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在二战时哪个国家

伊朗在二战时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2-12-16 15:49:01

A. 二战时亚洲的独立国家有哪些

二战时期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仅有的主权独立国家,西亚的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也是独立国家,其他都是殖民地或保护国。

B. 二战中的伊朗,为何会被苏联与英国联合夹击

因为伊朗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谁都想要。

为了推翻里礼萨·汗的统治,英军选择不宣战而突然发动进攻。 8月25日零时,苏联开始入侵伊朗。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的一支可容纳2000人的苏联机动部队越过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切万地区的边界河阿拉斯,进入伊朗领土。他们迅速占领了马库和霍伊,然后一路向东进攻。面对苏维埃的突然进攻,大多数没有准备的伊朗部队在营房中解除了武装。为了威吓伊朗军队和平民并放弃抵抗,苏联飞机在入侵伊朗的那天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第二天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为期两天的空袭共杀死了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士兵。

C.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传统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协议后也被两国视为禁脔,不容第三国染指。 二战爆发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但并未限制德国在伊朗的活动。即使苏德战争爆发后,仍不接受一些有远见的臣属关于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边的意见。苏联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缔德国特务的活动,而礼萨汗也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 。英国想要伊朗的石油资源,苏联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为苏联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没有出海口。

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3月2日,当初英苏和伊朗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的占领时限到来。英国军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伊朗。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帝国已经自在崩溃边缘,占领伊朗对英国确实没有太多的价值了。但苏联这时已经看到了冷战即将来临,而自己撤出之后,巴列维政权肯定会被美国控制。所以苏联尽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却显得非常不情愿。他们以伊朗境内存在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为由,撤军行动进行的非常缓慢。而伊朗这时当然也得理不让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但很明显联合国安理会是没法对苏联这个常任理事国采取任何惩罚措施的,不过苏联还是感到了压力,在3月24日答复会尽快撤出。当年4月,苏联和伊朗达成协议,伊朗许诺将其北部油田的开采权长期租借给苏联,5月苏军完全撤出了伊朗领土。

D. 在二战时期,伊朗在做什么

1939年二战爆发后,伊朗虽然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维王朝开国皇帝礼萨汗其人非常亲德。为了避免后患,1941年7月12日,苏联和英国大臣共同占领伊朗的协议。8月5日苏军进入伊朗北部,同时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混合部队在阿拉伯河登陆,占领伊朗南部。礼萨汗被迫在9月15日宣布退位,传位给长子巴列维。17日,苏英两国完全控制伊朗。
1942年1月29日,伊朗被迫和苏英两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伊朗同意盟军驻扎伊朗,并盟军运输提供方便。而英苏则宣布尊重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承诺在战争结束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
1943年1月,美军也在伊朗登陆,美国宣布也将遵守三国同盟条约。
1943年1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再一次宣布尊重伊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6月,美英军队开始从伊朗南部撤军。苏军却拒不撤军。9月26日,苏军扶持阿萨拜疆民主党“起义”,成立以赛尔德贾法尔皮谢瓦里为总统的阿萨拜疆民族政府。12月15日,在苏军支持下,库尔德民主党在马哈巴德宣布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为总统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在伊朗求援下,美英军停止撤军,后开始大举增兵,中东美英军队进入临战状态。
在美英军队压力下,1946年3月25日,苏联被迫宣布将在2个月内从伊朗撤军。5月25日,苏军从伊朗撤出。12月,伊朗军队攻入大不里士,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垮台,领导人逃入苏联。
1947年2月,伊朗军队进入库尔德斯坦,库尔德斯坦民主党退入苏联。
伊朗重新获得独立和统一。

E. 两伊战争分别是指那两国家

两伊战争分别是伊朗和伊拉克。

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 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组织边境防御和反攻。1982年2月,伊朗发展反攻势头,伊拉克被动挨打。

1984年开始,双方展开地面拉锯战,加强空中与海上袭击。第四阶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5)伊朗在二战时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1982年4月,伊朗发动反攻,基本上收复全部失地。7月,伊朗军队越过边界,占领伊拉克境内的一些城镇和据点。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1984年4月起,战争向海峡水域和城市区扩展。

为破坏对方经济和切断石油出口运输线,发生了“油轮战”和“袭城战”,双方竞相攻击对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袭击出入对方港口的油轮。

