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国产汽车怎么样
1. 伊朗汽车工业的现状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这个国家在中东地区,虽然以石油出口着称,但它的汽车产业却不容小觑。
2. 伊朗的汽车产销量令人印象深刻。2019年,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而伊朗则为178辆。考虑到伊朗的人口规模,这一数字尤其引人注目。
3. 伊朗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据汽车媒体报道,伊朗的汽车年销量曾一度突破100万辆,并在2011年创下160万辆的历史新高,全球排名第15位。
4. 伊朗的汽车工业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之后,汽车工业排名第三,为伊朗贡献了近十分之一的GDP。
5. 伊朗的汽车产业历史悠久,早在巴列维国王时期就开始发展。目前,伊朗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IKCO和赛帕已经通过与法国Logo集团和雷诺集团的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生产线。
6. 伊朗在推进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90%的水平。然而,由于西方大国的技术封锁,伊朗的汽车工业目前面临一些挑战。
7. 尽管面临困难,伊朗的汽车工业仍在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例如,IKCO现在与东风汽车和海马汽车合作,赛帕也与华晨和长安汽车合作推出新的合资车型。
8. 中国汽车品牌在伊朗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奇瑞成为第一个进入伊朗市场的中国品牌。现在,包括华晨、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江淮等在内的十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伊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9. 伊朗汽车市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伊朗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目的地。然而,由于伊朗经济困境,2019年伊朗汽车市场大幅萎缩。
10. 伊朗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希望伊朗与西方大国的关系能够缓和,伊朗经济能够走出困境,为中国车企带来更多商机。
② 伊朗有中国的武器吗
有,伊朗军队装备了多种中国武器,涵盖陆、海、空等多个领域。
在陆军方面,伊朗有220辆中国59式坦克、250辆中国69式坦克;地面防空兵力包含7个连编制(42套发射装置)的中国“红旗 - 2”防空导弹系统;“通达尔”战术导弹是中国在“红旗 - 2”防空系统地空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M - 7导弹的仿制品。
海军装备方面,伊朗拥有10艘中国“沪东”型导弹艇;将近80艘国产导弹艇配备中国C - 701和C - 704小型反舰导弹;所有护卫舰和导弹艇,包括西方制造的舰艇,都装备中国反舰导弹或其伊朗复制品;岸防部队各旅配备4套中国HY - 2和C - 802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空军装备里,伊朗有36架源自米格 - 21的中国歼7(包括12架歼教 - 7训练战斗型)歼击机。此外,上世纪80 - 90年代,伊朗还从中国获得了HY - 1、HY - 2、C - 801、C - 802等型号的反舰导弹,部分已安装到海军舰艇及部署岸基车载发射型号。西方分析人士还猜测伊朗“法塔赫” - 110导弹参考了中国“东风” - 11A型导弹的设计。
③ 伊朗国产汽车怎么样
欢迎加入我们。告诉我们真相。
如果说汽车大国,我们肯喊颤败定会想到汽车工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德国。说到汽车消费大国,我们首先要想到中国,因为中国的汽车产销量是世界第一。总之,反正谁也想不到伊朗。
在我们的心目中,如果给伊朗贴上标签,无非就是中东大国的字眼,石油出口,等等。恐怕没有人会把伊朗和汽车工业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与我们的固有印象大相径庭。今天,我们来聊聊伊朗汽车的话题。
我们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充满了汽车。交通拥堵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但是你知道吗?2019年,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伊朗为178辆。要知道,伊朗可不是一个8000多万人口的小国。
据汽车媒体报道,自2007年以来,伊朗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2011年更是创下近160万辆的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排名第15位。
众所周知,石油工业和天然气工业是伊朗的经济支柱,但在石油郑颤和天然气之后,汽车工业在伊朗经济中排名第三,贡献了伊朗近十分之一的GDP。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统计,2017年,伊朗生产了超过150万辆汽车,是世界上第12大汽车生产国。伊朗汽车行业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涵盖60多个相关行业,在伊朗工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然,正如我们在节目中所说,伊朗早在巴列维国王时期就投入巨资建立了中东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汽车工业是重要的一环。伊朗的汽车工业和中国的汽车工业很像,都是合资起家。
目前,伊朗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IKCO和赛帕已经通过与法国Logo集团和雷诺集团的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生产线。虽然车型比较老,但目前主要产品还是在Logo405和206、雪铁龙c3等老车型基础上开发的本土车型。,但伊朗一直在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只是部分电控技术还需要进口,现在国产化率已经达到洞明了8、90%的水平。
然而,伊朗的汽车工业现在正随着经济陷入困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所说的伊朗汽车工业的辉煌都是在2017年之前出现的。近年来,随着西方大国恢复对伊朗技术和零部件的封锁,伊朗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着技术引进和零部件进口的困难。在过去的两年里,伊朗的汽车产量已经下降到每年不到100万辆。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技术封锁,伊朗汽车工业也在积极寻找其他海外合作,中国汽车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IKCO现在与东风汽车和海马汽车合作,赛帕也与华晨和长安汽车合作推出新的合资车型。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伊朗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2年,奇瑞是第一个进入伊朗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现在,华晨、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江淮等十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合资企业在伊朗销售汽车,其中奇瑞做得最好,现在在伊朗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现在,中国汽车在伊朗的总市场份额已超过20%。2018年,伊朗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目的地。
