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扣押美国大兵事件最后怎么了

伊朗扣押美国大兵事件最后怎么了

发布时间:2022-10-24 16:56:32

Ⅰ 伊朗人质危机的事件结果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Ⅱ 抓了美国大兵,伊朗这是什么意思

借扣留美军展示“强硬”,化解沙特的“战争”压力。
我们知道,伊朗在沙特处死沙特什叶派核心人物后表现非常强硬,包括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都出来喊话警告沙特,称要让沙特付出惨重代价。然而,沙特表现比伊朗更强硬,不但以大使馆被冲击为由直接联合盟友与伊朗断交,甚至还空袭了伊朗驻也门大使馆并造成人员伤亡以报复伊朗。

Ⅲ 索马里的黑鹰坠落事件

他们怕越陷越深 摩加迪沙之战使美国视地面战为畏途。无论是1998年对伊拉克实施的“沙漠之狐”行动,还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军均采取非接触作战方式———空袭战。这也许是美国人从此战中得出的教训。
指的是美国1993年在非洲国家索马里的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协助联合国在当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消灭当地军阀和反政府武装。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务发生在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国陆军游骑兵部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合作进行,目的是捉拿索马里军阀头目艾迪德及其政府幕僚。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以及情报错误,导致抓捕行动陷入混乱,两架美军160特种航空团的UH60“黑鹰”直升机被先后击落坠毁,直升机上的幸存成员陷入民兵的包围之中,抓捕行动随即变成拯救行动。美军在摩加迪沙陷入索马里民兵甚至平民的重重围攻,激战15小时才在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掩护下撤回安全区,共有19名美军士兵在行动中丧生,而索马里平民和民兵伤亡超过1000人。
索马里的军事行动是美国在越战以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军事行动。1993年底,美国政府对索马里彻底失去信心,当时的克林顿总统最终下令撤军。这次行动也使美军看到城市作战战术方面的一些不足,促使其改进城市战术方法,为日后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城市作战提供了经验教训。
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不仅仅是2002年拍摄的反映这一事件的影片的名字,同时在美国,这个词组也指代整个失败的索马里军事行动。

Ⅳ 什么是美国伊朗门事件

“伊朗门”是美国里根政府的一项丑闻事件为查清事件真相,1987年5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从1987年5月5日至8月3日就“伊朗门”事件举行了公开听证会。委员会共进行了41天的听证,历时250个小时,查阅数十万份有关文件、官方证据1059件。有29人出席作证,其中包括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和他的助手诺思中校,波因德克斯特前任麦克法兰和退役空军少将西科德,以及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格和司法部长米斯等。为了促使知情者提供有用的证词,委员会同意给予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以有限的豁免权。

第一天作证的是西科德。这位飞将军原来拒绝作证,这回却是口若悬河,有问必答。从5月5日至7日,接连3天,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背景都说了出来。

西科德承认他和诺思共同控制了在瑞士银行秘密账户上的大约3000万美元。美国以3000万美元的要价向伊朗出售价值2000万美元的武器,美净挣1800万美元的利润。他承认这笔钱中有350万美元转交给尼加拉瓜政府军,350万美元用于向伊朗运送武器,100万美元用于其他开销,800万美元在瑞士银行账户上,另有200万美元去向不明。他说:“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国会明令禁止向尼反政府军出售武器期间进行的。”他还说他有时同前中央情报局长凯西讨论他的活动,经常同诺思接触。他认为他是以里根政府的名义进行活动,并得到政府支持的。

5月8日至11日,麦克法兰作证。人们知道他曾经三缄其口,最后服用过量安眠药以求解脱,可谓“里根铁杆”。但他这次却出乎人们意料。他证明说:“在国会作出禁止向尼反政府军提供援助的决定以后,里根仍然要求政府继续提供援助;诺思虽受我领导,但他与中央情报局已故局长凯西来往密切,关系非同寻常。”他还证明,支付200万美元作为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的赎金是里根亲自批准的。但里根对此一直坚持说他已“记不清了”。

7月15日,轮到波因德克斯特作证。他显得神情紧张、六神无主。他在回答问题时常常闪烁其词,并不时地猛吸烟斗。他说:“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我可以随时面见总统,向他汇报国内外的事情。”关于向伊朗出售武器以交换人质一事,他说:“凯西1985年11月曾送来一份备忘录,经我提交总统签署。”一年以后,“伊朗门”事件曝光,为了保护总统,使之免受牵连,他亲手将这一文件销毁。关于向尼反政府军提供援助问题,他说这是诺思出的“好主意”,但经过他批准。他相信总统也会批准这个“好主意”。不过,他深知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所以没有报告总统,以便将来曝光可让总统矢口否认。他最后强调:“我批准将款项转移给尼反政府军,是在忠实地执行里根的中美洲政策。”

