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乌克兰危机对伊朗的坏处
随着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俄与西方交锋不止,舆论担忧情况可能生变。3月1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批评说,美国在全世界制造危机,乌克兰是又一个受害者。在哈梅内伊看来,乌克兰危机表明,不能相信美国等西方大国。伊朗同时敦促结束乌克兰危机。
在新形势下,舆论对于乌克兰危机将会如何影响伊核协议谈判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谈判面临阻碍,可能陷入僵局。这是因为美伊之间本就还有分歧待解,眼下俄与西方关系又急剧恶化,国际形势瞬息万变。
路透社援引一名伊朗高级官员的话说,乌克兰局势和伊核协议“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时间所剩不多,考虑到乌克兰局势,俄罗斯可能会忙于危机,然后西方将为谈判失败负责。”
舆论担忧,伊核协议谈判破裂的风险极高,意味着伊朗可能重新走上核道路,甚至引发中东地区冲突。西方还可能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加剧全球油价上行压力。
美国军控与不扩散中心的分析师塞缪尔·希基说,如果伊核协议谈判失败,那么世界应该做好准备,迎接有可能失控的危险升级。
B. 金新月是哪三个国家
金新月指是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这三个国家。
金新月国际毒源地是指的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这几个国家的交界地带。该地区有跨越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因其形状近似新月且又盛产鸦片,故被称为“金新月”。
该地区包括伊朗的锡斯坦省,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和西北边境省及阿富汗的边境各省。
金新月三国地理位置
金新月毗邻中国西北部边境地区,由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没有对这个地区和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导致这里的人可以自由的来往三国的边界地带。
金新月地区的人口比较的稀少,交通也十分不便利,另外气候也很干燥,主要居住着以尚武和剽悍着称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长期以来,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民族风格与个性,比较自由地来往于三国边界地带。
C. 伊朗足球国家队为何被称为“波斯铁骑”
波斯的荣耀,这是伊朗在世界杯口号,波斯铁骑也像波斯的荣耀一样,象征着伊朗向着属于他们的那份荣耀前进的信心。
D.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伊朗人开始怀念巴列维王朝
说到这个巴列维王朝也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在的伊朗人好像非常非常的怀念以前的巴列维王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好了,下面一起来研究看看!
其实,说越来越多的伊朗人怀念巴列维王朝时代,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他们对现状不满意,对巴列维政权也同样不满意。
伊朗人不想要政教合一的政体,他们同样也不想要一个王权专制政体。
说民众怀念巴列维王朝时期,不如说伊朗人是在追求更加公平理想的社会环境。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伊朗的过去与现状,看看伊朗近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变化。
先来回顾一下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
1925年12月12日,当时的伊朗伊斯兰议会召开制宪会议,宣布礼萨·汗为波斯帝国统治者,伊朗进入巴列维王朝时期。
1979年,霍梅尼发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被迫退位流亡国王,巴列维王朝终结,共存在54年。
白色革命
巴列维王朝虽然是一个封建王权的国家,但是在世界大潮的推动下,伊朗也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很多国家都掀起民主革命的高潮。
在这种大势下,伊朗国内对民主制度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君主制度受到了冲击。
到了20世纪50年代,伊朗经济形势恶化,失业率增加,国内矛盾尖锐,政治运动愈加频繁。
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维护君主专制制度,1963年开启了“白色革命”改革大潮。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想通过发展经济来缓和国内矛盾,进而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场改革。
主要内容有:
1.废除佃农制,凡是大地主占有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所有,建立一支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军。
2.全部森林、水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3.将所有政府经营的工业企业出售给合作社和个人,这些出售的企业所获利润,由劳资双方分享。
4.修改选举法,准备实行普选,特别是妇女都要参加普选。
