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

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2-04-13 11:30:07

㈠ 伊拉克和伊朗是什么关系

伊朗在中国西面,伊拉克在伊朗西面。他们是相邻的阿拉伯兄弟,都信伊斯教。

然而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伊拉克趁伊朗局势未稳之际,发动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

但自从萨达姆政府被推翻以后,伊拉克和伊朗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两国越走越近,出现明显的缓和局面。

(1)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

㈡ 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在西方长期挑拨下,为何始终不为所动

因为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他们的生活习惯早已经和伊朗人融为一体,几乎从一些生活习惯上并没有任何的区别。而且阿塞拜疆和伊朗相比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所以他们选择依靠伊朗这个强大的国家也是很正确的选择。虽然现在伊朗受到西方国家严厉的制裁,导致国内的经济严重的下滑,但是阿塞拜疆人非常的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西方国家根本靠不住他们所以才会想到伊朗。

所以虽然阿塞拜疆人在西方国家的长期挑拨下,依然不会为之所动。这也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阿塞拜疆这个国家是非常弱小的国家,他远远比不上伊朗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他们也知道,西方国家不会真心地帮自己,所以他们才会选择依靠伊朗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国家。

㈢ 为什么阿塞拜疆人会认为他们自己是土耳其人

因为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都属于“突厥人种”,因此有很多的人便认为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过,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有很多的共同点,甚至两者使用的语言都是同一个语言的不同分支而已,如果两国的居民见面的话,那么在交谈之后,双方了解的程度,并不能达到80%。

如果是土耳其的丈夫这样做的话,那么估计早就引来妻子的质问了。而且土耳其实际上是一个人口构成的多元化的国家。而阿塞拜疆人大多数都是黑头发,土耳其人的发色就比较不规范了,所以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

只不过,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阿塞拜疆人,其实只是认为当初两个国家的人都是同一个人种而已。不过,阿塞拜疆人和土耳其人在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上是有很多的不同点的。虽说也有相同点,但是阿塞拜疆人并不是土耳其人。

㈣ 土耳其“吞并”阿塞拜疆,为什么还要向伊朗索要领土

埃尔多安有点飘啊,阿塞拜疆已经被埃尔多安视为土耳其的势力范围了。近日,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公布重磅消息,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一体化工程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土耳其视阿塞拜疆为兄弟国家,两国达成协议,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国居民只需要使用本国身份证,就可以在两国自由旅行,畅行无阻。

这是什么意思?很明显,这就是土耳其在撬墙角,在薅羊毛。现在来看,土耳其不仅仅要从俄罗斯手中把阿塞拜疆“夺走”,而且要替阿塞拜疆出头,向伊朗索要阿塞拜疆省(在伊朗西北部),埃尔多安认为,伊朗侵吞了阿塞拜疆部分领土,理应归还。近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前往阿塞拜疆参加庆祝纳卡战争胜利大会。

对此,伊朗绝对不会答应,哈梅内伊就是阿塞拜疆人,对于阿塞拜疆省的分裂主义分子一向警惕,现在土耳其闹这么一处,伊朗会加紧步伐,防范土耳其动手。不得不说,埃尔多安确实强势,四处出击。现在的节奏是,撬俄罗斯墙角,通过一体化步骤“合并”阿塞拜疆,向伊朗索要领土。以后的历史不知道如何评价埃尔多安,埃尔多安以凯末尔自比,要恢复奥斯曼帝国的荣光,不过,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由英雄变成小丑角色。关注本号,了解更多。

