTE是伊朗业界公认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65%。

Ⅳ 地理高手请进~伊朗,伊拉克或沙特阿拉伯等等国家都是沙漠吗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地区与波斯湾中富有石油与天然气,藏量居世界前列;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西南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东部平原倾斜;东北部有库尔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带,高原与山地间有占国土大部分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绝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平原南部地势低洼,多湖泊与沼泽。平原以东为扎格罗斯山系的西部边缘。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叙利亚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
利比亚: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
问题2:中原地区并非一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河南也基本这样。一眼望不到头是有可能的,在黄淮海平原一点山都没有。
3.中国荒漠化还没到那种程度,黄河虽然水量小但是还是哺育者两岸人民的,但是这些地方的确干旱,陕西秦岭以北还是有些河流的,做窑洞也是黄土高原上,总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边的沙漠也是有绿洲的。
4,没听说过大漠,可能只是再说沙漠大这样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对而言的,西方人嘛,往东发现就是东方喽,直到我们中国才发现东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罗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远东地区了。

Ⅳ 平凉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甘肃为什么突然新增这么多确诊病例?
看起来是突然新增,事实上甘肃新增病例是早有原因的。
用数据说话吧,先看下面一张图!
这是甘肃目前现存确诊新冠病例,一下子变为30例!
为什么时候开始增加的?再来看下面一张图
可以发现,从2月29号开始,甘肃现存病例一直在减少,直到3月4日降到最低。然后突然在3月5日,6日,飙到了30例!
什么原因?难道是3月4日,甘肃发生了什么聚集性事件,导致聚集性感染?
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早有伏笔!实际上是从3月2日20时至3月5日20时,一共有311人分别乘商业包机由伊朗到达兰州,即境外输入性病例(如下图:目前确诊28名境外输入性病例,而本地其实是几乎无新增病例的)!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说,为什么在伊朗疫情那么严重情况下,我们还让他们包机回来,不严控,不禁飞?不是增加国内负担吗?就不怕把我们前段时间辛辛苦苦控制好的疫情成果给毁了吗?
事实上,大家还是误会了!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回来的大部分不是外国人,而是我们同胞,国人,是从伊朗回来的中国公民,即你有需要,祖国接你回家。别把境外输入性病例,都当作是外国人,这点大家要分清楚!
第二,严防输入性病例,不是一刀切,病毒无国界,它是全人类共同敌人,哪怕有外国公民,我们也要一视同仁。
第三,在伊朗的还是回来吧,至少医疗条件比那边要好很多,下机就严格实行隔离,事实上,传染源是可控的,并不会给国内带来太大的危害,所以大家要相信我们国家。
如果这时候是你在境外,我相信你也会选择回国。因此,不要对回国的国民有任何偏见,什么是同胞,这就是同胞!
甘肃近日又有了新增病例,让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会又有病例增加呢,且听以下分解。
1、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形势一片大好,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着不再有病例增加的悦人趋势,包括甘肃在内,疫情同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曙光越来越近。
然而,近日甘肃忽然又出现了新增病例,而且数量相对于现在而言还不少。这是什么情况呢,查阅疫情数据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这些新增的病例基本是海外入境甘肃人员,并不是甘肃本地病例。截止到目前,甘肃已经保持病例零增长半个多月,疫情控制效果依然良好。
不仅是甘肃,近期,宁夏、广东、北京、浙江、湖北等地均出现了海外输入病例,仅仅3月6日便出现24例。截止到3月8日,海外输入病例总数为63例。
2、现阶段,中国的疫情正在散去,而海外多国疫情则逐渐加重,海外确诊病例总量已经达到了26747例。为此,除中国以外的不少国家都对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采取了限制入境等措施,所以,不少身处疫情国家的人开始纷纷奔向中国来躲避疫情,造成了中国境外输入病例激增的现象。
近日,我国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新增病例也已经降到了两位数,眼瞅着我们的抗疫之战就要胜利。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海外输入病例使人们刚刚松弛的神经又再次绷紧。不过,大家也没必要慌,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3、忆往观今,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好不容易得到了有效控制。学生们在等着疫情结束早日开学;无数打工者盼着疫情尽快过去,着急出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摆脱窘境;所有人都渴望疫情赶紧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不会让海外输入疫情影响我们的整体规划进程,疫情的整体变化依然在按照我们的控制之下。
4、下面,来揭晓甘肃出现新增病例的原因。
对于身处海外的同胞我们不能不管,所以,3月4日和5日,309名在伊朗的中国公民分别乘坐两架包机直达甘肃兰州。他们大部分是在伊朗的留学生或者做生意的+++,而且不仅仅是甘肃人,还包括新疆等地的同胞。
由于这是早有准备的一次举措,所以甘肃人民不用担心,接、返的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可以确保疫情不会扩散,也不会影响甘肃对疫情的整体控制成果。截止到3月8日,309人中有29人确诊,其他人员正在集中隔离观察。
之所以会选择甘肃兰州,主要是因为甘肃的疫情控制工作做的不错,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好、治愈率高,是国家对甘肃的信任。而且,甘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比较适合完成这次任务。所以,甘肃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并不是自然增长,而是在完成一次特殊的任务,应该为甘肃点赞。
结束语:严格的讲,甘肃的新增病例并不属于海外输入病例,自然增长的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海外输入病例。控制海外输入疫情,依然是需要我们继续做的工作。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平凉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平凉人生活得怎么样呢?在大街、商场看,九零后过的舒坦得跟欧洲人一样;八零后开着好车,住在世纪花园,每月还着房贷,辛苦有快乐着,跟北上广生活么没有两样;七零后上有老,下有小,憔悴得跟伊拉克民众一样;六零后有工作的悠闲得跟皇上一样,无工作的奔波得跟乞丐一样;五零后省吃俭用,成天给儿子的儿子当孙子。
平凉常年气候温和,空气质量清新,与陕西,宁夏,青海相邻,旅游景点崆峒山是道教名地,春夏游客多等资源,为平凉增加了亮丽的风景线。
平凉适应老年人养生休闲居住,生活条件一般。
平凉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有闻名中外的崆峒山,有孕育华夏人民的泾河从境内穿过,魏征斩龙王的故事就发生在此,皇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也发生在此,人文资源及其丰富。平凉地处甘肃东部,和宁夏,陕西两省相连,事故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甘肃东部着名的交通要塞,被誉为甘肃东部的旱码头,交通比较发达。平凉人口适中,物价稳定,气候温和,是极佳的居住之地。平凉城内,大大小小的商铺不计其数,美食,娱乐也很出名。只要你有钱,别怕没处花,能满足你的一切生活要求。

