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历程
中色建设自1983年成立至今,在二十年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公司先后在海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常驻机构,形成了自己的遍布全球的作业网络。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搏击中,中色建设已经初步培育出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在不断的探索和奋斗中,中色建设树立起了有行业特点、有技术经济实力和重质量、讲信誉的企业形象,并在中东地区、亚洲周边国家、澳大利亚的一些特定市场中显现品牌效应。
1983年经国家批准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对外工程公司。
1994年公司承建的伊朗铁合金厂建成投产,伊朗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剪彩仪式。
1996年中国有色金属对外工程公司更名为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公司。
1997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集团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剥离其优质资产组建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7年和1998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出的全球225家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
1997年被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为200家国际大型设计公司之一,位列第184名。
1998年初公司获得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1998年公司在财政部进行的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评价中总资产名列第15名,净资产名列第8名,利润名列第2名。
1998年,合资成立蒙古鑫都矿业公司,着力在海外建立公司的资源开发基地。
1998年,公司开始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成立以网络通讯技术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
1998年,公司开始涉足金融行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00年公司承建的伊朗亚兹德年产2.8万吨锌冶炼厂建成投产,伊朗国家副总统参加了建成剪彩仪式。
2001年,伊朗加佳姆氧化铝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2003年,伊朗加佳姆氧化铝改造工程投产,伊朗总统参加了投产仪式,项目获得伊朗政府高度赞赏。
2003年,公司建设的赞比亚谦比西铜矿工程竣工投产。
2003年,公司投资建设的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开工建设。
2003年,年产11万吨电解铝的伊朗阿拉克铝厂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03年,年产8万吨阳极铜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铜冶炼厂项目基本建成。
公司自1983年成立至今,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由于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并在一些国家的特定市场开始显现品牌效应。为了及时获取目标国的项目信息和促进市场开发工作,公司先后在海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常驻机构。
公司在多年的业务活动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学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员工,形成了一个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群体。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在国际市场近20年的探索和奋斗,已经在中东地区和亚洲周边国家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有行业特点、有技术经济实力和重质量、讲信誉的企业形象。
Ⅱ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5
1.区域地质和地质成矿条件分析
在远古时代,委内瑞拉曾是浅海地区。海相沉积盆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5%,可分为马拉开波-法尔孔盆地、东部盆地、巴里纳斯-阿普雷盆地和图伊-卡里亚科盆地四大块。
马拉开波盆地包括马拉开波次盆地(面积6.7万平方公里)和法尔孔次盆地(面积3.8万平方公里),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呈东西走向,包括苏利亚和法尔孔两个州,长525公里,宽300公里。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石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在马拉开波盆地,主要油田有拉罗萨、蒂亚、胡安娜、拉古尼利亚、巴查盖罗、拉巴斯、马拉、康塞普西翁、博斯坎、海内格兰德、莫塔坦、洛斯曼努埃莱斯和库沃等。在法尔孔盆地,主要的油田有库马莱沃和科罗等。
东部盆地包括安索阿特吉、莫纳加斯、瓜里科、苏克雷和阿马库罗三角洲等地区,呈东西走向,长700公里,宽220公里,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二大石油产区和储备区,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5。主要的油田有基里基里、胡塞平、土库比塔、滕普拉多尔、土库比多、拉斯梅塞德斯和奥菲西纳等。
巴里纳斯-阿普雷盆地,包括巴里纳斯、阿普雷和葡萄牙萨等州,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是有待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地区,产量有限。
图伊-卡里亚科盆地,位于东部盆地的北边,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从巴尔洛贝托延伸到卡里亚科湾,几乎全被加勒比海的海水所覆盖,是有待加快勘探和开发的地区。已在帕里亚半岛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