㈤ 阿塞拜疆人的起源

很多参考文献中都把阿塞拜疆人定义为突厥民族的一支,理由是他们说突厥语。然而,现今的阿塞拜疆人被认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后裔。包括弗拉基米尔·米诺斯基在内的多名历史学家解释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区人口是如何开始使用突厥语的。
“公元5世纪或11世纪初,一支被称为乌古斯人的,由塞尔柱家族领导的突厥游牧部族——起初规模不大,后来不断发展壮大并于公元11世纪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占领了阿塞拜疆地区。因此,居住那里的伊朗人和与之相邻的部分外高加索地区的人口开始使用突厥语。阿塞拜疆地区的突厥语的显着特征是具有波斯语的语调,不考虑元音和谐等,这反映出了突厥化的人口的非突厥血统特点。”
突厥人向阿塞拜疆地区长达数个世纪的人口迁移以及该地区的突厥化最终形成了现今的阿塞拜疆民族。 2003年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单倍体表明 说印欧语的亚美尼亚人和说土耳其语的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的遗传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邻居比在其他地区使用他们语言的邻居更相似。”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语种的替代。来自于亚洲中部的一项关于有限的遗传掺合物的证据(特别是单倍体H12),特别是土耳其人,他们比他们的邻居――格鲁吉尼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更高 线粒体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关系是通过一个更大的仅次于高加索区的西欧人口群体,根据一项不包括阿塞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阿塞人群居的格鲁吉亚人。 这个来自于检测的结论表明高加索籍阿塞人拥有一个复杂的人口关系,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东方人,欧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遗传分析显示高加索人口是欧洲人和附近的东方人之间的遗传媒介物,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和附近的东方人更接近。 另一项由俄罗斯遗传学杂志的研究,把阿塞拜疆籍伊朗人(讲塔里什语和塔特语的人)跟土耳其籍阿塞拜疆人联系到一起:
“人口的遗传结构检测了其他说伊朗语的人(波斯人和来自伊朗,奥塞特,塔吉克斯坦斯坦的库德人)和阿塞拜疆人,结果表明来自阿塞拜疆讲伊朗语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区域讲伊朗语的人更接近与阿塞拜疆人。 历史上伊朗籍阿塞拜疆人和高加索人中讲土耳其语的人称他们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为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贾姆人(被库德人称作), 并且宗教身份盛行超过了种族身份。在19世纪当南部的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时,俄罗斯当局,提及到所有的土耳其人例如塔特人,把阿塞人定义为阿塞拜疆人或(Trans)高加索籍塔特人,来区别于其他土耳其人。 俄国的布罗克豪斯和艾芙隆网络字典,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也把阿塞拜疆人指代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 依据上述网络全书里的土耳其塔特人的标题:
一些学者(亚德林采夫,哈鲁津,尚特)表示要改变某些土耳其籍塔特人的用语,他们和土耳其人没有共同点,比如,把阿塞拜疆籍塔特人(伊朗族)叫作阿塞拜疆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
人种学也被约瑟夫·德尼克称作:
“ 纯粹的语言组织和人体组织不一样:因此讲一口土耳其语在高加索和波斯的阿塞拜疆人,已经跟讲伊朗语的Hadjemi-波斯人拥有同样的体型。

㈥ 问阿塞拜疆这个国家的由来~~高手答~!

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又译亚塞拜然。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国名来自于阿拉伯语,意为“火的国家”。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东部,东临里海,南接伊朗,西边和亚美尼亚、土耳其及格鲁吉亚为邻,北界俄罗斯。公元3世纪,阿塞拜疆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之下,公元642年被阿拉伯哈里发国(阿拉伯帝国)征服,9-16世纪遭受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的入侵,1828年阿塞拜疆一部分归并于俄罗斯,其余部分作为波斯的一个省保留了下来。 1917年11月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直接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30日宣布独立,并通过独立宣言,成立阿塞拜疆共和国。

㈦ 阿塞拜疆是哪个国家

阿塞拜疆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国名意为“火的国家”。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里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南高加索地区东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公里。

阿塞拜疆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其飞地—纳西切万自治共和国被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三国所环绕。



(7)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阿塞拜疆气候呈多样化特征,中部和东部为干燥型气候,东南部降雨较为充沛。首都巴库紧邻里海,冬季温暖,1月平均气温为4℃,7月为27.3℃。北部与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夏季平均气温为12℃,冬季为-9℃。

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人们在正式场合及节庆场合讲究衣着,家居环境整洁。

男性见面时都会握手致意,女性则习惯相互亲吻面颊;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见面和分别时,不论性别年龄,还会以相互贴面或亲吻脸颊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鲜花是应邀正式做客或参加欢庆活动时送女主人的常见礼物。

阿塞拜疆人饮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鱼类为主要食材,喜食烧烤类食品、奶制品、甜食和瓜果。当地人日常饮食较简单,但喜欢在节日和私人纪念日举办聚会和宴请活动;宴请客人时多不劝酒,吸烟讲究场合。

