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西方的伊斯兰革命为什么成功
当时伊朗的油田土地都是属于王室贵族,油田产权多是由美国的大油阀控制,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贫富差距巨大,国王公然强行出让土地,在1979年之前就曾发生过与议会的冲突,而被驱逐,在被美扶持复位后,完全听从美国的指挥,愈加变本加厉,导致1979年伊斯兰革命,与现在的委内瑞拉的情况相近,是得到全民支持的革命,怎会不成功?
2. 伊朗为什么要输出革命
伊朗输出的不是革命,而是宗教
伊朗是什叶派,宗教输出和恢复波斯帝国的野心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所谓的输出革命
3. 为什么伊朗革命后世俗化了
1928年,新军首领里萨•汗发动政变,建立了实行军事专制的巴列维王朝,伊朗的局势才逐渐趋于稳定。随后巴列维政府开始采掘开发石油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里参与开发石油的英国石油公司怀疑巴列维国王与德国暗中勾结,于是策划政变,强迫他退位,把他的小儿子巴列维二世推上国王宝座。二战结束后,美国代替应该成为伊朗的幕后操作者,1953年,刚成立不久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保全巴列维二世的王位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深得民心的伊朗民族主义领袖,首相穆沙迪克欲策划推翻巴列维二世,实现油田国有化。而中央情报局适时在伊朗发起针对苏联和它的盟友的秘密战争。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方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日渐增加,美国担心像穆沙迪克这样的激进领袖会切断石油供给或者大肆提价,于是中央情报局在伊朗的工作重心放在保住这个不受欢迎的国王的权位上,巩固维护他的声望,使他成为西方和美国的傀儡。
巴列维二世是坚定的现代主义者,1963年,他宣布实行“白色革命”,意为与“红色革命”相对的“不流血的革命”。开始把伊朗由一个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城市工业化国家,并且在伊朗建立起现代化农场。他相信,他正在进行的是把伊朗从数百年的落后状况中解救出来,推动伊朗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伟大壮举。在《白色革命》一书的前言中,巴列维二世进行如下阐释:“导致这场革命的根本思想是:权力应归全民,而不得为少数人所垄断。”“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革命,一举结束一切社会对立和导致不公正,压迫和剥削的因素,消除一切妨碍前进,助长落后的反动势力,指出建设新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变革初期,包含六项革新内容的白色革命中,最有成效的是“农业和土地制度的改革”。1962年伊朗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规定个人占有的土地不得超过规定数量,多余的土地必须出售给土地改革局。到1975年土改结束为止,全国有近200万农民获益,92%的农民有自己的耕地。巴列维的改革使伊朗短短几年经济突飞猛进,使伊朗人民迅速脱贫致富,国力显着增长(此处不举数据支持)。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伊朗人民乐观估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再过10年或者12年,伊朗将赶上欧洲主要国家的现有生活水平。25年内,在工业基础和繁荣方面达到相当于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水平。”
20世纪60年代早期,穆斯林教长老批评国王统治腐败堕落,违背伊斯兰教义,由此遭到国王的打压,阿亚图拉•霍梅尼起初被流放到邻国伊拉克,后被送去了法国(导火索)。石油换取的财富购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最新武器装备,从而建立庞大军队。王室家族的腐化堕落,上层人士强烈不满,下层人民依旧贫困的生活,都表明白色革命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使巴列维二世王位更加巩固。
白色革命带来的重要后果是失业问题。新的农业技术只是把少数的农民留在了土地上,多数的伊朗人特别是年轻人,从祖传的土地上被驱赶出去,到正在发展阶段的城市另谋出路,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失业和贫困。尽管伊朗的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但是国王却拒绝给予千千万万的因石油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城市贫民适当的经济补贴,引起民众普遍不满。到1978年伊朗局势已如江河日下,国王的政权摇摇欲坠。于1979年1月16日国王离开伊朗,国王退位后两个星期,阿亚图拉•霍梅尼重回德黑兰,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白色革命”算不上是一场力图扭转干坤,使人民思想脱胎换骨的革命。正如恩格斯说的“那些大吹大擂自称于革命的人,总是在第二天就不知所为,现实中的革命和他们心目中想象的革命往往截然不同”。巴列维二世变革的时候一定也有着富国强民的梦想,数量庞大的文盲,宗教势力的对抗,背后的美国和西方的交涉,一定也使他对前路有过怀疑和不安。改革本意虽好也确实不是无功而返,只是我相信巴列维可以做的更好。革命里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有贪生怕死的懦夫,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振奋人心的口号,那些不能忘却的历史,深深影响世界的今天和未来。致敬每一场革命!!!