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国家等都曾多次出面调停,但由于双方条件相距甚远,未能奏效。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结束两伊战争的598号决议。

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则坚持应惩办战争祸首,要求萨达姆下台,拒绝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连续发动进攻,收复失地后于7月又进入伊朗境内。7月18日,伊朗改变以往强硬态度,宣布接受安理会的598号决议。

8月20日,双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双方开始直接谈判。至此,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使双方死亡约100万人,伤约170万人,相当于四次中东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17倍,整个经济损失高达约6000亿美元。

F. 二战伊朗不是中立国吗

伊朗巴列维王朝在1939年欧战爆发后宣布“中立”,但是国王礼萨·汗亲德,和德国过从甚密。1941年苏联和英国联合出兵伊朗,对伊朗实施了南北分区占领(苏军占北,英军占南,1942年美军也在伊朗登陆参与对伊朗的占领。)礼萨汗被迫退位流亡海外,被英国押往毛里求斯,后又转往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监视居住,最后死于南非。礼萨汗下台后,传位给巴列维。伊朗放弃中立,加入同盟国。

G. 波斯帝国在几千年里都经历了什么伊朗在二战当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其次就是古罗马帝国,最后才轮到如今西欧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长达数年前的文明进化史当中,有这么一个国家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欧洲,坐看这一代代文明的兴衰,自己却一直屹立不倒,这个国家就是波斯。

"波斯"这个名称其实是古希腊人给起的,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伊朗人。伊朗这个词就是雅利安的意思,由于纳粹的关系,雅利安成了一个反面词。于是,大家用伊朗来称呼这个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波斯人就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他们的主要敌人是亚述人,两千多年来征战不休。直到公元前553年,居鲁士二世终于把波斯统一起来,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这就是古希腊称呼的第一个波斯帝国。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都是被波斯帝国征服的。古希腊面对波斯帝国时,也只能勉强自保。在大部分时间内,很多古希腊城邦不得不对波斯臣服,才能换取平安。

从文明进化程度来看,波斯帝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中华文明还处在部落联盟时,他们已经有了统一的帝国。在铁器、骑兵等方面,波斯人都领先于其他文明。

但是,这种领先是暂时的,马其顿崛起后,不但征服了波斯,还使其沦为落后和野蛮的象征。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后,波斯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从中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唐朝时,波斯萨珊王朝遭灭国危机,继承人卑路斯不远万里到唐朝求助,太宗婉拒,为安慰卑路斯,太宗在中亚(今阿富汗)设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为都督,次年册封为波斯王,五年后卑路斯在长安去世。

中国有二十四史,波斯历史的繁杂一点也不亚于中国。外来征服者和本土强权轮流统治这片高原,不断上演着改朝换代的剧目。直到阿拉伯人把这里伊斯兰化,最后由奥斯曼把伊朗带入了近代社会。

俄国和英国对波斯有野心,从18世纪开始,直到二战前,两个列强蚕食了波斯的一部分领土,并各自在这里培养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一次大战中,统治波斯的卡扎尔王朝非常软弱,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

1925年,英国人支持的军官礼萨·汗推翻原来的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礼萨·汗正式将国名改为伊朗。巴列维王朝是亲英国的,世俗化程度很高,超过现代的很多伊斯兰国家。

几千年来,波斯一直站在欧洲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的对象。用伊朗这个本名,就是为了与波斯切割,有利于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面,当时欧洲盛行种族优越论,雅利安人种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而雅利安原本就发源于伊朗高原,用这个名字,更有利于与德国搞好关系。

既然巴列维王朝是亲英国的,为什么又要和纳粹走近呢?原因也简单,巴列维想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摆脱列强的干涉。而英国虽然扶植过伊朗,但并不愿意看到伊朗的强大。

纳粹便利用这种矛盾,给予伊朗大量的援助。这样一来,纳粹可以得到伊朗的石油供应,更重要的是削弱英国在伊朗的影响力。如果能够把伊朗拉上纳粹战车,那是最理想的。

礼萨·汗认为伊朗和德国都是高贵的雅利安人,如果能得到德国的支持,伊朗就有可能重新变成世界强国。可是,伊朗位于英属印度和苏联之间,英苏两国怎么能容忍伊朗变成自己的敌国?