㈧ 阿塞拜疆是被俄国抢去的伊朗故土,独立以后为什么没有选择回归伊朗

虽然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国家都想洗掉以前的一些耻辱,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和繁荣,但是有的国家在国家变得强大之后,就是没有收复以前失去的领土。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块土地上有很多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就比如:文化、宗教、习俗和经济水平等等,都让一些国家有不收复的理由。而阿塞拜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伊朗独立后也没有回归。

阿塞拜疆是俄罗斯的邻国,面积只有八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才几千万。由于阿塞拜疆在近代被俄罗斯所占领,让这个国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现在才有了独立的阿塞拜疆国。

第三个原因就是现在两个国家在经济水平上有一些差距。阿塞拜疆因为拥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所以是一个比较有钱的国家,而伊朗相比于阿塞拜疆就比较落后了,所以回归伊朗对于阿塞拜疆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㈨ 请问:俄罗斯与土耳其、伊朗的历史纠葛和现实政治状况

土耳其、伊朗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独立后,土耳其、伊朗也非常重视与这些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力图成为对该地区各个国家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伙伴。

一、历史联系与合作的基础

地处西亚的土耳其、伊朗在地理上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毗邻,历史联系非常紧密。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的居民大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与邻近的土耳其、伊朗非常接近。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伊朗也有很多接触和历史恩怨。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阿塞拜疆等民族同属突厥民族,语言属突厥语系,与土耳其近似。塔吉克斯坦民族语言则属波斯语系,与伊朗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土耳其和伊朗为争夺外高加索地区曾经多次进行过战争。中亚、外高加索地区与土耳其、伊朗在历史上经常被同样的强国所征服,频繁接触,文化上相互影响,直至近代才由于欧洲列强的瓜分被分割开来。
公元10世纪,中亚古老的民族是东伊朗的各个部落,他们实际上是今天塔吉克斯坦人的祖先。公元前6至前4世纪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曾由伊朗阿契米尼德王朝所统治。数百年后,中亚的操突厥语民族人数逐渐增加,并与中亚原来的居民不断接近、融合。11世纪下半叶统治河中地区的卡拉汗尼王朝同塞尔柱突厥人发生过战争。16世纪以后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地区上升为占有一定优势的民族,进入波斯北部,与波斯人等周边民族间既有战争,又有交流。18世纪30年代,波斯曾短暂征服中亚地区。
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民族由一些古老的土着居民融合而成,曾受到过希腊马其顿人、罗马人的侵扰和影响,与土耳其、伊朗等地的早期国家联系紧密。阿塞拜疆民族形成较晚,大约是在11-13世纪,长期接近南方的伊斯兰世界。到16世纪,外高加索地区成为奥斯曼土耳其与波斯(伊朗)争夺的对象。两个国家战事频繁,最后形成了土耳其占领西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和亚美尼亚、波斯占领阿塞拜疆的格局。1722年彼得大帝的“波斯进军”使沙皇俄国也成为一个“竞争者”。由于同时遭到土耳其的进攻,波斯被迫与俄国订立了城下之盟。随后,三方围绕外高加索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一个世纪,1828年和1829年,俄罗斯与波斯、土耳其分别签订条约,夺得了外高加索。[1] 南阿塞拜疆仍属伊朗,西亚美尼亚则有一部分为土耳其所有。被土耳其政府视为“异教徒”的亚美尼亚人在近代史上曾几度受到大规模迫害。[2]
沙俄吞并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土着居民依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就人种、风俗来说,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民族更接近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本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逐步打开国门和各共和国自主权的增加,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邻近土耳其、伊朗很快实现了高层接触和经贸往来。而当时苏联领导人对土耳其现代化模式的“兴趣”也推动一些共和国的领导人把土耳其视为足以信赖的“样板”。1991年,土耳其总统厄扎尔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进行过互访,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议,明确哈土两国将在各个领域建立长期互利合作关系。独立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重新寻找自己的文化渊源,开始了一种“本土化”的回归。在“非俄罗斯化”的过程中,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很容易、也很自然会与土耳其、伊朗等国接近。地理上的便利,文化上的相近,语言、风俗习惯上的相似,加上经济上的互相需要,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较快。
90年代初,对土耳其模式的“充分肯定”使土耳其成为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最受欢迎的“朋友”,甚至一些中亚国家和阿塞拜疆聘请土耳其专家作总统的顾问。1991~1993年,一些中亚国家决定改用拉丁字母,与土耳其在文化、教育、干部培养等方面的联系空前地增加了。对于年轻的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独立初期难以找到一种把国家凝聚起来的力量,难以找到可供依赖的发达的、有着历史延续性的国家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政治上的“真空”,添充进来的有各种各样的思潮,其中占有优势的自然是当地居民最容易接受的伊斯兰思想和突厥主义思想。伊朗和土耳其则被视为这二者的代表。
