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有7位总统,为何只有内贾德进了牢房
自从上世纪伊朗爆发了革命之后就推翻了伊朗国王开启了伊斯兰治国,重建历至今伊朗一共出现了七位总统,除了第二位被谋杀之外基本上还算过得不错,然而除了内贾德总统进了牢房,那么为何只有他进去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于强硬。
所有人都知道伊朗的总统只是精神领袖的打工仔,做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前稿要看哈梅内伊的脸色戚拆。然而内贾德的完全就不同了,在下台之后居然还提出了很多打击权贵的政策。于是乎,最高精神领袖就取消了他的参选资格。在这个时候作为聪明人也应当知道这是警告,如果能够及时收手回家以养天年那么就处于安全,可是对于内贾德来说就算是在打压也必须要发表自己高悔枣的政见,甚至还要偏执参加总统选举,他的这种做法就是在藐视神权藐视最高精神领袖,被抓进监狱送入牢房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Ⅱ 萨达姆是怎么死的
不用质疑,死去的就是萨达姆本人。
萨达姆被抓萨达姆是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战败逃亡后被美军抓获的。
当时的伊拉克已经由美国扶持的势力所控制,所以美国将萨达姆交付给了伊拉克法庭定罪审判。
萨达姆被抓后关于他的审判一直未定案,因此萨达姆一直被关押着。
而且萨达姆曾经透露他在被关押期间一直遭受着各种残酷的刑罚,时间长达三年多。喊贺并
萨达姆一开始就反对英国统治伊拉克,在他争取政权的进程中一直得罪英国,所以英国非常痛恨萨达姆的势力。
萨达姆掌权伊拉克后,在石油问题上极大的影响了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对萨达姆也十分看不顺眼。
萨达姆在掌权期间还多次发动战争,与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都发生过惨烈战斗。
萨达姆发动战争的这些区域一直是美军驻扎的重点,因此萨达姆的这些战争美军也多次参加。
其实萨达姆的军队本来对阵伊朗较为有优势,但最后美英多国组成的联合军队共同镇压萨达姆的势力,所以萨达姆最后战败。
替身问题从何而来萨达姆活着的时候多次遭受刺杀,而且他的大儿子还是因为受人刺杀后残疾。
所以萨达姆不仅为他本人挑选了替身,还为他的儿子也挑选了替身。
萨达姆的替身是由专业团队训练,不仅在身体言行方面跟萨达姆一模一样,就连外表,脸上的黑痣都被整得跟萨达姆一样。
而萨达姆的替身的确很有用,曾经为他挡过好几次暗杀。
所以在萨达姆被施以绞刑后,坊间才会有传闻说死的是他的替身。
如果你还有其他想补充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Ⅲ 2019年美国杀死了哪一国的总统
2019美国没有杀死哪一国总统,只是炸死了伊朗的一位高
级将领"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马尼,此人被称为间谍王。
Ⅳ 伊朗国王巴列维
1919—1980年
我的顾问在我和我的人民之间建了一道墙,我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当我醒来时,我已失去了我的人民。——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常被简称为“国王”,他统治伊朗(通常被认为是近东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埃及)将近40年。他是西方的盟友,利用石油带来的巨大财富推动“白色革命”,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1979年,他被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推翻。
他的家族几乎是从无名小卒登上了王位。穆罕默德是礼萨·汗(Reza Shah)的长子,礼萨·汗是一个出生低微的波斯军官,在俄国军官为波斯卡扎尔王朝培训的哥萨克骑兵团中升至将军之位。礼萨·汗身材高大,身姿挺拔,严厉而野心勃勃,但受教育程度低。后来,卡扎尔王朝最后一任国王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权,国内充斥着宫廷阴谋、部落叛乱、经济混乱、军阀肆虐、种族冲突,民主革命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与分裂主义并存,还有外国干涉势力——尤其是英国和俄国两大帝国。1921年,礼萨·汗将军率领他的哥萨克骑兵进军德黑兰,发动政变,出任陆军大臣。1923年时,他已经掌握了国家实权。1925年,当最后的卡扎尔国王被流放后,礼萨·汗加冕,建立了巴列维王朝,并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
作为阿塔图尔克的崇拜者,礼萨·汗加强中央集权,励精图治,推进伊朗现代化,处决任何反对者,团结分裂的省份,尽一切可能削弱什叶派神职人员的权力。王储被送往瑞士的萝实学院接受教育,在那里,他接受了西方文化,爱上了滑雪。但1941年,当试图在纳粹德国和同盟国英国和苏联的夹缝间寻求出路时,礼萨·汗灾难性地错估了自己面临的安全角势。同盟国不能冒险让伊朗及其石油落入纳粹德国之手,因此他们派军进入了这个国家,将礼萨·汗流放到南非。他在那里死去。然而,同盟国并不确定应该在伊朗建立什么政权,于是他们允许礼萨将王位让给他年轻的儿子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的统治持续了37年。
