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
比较而言,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较为集中,重点是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周边国家、非洲和中东等,以下对16种重要矿产资源分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 石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
2005年中东地区仍为我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2%,为5985.1万吨;其次为非洲,占全国总进口量的30.2%,为3834.2万吨;再次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全国总量的11.1%,为1407.0万吨;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为969.0万吨,占7.6%。
位居我国原油进口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罗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计进口量为7752.4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进口国还有:也门(5.4%)、苏丹(5.2%)、印度尼西亚(3.2%)、越南(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科威特(1.3%)、哈萨克斯坦(1.0%)。2005年从南美进口我国所需石油的3.4%,来自欧洲的占0.4%,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占0.2%。
与2000年相比,我国原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体依赖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而从非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2)来自北线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时,开始从中亚地区进口原油。
3)来自欧洲、拉美这些相对遥远地区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来自欧洲的原油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层面,主要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来自越南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增加趋势。
2.2.2 天然气: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管线天然气的进口正在谈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国不进口天然气。从2006年起,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深圳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154.1万吨,同比增长17.5%,价值7.43亿美元,增长30.3%。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32.5万吨,价值5558万美元;进口液化石油气121.6万吨,下降7.3%,但受价格提高影响,进口价值6.87亿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气进口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出现此消彼长态势。二是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较低,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较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较低,仅170.9美元/吨,但液化石油气1~10月进口均价高达564.6美元/吨,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的3倍多。三是进口来源的趋向分散,但仍以中东和澳大利亚为主。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建设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未来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曼等。同时,建设中俄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后还将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线进口天然气。
2.2.3 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且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煤炭出口到东亚等地区,但是,我国南方相对缺煤,因此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向我国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量约26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预计2006年进口约4000万吨。
煤炭主要从东南沿海各口岸进口。我国进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朝鲜、俄罗斯等国。中国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场,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进口地区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从越南进口煤种主要是无烟煤。2006年1~10月我国从越南共进口无烟煤1587万吨。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煤炭约260万吨,2006年1~10月份进口达329万吨。澳大利亚生产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占47.0%,韩国占12.0%,中国台湾省占9.0%。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2006年1~10月进口总额为552万吨,其中动力煤392万吨,炼焦煤160万吨。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在中国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1~10月中国共进口朝鲜无烟煤194万吨。2006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约78万吨。预期今后我国还将从蒙古大量进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测算,中国煤炭进口的地区结构为:越南53.0%,澳大利亚19.0%,印度尼西亚11.0%,朝鲜6.5%,俄罗斯2.5%,其余国家8.0%。
2.2.4 铀矿
2006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今后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约2万吨铀矿。
2.2.5 煤层气
不存在进口问题。
2.2.6 铜
参与贸易的各类铜产品非常丰富,包括铜材、铜合金、粗铜、精炼铜、铜精矿、废杂铜等,总共大约包括72种铜产品;铜市场相对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国铜精矿进口额在整个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精矿进口来源相对分散,自3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蒙古等。从贸易方式看,我国铜精矿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量的83.0%以上,小额边贸也占一定比例。2004年中国铜精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29.1%)、蒙古(20.1%)、秘鲁(12.5%)、澳大利亚(9.1%)、哈萨克斯坦(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亚新几内亚(3.2%)等。