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因考虑本身的内外部因素,与伊朗关系一般,如担心影响与美国的关系,政治取向上也很不一致。尽管在交通方面伊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伊朗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它既不能提供中亚国家所需的资金,也不能提供新工艺。伊朗不可能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市场上有引人注目的一席之地,只能希望在该地区同外部世界,准确地说,是同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方面起到特殊的“桥梁”作用。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同样也想起到这样一个联系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成为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伊朗由于处于中亚与波斯湾、地中海之间,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邻国多数中亚国家领导人对土耳其、伊朗抱有好感并寄予了较大的期望,想借助于这个有着血缘、语言、宗教联系在一起的“穆斯林兄弟”,使自己早日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在经济上、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解决本国面临的现实困难。外高加索国家在发展对外联系时,伊朗、土耳其作为南边的两个邻居也不容忽视。而土耳其、伊朗等国也希望与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建立密切的关系,打算借助于这些独联体国家的经济、科技潜力为自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国际活动空间,为在国际事务和国家争端中处于有利位置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土耳其、伊朗1992年把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拉进“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多数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把同土耳其、伊朗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土耳其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地理上和文化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土耳其、伊朗丝毫不隐瞒向中亚和外高加索输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战略意图,借此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甚至土耳其和伊朗国内有的政治势力梦想恢复再现“突厥帝国”和“泛伊斯兰国家”的辉煌,试图在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找到市场。
(一)土耳其对中亚五国的政策
土耳其是同中亚五国关系非常密切的“南方”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在发展经济和推行社会政策方面有成功之处,其世俗模式对中亚国家有吸引力。[3] 其经验也受到中亚各国的重视。中亚国家希望土耳其成为联系西方大国的“桥梁”,土耳其也很注意在中亚施加影响,关心中亚的能源开发和政策取向。土耳其是第一个承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独立的国家,非常重视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4]
土耳其对中亚的政策包括:
积极与中亚国家的高层接触,通过签署文件和经常性的磋商确立友好合作关系。如1992-1997年,土耳其总统3次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包括《友好合作条约》在内的共56项文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等各个领域。其中1995年6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签订两国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合作宣言和48项合作协议、备忘录和会谈纪要。土耳其与其他中亚国家也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等许多项协议,还多次邀请中亚国家的领导人到本国访问。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的总统应邀出席土耳其举行国庆活动。每年都有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访问土耳其。苏莱曼·德米雷尔当选为土耳其总统后,非常重视保持和发展同中亚国家的关系,仅在1996-1997年他就对中亚地区进行了5次访问。
扩大经济贸易合作,鼓励本国企业对中亚进行投资。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签署了经济贸易合作协定、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议、避免双重课税协议、银行间相互理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至1995年6月,土耳其向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大型项目即达34个,1998年在哈的2200家外国公司中来自土耳其的有319家;1992-1996年土耳其向土库曼斯坦的投资达到15亿美元,合资项目超过60个。1997年土耳其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来监督、协调对中亚的投资和政策。土耳其在中亚的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承包,土耳其公司往往能够在众多对手中一举中标,优势在于与这些中亚国家政府有着良好的关系,加之其价格和施工质量都具有竞争力;二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加工生产领域;还有是旅馆业和旅游等;三是借助于投资土耳其的国际资本进入中亚地区,土耳其公司作为世界上的大跨国公司在中亚的中介与合作伙伴,如同西门子公司联合取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电站权,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工厂。