战争期间,年轻的国王迫于苏联和英国的压力,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但从一开始,他就试图按自己的意愿管理政府。战后,盟军终于撤出伊朗,他开始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他遭遇过西方因石油利益进行的干预、苏联的干涉以及宗教人士的反对。巴列维在偏执中成长,很少信任别人。总体来说,比起宗教人士,他更担心美国、英国和苏联。他数次面临各方势力发动的政变,他的总理和部长遭到暗杀,他本人多次躲过暗杀。
总的来说,尽管他的政治生涯以灾难告终,他的生存能力、不断扩大的权力和影响力证明,他不仅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还具有政治谋略。但他是个奇怪的结合体,既胆怯害羞又自负狂妄,既能奋发图强,又有享乐主义情结。他对人性的判断常常是一场灾难,对腐败的裙带关系和臭名昭着的助手的袒护,他组织的秘密破坏活动以及他领导的秘密警察,最终都起到了反作用。他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但在危急时刻,他通常很懦弱,优柔寡断,缺乏自信。
面对外国势力安插的强势总理,巴列维耐心地等待时机,以除掉这些势力过于强大的对手。他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权力,罢免部长,控制军队。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面临新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的挑战。摩萨台是一个年迈、富有的封建地主。他以奉行民族主义闻名遐迩,主张将西方石油利益收归伊朗国有。巴列维反对摩萨台,而摩萨台也引起了英国和美国的警觉。1952年,巴列维计划解除摩萨台的职务,任命法兹罗拉·萨赫迪将军为新总理。但这场由英国和美国情报部门,尤其是中情局近东及非洲主管克米特·罗斯福亲自到德黑兰指挥的政变一开始就流产了。巴列维逃往伊拉克,后逃往意大利,在萨赫迪将军推翻摩萨台后立刻返回伊朗。
不久,巴列维又开始谋划摆脱萨赫迪。20世纪50年代后期,巴列维已完全掌控伊朗,他对伊朗的统治是一种开明的君主独裁。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对巴列维表示怀疑,认为他是一个独裁者,但渐渐地,美国领导人开始将他视为同盟。巴列维一直担忧美国和英国会给伊朗制造麻烦,总是和苏联保持良好关系,既视其为威胁又视其为保护伞。
他开始实施“白色革命”——一个现代化计划,包括发展高科技、推动土地改革、实行包括女性在内的普选、削弱什叶派人士的影响、发展教育以及工业化等。当宗教人士在1961— 1962年发动一系列游行抵制这个计划时,巴列维任命他最亲密的盟友阿萨多拉·阿拉姆为总理,授权他动用军队镇压。这场对宗教势力的胜利给巴列维和他的高级助手带来一个假象: 他们已经战胜了宗教人士。
同时,为成为自封的海湾守卫者、近东军事强国,他在美国的资助下建立起可怕的军事机器。在国内,他利用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打压共产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宗教人士,但对人权的践踏和普遍存在的酷刑使其越发不得人心。更糟糕的是,石油价格上涨给巴列维带来无尽的收入,他将此用于实现一些过于雄心勃勃的计划,购买更多美国武器,甚至开始实施核项目。石油带来的财富导致大量腐败。巴列维本人掌管着伊朗生活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由他说了算,但王室因腐败而臭名远扬。
巴列维年轻时娶了埃及最后一位国王法鲁克的妹妹法丝亚公主,但这段婚姻以离婚告终。后来,巴列维娶了一个叫苏拉娅的年轻伊朗裔德国女孩,她或许是他一辈子的真爱,但她未能留下子嗣。巴列维的第三次婚姻是幸福地娶到了漂亮的伊朗学生法拉赫·狄巴,他们有一个儿子做继承人,还有好几个女儿。但他的私密情史臭名远扬。他的内廷秘书阿拉姆(曾任总理)的日记披露,他认为追求性刺激对在巨大压力下保持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他总是有很多情妇,巴黎克劳德夫人手下漂亮的应召女郎定期飞往伊朗与他行乐。
但阿拉姆的日记同时披露,国际上的成功、国内的奉承以及石油带来的财富,使巴列维愈发沉溺于狂妄自大的妄想中。1971年,在一系列耗资1亿英镑的愚蠢活动中(其中充斥着帝国式的傲慢与法式昂贵餐饮),巴列维庆祝的不是波斯与伊斯兰的关系,而是居鲁士大帝创立波斯帝国2500周年:这些波斯波利斯 [1]式派对使他的名声更臭。
然而,处于权力和成功巅峰的巴列维正遭受癌症的侵袭,并对此秘而不宣。而且,正是这些改革(教育、经济和土地改革)的成功为他的毁灭播下了种子:中产阶级虽主张教育改革,但因石油需求下降而正变得贫困,他们怨恨国内权贵及其腐败;学生和自由人士被萨瓦克折磨;数以千计的农民搬到德黑兰希望享受新繁荣,却被遗忘在大片贫民窟中,并在那里被宗教人士组织起来;阿亚图拉·霍梅尼虽被流放国外,但他被很多伊朗人视为反对巴列维的精神领袖,并为革命设定进程。吉米·卡特对巴列维的关于伊朗人权的“善意提醒”进一步加重了巴列维的危机。