Ⅵ 伊朗王子放弃继承权,带一家人来甘肃定居,后来带来了什么变化

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佚名

导语:其实有很多民族的来历都充满了神奇色彩,他们是一些比较尊贵人的后代,而且在首领的带领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伊朗王子放弃继承权迁居甘肃,为中国添一姓氏,现存170万后裔。

结语:这个姓氏的全称是安帕提亚氏,简称氏安氏,这个姓氏的人也会和但是的汉族人民通婚,算是为了更快融入这个国家而做出的改变吧,如今他们的后裔众多,未来这个姓氏一定会发展的更好的,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Ⅶ 甘肃有罗马人种吗

好象有,中央十台以前报道过。永昌那附近有一个村子都是红发!好像是当年十字军东征遗留下的后代.
公元前36年,为了打击与西汉为敌的北匈奴郅支单于,西汉派4万大军西征。当大军抵达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时,竟意外地发现,在郅支单于的部队中有一支奇特的雇佣军。直到战斗结束,西汉将士才知道,这些士兵居然来自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远征中亚,罗马军团士兵神秘失踪

公元前53年,罗马帝国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罗马第一军团进攻中亚地区的帕提亚王国(中国史书称其为安息,地处伊朗高原)。帕提亚人进行了殊死抵抗。5月,罗马远征军进入一个叫卡莱的地方,结果中了帕提亚人的埋伏。面对四周黑压压的帕提亚大军,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克拉苏拼死突围。经过一番激战,罗马军团彻底崩溃,克拉苏命令手下各自逃生。

卡莱之战后,罗马帝国暂时不再侵扰帕提亚。公元前20年,两国言和。然而当罗马人提出希望全部遣返卡莱战役中被俘的罗马军人时,一件令他们困惑的事发生了。在清点战俘的数目时,他们发现仅有区区几百人。而此前他们得到的消息却是,当年第一军团实际上很多士兵没有战死,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帕提亚人,一时都陷入了困惑之中。