希望在解决中亚原料和资源的开发和运输方面发挥作用。1992年7月,土耳其电力和自然资源部与哈萨克斯坦动力和燃料资源部签署了在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矿藏以及建设动力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备忘录。
1994年6月,土哈两国签署石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土耳其在36年中可得到21.6亿桶石油和2089亿立方米天然气,总价值达490亿美元。1995年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成立了工作小组对运输哈石油及土石油公司参与哈石油工业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哈方认为经过土耳其的这条运油线路所经地区政局较稳定,因此是很有前途的运油线路。土耳其对土库曼斯坦与伊朗合作的“跨世纪管道工程”持积极态度,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在1994年10月亲自前往土库曼斯坦,参加该工程的动工典礼。1995年1月,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访问土耳其以后,十分赞赏土耳其对中亚在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支持。土耳其计划铺设一条经里海海底的输油管道,以把石油从哈萨克斯坦的油田输送到土耳其在地中海的港口。1998年10月底,中亚国家的领导人联袂参加土耳其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在安卡拉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与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领导人就铺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问题签署一项联合声明。
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力图在中亚的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土耳其对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的亚信会议和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提出中亚安全与合作论坛达倡议都表示支持。与中亚国家签署反对恐怖活动、非法扩散武器和麻醉品的协议,帮助中亚国家培训军人。土耳其首倡“突厥语国家首脑会晤”机制,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的领导人定期举行最高级磋商。
重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土耳其向中亚国家在科技、文化领域投入很多,如通过卫星无偿为中亚国家播放土耳其的电视节目。土耳其每年接纳大批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出资在中亚建立国际大学。
(二)伊朗对中亚国家的政策。
由于拥有地缘和文化上的便利,伊朗进入中亚比较早,土库曼斯坦因为与伊朗有长达1700公里的共同边界,而且政治经济中心都靠近伊朗,因此,土库曼斯坦领导人认为,伊朗是土库曼斯坦实施新经济计划的“最有利的伙伴”,土库曼斯坦“在各个方面同伊朗扩大和加深紧密的合作,这对整个地区都是有益的”[5] 。但由于伊朗的经济实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满足中亚国家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因此伊朗与中亚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进展缓慢,在中亚各国的对外贸易额中只占有1%左右的比例,甚至远远落在邻国土耳其的后面。伊朗于是改变策略,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把重点放在帮助解决中亚国家的交通困难方面。在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后,伊朗对中亚地区的跨国合作表现得更为积极。[6]
伊朗对中亚五国的政策表现为:
通过成为帮助中亚国家走向世界市场的“纽带”来确立自己的影响。中亚五国同西方国家、亚太国家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伊朗积极促进亚欧陆路运输走廊的建设。中亚国家都属内陆国家,缺乏海洋通道,伊朗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便捷的通道,使中亚国家走向波斯湾。1994年8月24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与伊朗领导人签订一项“跨世纪工程”协议,商定修筑一条经伊朗到土耳其,长约4000公里的输气管道,投资额达70亿美元。1996年5月,从伊朗的马什哈德经萨拉赫斯到土库曼斯坦的捷詹的铁路通车,这使中亚国家有了一条到达出海口的最近的铁路,也使从中国连云港到波斯湾的“大陆桥”全线贯通。1996年哈萨克斯坦经伊朗运输的石油产品达到200万吨。1997年12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和土库曼总统尼亚佐夫同时出席了分别在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举行的长度为140公里的土伊天然气管道克尔佩泽-库尔特库姆的开通仪式。这是第一条中亚国家独立后修筑的天然气管道,投资近2亿美元。伊朗在交通方面的努力受到中亚国家的欢迎。
广泛开展经济合作。仅1992年一年中,伊朗在土库曼斯坦的合作项目就达30多个。两国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旅游和经贸合作协定等多项合作文件。双方还在开放边界、简化通行手续、建立边防货站,开设阿什哈巴德-德黑兰空中航线,建立共同的汽车联运公司,建立信贷机构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图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1992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伊朗,两国签订《哈伊相互理解和合作宣言》,建立了经济、交通、文化、科学合作混合委员会,签署在石油采运、能源开发和银行合作的备忘录。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哈萨克斯坦,签署《哈伊相互关系与合作备忘录》等9项文件。1992年11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问伊朗,签订关于乌伊两国关系基础的联合宣言、两国中央银行间合作协议、在经济、工业、科技领域合作备忘录、政府间贸易合作协议、货物运输合作备忘录、邮电通讯协议、政府间航空运输协议等。1993年10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回访乌兹别克斯坦,与卡里莫夫总统签署关于建立乌伊两国经贸、工业、科技领域合作混合委员会议定书、货运、汽车运输、道路建设、开辟两国首都间航空线路、解体、石油、天然气、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协议。
