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与演变
伊朗核问题的演变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王龙琴)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王龙琴)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核能源开发活动。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借口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1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今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朗核问题再度升温。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决定把伊朗核问题报告安理会。3月29日,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由英法起草、经过多次修改的“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外长经过多次磋商,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8月22日,伊朗对六国方案作出了正式答复,表示愿意马上与这项方案的提出国进行认真对话。但美国认为,伊朗故意回避最为关键的暂停铀浓缩问题,没有满足安理会的核心要求。
❷ 伊朗这个美国的眼中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F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F系列的美制战机?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前的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的重要盟友,还有钱,比现在的狗大户沙特还受美国待见,买了大批的F4、F5、F14战斗机,而且连飞行员都是在美国接受的培训。
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9年1月16日,国王巴列维被迫逃亡国外,并辗转去了美国治病,愤怒的伊朗老百姓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断交之后,伊朗美制战斗机都得不到零件供应,出动率越来越少,为了保证两伊战争的需求,根据一份解密文档显示,伊朗人通过现在的死敌以色列走私F4、F5、F14战斗机的配件、武器、单兵防空导弹,以色列还给伊朗提供伊拉克核反应堆的情况,支援伊朗空军对伊拉克核反应堆空袭(但未成功)。
伊朗现在基本已经摸透了二代机F4和F5,并基于F5自行研制了一款闪电战斗机,但是性能不佳。最具威力的F14波斯猫战斗机因为无法得到美国的配件,伊朗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把一部分状态不好的波斯猫拆配件给别的用,为了保持F14的武器供应,伊朗技术人员吧“霍克”地空导弹改成了空空导弹挂在F14上使用。美国为了不使退役的F14的配件被偷卖给伊朗,把所有的F14都毁掉了,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伊朗这些F-14已经到寿命期了,目前还有二三十架能战斗值班,伊朗现在急需采购新战机,但是由于美国从中作梗,西方国家都不卖给它,据说伊朗有意引进中国的歼-10,但是可能是怕美帝制裁的因素,中国现在并没有和伊朗展开实质接触。
❸ 伊朗获得北斗导航系统后,对导弹的打击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说彻底摆脱了伊朗在面对美军威胁时无奈的局面。
伊朗导弹的是多,但对美军产生的威胁并不大。据说伊朗拥有数千枚各种型号的导弹,最远的导弹射程可达两三千公里,不仅能够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还可以威胁到美国设在南欧地区的军事基地。
射程虽然远,伊朗导弹最大的问题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达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流星三来说吧,虽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地,但是这款导弹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这两大国保持友好关系,伊朗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也不用担心缺少工业品,从而让美国的经济制裁破产。
❹ 伊朗核问题
伊朗为啥就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北区,紧靠ALBORZ山脉的山丘地带,巨大的悬铃木遮掩着数十座精致的小别墅。与吵闹、脏乱的市区相比,此地空气清新,静谧,是为德黑兰的高尚住宅区。 云集于此的商贾巨富们早已习惯了令他们愤恨不已的现象:管理这个国家的宗教领袖和毛拉们渐次搬到了他们的隔壁,而且看样子会一直待下去。
前最高领袖霍梅尼是最早搬进来的人之一。他曾住在离涅瓦兰宫(NIAVARAN)仅几百米远的宅子里。随后,这个伊斯兰共和国的众多高官们也相继涌入。如今,哈梅内伊的继承人们也住在这儿,四周公园众多,警卫森严,就像一副盾牌,将他们与外界的现实和压力一概挡在门外。
此地的居住结构反映了伊朗的权力架构。随着行李搬运车的来来往往,伊朗政权构成的变化和权力的此消彼长便一览无余。譬如,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去年八月离职,最近就把家从靠近萨达巴德宫(SADABAD)的地方搬到了更靠南的地区。对这位失败的改革者来说,搬家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下台”。然后,新上台的总统、苦孩子出身的内贾德便搬进来了。
内贾德上台后,对内,依靠严厉治理腐败和节约行政开支两道“交叉火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对外,则首先用类似“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的狠话给全世界一个下马威,然后开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贴的核封条,与美欧几个大国针尖对麦芒,腰杆挺得极硬。“我们当然有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内贾德代表的伊朗强硬派说。