在这样的矛盾下,伊朗迎来了二次大战。在大多数的印象里,伊朗似乎并没有参加二战,可事实上,英苏两国对伊朗发动过军事打击,以防止伊朗倒向德国。只是军事行动仅用了四天,几乎没有引起世界的注意。

1941年8月5日,苏联红军进入伊朗北部。与此同时,英联邦军队出兵占领伊朗南部。8月25日至28日,英军轻松粉碎了伊朗军队的抵抗,礼萨·汗辛辛苦苦建立的几十万军队毫无战斗力。国王不得不宣布退位,把王位交给儿子巴列维。伊朗彻底倒向盟国,与纳粹断绝了关系。

这才有了后面的德黑兰会议,也算是伊朗对二战作出的主要贡献之一。另一方面,美英的援助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伊朗运到苏联的,对苏联坚持抗德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战后,巴列维王朝与美英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直到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伊朗从此成为美国的死敌。这也是美国几十年来,不停攫取伊朗石油利益,不顾伊朗人民利益和呼声的政策所造成的。这种单方面得利的外交政策,应该引起好好的反省。

H. 二战时德国英国苏联争霸,是如何殃及伊朗的

1943年,美英苏三巨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期间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肯定了伊朗“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伊朗肯定不是德国所在的轴心国。而就在两年前的1941年,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伊朗,沙阿(“国王”的意思)被逮捕,大批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被流放,此外伊朗的通讯和铁路也被全面控制。这些行为显然已经与对待敌国没有太大分别,那么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坚力量,英国和苏联为什么要入侵伊朗呢?

伊朗大部分领土位于伊朗高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对波斯湾其他国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雅利安人不断渗入波斯高原,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严格来说,“伊朗”这个名字问世于1924年,此前这个国家一直称为“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对波斯的渗透程度日益加重,这使得当时波斯的精英阶层对英国极度反感。1924年礼萨·汗通成为波斯新一代沙阿,同时将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礼萨·汗上台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世俗化改革,短短十年之后便将伊朗从一个军力一般的国家变为极具影响的中东大国。对礼萨·汗而言,最大的威胁仍旧来自外部,而且确切地说是来自英国和苏联。

此前在英国的压力之下,英国享有伊朗在军事、关税和财政方面的控制权,不过礼萨·汗始终对该协议置若罔闻。苏联则是因为双方在 历史 和领土问题上存在太大分歧,苏联对高加索的蚕食和渗透使伊朗不得不担心自己西北部领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决心引入德国的势力来平衡英苏的威胁,很快德国航空公司取得伊朗全国邮政运输特许权,德国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铁路修建工程,甚至伊朗国家银行经理也由德国人充任。

当时二战已经迫在眉睫,伊朗的举动自然引起英国和苏联的警惕,不过这些并没有挡住德国和伊朗继续走向亲近。后来伊朗的军工制造也由德国人插手,数千德国专家夜以继日地帮助伊朗开发火炮、步枪和手枪,德国成为伊朗学生留学的首选对象。二战爆发后,德军直逼高加索,苏联危在旦夕,而就在此时伊朗宣布限制苏联使用己方境内的铁路运送来自英美的军援,如此一来英国和苏联愤怒了。

结果就是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双方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伊朗。他们将大量的德国人抓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成为这些俘虏的最终归宿,礼萨·汗则被迫宣布退位。所幸当时德国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英苏没有多余的精力直接管控伊朗,于是在英国、苏联和美国的首肯下,礼萨·汗之子巴列维成为新一代沙阿。此后伊朗与英苏签订条约,两国保证在对德作战胜利之后半年内从伊朗撤兵,不过事态的发展显然没有预想的顺利。

图-伊朗风景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如约撤出伊朗,但苏联却迟迟不肯动身,超过17个师的20万苏军就这样长期驻扎在伊朗西北部。在此期间,苏联人在当地扶植出一个“伊朗人民党”,妄图将伊朗西北独立出来,但这样必然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后来杜鲁门直接施压,如果苏联人再不走,美国就将采取敌对行动。眼见美国人占据着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手中又有原子弹,于是在1946年5月苏军正式撤出伊朗。