1997年5月,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塔吉克斯坦斯坦,双方签署了塔伊合作声明和6个备忘录,备忘录涉及两国外交、经济、交通和工业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1998年12月,塔吉克斯坦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签署两国在国防、能源和运输等领域合作的共16项协议。
在中亚地区安全、特别是调解冲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伊朗在调节塔吉克斯坦斯坦冲突中十分活跃,在伊朗首都德黑兰1997年5月举行了塔吉克斯坦斯坦对立两派之间的和平谈判。伊朗还曾表示要在土库曼斯坦的军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中亚国家密切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往。伊朗与中亚国家签订电视广播、文化交流等合作协议。伊朗帮助土库曼斯坦在各地修造清真寺并派遣神职人员,大量资助土库曼斯坦的宗教、文化活动。但中亚国家领导人比较谨慎,表示与伊朗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宗教因素的基础上。[7]
(三)土耳其、伊朗发展与中亚五国关系中的困难
尽管占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土耳其、伊朗在中亚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与其他外部势力的竞争和中亚国家的戒心有关。首先,土耳其和伊朗经济实力有限,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如伊朗和土耳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亚五国的外贸伙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很难有大的突破。1994年中亚地区向俄罗斯的出口供货超过土耳其30倍,超过伊朗上百倍。进口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比例。土耳其、伊朗同中亚国家的贸易水平低,方式落后,非常不稳定。如1996年土库曼斯坦同土耳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近2亿美元,成为土库曼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1997年两国的进出口额急剧下降,仅为7000万美元。伊朗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斯兰革命以后,完全“脱离”西方,国内私人资本发育缓慢,生产状况不佳,很少能给中亚国家的市场提供所需要的商品。而且对于中亚国家急需引进的先进工艺和设备,伊朗不具有优势。
其次,土耳其和伊朗在国际上分别属于不同的集团,前者追随美国和西欧大国,后者与俄罗斯有特殊的关系,两国都无力成为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只能在作为联系国或者中介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土耳其和伊朗能够给中亚五国的援助都是相当有限的,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存在着矛盾,伊朗受到美国的排斥,也使中亚国家在发展同土耳其、伊朗关系时,要考虑俄罗斯对土耳其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态度。 中亚国家都远离石油、天然气、棉花等自己“拳头”产品的销售市场,而且到出海口都要跨越相邻的国家,交通问题亟待解决。土耳其和伊朗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却与其他大国的利益难以相容,如土耳其与俄罗斯是宿敌,伊朗同美国对抗了近20年。修管道和铁路都需要联合一些国家,投入数十亿乃至于上百亿美元的资金,伊朗和土耳其的国力都有限,独木难支,想处于优先的地位都很困难。
再次,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在发展“伙伴”关系方面理解不同。土耳其、伊朗在政治合作上热情很高,而中亚国家在经济上对土、伊的期望很大,双方发展关系时不容易“合拍”。在中亚,按居民的情况划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被认为是应属“穆斯林国家”的行列,伊斯兰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伊斯兰教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与伊朗的伊斯兰教都有较大的差别。即便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当局对“泛伊斯兰”主义也持坚决抵制的态度,如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对伊斯兰极端势力十分戒备,中亚国家的宪法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西方的原则,而不是伊斯兰的原则。另外,中亚国家对伊斯兰教介入政治和“泛突厥”思想持反对态度,也限制了伊朗、土耳其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
中亚国家与土耳其、伊朗的关系在经过一个“蜜月”阶段后趋于冷静。1991~1992年,土耳其就开始为这些国家提供贷款,土耳其和伊朗商品的涌入也缓解了中亚市场的贫乏。中亚国家出现的与土耳其、伊朗发展双边关系的热潮到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降温,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亚国家开始学会在国际交往中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转而采取一种现实的态度,从而把同土耳其、伊朗的关系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