在29名证人中,最引人注目最出风头的算是诺思中校了。

7月7日至13日的某一天,荧屏上的画面分为两半:右边是里根总统,微笑着缓步走过白宫南草坪挥手向人们致意,然后跨上直升飞机的舷梯,向立正致敬的陆战队士兵行了个礼。画面左边是陆战队员诺思中校,坐在参议院的证人席上,倾身向前,凝神聆听提问。那狡黠的眼睛时而充满哀怨,时而又闪出凛然的光芒。

随后,里根飞走,诺思的形象支配了整个荧屏。

电视观众瞪大眼睛注视着眼前这位“爱国英雄”。

诺思说,他曾起草了5份备忘录送给波因德克斯特,要求总统批准把向伊朗出售武器的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政府军。后来他又四处活动,指挥行动。5份备忘录中有4份被他销毁,剩下的一份没有留下里根总统批的字迹。

诺思接着说,早在1984年,凯西就介绍飞将军西科德来负责向伊朗出售武器事宜,后来又是凯西要西科德管理武器交易的帐目,并将盈余款项转给了尼反政府军。凯西后来还曾交给诺思一本总账,上面记录有援助尼反政府军和其他秘密行动的资金流动情况。由于一次事故原因,凯西要诺思赶快清理文件,这本总账及一批文件被销毁了。在诺思被解职的当天,凯西又叫他销毁了一大批文件。

但是凯西生前却宣称他不知道诺思在干些什么。凯西在最后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从何处得到资助,中央情报局毫无知情。”这与诺思的证词大相径庭。

此外,诺思还承认他1986年11月中旬参与伪造了一份“伊朗门”行动的大事记,以“帮助”国会调查委员会的调查。麦克法兰、波因德克斯特、凯西、米斯等都知道他掩盖真相的原因。

诺思在听证会上口口声声说:“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上司批准的。”这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了他的上司波因德克斯特身上。他是否把诺思的5份备忘录统统给扣押了,并以这种方式让诺思自由活动?

听证会上,诺思绘声绘色和掷地有声的证词,特别是他的“坦率”态度赢得了5000万美国电视观众的心。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了他的“真诚”,他成了“爱国者”,成了集美国人的全部价值观(责任、荣誉、国家)于一身的人物。

其他作证者不一而列。

调查委员会领导人在听证会结束时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伊朗门”事件是个“充满欺骗、口是心非和漠视法律的、使人寒心和使人沮丧的事件”。

美国人对听证会的评价则是一出前紧后松、有头无尾的电视“连续剧”。“伊朗门”事件的两位主角诺思和波因德克斯特已经把主要责任承担下来,使白宫如释重负。一些配角虽然也从不同角度补充和验证了若干细节,但都没有透露出任何带有爆炸性的内幕。“连续剧”是在没有达到高潮的气氛下收场的,在观众脑海中存在的若干悬念,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这也许将永远是一个谜。