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东部盆地的南缘,包括奥里诺科河的北部和安索阿特吉州、莫纳加斯州和阿马库罗三角洲的南部地区,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7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超重油田,正在进行开发。
委内瑞拉油气资源丰富,找矿前景广阔,近几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查的热点地区,90年代以来油气勘查开发投资增长迅速。
委内瑞拉西北部地区位于南美大陆西缘安第斯褶皱带的北安第斯区,区内分带异常明显,自西而东分为博利瓦尔坳陷、西科迪勒拉、考卡断坳、中科迪勒拉、马拉开波-马格雷纳山间断坳和东科迪勒拉等六个小区。西科迪勒拉北部似为侏罗-白垩纪变形洋壳,具深水沉积和超基性火成岩,伴生铂、铬、镍和金银矿,向南转变为弧沟系,成矿以斑岩铜矿为主;中科迪勒拉由前寒武纪片麻岩、时代不明的深变质岩和古生代、中生代及第三纪闪长岩组成;东科迪勒拉和科迪勒拉德梅里达山区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海、陆相沉积,前寒武纪片麻岩与古生代变质岩及时代不明的花岗闪长岩类相伴产出,并形成相应的热液型矿产。
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委内瑞拉矿产资源丰富。其拥有人类已知的所有矿产资源,并享有“浮在油海上的铁船”之称。除了石油和铁矿以外,还有煤、天然气、黄金、铝土矿、金刚石、锌、铜、银、锰和钛等。
(1)石油
拉美的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的8%,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南美已探明石油储量的主要集中区,素有“石油之国”之称,主要油田分布在马拉开波湖地区和东北地区。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近20多年来增长很快,1965年为25亿吨,1975年为26亿吨,1985年为37亿吨,1999年为105亿吨,占世界可采储量的7.0%,仅次于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居世界第六位,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可供开采近65年;此外,奥里诺科油带的可开采超重油储量达2670亿桶,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重油资源国。这种被列为非传统石油资源的超重油尚有待开发。
(2)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帕里亚半岛。1999年底天然气证实储量为40400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8%,居世界第八位。进入90年代以后,天然气产量连年增长,按目前产量考虑,可开采126年。
(3)煤矿
委内瑞拉煤炭的总储量约为90亿吨,主要分布在安索阿特吉、法尔孔、阿拉瓜、拉腊、苏利亚和塔奇拉等州。其中苏利亚的瓜萨雷盆地煤矿证实储量24亿吨,预测储量达59亿吨。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储量约1.25亿吨、东北地区的纳里瓜尔储量约5000万吨。目前有三个产煤区:一是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二是安索阿特吉州的纳里夸尔,三是苏利亚州的瓜萨雷。
瓜萨雷煤矿拉美的大煤田之一。该矿煤质较好,平均热值为12650BTU/磅,含S0.6%,总挥发份34.5%,灰份6.7%,湿度7%。地处沿海平原,有利于出口。
长期进行勘查的结果,发现了数个可开发利用的矿床。PasoDiablo矿,确定储量1.8亿t,目前尚处于早期生产阶段,1998年产量500万t,而其目标要达到800万t。
Socuy煤矿项目估计储量2.15亿t,目前尚处于经济评价阶段。计划最大产量为1000万t/年,投资目标接近5亿美元。
Norte和Cachiri煤矿拥有证实储量7000万t,1998年Norte矿达到120万t生产水平,而中期期望产量为200万t。Cachiri矿,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未来的最大产量目标为200万t/年,投资额达1亿美元。目前,Norte和Cachiri矿目前具有小规模开采。
(4)铁矿
拉美的铁矿石储量占世界的20%,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地;委内瑞拉的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马塔卡的铁矿带,其面积估计为9.4万平方公里,从东边的马诺阿延伸到阿普雷州,长约650公里。主要产地是瓜亚纳地区的圣伊西特罗。委内瑞拉已探明储量约为28亿吨,含铁品位达60%~80%以上重要的铁矿有玻利瓦尔、圣伊西特罗、埃尔巴奥、拉斯格鲁利亚、比阿科亚、玛丽娅、路易莎、埃尔特鲁埃诺、埃尔多拉多、西纳鲁科、乌莫卡罗、马诺阿、王冠山、洛斯莫里契斯等。
(5)铝土矿
委内瑞拉铝土矿1999年储量为3.2亿吨,储量基础为3.5亿吨,居世界第九位。主要分布在玻利瓦尔州和阿马库罗三角洲。在阿马库罗三角洲的斜坡地段,发现了具有开发价值的铝土矿。在玻利瓦尔州的塞德尼奥县比希瓜奥斯地区发现的大铝土矿矿床,储量达5亿吨,氧化铝含量在50%以上。另外,在乌巴塔及其附近地区估计储量有铝土矿400万吨,其氧化铝含量在42%~66%。在努里亚高原和洛斯瓜伊卡斯也发现了铝矿。委内瑞拉氧化铝公司制定了大规模开采铝土矿的计划以满足国内制铝工业对氧化铝的需求。
委内瑞拉铝土矿矿床主要为红土型铝土矿床,这类矿床主要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铝硅酸盐岩石在热带和亚热气候条件下经深度化学风化形成,矿石由三水软铝石组成。世界上铝土矿主要产自红土型矿床。
洛斯皮希瓜奥斯(LosPijiguaos)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博利瓦尔州西北部。铝土矿金属储量17650万吨,品位26.2%,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晚白垩-早第三纪,矿体产于前寒武纪花岗岩岩基的风化面上,裸露地表。矿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结核带、斑点铝土矿带,逐渐过渡到基岩。矿体平均厚7.6米。主要矿物为三水铝石、勃姆石及石英。含Al2O349.5%、SiO29.3%,远景资源有58亿吨。露天开采,此矿为该国最大的开采矿山。
乌帕塔(Upata)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铝土矿金属储量125万吨,品位25%,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第三纪,矿体呈囊状、平伏状,分布于粘土、砂、砾石中。矿石为致密状、豆状结构。主要矿物有三水铝石、高岭石。
