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中兴通讯出口会被罚不是中国企业吗
这个事情已经是12年的事情了。中兴将一批从美国供应商买来的电子零件转售给了伊朗的一家电信公司。你要知道,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勒令限制进出口的,中兴违反了限制规定。美国政府勒令,美国公司不准给中兴供应产品,这是致命。因为很多零件只有美国能产。供应链断了,对中兴很致命。交了罚款,美国从黑名单将中兴移除,所以现在中兴股价看涨啊。希望采纳。
2. 搞不懂了,中兴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和伊朗做生意
每个地方都有好客户,每个地方也有骗子,楼主自己把控好风险。。
3. 中兴为什么不能出口高科技产品给伊朗主权国家 美国确
标题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美国禁止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给伊朗,你想获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必须先签订限制性协议,否则你根本没获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个限制性协议当然包括禁止转售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给伊朗了。一句话,你可以不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买了,就要遵守协议。你出口大陆产的底裤(不包含美国技术)给伊朗,美国才懒得理你。 一边偷偷摸摸的转售美国禁售的高科技产品,一边哭着喊着美国霸道?
4. 中兴为什么要受美国制裁
唉,一个灵魂肮脏的公司一颗耗子屎,全中国人民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5. 为什么美国可以禁止中兴向伊朗
最根本的是美国需要一个混乱的中东,而不是强大的中东、团结的中东。
1、中东只有混乱,美国才能获得利益。同样美国也要搞乱中国、俄罗斯等。
2、搞乱了一个地区,美国可以毫不费力的主宰某个地区。而且花费不太大。不用出一兵一卒。
3、而一个团结、强大的中东,对美国来说,就像恶梦一样可怕。
所以,禁止中兴等向伊朗出口设备,就是使伊朗继续落后。
6. 中兴事件为什么出口伊朗
在美国宣布制裁伊朗时中兴却瞒着美国偷偷的向伊朗销售有美国芯片在内的手机和电脑,眼里只有钱的糊涂车,这明显是撞在了美国的枪口上,缴纳罚款也是躲不过了,美国不罚中兴罚谁。
7. 中兴为什么能被移出美国出口黑名单
在3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出声明,把中兴从出口限制名单中移除。
中兴早前承认违反美国禁运规定向伊朗出口受管制产品,以接近10亿美元罚款跟美方和解,是美国历来最大宗违反出口管制罚款。但美方同时把中兴前任首席执行官史立荣列入黑名单,施加严厉限制。美国商务部认为,史立荣涉及批准绕过出口管制,把受管制器材运往伊朗。
在2012年,有外媒报道中兴已同伊朗前述价值百万美金的合同,合同规定中兴将向伊朗最大电信运营商伊朗电信(Telecommunication Co of Iran)提供美国顶级科技公司的硬件和软件。
报道中称上述美国顶级科技公司包括微软、IBM、甲骨文、戴尔,但后者均表示不知道有伊朗合同一事。
美国商务部此后针对此事开展调查,调查的焦点在于中兴是否从前述顶级科技公司中获得了产品,并将产品卖给了伊朗。
外媒称,美国商务部最终获取了一份中兴内部资料,内容有关前述向伊朗出口的计划,但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拒绝评价中兴是否执行了这些计划。
8. 为什么美国没有制裁华为 只支持中兴 知乎
华为手机都没法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中兴以前是美国手机市场第四位销量,现在美国找个借口禁止中兴手机在美国销售了。美国就是个无赖,为保护本国企业什么下三滥的事都干,没法和它讲道理。
9. 中兴被禁购真实原因是什么
因违反美国政府的制裁禁令,美国商务部已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公司出售零部件产品,期限为7年。此外,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还对中兴通讯处以3亿美元罚款。这部分罚款可暂缓支付,主要视中兴在未来7年执行协议的情况而定。据美国商务部一高级官员称,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中兴还承诺解聘四名资深员工,并对其他35名员工进行了处罚,包括降低奖金或提出警告。而中兴则表示,只解雇了4名资深员工,并未处罚其他35名员工
报道援引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L。 Ross, Jr。)的一段声明,称“中兴在当初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Entity List)’时向我们撒了谎;在后来的暂缓过程中又向我们撒了谎;最后的调查过程中,还向我们撒谎。”
商务部长罗斯的声明,图自美国商务部
罗斯口中的“撒谎”,即中兴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出口禁令。对此,2016年3月,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被限制出口。我国商务部称,所谓“实体清单”,就是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出口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这个大前提下,中兴被美国下达“7年禁令”。而据美国商务部一高级官员称,作为该协议的一部分,中兴还承诺解聘四名资深员工,并对其他35名员工进行了处罚,包括降低奖金或提出警告。
路透社称,中兴则表示,只解雇了4名资深员工,并未处罚其他35名员工。
对此,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曾于2月1日作出回应,称希望中美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不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高峰说,“我们也注意到,在美国国内,中美经贸问题有被政治化的倾向,有些人、有的媒体,捕风捉影,拿经贸问题说事儿,这最终只会损害中美两国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利益,阻碍两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