Ⅳ 伊朗再次告诉了中国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伊朗扣押美国两艘巡逻艇,美国大兵跪在甲板上求饶,结束了中国国内关于南海问题的争论。上次是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告诉了我们怎样不惧美国威胁而实现国家统一,这次伊朗告诉了我们怎样不惧美国威胁保卫自己领海。而且这前后两次事件完全相同,车臣与台湾,霍尔木兹海峡与南海,简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国家统一和领土问题。
九十年代中俄两国同样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中国是台湾问题,俄罗斯是车臣问题。美国同时对中俄两国下令,只能实现和平统一,绝不允许动武,否则美国就参战。俄罗斯根本不管美国那一套,叶利钦和普京先后两次发动车臣战争,武力实现了祖国统一。正是因为实现了祖国统一,后来俄罗斯才能够重返世界强国地位。中国九六年也想实现祖国统一,导弹都拉到了东南前线,结果在美国航母威慑和国内汉奸威胁的双重压力下功亏一篑,放弃了统一。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屈服于美国的军事威胁,是新中国首次向美国低头。由此开始了中国外交的悲剧历程。为了报复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后两次军事上败给中国的奇耻大辱,美国开始了对中国无所不用其极地尽情羞辱。
现在旧剧重演又是如此,只是剧情换成了伊朗霍尔木兹海峡和中国南海。伊朗霍尔木兹海峡和中国南海同样是各国民船商船可以自由通航,但是军舰必须经过两国政府同意才能经过,否则就是侵略领海。美国同样不予承认,坚持认为伊朗霍尔木兹海峡和中国南海属于国际水域,美国军舰可来此自由巡航。对此,中国与伊朗两国反应截然不同,伊朗军方表示,坚决保卫祖国领海不受侵略;而中国军方表示,即使在主权问题上也绝不轻言动武。
美国根本不管中国伊朗如何表态,而是说到做到,于数月前派导弹驱逐舰和航母进入中国南海巡航,结果安然无恙,于是宣布以后定期来此巡航;随后又于前天也就是2016年1月12日派两艘巡逻艇进入伊朗霍尔姆兹海峡,结果却被人口还不如河北省多的伊朗把两艘巡逻艇俘虏了,集体跪在甲板上求饶的美国大兵尽数被伊朗扣押。在武装反抗侵略的伊朗面前,美国立刻暴露出了纸老虎的本相,不仅没有履行此前对中伊两国的军事打击的威胁,反而低眉俯首地向伊朗道歉,说是导航仪出了问题误入伊朗领海。再也不提霍尔木兹海峡是美国可以自由巡航的国际水域了。
伊朗继俄罗斯之后,再次告诉了中国,应该怎样对付美国。
伊朗这样做,倒并非是敢招惹美国,而是不想走上他的老对头伊拉克的老路。当初萨达姆为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让美国查遍了全国每一寸土地,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和卧室都开来让美国核查,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被美国吊死在了一个破旧仓库里。还有卡扎菲,几十年坚持反美,风风光光,红红火火,后来听信了那个从西方留学归来的狗屁儿子的话,搞什么改革开放,结果被乱枪打死在街头,全家男人悉数被杀。所以伊朗才豁出命去也要和美国死磕,金正恩才不惜一切代价搞原子弹氢弹,普京最近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才坚称,自己不是美国的朋友,不是美国的未婚妻,也不是美国的丈夫。
只有中国,大使馆被美国轰炸的中国,飞行员被美国侦察机撞死的中国,台湾被美国武力阻挠而没有收回的中国,南海被美国军舰巡航的中国,一直被美国第五纵队试图颠覆的中国,不仅没有任何反抗,反倒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美国是夫妻关系。可怕之处也正在这里,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凡是有敌对关系转而屈服于美国的人,没有一个是好下场。萨达姆死于对美国无底线的妥协退让,卡扎菲死于美国看作是哥们弟兄,穆兄会100多位最高领导和数千名中基层干部死于美国的兔死狗烹……所有曾经与美国作对而后来追随美国的非盎格鲁萨克逊族群的人,几乎无人有好下场。日本之所以成为例外,因为日本负有牵制和打击中俄两国的特殊使命。否则即使有8个天皇也早被美国吊死了。
而在所有国家当中,对美国打击最重,被美国羞辱最厉害,并被美国人认为是最大威胁的中国,能成为美国明媒正娶的妻子吗?显然是白日做梦!莫说是妻子,估计连小三儿都做不成。在美国人眼里,中国只不过是一个输送财富的机器和待宰的牛羊。中国人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Ⅵ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怎么解决的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

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

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6)伊朗扣押美国大兵事件最后怎么了扩展阅读:

伊朗人质危机历史背景: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随着民主进程发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上伊朗首相。在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

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20世纪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

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合在一起,最终爆发了伊朗革命将巴列维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国外。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Ⅶ 索马里的黑鹰坠落事件

黑鹰坠落(电影称为"黑鹰坠落",一般将美国在1993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称为"黑鹰事件")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执行军事行动时出现意外,由于情报有误,导致两架黑鹰直升机被RPG火箭筒击落。并引发了整个城市的人攻击美军。120名美军在激战数小时后在援军的支援下,大部分人成功返回基地。

原因: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美国舆论更是一片哗然,一致抨击美国政府出兵索马里。同时,国际上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联合国不应成为美国军事行动的保护伞;埃及外长穆萨表示,在索马里发生的一切,将会给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增加新的障碍;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指责美国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人道主义使命"的范围,变成了"不能容忍的对抗";德国报刊称,美国正在索马里进行"一场肮脏的战争"。摩加迪沙之战给美国政府当头一棒,林顿最终认识到应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索马里问题,因为几个月的"围剿"不但没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马里更加得人心。