5.要建立一支由各科医生所组成的卫生工作者大军,到农村去进行免费医疗工作。
6.改革司法,在所有的农村,都要建立公正的法庭。
7.改组所有政府机关,行政权力下放,并全面改进国民教育。
改革进步性
可以看出,巴列维的一系列改良措施,体现出很大的进步性。他力图响应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建立一个世俗化的君主制政权,引导伊朗脱离落后状态,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巴列维推行的“白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经济的发展,为伊朗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巨型油轮码头、大型贮油库和石油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铅矿、铜矿、铁矿和煤矿,都进行了大力开采,钢铁厂以及其它金属冶炼厂,产量也都在不断增长。
1976年石油产量为2.948亿吨,出口2.722亿吨,当年出口石油收入达234亿美元。
从1971年到1973年,伊朗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百分之十四点三,1974年猛增至百分之四十。
伊朗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到1977年,伊朗的人均收入已达2200美元。
此外,在交通、电信、电力、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领域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由于经济的发展,军队实力也随之增强,伊朗武装成为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伊朗在社会面貌层面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迅速向世俗化迈进。
当时巴列维破除了宗教对国家的影响,实行一夫一妻,解放了穆斯林女性。
百姓的思想获得自由,女性解除禁锢,可以自由的工作和学习,成为伊朗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伊朗巨大的进步。
随着当时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福利日趋完善,整个国家表现出蒸蒸日上的一面。
改革局限性
与所有专制者的改革一样,巴列维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来巩固自己的王权,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采取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措施。
首先就是重用亲信,巴列维将大量亲信安排在国家要害部门,成为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这些权贵通过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权力,大肆敛财,贪污腐败,造成国家财富迅速集中。
王室权贵一个个腰缠万贯,奢侈无度,而中低层百姓却陷入赤贫,甚至失去谋生手段,产生了极端不满的情绪。
其次还成立了秘密警察制度,用于镇压潜在反对者,手段恶劣残酷,被描述为当时伊朗人最恐惧和厌恶的组织。
再次是巴列维过分发展军备,企图把军队收买为维护王权的有力工具。
在经济取得大展之后,巴列维军事野心不断扩大,每年花费大量金钱购买美国武器,声称要做世界第五军事大国。
庞大的军费开支耗尽了伊朗财政,使伊朗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
改革损害了教士阶层的利益
教士阶层在伊朗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在巴列维王朝之前,伊朗的教士享有国家的主要权力,包括国民议会的主要席位、司法权、教育权。
他们还掌握大量的土地、房产,可以征收宗教税,在伊朗乡村,教士阶层掌握着绝对的权利,德黑兰的很多政令都无法在乡村地区得到执行。
“白色革命”期间,当局大力推行去宗教化改革,给予了妇女选举权,遭到了教士阶层的敌视。为了打击教士阶层,政府取消了很多宗教领袖的特权,关闭了大量的宗教学校。
土地改革政策触动了教士阶层的经济利益,动摇了他们对土地的控制权。
司法改革也对教士阶层的司法特权形成挑战。
这一系列的世俗化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教士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总的来说,巴列维的一些列改革一方面发展了伊朗经济,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特权阶层,加剧了贫富分化,引发民众普遍不满。
另外,社会的世俗化改革,使西方思想涌入伊朗,促使了伊朗民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人民对专制王权更加排斥。
对教士阶层的打击,严重损害了僧侣阶层的利益,世俗化的推进也遭到许多伊斯兰教徒的反对。
所有的矛盾参杂在一起,最终引发了伊斯兰革命,埋葬了巴列维王朝。
为何越来越多的伊朗人对现状不满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经过全民公投,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并通过了新的共和国宪法,霍梅尼在1979年12月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伊朗成为政教合一的现代神权性君主政体国家。
伊朗伊斯兰政教合一政权是伊朗公投的结果,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伊朗人的共同选择。
那么推翻王权政权以后,伊朗人民的生活又怎么样了呢 ?