I. 二战同盟国有哪些国家

二战同盟国主要有英国、美国、苏联、法国、中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成员及其加入时间:

波兰战役后

1、波兰(1939年9月1日)

2、英国(1939年9月3日)

3、澳大利亚(1939年9月3日)

4、新西兰(1939年9月3日)

5、法国(1939年9月3日)

6、尼泊尔王国(1939年9月4日)

7、汤加(1939年9月4日)

8、南非联邦(1939年9月6日)

挪威战役后

9、丹麦(1940年4月9日)

10、挪威(1940年4月9日)

法国战役后

11、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

12、卢森堡(1940年5月10日)

13、荷兰(1940年5月10日)

14、希腊王国(1940年10月28日)

15、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4月6日)

巴巴罗萨计划后

16、苏联(1941年6月22日)

17、图瓦人民共和国(1941年6月25日)

珍珠港事变后

18、美利坚合众国(1941年12月7日)

19、巴拿马(1941年12月7日)

20、菲律宾(1941年12月7日)

21、哥斯达黎加(1941年12月8日)

22、多米尼加(1941年12月8日)

23、萨尔瓦多(1941年12月8日)

24、海地(1941年12月8日)

25、洪都拉斯(1941年12月8日)

26、尼加拉瓜(1941年12月8日)

27、中华民国(1941年12月9日;中国虽在1937年便与日军全面开战,但直到1941年12月9日才正式对日宣战)

28、危地马拉(1941年12月9日)

29、古巴(1941年12月9日)

30、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41年12月10日)

31、捷克斯洛伐克(1941年12月16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

32、墨西哥(1942年5月22日)

33、巴西(1942年8月22日)

34、埃塞俄比亚(1942年12月14日)

35、伊拉克王国(1942年12月14日)

36、玻利维亚(1943年4月7日)

37、伊朗(1943年9月9日)

38、意大利(1943年10月13日;1943年9月8日巴多格利奥政府宣布意大利投降,9月13日,墨索里尼政府在意大利北部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0月13日,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国,并加入同盟国)

39、哥伦比亚(1943年11月26日)

40、利比里亚(1944年1月27日)

41、秘鲁(1944年2月12日)

诺曼底战役后

42、罗马尼亚(1944年8月25日;脱离轴心国)

43、保加利亚(1944年9月8日;脱离轴心国)

44、圣马利诺(1944年9月21日)

45、阿尔巴尼亚(1944年10月26日)

46、匈牙利(1945年1月20日;脱离轴心国)

47、巴哈瓦尔布尔(1945年2月2日)

48、厄瓜多爾尔尔(1945年2月2日)

49、巴拉圭(1945年2月7日)

50、乌拉圭(1945年2月15日)

51、委内瑞拉(1945年2月15日)

52、土耳其(1945年2月23日)

53、黎巴嫩(1945年2月27日)

54、芬兰(1944年3月1日;1944年9月脱离轴心国,在1945年3月1日正式向德国宣战)

55、阿根廷(1945年3月27日)

56、智利(1945年4月11日;只对日本宣战)

57、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9日)

J. 伊朗在二战以前是哪个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独立国家。
伊朗古代称为波斯,历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国完全占领过。其他时期都是独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欧洲国军阿划分势力范围。南方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北方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阅读全文

与伊朗在二战时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看懂中国画的一笔一划 浏览:665
印尼电话卡中国怎么收费 浏览:238
在英国生活怎么买药 浏览:250
如何记中国的行政区划 浏览:605
去印尼探亲送什么礼物好 浏览:558
印度怎么煮饭的 浏览:102
印度派多少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 浏览:335
加微信嘛用印度尼西亚语怎么说 浏览:539
伊朗经济为什么那么发达 浏览:899
英国有什么道路 浏览:205
英国人是怎么过元旦 浏览:866
到印度物流信息多少钱 浏览:426
伊朗为什么能击落美国无人机 浏览:377
英国到意大利飞机多久 浏览:35
白龙岛为什么划归越南 浏览:174
越南人起名字怎么起 浏览:896
印尼巴士模拟器破解在哪里下载 浏览:141
阿根廷到中国坐船多久 浏览:393
印度区的饭店什么情况下符合免税 浏览:636
意大利有哪些比较着名的服装品牌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