如果作一下换位思考,伊朗的确有权拥有核武器。不错,它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字国,根据该条约,它只有权利进行旨在和平目的的铀浓缩活动。但是全世界国家是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凭什么你美国、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可以用它威慑控制别人,同时又以一纸条约禁止别人拥有核武器?凭什么你美国人可以在中东核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事实上,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再声明“无意拥有核武器”,但这个雄心勃勃的伊斯兰共和国打心眼里是想要原子弹的。一旦拥有核武器,就将有助于它实现地区霸权,并打破中东现有的地缘战略和政治格局。 强权之路 不管美国人愿不愿承认,如今的伊朗早已不是所谓的“失败国家”。实际上,这个什叶派穆斯林治下的神权国家正在地区霸权之路上春风得意,步子走的很不错。这还不算它拥有和发展核武器的能力。
首先,伊朗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真正赢家。伊朗人喜欢抱怨以色列的核威胁,但他们在中东地位的强大程度事实上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预想。它最近在周边的阿拉伯邻居中赢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在英国人控制下的伊拉克南部,德黑兰的代理人也已经控制了警察部门和当地政府机构。
阿赫迈迪-内贾德先与叙利亚签了双边防务协议,然后在大马士革相继会见了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头头脑脑。通过它支持和资助的黎巴嫩真主党,伊朗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了地中海沿岸。真主党在黎巴嫩议会拥有多席,直接影响着黎国政局。
最近,哈马斯在巴选举中的胜利也让伊朗和内贾德尝到了多年投资的甜头。早在1990年12月,哈马斯数名高官访问德黑兰后,这个由亚辛创立的抵抗组织突然开始收取异常慷慨的经济资助。尽管德黑兰每年为此花费数百万美元,但它却在与以色列一墙之隔的地方,拥有了一个牢靠的盟友。 拥有核武器将在实际意义上保证德黑兰的地区霸权。事实上,它已经在纳坦兹(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和其他地方的核设施中建造了必需的部件。而且,伊朗统治者们心里也很清楚,国际社会将对此毫无办法。西方人不得不承认,伊朗人甚至比朝鲜人更善于玩自己的游戏。他们今天揭去国际原子能机构盖的封条,明天就可以玩一个调和游戏。伊朗人会说,好吧,你美国和西方不跟我谈,我可以跟提出“在俄罗斯进行核浓缩”建议的俄罗斯人谈。“为什么不呢?我们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还有没有选择?
与此同时,西方正在重新考虑它的选择。军事打击听起来怪吓人的,但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实际上,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也不止一次地说,类似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只有联合国安理会可以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很可能会被咱们中国否决,因为中伊未来的一揽子能源合作高达1000亿美元。 现在,西方的专家甚至不能确信伊朗能在核武器之路上走多远。国际原子能机构掌门人巴拉迪博士不情愿地承认,他自己对伊朗人的核武器努力也是一筹莫展。
“我们不是上帝,毕竟人心隔肚皮啊。” 如今,所谓的欧洲三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已经输掉了第一轮,伊朗重新启动了核浓缩计划,于是它们便伙同美国人试图将这一争端由原子能机构移至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解决。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伊朗人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不但要将铀浓缩到“工业等级”,还要驱逐在伊朗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者。
现在看来,要外交解决这一冲突,最好的机会或许出现在俄罗斯的提议中。根据该提议,俄罗斯将向伊朗未来的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并负责回收废弃的燃料棒。而伊朗政府作为回报,会放弃它的核浓缩计划。 上周,伊朗的首席核问题谈判代表访问了莫斯科,据说,其对俄罗斯这一提议的态度已经比伊朗政府之前的态度“通情达理”多了。同时,我们中国也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德国外长根舍也认为这一方案“有道理”、“很现实”。 BUSH和BUSHEHR 美国人的心态充满矛盾。他们也希望有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却对特工出身的普京总统充满警觉。
事实上,小布什早就指摘过普京,说他跟伊朗领导人“穿一条裤子”。比如,正在建设的、波斯湾附近的布施赫(BUSHEHR)核反应堆就出现了俄罗斯专家、工人的影子。俄罗斯人还帮助德黑兰发展现代空防系统,援助它的导弹研发工作,并将之布防在伊朗所有的核设施周围。 现在,俄罗斯反而对调停人的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俄乌天然气之争让俄罗斯形象大跌之后,它正试图借助伊朗核危机来与美国和西方重新搞好关系。 但是,普京在“BUSH和BUSHEHR”之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轻易惹不得的西方反伊联合阵线,一边是俄罗斯在伊朗的经济和地缘战略利益。