首先是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当初,巴列维时期的伊朗虽然贫富分化严重,但是经济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民众也享受到一定的发展成果。
革命后的伊朗经济没有繁荣起来,对石油出口的依赖依然强烈。
革命成功后不但没有消灭贫富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伊朗教士阶层掌控着伊朗经济命脉,财富无限,而广大的老百姓却陷入了一贫如洗的状态。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曾经提到:伊朗的300人就掌握了伊朗60%的财富,可见财富集中严重到什么程度。
由于政策失误及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现在的伊朗已经成为中东最穷困的国家之一,很多伊朗人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失业率也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根本找不到工作,失去生活来源,广大农村地区更加穷困潦倒。
社会面貌倒转。
在巴列维时代,社会风气十分开明,妇女享受比较广泛的权利。
而如今的伊朗妇女不得不重新包上黑面纱,各种各样对妇女的禁锢随也之而来,女性再次成为附属,伊朗又回到了神权时代。
伊朗的自由程度也出现倒退。
伊朗的神权政体对议会及法案具有否决权,对比起国王政府的同等机关有更大的权力。
少数族群的政治权利被打压,非穆斯林族群不享有平等的权利。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没有官方的允许下,书籍杂志不得出版、录音带不得分发、电影不得播映、文化团体不得成立。
伊朗执行政教合一政策,教士对于民众思想严格控制,民众的思想受到限制。
以上种种现实,使伊朗很多人认为,伊斯兰革命是毁了伊朗的未来,使国家倒退了几百年。
连霍梅尼的孙子侯赛因·霍梅尼也痛心的说,现在的伊斯兰毁了伊朗的未来,偏离了霍梅尼的路线,他甚至要美国帮助伊朗回到从前。
现在的伊朗年轻人,也对自己父辈当初支持革命的行为充满疑惑:“难以理解他们当初所表达的热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目前,美伊关系持续紧张,伊朗国内的抗议活动也日趋激烈,很难断定伊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祝福伊朗人民!
E. 伊朗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伊朗人口2021总人数约有不到0.82亿人口,高于我国的河北省,略少于四川省。伊朗全国领土面积达到了160多万平方公里,属于标准的地区大国之一。
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
伊朗历史沿革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波斯帝国,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国力达到鼎盛,其疆土东起葱岭、西至巴尔干半岛、北逾高加索山脉、南抵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约达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70个民族共1800万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F. 伊朗是阿拉伯国家吗
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伊朗人主体民族为波斯人。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12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等6个北非国家;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
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的原因
伊朗历史悠久,可以说和四大文明古国不相上下。这个地方之前叫波斯,一直到近代的时候才改名为伊朗的。波斯帝国当年可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这个帝国也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影响深远。而且这个帝国虽然被灭多次,但文化还是被保留下来了。而伊朗现在就继承了这些文化,所以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原因。
其次是伊朗虽然位于中东,但是是在边沿地区。伊朗位于中东的最东边地区。这个地方即使是在阿拉伯帝国强大的时候也鞭长莫及,影响比较小。或者说阿拉伯帝国当年只是文化渗透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并不是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中心。而且阿拉伯帝国也没有在这个地方形成长时间的有效统治。
G. 伊朗人口2021总人口是多少
伊朗人口2021总人数约有不到0.82亿人口,高于我国的河北省,略少于四川省。伊朗全国领土面积达到了160多万平方公里,属于标准的地区大国之一。
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
区域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
而夏天的时候,伊朗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温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兰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
H. 伊朗加入上合,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如果美国打伊朗,上合有没有保护条约
个人认为,上合组织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上合组织是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是当时受国际恐怖主义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反恐的重任,国际反恐不能单独进行,所以每个人都开始拥抱这个组织,如果上合组织对其成员国设定相当高的标准,伊朗就很难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然而,为了吸引更多国家,上合组织没有选择提高成员国的门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伊朗可以成功地加入上合组织,伊朗很可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I. 伊朗女人出国后戴头巾吗
伊朗女人出国后可以不戴头巾,在国内必须戴,但如果出国了,就不再受限制,随自己意愿就行了。
J. 伊朗人口和面积
伊朗面积164.5万平方千米,人口7266.4万人。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
伊朗经济支柱: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产业是伊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丰富,其它矿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可采量巨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耕资源丰富。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