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总统不是哈梅尼吗怎么是鲁哈尼
哈桑·鲁哈尼,伊朗现总统,政治家,隶属战斗教士协会,属于温和保守派,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早年追随伊朗已故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曾在前总统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执政时任高级安全官员,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总统竞选,称将致力于拯救伊朗经济,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2013年6月15日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2015年12月7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入围美国知名新闻周刊《时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选名单。
哈梅内伊是最高领袖,比总统权利很大,伊朗体制比较特殊。
2. 伊朗换总统能否换来新外交
卡利巴夫和贾利利一直被认为是强硬保守派的代表。因此,罗哈尼在电视讲话中表示,自己在此次大选中的胜利是“温和路线战胜了极端主义”。 这显然摆出了与即将卸任的总统内贾德大为不同的姿态。但问题是,伊朗的温和与强硬派之间的鸿沟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颇具特色的伊朗政治体制之下?伊朗换总统,能够换来新政,尤其是换来新的外交局面吗? 改革者的身影与背影 罗哈尼在竞选总统过程中,能够脱颖而出,无疑与他改革者的形象有着重要关系。现任伊朗总统内贾德,也曾在内政上进行过改革。内贾德对内走的是民粹主义道路,对石油、农产品等进行了大量补贴,但因为多种原因,内贾德的举措并没有使伊朗的民生状况得到实质性改变,通货膨胀、失业率至今居高不下。 与惨淡的内政相比,内贾德在国际社会则赚足了眼球。他不仅在八年前就任总统伊始就重启铀浓缩计划,从而使伊朗核危机变得家喻户晓;他更在一切可资利用的场合有理或者无理地批评美国,有时也顺便批评欧盟。内贾德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起成为了让美国颇为头疼的两个人物。伊朗与美国的交恶,造成人们对美伊关系有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一旦美国在波斯湾有所举动,就引人猜测可能是美国对伊朗动武的信号。内贾德对美欧的强硬外交,使得伊朗在其任期内的国际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得更糟。 现今的这位新总统,精通多国语言,拥有英国大学的博士文凭,又以温和保守派、改革者的形象出现,反映出了伊朗民众对于改变伊朗现状的渴求。罗哈尼在竞选过程中还得到了伊朗两位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所领导的改革派的支持。但恰恰是这两位前总统的背影,让我们对罗哈尼能够做出多大的革新,取得多大的成效,有所疑虑。 拉夫桑贾尼于1989年至1997年担任伊朗总统,他在任期内对内倡导私有化,迎合全球化,建立市场机制,但遭到反对派的诸多干扰,成效不大。对外,尽管他希望改善同美国、欧盟的关系,但美伊关系仍旧持续交恶,尤其是从1996年开始,克林顿还不断尝试推出更为严厉制裁伊朗和叙利亚的措施。 1997年至2005年,另一位以改革者形象出现的哈塔米就任总统。哈塔米希望改善同美国、欧洲的关系,也的确与欧盟在经贸往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美国除了在学术交流、民众旅游上变得更为通畅之外,没有其他的起色。小布什在2002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更是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而这正是哈塔米第二任期刚刚开始几个月的时候。 由此可见,改革者在伊朗未必能够真正如他们期望的那样,取得实质性的改革成效,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又由伊朗的政治体制与外交战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伊朗,真正拥有最高决定权的不是总统,是最高领袖。目前伊朗的最高领袖仍是哈梅内伊。无论是对内政策还是对外战略,最高领袖都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力。总统的权力和行动空间因为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因为最高领袖的存在而大打折扣。 在对外政策上,罗哈尼已经表达出要同美国重新恢复外交关系的想法,但他的这种想法要真正得以实施绝非易事。无论是之前哈塔米这样的改革者还是内贾德这样的强硬者,他们的对外政策的推行都要得最高领袖的认可,或者说是在最高领袖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行使自己的权力。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国家战略制定的核心机构,在这个委员会中,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一般被认为起着重大作用,而这位秘书一般被看成最高领袖的代表。目前担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的正是总统竞争者之一,也是现任的首席核谈判代表,并被认为是强硬保守派的贾利利。由此可见,总统选举中温和派对强硬派的胜利只是相对的。