努里亚(Nuria)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铝土矿金属储量2430万吨,品位24.3%,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第三纪,矿体呈平伏状、囊状,产于风化壳的粘土、砂和碎屑中,具有豆状,致密状结构,主要矿物有三水铝石、高岭石。远景资源5亿吨。露天开采,其中博利瓦尔矿山1985年投产,设计能力200万~300万吨/年。
(6)黄金
委内瑞拉的黄金储量约为8000吨,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储备国之一。主要的黄金产地是瓜亚纳高原。脉状金矿分布在卡利亚奥黄金县,那里有拉莫古比亚、索萨、孟德斯、拉古纳、智利、拉埃斯佩连西亚、拉因格雷伊勃莱、拉特洛亚、拉巴斯、拉丘古塔、托米、圣路易斯等金矿。此外,在拉布埃尔瓦、博塔纳莫、西卡普拉和拉多拉多等县也有矿脉金矿。淤积金矿主要分布在瓜亚纳高原的河流、峡谷、冲积锥体和古梯田中。据专家估计,委内瑞拉有5000t黄金储量可供露天开发,3000t需要坑采。
委内瑞拉最重要的黄金矿床位于Bolivar州。1998年发现拉斯布里萨斯金矿床,金储量超过180吨。
加拿大Placer Dome公司,拥有Las Cristinas金矿的70%,CVG拥有其余的30%股权。该矿床被认为是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矿床。矿山开发所需资金高达57000万美元。已探明储量1170万盎司。在预期的19年的项目生命期内,其产量可望达到40万盎司/年。矿山的建设将创造2500个直接就业机会和4000个间接就业机会,同时矿山的经营管理还将提供1000个工作职位。但是,1999年7月Placer Dome公司宣布,由于金价过低,该矿山的开发暂时中止。
Monarch资源有限公司在瓜亚纳地区进行了几个勘探项目,但其最主要的发现却是在靠近EI Dorado的La Camorra地区,这里的探明储量(矿石量)为54万吨,品位22克/吨。该矿床的正式勘探工作开始于1988年,1994年9月矿山投产,1998年产量达到130千克/月,低于165千克的目标产量。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投资以对La Camorra进行勘探工作,这是委内瑞拉第一个为私人公司所拥有的地下矿山,也是50年来的第一个地下黄金矿山。在过去的几年里,Monarch公司已经投入了8000多万美元,并且取得了其它几个地区的探矿权,这些地区包括Las Zinas,Emillia和Bochinche。
(7)铜矿
阿罗阿(Aroa)火山岩型铜、铁矿,位于雅拉贵州。铜金属储量90万吨,品位6%,矿石工业类型块状硫化矿。成矿时代古生代,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绿片岩、灰岩、千枚岩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和黄铜矿。
(8)镍矿
洛马海罗(Loma Hierro)风化型镍(钴)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镍金属储量88.5万吨,品位1.58%,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镍分散在蛇纹岩化橄榄岩之上的赭土和残积土中。主要矿物有含镍蛇纹石、硅镁镍矿、含镍针铁矿。
(9)铅锌矿
拜拉多里斯(Bailadores)火山岩型锌、铅、铜矿,位于该国西部。锌金属储量41.6万吨,品位26%;铅金属储量11.7万吨,品位7%;铜金属储量24万吨,品位1.5%,矿石工业类型块状浸染状硫化矿。成矿时代中侏罗世,透镜状矿体,产于绿泥石石英岩和绿泥石片岩中,在下盘蚀变岩石中具浸染状矿化。地下开采,年产矿石30万~50万吨。
(10)金刚石
委内瑞拉的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奥里诺科河以南的玻利瓦尔州,以高卡、古切贝罗、巴拉瓜、卡罗尼、本图阿里和上奥里诺科等河流为界。主要产地是瓜尼阿莫、拉帕拉瓜卡罗尼、圣埃伦娜、埃尔卡萨维和圣萨尔瓦多·德保尔。1993年.金刚石产量达47.8万克拉。
Ⅲ 矿产储量与资源
(一)能源矿产:油气阿塞拜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据西方业内出版物估计,阿塞拜疆的证实石油储量在9.5亿吨到17.7亿吨之间(R.M.Levine et al.,2008)。《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报道,截至2009年1月1日,阿塞拜疆估计的石油证实储量为9.5亿吨,估计的天然气证实储量为8495.1亿立方米(Oil & Gas Journal,2008)。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估计的石油储量接近于24亿吨。这个估计
数字是依据原苏联的储量分类体系提出来的。阿塞拜疆的油气在陆上和海区均有分布,但大部分储量和资源集中在海区,海上油气田是目前
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勘查和开发的重点。阿塞拜疆的油气聚集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南里海盆地的西部,称为库拉盆地。该盆地介于大、小高加索山脉之间,是一个北西向狭长喇叭状盆地,地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及里海西北大陆架,面积20万平方千米(水域12万平方千米)。阿塞拜疆油气区位于该盆地中东部。
盆地基底深10~20千米,白垩系和古新统沉积岩厚7000~9000米,始新统至中新统厚7000~8000米,上新统及第四系砂泥岩夹石灰岩厚3000~4000米。主要产油气层为上新统中段砂泥岩系,称为 “生产岩系”,在盆地东部厚可达3500米,向西尖灭,为三角洲沉积,共有150多个产层。油气储量多集中在 “生产岩系” 中、下部,上部有的出露地表,油气藏被破坏。曾在陆上发现过白垩系油田,为上白垩统火山喷发岩风化壳油藏。
阿塞拜疆油气区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开采历史的老油气区,陆上古近纪—新近纪勘探程度很高,海上油气潜力很大。最近十几年来,阿塞拜疆招商引资,大力勘查和开发海上油气田,取得了突出成绩。
近年来发现的大型海上油田主要有阿泽里、恰雷格和久涅什利油田,前面提到过,阿塞拜疆目前最大的合资项目AIOC,正是以这三个大油田(业内人士取三个油田英文拼写的第一个字母,称为ACG巨型构造)作为开发对象。ACG巨型构造的石油证实储量起初是7.56亿吨,后来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将此数调高至9.66亿吨(R.M.Levine et al.,2006)。
1999年发现的沙赫杰尼兹气田位于巴库东南96.6千米的海域,被认为是最近20年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发现之一,据项目经营者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潜在可采收储量约有4240亿立方米天然气和8200万吨凝析油(R.M.Levine et al.,2007)。其他一些资料来源估计该气田含有近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据阿塞拜疆地矿界权威人士说,该气田的储量包括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和2000亿立方米凝析气(В.Баба-заде и др.,2007)。该气田由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与英、法、俄、意、伊朗、挪威、土耳其等国石油公司组成的经营公司开发(R.M.Levine et al.,2007)。