精炼铜进口来源也比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宾、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2.7 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本身不是贸易的产品,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中间产品氧化铝,但同时还出口一部分电解铝。我国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增加导致氧化铝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动了氧化铝的进口增长。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188.0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587.0万吨,年均增长46.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701.6万吨,同比增长19.4%,进口价值26亿美元,增长27.0%。我国氧化铝进口大部分以现货贸易为主,目前进口数量已占到世界现货贸易总量的60.0%以上,我国进口量的变化对国际氧化铝价格影响非常大。中国30.0%的进口氧化铝以及80.0%的出口原铝都与来料加工有关。为节省电力以及增加国内市场原铝供应,从2005年7月1日起废除有关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政策,此外,商务部已不再发放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许可证。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基本稳定。2005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392.4万吨氧化铝,增长20.0%,占当年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5.9%;自印度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进口100.5万吨,增长37.0%;自牙买加进口56.7万吨,下降24.7%;自美国进口57.1万吨,增长7.3%。自上述4个国家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6.5%。
2.2.8 铅
我国铅矿砂及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秘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土耳其、纳米比亚、伊朗、韩国和朝鲜等。
我国精炼铅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朝鲜和加拿大等。
2.2.9 锌
我国锌矿砂和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秘鲁、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缅甸等。
我国精炼锌的主要进口来源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比利时、韩国等。
2.2.10 铁矿石
“十五”期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001年的9231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27500万吨,增加1.83亿吨,增长197.9%。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首先,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27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1218万吨,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铁矿石第2大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印度进口1100万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达到6855万吨,占当年中国总进口量的24.9%。从2000~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加了5.23倍,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印度本来是我铁矿石第3进口国,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平衡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一个手段,但现在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进口来源,并且不仅量增,而且价格的增长幅度还大于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巴西是我国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稳定增加,从2000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471万吨,增加269.2%,并且自2000~2003年,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重也连续增加。2005年与2004年相比,尽管巴西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增加,但由于来自印度进口量的增加,所占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南非一直是我国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并且近年来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国第4大进口国。以上4个国家,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2005年为90.0%。2001年,这一数字为95.8%。秘鲁、智利等也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秘鲁进口173万吨铁矿石,2001年进口184万吨,2002年进口198万吨,2003年进口220万吨。目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每年200万吨左右。2002年中国从智利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23万吨,2003年为164万吨。除此之外,中国还从其余近20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数量不大。
2.2.11 锰矿石
近年来我国锰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通过广东口岸进口。我国锰矿石进口来源主要包括以下7个国家:澳大利亚、加蓬、加纳、缅甸、巴西、印度、南非等。从这7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占我国全部锰矿石进口总量的95.0%。从澳大利亚、加蓬、加纳这3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均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
2005年中国进口锰矿石457.8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包括:澳大利亚34.3%,加蓬13.4%,加纳12.1%。3个国家合计占59.8%。
2.2.12 镍
2005年,中国共进口镍(未锻轧镍)89580吨,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2.13 钨
钨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4 锡
锡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5 钾盐
2005年中国进口钾肥883.4万吨,进口来源主要为:俄罗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罗斯19.3%。这3个国家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黄金约200吨,其中90%用于首饰制造。我国黄金市场已放开,进口来源广泛。
‘贰’ 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在跟伊朗买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国该何去何从
大家都知道中东地区有一众土豪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等,任何一国都财大气粗,有钱任性。