3. 伊朗历任总统,为何每个总统都和最高宗教领袖闹翻
伊朗领导人几乎每人都与伊朗宗教的最高领导人闹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权力的争夺。伊朗现在的政治体系,是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为领导,但其上面还有一个最高宗教领袖为最高领导人。而每任总统想要改革都会受到宗教领导人的反对。
作为宗教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想掌控一切。但是同样作为被人民推选出来的总统,自然不愿意自己的权利落在其他人手上。所以两人都想把控自己手里的权利,不要做彼此的傀儡。结果就落得每任总统都与宗教最高领袖闹翻的局面。
4. 为什么说只要不是特朗普,换做任何人当总统,伊朗战争早就打响了
美伊矛盾其实已经持续了很久,不是一天两天的,并且在不断激化。特朗普对这一点很清楚,他深知不能轻举妄动,毕竟战争的后果是要考虑的。
毕竟,2020年美国大选就要到来,考虑种种因素,特朗普不会轻易发动对伊朗的战争。
5. 为什么伊朗最高权力不是总统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最高权力的不一定是总统,如德国有总统,但只是象征出席一些国际活动,签一些字,没多大实权,实权是总理。
因为德国二战战败后,总统是一种象征,没权力的。
如日本的天皇,英国的女王也是一样,现在欧洲的皇室,所谓的王子,公主也一样,只是国家发放津贴照顾一下。
言规正传,
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
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有270个席位,绝大多数议员属伊斯兰教什叶派,少数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以及基督教和犹太教徒。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第五届议会于1996年6月组成,议长为阿里·阿克巴尔·纳泰格·努里(Ali Akabar Nataq Nuri),1996年6月6日当选。1998年6月,努里再次当选为议长,任期一年。2000年2月18日,伊朗举行第六届议会选举,本届议会议席增至290位,目前已选出225名议员,支持哈塔米的党派获得170个议席,另有65个议席将在一个月后的第二轮选举中产生。
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以前的欧洲大多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如古罗马,法兰西,英吉利等等王国就是这样,以前的中世纪,不是有一些大科学,被神权处死吗?如哥白尼。
现在世界上,政教合一的不多了。主要分布在阿拉伯世界。
6. 伊朗怎么换总统李原来内贾德呢
内贾德是一个不畏强权,敢于同霸权主义正面交锋的让人值得尊重的总统。人人都喜欢这样的总统,,,怎么会换呢?你自己没事无聊,,瞎问的呀
7. 伊朗的实际控制人和最高领导人并不是总统,这是怎么回事
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就是伊朗的最高领袖,是各个专家和人民选举产生的。这个领袖可以任职一生,领袖权利是最大的,总统主要是管理政治方面,总统的任用和罢免辞职都需要经过领袖的认可和同意。
虽然领袖是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全伊朗人民的信仰,但是领袖和总统原则上都是可以被弹劾的,当然弹劾也不是说要分成两个会议去弹劾。领袖和总统都是国家的最高层领导人物,他们的弹劾和罢免通过同一个会议就可以的。虽然说总统的弹劾必须经过领袖,但是领袖的弹劾只要有很多人同意也是可以执行的。
通过伊朗的领袖和总统制度,我不得不说他们是把信仰和政治分开的,是让信仰的层次高于政治治理,让信仰制约着政治行为,听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
8. 伊朗既然有最高领袖,为什么还要选总统
最高领袖是精神领袖、宗教领袖,掌管意识形态大方向的;而总统是办理国家具体事务的最高行政官,掌管最高行政权力,所作所为要符合精神领袖所倡导的方针。在我国,党的总书记有点相当于精神领袖,国家主席是国家最高元首,总理是政府最高首脑。在天庭,如来佛是精神领袖,玉皇大帝是最高行政官。比喻不够恰当,大概意思吧。
9. 内贾德出身贫寒,为啥49岁就做了伊朗总统
熟悉西方国家政治的人应该知道,虽然美国等国家大肆宣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但是事实上他们的总统选举也不是谁都能上的,没有资本只能靠边站。这样的情况在全世界也都存在的,一介平民要是坐上总统并不容易,毕竟谁也不是朱元璋啊!但是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绝对是个例外,他真的是从底层爬上去的。不仅是个平民总统,还凭借49岁的年龄成为伊朗最年轻的总统。其实他能够上位除了自己表现出色,还得益于一位八旬老人的支持。
2005年的总统大选中,哈梅内伊自己虽然无法参加,但是他却希望内贾德能够当选。为此他到处发表演讲,各种吹嘘内贾德好处。作为宗教首领,伊朗教徒把他的话视为“神之旨意”,自然都把选票投给了内贾德。有了8000万教徒的支持,他还愁选不上总统吗?内贾德上台之后也没有令哈梅内伊失望,然而做了两任总统之后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此时哈梅内伊就开始忌惮了,这也是内贾德下台后被关进监狱的重要原因,这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