(二)金属矿产
阿塞拜疆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汞、锑、金等,现有矿床以中、小型者居多(图8-1)(В.Баба-заде и др.,2007)。
1.铁、锰
阿塞拜疆的铁矿床有三种类型: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热液交代型和沉积型(磁铁矿砂岩)矿床。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矽卡岩型矿床,其工业矿床分布在达什克桑矿区中部,有达什克桑、南达什克桑和达米罗夫矿床。达什克桑矿床是前苏联的大型矿床之一,工业储量超过3亿吨。矽卡岩磁铁矿矿体是缓倾层状矿体,在有的地段长1000~4000米,厚度为4~5米至60米不等,铁平均品位45%~60%。铁矿石中钒和钴含量高(达 0.04%),可顺便回收利用。
阿塞拜疆目前还没有找到具有一定规模的锰矿,只对一些规模不大但有远景的晚白垩世火山沉积型锰矿床或多或少作过调查。莫拉贾利勒锰矿床的层状矿体长约200米,厚度为0.3~3米,有时达10米。矿石含锰17%~32%,铁20.4%~42%,P2O5 1.54%。在小高加索山脉南坡阿尔兹构造带内还有一些细脉浸染型矿点。
2.铝
阿塞拜疆利用明矾石提炼铝。扎格利克大型明矾石矿床的工业储量有1.3亿吨。阿塞拜疆政府批准了一项与荷兰公司的合同,将阿塞拜疆铝业公司(由吉扬贾氧化铝厂、苏姆盖特炼铝厂和扎格利克明矾石矿山组成)交给荷兰公司长期管理,前6年后者注资6亿美元,每年生产25万吨铝产品,其中90%供出口。
在阿塞拜疆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东北部的二叠纪沉积底部,发现了一系列铝土矿矿点。铝土矿和含铝土矿岩石厚度为2~13米,有的地段延伸长度为1.5~2千米,形成层状-透镜状矿体。铝土矿中Al2O3含量为30%~57%。
图8-1 阿塞拜疆金属矿床矿点分布图(引自В.Баба-заде идр.,2007)
3.铜、钼
在克达别克和奥尔杜巴德矿区分布有一些中小型斑岩铜、钼矿床。克达别克矿区有卡拉达格、哈尔哈尔和贾吉尔恰伊矿床,铜的总储量超过150万吨。拟建采矿企业。奥尔杜巴德矿区有米斯达克、盖达格、季阿赫恰伊、盖格尔等矿床,储量超过100万吨,还有含铜黄铁矿矿床。
在纳希切万自治区共和国分布有含铜砂岩矿床和矿点。在长达60~70千米的渐新世沉积发育带范围内,见有3个矿化层,厚3~5米,平均含铜0.3%~0.5%,个别地段高达0.5%~1.5%
纳希切万自治区共和国的深成热液脉型钼矿床也很有前景(帕拉加恰伊矿床),在其下部层位还产有斑岩铜矿石。在大高加索山脉南坡,广泛发育黄铁矿型铜矿床和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有别洛卡内-扎卡塔雷矿区的马济姆恰伊、日希赫和克赫纳梅丹矿床。
4.铅、锌
在大高加索山脉南坡,有一个久穆什卢格矿田,内有同名矿床和一些有远景的矿点。还发现大量有远景的铅锌矿床,如阿格达拉、纳西尔瓦兹、克瓦努茨、科武尔马达拉西、马兹里、萨帕尔达拉等矿床。其中,纳西尔瓦兹矿床C2级铜铅锌矿石储量为34.5万吨。在小高加索山脉山前地带,最有远景的是梅赫马宁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空间上与闪长岩-斑岩小侵入体有关。
在阿塞拜疆境内共发现了20多个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大多数分布在别洛卡内-扎卡塔雷矿区,其中就有特大型的菲利兹恰伊矿床。该矿床只有一个层状矿体,沿走向已勘探的矿体长1200米,厚度从西向东有规律地逐渐增加,从0.1~0.2米到25米。无论是矿体顶板还是底板,层状-条带状和块状矿石与围岩都有明显的突变界线。矿石有用组分与含量:Cu 0.27%~1.03%,Zn 1.01%~3.69%,Pb 0.21%~1.58%,Ag 15.65~45.41克/吨。矿床中见有铜-磁黄铁矿矿石,占矿石总量的2%。
卡茨达格、卡捷赫、马济姆恰伊、萨加托尔等矿床探明储量也很大,通过对原来研究得不够详细的矿床进一步做工作,或者勘探已知矿床的两翼、深部层位和两矿之间地段,都有增加储量的现实前景。
总之,阿塞拜疆矿业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阿塞拜疆西北地区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储量巨大,而且存在扩大储量的现实可能,在此地建立大型有色冶金中心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汞、砷、锑
在小高加索地区发现了十多个实际上是单一金属的汞矿床(阿吉亚塔格、绍尔布拉赫、阿格卡亚等)、锑矿床(耶利兹格尔)和锑汞矿床(列夫恰伊)。在阿拉兹地区,则有达雷达格、萨尔瓦尔塔、奥尔塔肯德、巴什肯德等砷矿床和矿点。据推断,在达雷达格含矿断裂的深部,主要在古新世砂岩段,可能有砷的工业聚集。
克达别克矿区的比季布拉赫铜砷(斜方硫砷铜矿)矿床很有意义。在图特洪河和列夫恰伊河流域,发现了产在硅质灰岩(似碧玉岩)中的锑矿点。小高加索山脉东端倾伏区的朱瓦尔拉锑矿点(含汞)很有意义,矿体长200~800米,平均厚7米,主要矿石矿物是辉锑矿,取样截面上锑的平均含量为2.5%~3%,有的地方6.5%~7.3%,偶尔高达13%。矿石中还含有砷、铜,偶见金、银。
6.金
阿塞拜疆对小高加索地区的4个金矿床作过详细勘探:克孜勒布拉赫、维什纳林、戈申和达格克萨曼矿床。4个矿床集中产在狭长的热液蚀变岩石带中,都计算了工业储量,认为可以开发,矿山技术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利。小高加索地区的其他金矿产地都作过不同详细程度的研究。
近年来,在达利克桑矿区和丘拉克恰伊河流域,发现了乔夫达尔和基亚帕兹两个发育低温热液少硫化物细脉浸染矿石的地段,金的工业储量和资源量相当大。
在小高加索山脉南部梅格里-奥尔杜巴德岩基的内接触带,产有一批金矿床和矿点,其中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有皮亚兹巴什、沙卡尔达拉、卡利亚基、克瓦努茨等矿床。皮亚兹巴什矿床的1号矿脉已被证实具有工业价值,并且计算了储量。矿田范围内有大量(超过70条)含金石英脉,邻区普查工作也发现了许多矿脉,说明有必要作深部评价,首要任务是预测1号矿脉(在地表金含量高达20克/吨)工业金矿化的延伸深度。穆嫩达拉矿床的工业价值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矿床已计算了储量,还作了矿石工艺试验,制定了选矿方案。
在阿塞拜疆,含金黄铁矿矿床是金矿资源的重要对象,其金含量足以将之作为主要成矿组分,例如克达别克矿床等。小高加索的所有斑岩铜矿中,金都以混入物的形式赋存在矿石中,含量通常为 “痕量” 水平,1克/吨或高一点。大、小高加索地区的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也具有类似特点。
许多河流流域,特别是近平原河段,晚第四纪冲积层中的砂金,具有很大实际意义。
(三)非金属矿产
阿塞拜疆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膨润土、白云岩、重晶石、沸石、岩盐、溴碘和硼(В.Баба-задеи др.,2007)。