而支持他们这样做的核心因素,无疑是他们都是石油出口大国,然而要论开采规模和出口量,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国家外。
对伊朗而言,有中国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国经济制裁带来的冲击,不过目前最迫切的还是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经济自立还是有点难度的。
‘叁’ 伊朗的石油到底有多少 比俄罗斯还多吗
k1ngst兄弟说的很对!能源问题事关国家安全,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比美国,其石油进口的渠道就几乎是遍及全球的。这也就是说,即使是某一个渠道(地区)出了问题,也不至于会影响到整体的石油进口。对于整个国家的能源需求,更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
再反观中国,虽然俄罗斯是中国的近邻,且其油气资源丰富,蕴藏量巨大。但基于中、俄(包括之前的中、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若即若离(即少离多~),以及之前俄罗斯在能源供给方面的表现(曾经因为价格等问题向欧洲“断气”)等,如果中国只是将能源供给的宝押在俄罗斯的身上,将是十分危险的。
PS:美国对付伊朗,为“核”只是一方面。虽然伊朗方面公布的只有20%,但实际上进展是否果真如此,外界不得而知,霉佬更是不相信~~即使目前真是这样,霉佬下手也是为了“赶早不赶晚,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伊朗长期以来一直都坚持其反美路线,这也使得霉佬如芒在背,为了收拾它,核问题或许只是个借口罢了~~
‘肆’ 印度接管了伊朗的恰巴哈尔港,能够对抗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吗
印度接管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对印度来说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于能否与我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相抗衡,可以直接的说,短期内恰巴哈尔港根本行不成对瓜达尔港的影响。尽管印度承诺未来在恰巴哈尔港投入五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印度由开始觊觎恰巴哈尔港到如今美梦成真,其重点并不在于港口的建设。
对于恰巴哈尔港,伊朗和印度之所以能够达成协议,可以说两国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从伊朗方面来说,若是从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全面反美开始,已经被美国封锁制裁长达四十年了。
但是印度的想法很天真,有着大国的思路,却没有大国的实力,财力捉襟见肘。就连其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严重滞后。尤其是电力交通等设施陈旧,甚至连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都没有。很让人怀疑它能很快的把一个港口建设好,更何况印度要的不是急于建设港口,而是尽快掌控这个港口。
‘伍’ 印度从哪几个国家进口石油
1、印度石油极其依赖进口,其80%要从国外进口
2、印度石油进口来源:沙特18%,伊朗16%,科威特10%,伊拉克9%,阿联酋8%,尼日尔爾尔8%
‘陆’ 现在伊朗的石油还出口吗有哪几个国家进口伊朗的石油
现在伊朗的石油还会继续出口,因为美国对于一些国家采取了豁免权的政策。比如说像中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工业国家或者是发达国家,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来发展经济,维持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利益也和美国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才会对这些国家采取了豁免权政策。
伊朗始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虽然它现在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制裁,然而他在全世界的石油市场份额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的。
‘柒’ 印度是被迫抛弃与伊朗的正常石油交易的,这幕后黑手是谁
印度是被迫抛弃与伊朗的正常石油交易的,这幕后黑手是美国,美国和伊朗爆发摩擦以来,美国就对伊朗的石油进行制裁,美国取消了8个国家和地区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豁免权,印度就是这8个国家之一,迫于美国的压力,印度不得不放弃伊朗的石油。印度失去了伊朗石油的进口,印度的石油供应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印度也在寻求各种机会恢复它们之间的石油交易。
石油问题已经给印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石油价格不断高涨。印度也是多次和伊朗进行协商,同时也希望美国能够理解印度,重新豁免对印度从伊朗的石油进口。
‘捌’ 伊朗和印度的关系怎么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国家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衡的利益
1、在可预见未来里伊朗是必须(只能)依靠中国和俄罗斯抗衡美国和以色列来完成其中东生存和称霸。没有理由再利用印度况且是在得罪中国的前提下。
2、在美国“必然”拿下伊朗的前提下,印度虽有大国志向,怎耐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没什么实力再为伊朗左右(得罪)美国的。
从以上两点分析伊印之间的关系就是双方各自“无所谓”的状态。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1979年- ),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是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2005年末,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石油合作协议,成为该国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भारत;英语:India),是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一个国家,英联邦的会员国之一。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国境内)王子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族等级制度问题较为严重。印度在软件业出口方面表现突出,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也有快速发展。[1]2015年6月,印度与孟加拉国交换陆地边界协议批准书。
‘玖’ 伊朗以印度大米相威胁,印度会否妥协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
我觉得印度不会妥协。因为伊朗之所以会以印度大米来威胁印度,是因为它受到了来自美国的经济制裁,而美国的这一重大压力之下,伊朗也无法有大的作为,而作为印度它也受着美国的重压,也不敢轻易的帮助伊朗。现在这两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问题,整个国家也比较糟糕。
所以综上所述,印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向伊朗妥协的,因为相比于进口伊朗的石油而言,它会损失更多的利益,毕竟现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敢轻易的得罪美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美国过于强势,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持续的打压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强烈谴责美国的这种行为。
‘拾’ 印度租用伊朗恰巴哈尔,能否建成中亚南亚大通道
我觉得还是不能的,因为就根据之前的信息来看的话,现在就已经有了麻烦,租期已经过半了,但是这个中亚南亚大通道还是遥遥无期的,还让伊朗方面感到了不满,所以我觉得最后也是不能建成的。
就现在的建设进度,印度通过恰巴哈尔港打通孟买至喀布尔运输路线的这个目标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想要依托建设中亚南亚大通道、盘活里海沿岸资源并实现油气南输,仍将面临巨大考验,可以说就是遥遥无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