4. 巴列维时期,伊朗既然那么发达,为何还会发生伊斯兰革命
在巴列维时期,伊朗国家的内部矛盾非常的严重,所以发生了伊斯兰的革命。伊朗在巴列维时期工业非常的发展和国家非常的富裕,人民的生活富足,和现在的伊朗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当时的巴列维时期不仅仅有着很好的生活。
随着国际的环境变化的非常的剧烈和伊朗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恶化,所以社会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民众的矛盾也是很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伊斯兰革命的发生。
5. 伊朗1979年革命是怎么回事
1979年2月1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从巴黎返回伊朗;之后不久的2月11日,霍梅尼就执掌了伊朗大权,这一天被定为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日"。此前的1月16日,伊朗国王巴列维逃亡国外;4月12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6.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色列为何受益最大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以后,以色列受到了美国的援助,所以以色列的收益最大。美国需要控制住一个国家在中东来达到控制伊朗的目的。事实上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还是非常的多的,不仅仅是在资金上支持和在军事武器上的支持,所以以色列的发展得很好。
美国支持了以色列对于以色列来说可以借这个机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美国的资金的援助和对于军事武器和先进武器的武器的援助。美国也可以通过控制以色列和伊朗抗衡。
7. 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因后果
伊朗伊斯兰教革命远因起于1963年伊朗巴列维国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该革命依照美国的蓝图来进行伊朗的农业与工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另外还签下了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可以享受许多特权和司法豁免权的不平等条约,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审判,而是交给美国人处理。
该改革遭到伊斯兰教宗教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对,批评说:“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美国和以色列造成的!”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乌苏勒学派高级神职人员的称号,意为“神迹”。】),霍梅尼的祖父和父亲均为什叶派宗教领袖。20世纪50年代被公认为阿亚图拉。1962年移居库姆。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
为了使改革顺利,巴列维国王逮捕了霍梅尼,将他移送到监狱、军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为此发生了大规模抗议与暴动。巴列维国王在强大的民众压力下只有释放霍梅尼,最后于1964年11月4日将霍梅尼强迫驱逐出境。其后他后定居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1978年10月6日移居巴黎郊区,宣传推翻国王和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主张。
伊朗巴列维国王只注意经济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伊朗社会贪污盛行,造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颓败;贫富悬殊与日加剧。但国王拒绝政治体制改革,最后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巴列维王朝的专制现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专制、触目惊心的腐败和惊人的经济两极分化,老百姓对“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满是显而易见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机会,教士集团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群众结成了联盟。在伊斯兰革命中,以霍梅尼为领袖的教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望所归,终于引发“黑色革命”,巴列维王朝自此终结。
在推翻巴列维国王的改良运动的过程中,霍梅尼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从一个抽象的神学意识转变为一场使伊斯兰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气勃勃的运动。伊斯兰教这种从游牧部落诞生出来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诚为特点,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于众生。然而,与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这个宗教从不隐瞒它的政治意图和对权力的浓厚兴趣。当初,为了推翻巴列维国王,霍梅尼宣称,“伊朗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与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结果;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可以想见,在充满着失望和危机四伏的伊朗,这种诉诸自身光荣传统并唤起憧憬理想美好社会的呼吁会产生多么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后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 ,“用伊斯兰的思想和知识‘教育人民’”。的口号,以显示其对真主和教义的无上尊崇。巴列维王朝垮台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伊朗粉墨登场了
1979年,以人民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国并举行公民投票,废除君主制度,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了伊斯兰教共和制度,并在翌年修改国旗。
http://ke..com/view/1537177.htm
8.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如果是变坏了,伊朗人为什么还要支持这场革命呢
和老美西方敌对,肯定没好结果嘛,对内宗教管制人民,伊朗人普遍对现在不满,当时因为巴列维腐败专制,所以被宗教势力引导,造成了群众革命,伊朗人有自己的历史和习俗,崇拜期盼恢复历史上的波斯帝国,而不是目前执政的这种外来伊斯兰体制
9. 巅峰时代的伊朗,到底为何发生伊斯兰革命
伊朗这个国家拥有拥有比较光辉灿烂的历史。比我们国家,多了至少要3000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而且伊朗对应的古代波斯国家,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到了近代以后,随着过各方力量的强大,伊朗国力逐渐衰弱,失去了像古代波斯一样的霸主地位。
发展过程中,嗯,由于存在贫富差距,人民和政府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使得伊朗内部动乱不团结,有心之人和外部殖民国家趁机挑逗挑逗人民,发动伊朗政变。颠覆巴列维政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都会遇到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伊朗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且平均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使得伊朗最终爆发战争。
10. 伊朗为什么要暴发伊斯兰革命
在中国是儒教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但他不是一个宗教,不能影响到政治,但在外国如英国政教是合一的,皇帝的加冕必须由教皇来完成,教皇的影响力往往大与皇室,甚至在教皇势力较大的时期必须由教皇来保护皇族的权位,在伊朗皇室与宗教领袖本来是一致为伊朗服务的。但随着美援的进入,伊朗皇室开始接受基督教义和所谓的美式民主,导致了政教的矛盾。由于矛盾无法缓和,再加上教派实力的强劲和穆斯林对美国的由衷厌恶(由十字军东征就开始延续千年的厌恶)导致了民众进而对皇室所采取政策的厌恶,最终促成了这次革命,进而形成了另一种社会模式,并由伊朗开始向外输出,既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神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