1.白云岩
沿着阿拉兹河中游左岸,有一个宽阔的白云岩分布带。白云岩层的厚度达到1200~1500米。涅格拉姆矿床是最大的矿床,工业储量1.4亿吨,矿床产在朱利法二级复背斜中。灰色、红灰色和玫瑰色均质白云岩组成大型层状矿体,厚度为980米。
2.膨润土
膨润土主要产在小高加索山脉东北山前地带(达什萨拉赫拉、汉拉尔等矿床)和大高加索山脉的东南倾伏地段(什汉达格、别格利亚尔、基亚什库拉克等矿床)。
达什萨拉赫拉矿床的工业储量有1亿吨,有一个层状矿体,分中部和南部两个矿段。中矿段沿走向延伸900米,南矿段长度为1300米,二者矿体的宽度分别为250~300米和360~380米,平均厚度分别为66米和35米。膨润土主要由蒙脱石组成(70%~85%),其次是高岭石、水云母、方解石、鳞石英,偶含变水高岭石和石膏。膨润土属碱性膨润土(碱性系数平均为2.3),在干燥空气状态下膨胀率为10~19倍,主要为12~13倍。这种高膨胀率(大于12倍)、高分散率的膨润土可用来制备球团矿,配制优质泥浆。这类膨润土在该矿的工业储量中占一半以上。矿床的矿山技术条件有利。
3.重晶石和沸石
乔夫达尔重晶石矿床的预测资源量超过150万吨,完全可以安排开采。在塔乌兹矿区,发现了艾达格大型晚白垩世凝灰岩矿床,其天然沸石-单斜发沸石含量为70%~90%,平均51.3%,工业储量3000万吨。伴生矿物有丝光沸石、片沸石、钠沸石、方沸石等。含沸石地层延伸长度为1.5千米,厚度为35~100米。艾达格矿床的天然沸石吸附性能好,经济价值高,很有利用价值。此外,在戈尔内塔雷什和阿拉兹等地区,也发现了沸石矿点。
4.岩盐
纳希切万、苏斯塔、杜兹达格、涅格拉姆、沙卡拉巴德-科沙季津矿床,是阿塞拜疆最大的岩盐矿床,它们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新近纪大含盐盆地。其中,涅格拉姆矿床尤其引人注目。岩盐矿层沿倾向可追索3千米,走向长度为400~800米,厚度为46.690米,氯化钠含量83%~96%。按照纯镁含量,该矿床的岩盐满足 “超级” 和 “高级” 品级要求,纯镁最低含量为0.004%,最高含量为0.06%。岩盐根本不含硫酸钠和氯化钾,硫酸钙和氯化钙总量(0.54%~0.85%)稍高于二级盐标准。不溶残渣含量高(1.38%~8.96%),是降低岩盐质量的主要因素。该矿床BC1级表内储量为73.6万吨,预测储量估计为12亿~15亿吨。
5.溴和碘
阿塞拜疆拥有涌水量为25万立方米/昼夜、碘和溴含量高的大型地下水源地。碘溴水(又称工业地下水)的巨大储量集中蕴藏在巴巴扎南、米绍夫达格、希林、涅夫捷恰拉、比纳-戈夫桑、科图尔达格-卡尔马斯等水源地。现今还在生产的巴库和新涅夫捷恰拉两个碘溴工厂(分别年产碘440吨和800吨,溴4600吨和3000吨),仅仅利用了这种矿产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储量。这种工业地下水中还含锶,现在采用的加工工艺还不能提取出来。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资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阿塞拜疆的溴储量为30万吨,储量基础也为30万吨,按储量在美国、约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之后,居世界第五位。2008年溴产量估计为2000吨,占世界第五位。碘储量17万吨,储量基础34万吨,储量仅次于智利和日本,与土库曼斯坦并列世界第三名。2008年碘产量估计为300吨,名列世界第五。
6.硼
在阿塞拜疆,有一种特殊而有效的硼矿资源,这就是泥火山的死火山角砾岩。仅仅统计了16个这样的开采对象,含硼硬石膏(B2O3)的数量就有750万吨左右,其含量为0.16%。这种火山喷发物中稀有元素的含量高:锂0.0045%~0.1%,铷0.008%~0.025%,铯0.0025%~0.1%。阿塞拜疆境内已查明220多个泥火山。
和无数现代盐湖和埋藏盐湖一样,在纳希切万向斜的盐类沉积层中发现的硼矿点(久兹恰伊、科赫等),在拉吉奇凹陷及其他构造的迈科普组含石膏砂泥质沉积岩层中发现的硼矿点,都有工业前景。在纳希切万含盐地层中发现了水方硼石和硼镁石,在一些小侵入体的接触带内发现了硅硼钙石矿点。在克达别克矿区,电气石化次生石英岩B2O3含量达8%~9%,岩层厚10~15米。纳希切万地区的达雷达格碳酸砷泉水涌水量大,含硼硬石膏浓度高(800~1200毫克/升),很有价值。纳加吉尔泉的硼浓度也偏高(200毫克/升)。
Ⅳ 矿产工业
(一)能源工业
1.石油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目前石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从2000年到2007年石油产量逐年增长,由3.23亿吨增至4.91亿吨。2008年产量有所下降,为4.885亿吨,比2007年减少了0.51%(表2-11)。这是俄罗斯近十年来石油产量第一次下降。产量主要来自西西伯利亚的汉特-曼西自治区(占全国总产量的56.8%)和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占8.0%),以及欧洲部分的伏尔加河沿岸(占11.1%)和乌拉尔联邦区(11%)(表2-12)。主要生产公司是:“俄罗斯石油”无限股份公司(ОАО “ НК Роснефть”),2008年产量为11384.6万吨; “卢克” 石油无限股份公司(ОАО “НК Лукойл”),2008年产量为9024.5万吨; “秋明-英国” 石油无限股份公司(ОАО “THK-BP”),2008年产量为6879.4万吨; 以及 “苏尔古特油气” 无限股份公司(ОАО “Сургутнефтегаз”),2008年产量为6168.2万吨(表2-13)(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表2-11 1970~2008年俄罗斯和世界石油开采量
资料来源: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表2-12 俄罗斯2008年石油和凝析油按地区的开采量
资料来源:А.Г .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2008年俄罗斯石油开采量的下降不是偶然的。早在多年前,俄罗斯业内权威人士就作出过这种预言。业内人士还指出,鉴于俄石油原料基地的严峻形势,要想维持近几年的开采水平,必须建立新的石油开采中心(东西伯利亚,以及鄂霍次克海、伯朝拉海和里海大陆架)(刘吉成摘译,2007b)。
2.天然气
俄罗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天然气生产国,2008年产量为6017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西西伯利亚是天然气主要产区。联邦政府控制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得天独厚,不仅是俄罗斯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垄断企业。
3.煤炭
俄罗斯煤炭产量1990年曾经达到3.95亿吨的水平,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猛降到3亿吨以下,20世纪90年代一直在2.5亿吨上下徘徊,2000年为2.58亿吨,2005年2.98亿吨,2006年3.1亿吨,2007年3.14亿吨,2008年约3.22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图2-14)。大部分产量来自库兹涅茨盆地,其次是坎斯克-阿钦斯克盆地、伯朝拉盆地和顿涅茨盆地等。煤炭产量中,烟煤占主要地位,其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65%左右。