然而,随着伊朗经济陷入困境,包括中国汽车在内的整个伊朗汽车市场在2019年大幅萎缩。和伊朗经济各行各业一样,伊朗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生存。我们希望伊朗和西方大国能够尽快缓和,伊朗经济能够走出困境,为中国车企带来更多商机。
在节目中,我们提到了伊朗的汽车工业。我们特意准备了一篇文章介绍伊朗汽车工业的发展。感兴趣的朋友请在我们的头条“讲道理”中回复“伊朗汽车”字样,并提供全文。
百万购车补贴
④ 世界各国军事实力对比
第一档次:强大海权支撑强大陆权——美国 由于美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势力,控制了世界大半以上的水域,即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入侵美国大陆,发动一场局部战争或者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相反美国凭借海上的霸权,可以轻易将军事力量投送到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海洋是美国的延伸国土,美国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是邻国。在战争中,即占据了地利优势。按照这样的思维,美国侵入中国大陆虽然可以做到,但是代价是巨大的。同样中国想侵入美国海洋势力范围,代价也是巨大的。 总结:美国本土是安全的,然而美国把海洋当做自己的延伸国土,从而要遭遇到更大的挑战,因此美国又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 第二档次: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俄国和中国 即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根本灭亡俄国和中国。比如拿破仑和希特勒在莫斯科遭遇的失败,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 由于任何国家不敢妄自发动对这两国的战争,因此这两个国家不会局限于保卫自己的陆地领土,而是会大力发展海洋力量,还会把陆权影响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以至于这个区域被称作后院——如中亚国家或者中南半岛国家。 还这种日渐发展的海洋力量,必然会和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势力和以英日为代表的海洋势力接触,因此这种力量的比较是极其重要的。既然美国是全球海洋势力,俄国和中国想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实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和英日的海军做到平起平坐的份上。但是俄国和中国可以借助陆权力量来支持海洋上的战争,以至于能够取得对英日的海洋优势。当然我们得看到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对英国或者日本的海军完全不具备绝对优势,俄国和中国的海军遭遇日本的两次失败足以证明。 第三档次:海权国家——英国和日本 即在海洋上,这两个国家是不会轻易被战胜的。比如英国海军自建立之后,就很少遭遇到失败,一再抵御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可能入侵或者事实入侵。而日本两次战胜中国和俄国,甚至突袭美国成功,也能够说明这些完全海岛国家,所具备的海洋优势。只是由于英国和日本所具备的资源,相距美国差距太大,所以无法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但是在海洋上,英国和日本不会惧怕俄国和中国,更没有理由看重德国和法国的海军。 英国和日本相对于德国和法国,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海洋优势轻易的投送军事力量。尽管现在德国和法国仍然有较多部队进驻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是因为德法借助了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海洋控制权。也就是说,如果失去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保护的话,英国和日本更有潜力向海外派兵。 当然由于日本本土受制于美国,这种论述显然是建立在日本完全独立的理解之上。如果日本还是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他想发挥军事上的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国际影响力而言,日本距离英法德可能还要差距很远。但是就目前的军事装备以及构成军事方面的各个要素,都已经不次于英法德。 之所以把代表海权势力的英日排在以陆权势力的法德前面。是考虑到这些国家单独和别的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也只能是局部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显然比的是军事投送能力。 第三档次:海陆兼备国家——法国和德国 由于法国自拿破仑以后的种种表现,让我感到万分失望,因此尽管有诸多刊物都把法国排名弄得很靠前,有排世界第三的,甚至还有排世界第二的。可是我一想到,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被德国短短的几个月贡献,就没有必要在乎这种毫无意义的排名。 假如一个这样的法国安在中国的旁边,而且两个国家需要发生战争的话,我想再没有人会把法国的名词排的那么靠前。一旦发生战争。法国的灭亡甚至可能比二战还要快。 事实上,英日德法在军事实力上应该在同一档次,不分伯仲。之所以把德法排在英日的后面,主要基于:欧洲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能爆发。另外一点,战争只可能是局部战争。而且是在北约体系之下的,能够发挥的只是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投送能力。显然英日能够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德法。 综合理解: 战争发生在中国和俄国之间。由于两个国家几乎占据了地缘上相当的资源,但是俄国有核优势,中国有人口和经济优势。势均力敌,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谁先发动战争,谁就具备战场上的优势。基于这种认识,两国间的战争不会爆发。 中国和日本之间。尽管中国相比日本占据优势,由于日本存在的海洋优势,中国不可能贸然侵犯日本,日本更没有进犯中国。尽管两个国家在钓鱼岛上龌龊不断,但是我的观点:钓鱼岛不会导致战争,钓鱼岛只不过是遏制日本的一种手段,也让中国海军有个发展的借口。怎么也得超过日本吧?要不和日本打架了,我们可输不起。 中国和美国。除非美国入侵中国本土,否则不可能开战。这当然把台湾计算在内。 中国和印度。既然印度都没有进入这个排行榜,那么出现冲突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