1978年晚些时候,当示威和抗议愈演愈烈时,巴列维已无精打采、心烦意乱。1979年初,局面已失控,巴列维逃离伊朗“去度假”,再也没有回来。伊朗新政权对他的追捕与美国人的背叛使他被迫从一个国家逃到另一个国家,最后死于癌症。
[1]
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波斯古城,位于伊朗的西南部,今设拉子(Shiraz)东北。它是大流士一世和他的胜利者们举行庆典的首都。
Ⅳ 伊朗已经升起了红旗,这是准备开战了吗
伊朗现在对美国宣战的态度是十分的坚决,从一开始的向美军宣战,到后来的全国募捐悬赏刺杀美国总统,再到现在的不再遵守2015年的核协定。目前,伊朗的伊朗已经升旗红旗,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意味着要与美国宣战了。
这样的举措,对现在的伊朗无疑是火上浇油再加油。本来面对自己的仇,家人的内心都是充满了怒火的。但现在这个仇家不仅不收敛,还愈发的过分,任谁谁也不能忍。现在的伊朗就是这样的状态,美国所做的任何一样对伊朗国家产生危害的事情,都只会让伊朗对抗美国的决心更加坚定,所以伊朗现在挂起红旗,就是对美国表示正式宣战的决心。
Ⅵ 伊朗平民总统内贾德,敢公开和美国叫板,最后怎样了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一直不咋样,现如今两个国家剑拔弩张,在此之前伊朗的前总统内贾德也是位名副其实的“反美斗士”,他对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态度非常强硬。内贾德出身平民家庭,他上台之后对待老百姓非常好,被称为“平民总统”,但就时这位深受伊朗人民拥戴的总统却在下台后被送进了监狱,这是怎么回事呢?
内贾德虽然在国际上非常高调,但是私生活却非常的低调,即便是他做了总统也一直住在老房子里面,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每天上班的汽车还是1977年的老古董,实在是令人敬佩。2013年内贾德下台后在大学做起了教授,不过他对现在伊朗政府的一些政策很不满,在一次演讲中因为批评现任总统,被以“制造骚乱”的罪名逮捕了!这位敢和美国叫板的总统被自己人送进了监狱,这也真是有点黑色幽默啊!
Ⅶ 请介绍一下伊朗总统内贾德,我挺佩服他的!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 ),伊朗现任总统。1956年10月28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两伊战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还是伊朗“伊斯兰工程师协会”的成员。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2009年6月大选,获62.63%选票,连任成功。
艾哈迈迪-内贾德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在担任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期间,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
艾哈迈迪-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竞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一再重申,一旦当选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在选举中获胜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声明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上,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他认为,目前伊朗对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着要出售国家财富。艾哈迈迪-内贾德还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应当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
在对外政策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伊朗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发展与周边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关于伊美关系,他认为,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详细请参考 http://ke..com/view/34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