表2-13 俄罗斯1999~2008年的石油开采量(按公司细分)
资料来源:А.Г.Коржубаев,П.В.Эдер,2009。
4.铀
俄罗斯铀精矿产量自2000年以来逐年增长,2007年达到3413吨(铀含量),占世界第四位,其产量只能满足需求量的23%。目前赤塔州的斯特列尔佐夫斯卡铀矿床是俄唯一在采铀矿床,埃利孔、УДК、奥洛夫三个铀矿床已于2007年获得了采矿许可证,组建了铀矿开采企业。经过合并重组,俄罗斯铀-稀有金属-金股份公司(APM3)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铀矿开采企业,控制国内一切采铀活动,并在哈萨克斯坦建有合资企业,按拥有储量和开采量,已跻身世界五强之列(А.В.Бойцов и др.,2008)。
(二)金属矿产工业
1.黑色金属工业
(1)铁
2006年俄罗斯铁矿石产量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0381万吨,2008年为1.1亿吨,居世界第五位(马建明,2008a;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主要产区包括库尔斯克磁异常区(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西北地区(2200万吨)、乌拉尔地区(2200万吨)和西伯利亚地区(1800万吨)。最大的几家铁矿公司是库尔斯克磁异常区的列别季、米哈依洛夫卡、斯托伊洛和乌拉尔的卡奇卡纳尔采矿公司。
俄罗斯原钢产量近年来持续上升,2008年达到7400万吨,占世界第四位,原钢产量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公司包括马戈尼托哥尔斯克、谢韦尔(切列波韦茨)、新列佩茨克、下塔吉尔、米切尔(车里雅宾斯克)、西西伯利亚(新库兹涅茨克)钢铁公司。
(2)锰
俄罗斯锰矿石产量2006年估计为11.5万吨,相当于伊朗的产量,占世界第12位,在独联体国家中位列乌克兰(224.5万吨)、哈萨克斯坦(220万吨)和格鲁吉亚(22.5万吨)之后。俄罗斯的锰铁合金和硅锰合金产量较高,2006年为29.5万吨,占世界第八位。
(3)铬
俄罗斯目前只开采萨拉诺夫矿床和岑特拉利内矿床,铬矿石年产量仅有50万吨,勉强够需求量的一半,另一半从哈萨克斯坦进口(Г.А.Машковцев и др.,2009)。
2.有色金属工业
(1)铜(图2-21)
据 《World Metal Statistics》 2009年的资料,近几年俄罗斯铜矿山产量逐年下降,到2008年略有上升,为78.48万吨(含铜量),占世界第六位(表2-14)(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资料估计的俄罗斯铜矿山产量低一些,2008年为75万吨,占世界第六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表2-14列出俄罗斯近几年铜矿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
表2-14 俄罗斯铜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据俄罗斯人的资料(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2006年俄罗斯铜矿开采量为79.35万吨(含铜量,下同)。主要的在采矿床是:诺里尔斯克矿床群(占铜开采量的60%)的铜镍矿床(“十月” 矿床41.47万吨,塔尔纳赫矿床4.97万吨,诺里尔斯克I矿床1.42万吨),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占30%)的黄铁矿型铜锌矿床(加伊矿床6.38万吨,萨弗亚诺夫矿床3.64万吨,乌泽尔加矿床2.59万吨,乌恰雷矿床2.01万吨,列特涅耶矿床2.18万吨,朱欣斯克矿床1.8万吨)。铜矿山企业十分集中,8家企业提供了俄罗斯90%的铜开采量(表2-15)(И.Ф.Мигачеви др.,2008)。
表2-15 俄罗斯主要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截至2007年1月1日)
注:(1)按2001年最大开采能力计算的保证年限,从2004年起停止开采。
资料来源: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2)镍、钴
据俄罗斯人的资料,2006年俄罗斯开采了36万吨镍和1.6万吨钴,主要产自西伯利亚联邦区(诺里尔斯克矿床群生产了78.2%的镍和72.2%的钴)和西北联邦区(摩尔曼斯克州生产了13.7%的镍和10.4%的钴)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只有8%的镍和16%的钴产自乌拉尔的硅酸盐型(红土型)矿床(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按照西方的统计资料,俄罗斯2008年镍矿山产量为28.68万吨,略低于前三年的水平,但仍在世界上占第一位(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2008年钴的矿山产量估计为5800吨,占世界第五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俄罗斯近年镍矿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见表2-16。
表2-16 俄罗斯镍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诺里尔斯克镍采冶联合企业是俄罗斯最大的镍钴生产公司,其镍产量占国内产量96%,钴产量占95%,铜产量占55%。在世界上,它是镍和铂族金属生产量名列前茅的生产公司,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如下:镍大于20%,钯大于46%,铂约12%,钴大于10%,铜3%(О.Н.Симонови др.,2009)。
(3)铅、锌
俄罗斯2006年开采了7.06万吨铅,全部产自13个铅锌矿床(图2-21),其中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的3个矿床就占了总产量的87.4%(表2-15)。在开采的黄铁矿型铜矿床、银-多金属矿床和锡-多金属矿床的矿石中,11%的铅未回收,存留在尾矿中。
2006年俄罗斯锌的开采量为30.3万吨,其中80.7%产自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和乌拉尔联邦区的20个黄铁矿型铜锌矿床。另有13个铅锌矿床开采了全国19.1%的锌,而这类矿床要占全国锌储量的71%。和铅的情况一样,银-多金属矿床和锡-多金属矿床采出来的矿石中,锌未被回收,残留在尾矿中(占锌开采量的0.2%)。6个企业提供了80%的锌产量(表2-15)。值得指出的是,作为锌开采量主要来源的黄铁矿型铜锌矿床,锌的回收率较低,不超过71%,其尾矿中锌含量高达1.22%(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西方国家统计的俄罗斯铅和锌的矿山产量与俄罗斯报道的相差较大,据2009年《World MetalStatistics》 的资料,俄罗斯2007年和2008年铅的矿山产量达到4.8万吨,较2006年增长了40%多; 2008年锌矿山产量18.6万吨,较前两年有所增加。俄罗斯铅锌产量一直上不去,在世界上排第十名之后。近年来铅锌矿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如表2-17和表2-18所列(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2-17 俄罗斯铅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4)铝