后来,历史学家们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当时有1000多名罗马军团士兵冲出了重围。要想生存下去,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避开帕提亚军队的封锁继续向东前进。最终,这支罗马第一军团的残余部队冲出帕提亚国境,进入了中亚盆地。而在那里,散布着像康居、大月氏这样的小国。于是,善于作战的罗马士兵们便分别以雇佣军的身份被这些小国接纳。

来到中亚地区后,这些罗马士兵仍保持独立的作战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他们很可能就会在这里逐渐繁衍生根。然而就在此时,一场战争再次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汉军的特殊俘虏

当年流落到中亚的罗马士兵,一部分投奔康居,另一部分则充当大月氏的雇佣军。公元前40年,大月氏国内发生动乱,五位副王之一的贵霜发动战争,自任大月氏王。被击败的四位副王带着自己的军队和属民,包括那些罗马士兵,向东逃到西汉境内的河西走廊。在那里,这些罗马士兵得到了妥善安置。而投奔康居的那部分罗马士兵则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被卷入了北匈奴与西汉军队的战争中。

自汉武帝以来,西汉边境的匈奴已遭受多次打击。公元前57年,匈奴内部出现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宣布归属西汉,并率部南迁至阴山附近。而与西汉为敌的郅支单于因惧怕呼韩邪联合汉军合击他,率众向西面的中亚方向逃去。公元前40年,当郅支单于的军队到达康居国时,只剩下3000多人。但郅支单于很快得到了康居国的帮助。康居国王不但将郅支单于安置在东部边境,还将手下的罗马士兵借给他。就这样,残余的罗马军团又成了北匈奴军队的雇佣军。

在康居的帮助下,郅支单于很快再次强大起来,并且对西域诸国横加凌辱,筑起郅支城,准备与汉朝军队抗衡。鉴于郅支单于的活动严重威胁到了汉朝西域各属国的安全,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派兵攻打郅支单于。当汉军包围郅支城后,发现了对方军队中这些奇特的士兵。据中国史书记载,郅支城不但“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而且还有“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而据汉朝人以往的了解,身为游牧民族的匈奴人是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些战术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战斗时,这些士兵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他们组成正方形队列,用盾牌把队伍包裹得密不透风,然后喊着口号、迈着统一步伐往前走。当敌人相距较远时,他们先把手中的长矛扔出来;稍近以后,则拔出短刀肉搏。

不过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这种奇特的战术并没有改变战斗的结局。由于汉朝的重骑兵速度很快,转瞬间就把罗马士兵的方阵团团包围,然后从四面进攻,轻易地就攻破了罗马士兵的方阵。最终,汉朝大军一举攻破郅支城。而那些可怜的罗马士兵,则只剩下100多人,成了汉军的俘虏。

汉军将这些罗马士兵带回中国,为了安置这批特殊的俘虏,汉元帝特地下诏在河西地区设立骊靬县(今甘肃省永昌县)。据《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而后世一些历史学也认为骊靬正是汉朝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从此,曾经失踪的罗马第一军团的后裔,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公元592年,隋文帝下诏将骊靬县并入番禾县。从那以后,中国史书中再也没有关于这些罗马士兵的记载。

很高兴为你解答。

阅读全文

与宁夏甘肃人去伊朗做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医疗队支援意味着什么 浏览:380
意大利比亚斯封边机怎么样 浏览:451
印尼怎么卖燕窝 浏览:676
印度疫情为什么没有美国多 浏览:585
印尼产什么香辛料 浏览:412
去越南的人有多少 浏览:785
武汉疫情向中国援助的国家有哪些 浏览:705
越南今日疫情增加多少 浏览:381
英国是怎么考大学的 浏览:906
中国大部分的纬度是什么 浏览:210
越南机场怎么买票 浏览:243
宁夏甘肃人去伊朗做什么 浏览:851
1万越南币可以抵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189
意大利官网是什么网站 浏览:223
和平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96
为什么要中国就疫情 浏览:576
印度盲人学校有哪些 浏览:469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哪里放的 浏览:250
伊朗买东风21怎么样 浏览:150
印度货币符号如何打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