三、土耳其、伊朗对外高加索国家的政策

土耳其和伊朗是外高加索国家的邻居,与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同属突厥民族,文化上彼此亲近,又与美国等西方大国有着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伊朗则可以利用宗教、地理及跨界民族方面的优势,背后又联着整个伊斯兰世界,可以为外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架起一座“信仰”桥梁。独立后,伊朗、土耳其成为外高加索三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如土耳其在格鲁吉亚对外贸易中占第一位,超过了俄罗斯。由于自己的经济实力有限,土、伊两国无法对外高加索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加之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伊朗与阿塞拜疆历史上有“宿仇”,因此与外高加索国家在经济联系方面障碍重重,进展缓慢。
土耳其积极发展同阿塞拜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对亚美尼亚则采取了敌视的政策。1993年初土耳其参与对亚美尼亚的封锁,决定对亚美尼亚的所有飞机关闭其领空,并停止从陆路向亚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在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垮台后,土耳其失去了在外高加索的阵地。俄罗斯强有力的行动也使土耳其被迫退却,但土耳其并不想放弃能够争取到的利益。1994年土耳其开始强调与俄联合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尽可能不与俄罗斯在外高加索正面对抗。同时,土耳其也批评俄罗斯的“扩张主义”,运用经济手段改善同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所有外高加索国家的关系,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国关系虽然难以实现正常化,但民间贸易往来有所增加。土耳其在美国的支持下争取敷设一条经本国港口运出阿塞拜疆石油的管道。这条管道计划途经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有绕开俄罗斯的政治目的,同时也使外高加索各国都能在经济上受益。
土耳其对格鲁吉亚也十分友好。2000年1月,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访问格鲁吉亚,在与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会谈时,双方一致表示,维护高加索地区的安全是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任务。两国领导人讨论了有关地区形势问题,以及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的问题,并签署了联合声明、两国政府间开展技术合作协议备忘录等4项文件。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德米雷尔提出了有关国家缔结旨在加强高加索地区稳定与和平的“高加索公约”的倡议,谢瓦尔德纳泽对德米雷尔的倡议表示赞赏,并称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伊朗由于同阿、亚两国都接壤,曾力图在调解纳-卡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5月伊朗总统在德黑兰与阿亚两国领导人签署和平解决冲突的声明。伊朗既可以帮助阿塞拜疆解决石油出口的“新交通线”问题,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亚美尼亚对能源的需求,伊朗境内又有阿塞拜疆少数民族。因而,格、阿、亚等外高加索国家虽然都避免与伊朗发展密切的关系(主要因为伊朗同美国尖锐对立,而这些新独立国家又极其需要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政治支持),但也需要伊朗的帮助。

㈩ 伊朗属于哪个国家 简称是什么

伊朗不属于哪个国家,伊朗自身就是一个国家,全名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10)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伊斯兰共和国 时间: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各地游行示威不断升级,群众抬着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

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积的不满情绪至此达到了巅峰,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

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马赫迪·巴扎尔甘为伊朗总理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美国与苏联支援大量武器下与伊朗进行两伊战争,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损不少,但伊拉克更被这场战争拖得民穷财尽。战争期间,1988年美军护卫舰在波斯湾被伊朗封锁海峡的水雷炸伤,即派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报复,炸毁伊朗的锡里石油钻井平台,击沉伊朗乔森号导弹巡逻艇。

1997年当选的温和派哈塔米总统致力于改革,同时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可惜由于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从东西两面威胁伊朗的国家安全,并用邪恶轴心这样的字眼攻讦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国内渐渐不受欢迎,受到保守派抨击。和解进程在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军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与阿塞拜疆和伊朗是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生孩子一般多少钱 浏览:322
意大利帕尼尼怎么样 浏览:395
中国队下一场打伊朗是什么时间 浏览:357
越南福特多少钱 浏览:988
送给伊朗客户什么礼物好 浏览:293
印度夏天种树怎么样 浏览:648
印尼帝都香烟多少钱一包 浏览:497
中国有哪些公益组织 浏览:258
伊朗国徽的含义是什么 浏览:887
印度教授怎么看待中国 浏览:603
中国百分之多少石油是伊朗 浏览:502
越南牛角是什么品种 浏览:987
中国用工量多少 浏览:64
在伊朗注意什么时候 浏览:204
伊朗女性为什么地位低 浏览:820
去意大利怎么去打工 浏览:269
英国学生公寓产权多久 浏览:155
印尼红珊瑚质量怎么样 浏览:929
越南黄花梨笔筒龟裂怎么治 浏览:162
美国无人机怎么进入伊朗的 浏览: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