目前俄罗斯有3个矿山在开采铝土矿: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北乌拉尔铝土矿矿山,科米共和国的中提曼铝土矿矿山,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北奥涅加铝土矿矿山,其中只有前者是优质矿石(图2-21)。俄罗斯铝土矿产量从2001年的459.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640.93万吨,之后连年下降,2008年降至530.2万吨(表2-19)。原铝产量近年来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330万吨增至2008年的418.7万吨,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俄罗斯霞石正长岩精矿(25%~30%)的产量近年来保持在年产100万吨的水平。主要的铝生产企业为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和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公司(Sual),前者是俄罗斯最大的铝生产公司,占有俄70%的铝市场,后者是俄第二大铝生产公司和铝土矿主要生产公司,这两家公司控制着俄罗斯所有的铝、铝土矿和氧化铝企业。2007年3月,Rusal发起与Sual和瑞士嘉能可(Glencore)国际公司合并,组建成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Rsual),成为全球铝业巨头。该公司正在大力更新设施,扩大生产能力,争取缓解俄罗斯铝生产企业对国外原料供应的依赖性。
表2-18 俄罗斯锌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2-19 俄罗斯铝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5)钨、锡、钼(图2-21,2-25)
俄罗斯钨精矿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下降,从1995年的5400吨(钨含量,下同)下降到2000年的3500吨。从2001年开始,钨精矿产量逐年增长,2004年达到5500吨的水平,2006年又降为4000吨,2008年可能为3200吨,占世界第二位。矿石主要采自远东的滨海边疆区,加工企业是北高加索纳利奇克的吉德罗冶金工厂。
俄罗斯锡的矿山产量近十几年来一直走低,从1995年的9000吨下降到2002年1300吨,降至低谷,2005年恢复到3000吨水平,之后又不断下降,2008年从2007年的2400吨陡降为1118吨(表2-20),世界排名接近第7名。
表2-20 俄罗斯锡矿产品产量、进出口量及消费量(吨)
资料来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钼的矿山产量变化不如钨、锡那么大,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年产2000多吨,目前年产3000~4000吨,居世界第八位。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估计2008年产量为3500吨,而 《World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9)资料估计,近几年的年产量都是4800吨。在采矿山主要有西外贝加尔地区的吉达钨钼矿山、北高加索的特尔内奥兹钨钼矿山、索尔斯克地区的索尔斯克钼矿开采企业、赤塔州的沙赫塔明斯克钼矿开采企业。俄罗斯专业人士指出,当前俄罗斯钼产量只及1991年产量的一半,但70%的钼原料都出口了,在不久的将来,因生产优质钢材,钼的需求量预计将增至每年1.2万~1.3万吨,钼的开采量需要扩大1~2倍。
(6)锑
目前仅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萨雷拉赫和先塔昌两个金锑硫化物矿床进行开采。锑的矿山产量从1995年的6000吨下降后一度保持在4000~4500吨的水平。2002年骤降到1000吨,2004年至今保持在年产3000吨的水平,居世界第六位。锑精矿由萨雷拉赫公司生产,因加工企业远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梁赞,故锑精矿全部出口,而俄罗斯每年需要的4000~6000吨锑,要从中国、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口。
(7)钒
俄罗斯与南非、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一道,是世界钒的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钒产量的30%。钒产量从2004年以来大幅上升,2008年估计为1.6万吨,仅次于南非和中国,居世界第三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目前在采矿床是乌拉尔卡奇卡纳尔矿床,由丘奈沃伊和下塔吉尔钢铁厂冶炼金属,图拉钒化学冶金厂生产钒氧化物。
3.贵金属工业
(1)金
据俄罗斯金矿企业家协会年度工作报告,俄罗斯金的年产量(指开采量和伴生金、再生金产量)近年来保持在160~180吨的水平,2002年为170.9吨,2004年174.1吨,之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降至162.8吨,2008年又升至184.5吨,占世界第五位(表2-21)。世界金属统计局的资料表明,俄罗斯金矿山产量前几年在160吨上下波动,2008年骤降至94.6吨,在世界上居第七位。
表2-21 俄罗斯2002~2008年岩金和砂金开采量及对2009年的预测(千克)
资料来源:В.Н.Брайкои др.,2009。
2008年开采量超过3吨的主要采金区共有11个,占全俄金开采量的96.5%,它们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楚科奇自治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马加丹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车里雅宾斯克州(表2-22)。年开采量超过1吨的采金企业有22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极地金矿公司(Полюс Золото)、楚科奇金矿公司(Чукотская ГГК)、彼得罗帕甫洛夫斯克公司(ГК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等(表2-23)。这22家企业的开采量占全俄金开采量的74.8%。外国公司控制的企业在2008年金开采量中占的比例为20.7%,前几年一般占16%左右。