(7)伊朗扣押美国大兵事件最后怎么了扩展阅读:失败总结

1、联合国对于索马里的局势过于乐观,尤其是在增兵索马里之后。联合国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拯救者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在军阀的误导下,维和部队被描绘成了魔鬼。经常发生索马里居民攻击维和部队的事件。到了最后,联合国不得不从索马里撤出维和部队。

2、美军低估了任务难度。在行动之前,美军并没有想到会与整个城市的人交战。所以并没有索要强大的空中与地面支援。空中除了装载士兵的黑鹰直升机外,就没有其它的打击力量了。而地面部队更惨,只有装甲运输车,也没有坦克开路。

3、美军调度失误。尽管美军被困在城市里。但美军都是精锐部队,个个能以一敌百。只要集中在一起防守,完全可以避免最大伤亡等待援军到来。但是由于两架黑鹰直升机先后坠落,在城市里的美军不得不在四个地点建立防线。原本美军人数就少,现在又要分兵作战。因此美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Ⅷ 美国大兵在伊朗当俘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就是发生偶发事件了。
1、具体原因是:原因是美军误入伊朗海域。被伊朗抓住了。
2、实际伊朗也知道原因,只不过将计就计。也没反事态扩大,只是羞辱美国一下。
是偶发事件,处理的比较好,没有发生太多意外情况。

Ⅸ 伊朗多次怒怼美军,世界警察为何数十年没动手

美军最大的耻辱莫过于,16年发生的“水兵事件”,10名美国海军士兵因判断失误,驾驶着两艘巡逻艇闯入伊朗海域,结果引擎出现故障,被伊朗抓了个显形。想必当时的指挥官很有可能是美国电影看多了,在被伊朗海军包围的情况下,居然还命令属下拿枪自卫。

不仅如此,一向打着航行自由的美国海军,肆无忌惮的侵犯他国领海。却在海湾提心吊胆,害怕随时都有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个导弹,从前,一艘原隶属美军的HSV-2双体船被也门胡塞武装用反舰导弹击毁。而这枚导弹是极有可能是伊朗山寨的中国鹰击系列反舰导弹。虽然伊朗自己没有出手,但对于美海军也从未手软过,用中国制造的舰艇围追堵截美国军舰是常有的时。

面对态度如此强硬的伊朗,世界警察美国隐忍数十年没敢出手,主要忌惮的还是中国杀器。【cx】

Ⅹ 1979年内贾德人质事件

伊朗否认当选总统内贾德曾参与扣押美国人质事件。

认为内贾德参与了当年扣押美国人质事件,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学生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52名美国人扣为人质长达444天,导致美国与伊朗断交和冻结伊朗在美国的数十亿美元资产。扣押美国人质事件已经过去20多年。上面提到的事件的三个参与者如今已成为改革派人士,譬如米尔达马迪,如今他主张同美国改善关系,甚至曾表示愿向人质道歉。对于那场事件,参与者如今有的认为是正确行动,有的则不然,更多的则认为应当历史地看待它。

美国试图干预伊朗政权呗!但这个事件是假的。

另外,向你推荐一个论坛,猫眼看人,都是年轻人讨论政治问题的,很有深度!

阅读全文

与伊朗扣押美国大兵事件最后怎么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沙漠军演2020在哪里 浏览:802
意大利女人用什么洗发水 浏览:386
中国劳动参与率为什么高 浏览:326
印尼盛产什么金属 浏览:450
伊朗核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浏览:693
印尼现在是什么样的国家 浏览:434
越南龙氏有多少人 浏览:960
印度的金三角有多少人口 浏览:155
留学英国打工有什么待遇 浏览:441
伊朗前生是哪个国 浏览:864
意大利面那不勒斯是什么口味 浏览:688
伊朗世界杯属于哪个区 浏览:135
印尼失联客机已坠毁死了多少人 浏览:236
伊朗新型肺炎感染死亡多少人 浏览:655
古代中国比较出名的米有哪些 浏览:787
印尼和中国时差有多少 浏览:866
中国卖了什么武器到伊朗 浏览:184
东京奥运会中国第34金是什么项目 浏览:457
伊朗气候特点是什么原因 浏览:947
从哪里去意大利比较便宜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