从所开采的矿床工业类型来看,总的趋势是岩金矿床开采量及所占比例增加,砂金矿床开采量及所占比例减少。如2001年开采量中岩金矿床占39.7%,砂金矿床53.0%,综合性矿床(表中的伴生金)7.3%。2002年岩金矿床和砂金矿床开采量相当,从2003年起,岩金开采量超过砂金开采量,并不断上升,砂金开采量则逐年大幅下降,到2008年,上述几个比例数字分别改变为62.3%(岩金),30.7%(砂金)和7.0%(伴生金)。俄罗斯采金业业内有关人士认为,自2002年以后,砂金开采量的下降,特别是砂金开采企业数量锐减(主要开采砂金的年开采量低于500千克的企业减少30%)及开采量所占的比例下降,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俄联邦政府对砂金矿开采支持不够; 将地下资源的利用交由联邦一级管理的行政改革没有奏效; 联邦各主体对各自境内采金企业活动的影响力下降; 联邦国家地下资源管理机关或其区域管理机关的竞卖活动(竞拍地下资源勘探、开采和地质研究权),没有考虑到现有采金企业的利益及其对区域预算的贡献,加大了企业开支。有关人士进而主张,为了改善采金企业的工作条件,必须修改俄罗斯 《地下资源法》,废除给现有采金企业授予地下资源地段进行勘探和开采的拍卖制度,将授予地下资源地段以进行地质研究,以及进行砂矿勘探和开采的权限交还给联邦主体一级。
表2-22 俄罗斯2002~2008年金的开采量和产量(千克)
资料来源:В.Н.Брайко и др.,2009。
表2-23 俄罗斯2006~2008年主要金矿公司的开采量(千克)(1)
续表
注:(1)此表数据不全。表中最大的金矿公司Полюс Золото公司2007年开采量缺失,现根据原作者2007年总结报告补上,2008年开采量据表中给出的增长比例推算列出。
资料来源:В.Н.Брайко и др.,2009。
(2)银
俄罗斯现有103个矿床开采银,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其中综合性矿床占开采量的57%。银的主采区是远东联邦区,占全俄开采量的65%。西方国家的统计资料估计俄罗斯目前银的年产量在400吨水平,能排在世界第十名位置上。在各联邦主体中,马加丹州因为开采杜卡特银矿床和其他银矿床而名列第一,占开采量的48%,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占第二位,占开采量的12.3%,主要开采哈坎贾矿床; 泰梅尔自治共和国占第三位,那里开采着名的诺里尔斯克矿床群的铜镍硫化物综合性矿石,顺便回收银。
(3)铂族金属
俄罗斯铂族金属年产量在2003~2006年期间保持在140多吨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钯年产量在98吨左右,居世界首位。近几年铂族金属产量下降,2007年为120.5吨。目前铂年产量估计维持在18~20吨之间,钯年产量在80~82吨之间。俄罗斯有资料说(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идр.,2008),2006年铂族金属产量为156吨,其中149吨产自原生矿床,7吨产自砂矿。原生矿床中生产的铂族金属的全部产量,来自诺里尔斯克矿床群(占99.5%)和贝辰加矿床群的铜镍硫化物综合性矿石。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镍和钯生产公司,是俄罗斯头号铂族金属生产商,也是俄罗斯唯一的钯生产商,其钯产量占世界产量的46%以上,铂产量占12%以上(О.Н.Симонов и др.,2009)。
(三)非金属矿产工业
1.磷
俄罗斯的磷产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2003~2006年期间年产磷矿石(磷酸盐岩石)1100万吨左右,折合P2O5约400多万吨,占世界第四位。其中,磷灰石精矿(37%~39.6%P2 O5)412万吨,磷块岩(19%~30%P2O5)30万吨。磷灰石矿石产自科拉半岛希比内岩体霞石正长岩矿床,磷块岩主要产自伏尔加-维亚特经济区。近20年来,磷块岩开采量和磷肥产量每况愈下,到2007年,所有磷块岩矿床的工业开采量最终停止。这意味着俄罗斯虽有大量磷块岩储量,却没有磷肥了(М.И.Карпова и др.,2009)。
2.钾盐
俄罗斯是世界上仅次于加拿大的钾盐生产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钾盐开采量不断增加,2005年开采量为760万吨K2O,钾肥产量625万吨,钾肥产量比1990年增长62%,也超过历史最好年份1985年(540万吨K2O)。2006年钾盐开采量降为697万吨K2O,钾肥产量为572万吨。2007年钾盐开采量为768万吨,钾肥产量猛增至1110万吨。在采的唯一矿床是乌拉尔联邦区的上卡姆矿床,由乌拉尔钾盐公司(Уралкалий)和 “钾石盐” 公司(Сильвинит)开采,目前其钾盐开采量大约各占一半。
3.菱镁矿
俄罗斯菱镁矿产量近年来都稳定在100万~120万吨的水平,2006年为120万吨,与朝鲜并列世界第三位。最大的氧化镁生产商是菱镁矿集团(Magnezil),开采车里雅宾斯克州的萨特卡菱镁矿矿床。戈卢博耶矿床2006年8月投入开采。
4.萤石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萤石精矿(55%~96.4% CaF2)产量近年来不断增加,2005年达到24.6万吨之后又急剧下降,2008年产量估计有2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萤石主要采自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有外贝加尔的阿巴盖图伊、乌苏格利、恰克图、卡兰圭等矿床,滨海边疆区的波格拉尼奇和沃斯涅先斯克矿床。
5.硼
俄罗斯硼矿石产量近几年变化较大,2004年以前的几年间硼矿石(多种硅灰硼石矿石的混合物,含B2O38.6%)年产100万吨,2004年骤减为50万吨,2005年和2006年为40万吨,2008年估计也是40万吨,占世界第四位。
6.金刚石
俄罗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金刚石生产大国,天然初级金刚石(宝石级加工业级)产量近十几年来在稳步增长,2000年达到顶峰的4500万克拉(图2-28),然后略有下降,2006年为3840万克拉。合成金刚石产量近年保持在年产8000万克拉的水平,仅次于美国(奚甡,2008i)。天然金刚石开采加工的基本格局未变,主产区仍旧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雅库特含金刚石区(表2 -24)。俄罗斯萨哈金刚石联合公司(АЛРОСА)是俄罗斯最大的国家垄断性金刚石生产企业,其金刚石产量约占全俄产量的97%。该公司旗下拥有4个采选联合企业:“成功”(经营 “闪光”、“成功” 岩筒)、“和平”(经营 “和平”、“国际” 岩筒)、艾哈尔(经营艾哈尔、“共青团” 岩筒)、纽尔宾采选联合企业(经营纽尔宾和博图奥巴岩筒)。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的罗蒙诺索夫矿床已于2006年6月全面投产。
表2-24 到2025年金刚石开采量、出口量和需求量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Ю.К.Голубе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