很显然,伊朗在普京的地缘政治版图中至关重要。而且,随着莫斯科与德黑兰在石油、天然气和军火贸易等方面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之时,两国的裤子会“越穿越多”。据预计,未来俄伊的双边贸易额将会上升到200亿美元。 不管怎么说,这场危机的到来,还是为克里姆林宫预留了一个相对舒服的角色。一方面,西方需要俄罗斯帮忙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危机的持续发展势将动荡全球市场,并引发油价上涨,而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从中捞的好处可想而知。
如今,内贾德在对以色列和美国多次口无遮拦地“狂批痛骂”之后,似乎想喘口气了。最近,伊朗原本计划举办的一场关于“种族灭绝大屠杀”是否真的存在的国际研讨会,也暂时搁置一边。 内贾德在德黑兰北区的别墅住的很舒服,但这位被西方讥为“暴发户”的新总统却跟他周围倾向西方的商贾巨富们没多少共同语言。“我们这是怎么啦?”一个富有的地毯商的妻子说,“世上没有人再同情伊朗了。一些人嘲笑我们,而另一些人则害怕的要命。” 但是,内贾德与住在该区的特权阶层居民们——包括IT经理人、医生、画廊业主、国有企业的高级经理人等等——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坚持认为,和平利用核能是他们的国家权利。事实上,内贾德的许多新邻居都把伊朗拥有核武器视作理所当然。他们会说,“我们当然有权拥有核武器。我们的三个邻居都有核武器,我们为什么不能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西方诸国将不得不眼看着伊朗爆出自己的蘑菇云,就像他们无奈地纵容以色列一样。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报告”与“提交”
决议在措辞上,采用“报告”安理会,没有采用“提交”安理会。这两个词性质迥异。
外交人士认为,“报告”安理会这一措辞是“软的一手”,仅说明伊朗核问题升级迈出了半步,显然留有回旋余地,旨在对伊朗保持压力,底牌仍然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若是“提交”安理会讨论,则表明伊朗核问题完全升级。
但伊朗此前多次表示,把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和把该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并没有什么区别。
安理会介入
与IAEA理事会会议通过的前9个相关决议相比,这个决议首次让安理会牵涉进来。这表明,在努力寻求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硬的一手”:安理会有可能介入。
美国驻IAEA大使舒尔特威胁说,伊朗正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合作还是对抗。
伊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继续坚持现有立场还是进行妥协的两难抉择。伊朗在未来一个月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外交走向。
3月的关口
IAEA理事会将于3月初再次举行会议,听取总干事巴拉迪关于伊朗核问题及其有关决议的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决定下一步行动。因此,从现在到3月初的外交斡旋,将是伊朗核问题妥善解决的一个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关口。
会议决议要求伊朗停止恢复包括研发在内的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并与IAEA充分合作。换言之,伊朗必须把1月10日揭掉的核封条自己再贴上去,否则安理会虽目前不采取行动,3月份IAEA理事会会议就可能要求安理会采取行动。
关于以色列的插曲
在决议草案的谈判中,埃及希望在决议中加入“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利于建立中东无核区”的条文。
这一条文针对的显然是被怀疑拥有核武器的美国盟友以色列,因此遭到美国强烈抵制。
经过磋商,美国最终同意将条文改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是“核武器”,使条文看起来不像是仅仅针对以色列的。
■各国反应
中国投赞成票
中国在IAEA理事会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说,通过这个决议并不意味着伊朗核问题马上会提交安理会,而且决议并没有要求安理会马上采取行动。他希望本次会议的审议结果有助于缓解当前在伊朗核问题上出现的困难局面,也有助于各方寻求和增进解决该问题的共识。
美德表态强硬
美国国务卿赖斯、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4日分别发表声明,对IAEA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表示欢迎。但英、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外交途径的结束。态度最强硬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4日将伊朗核计划比作纳粹早期的威胁,说在希特勒上台时,世界各国低估了纳粹的威胁。
布什4日发表声明说,伊朗核问题被提交安理会表明“国际社会决不允许伊朗政府研制核武器”。
俄印安抚伊朗
俄罗斯和印度投赞成票后,并未忘记安抚伊朗。
俄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4日说,俄对IAEA决议感到满意,俄有关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仍然有效。
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5日表达了俄欲避免对伊朗制裁的态度,并说这场核危机应力争在IAEA内解决。
印度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说:“我们投票赞成决议,绝不应被解读为背离了我们和伊朗传统的亲密友好关系。”
■全景观察
决议前 多瑙河畔的无烟战争
今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为此,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在伦敦先后两次举行会谈,协调立场。
有媒体认为,伦敦会议已为2月2日在维也纳召开的IAEA理事会会议定调,但在这座多瑙河畔的城市中,外交角力远比预想的激烈和复杂。
2月1日,欧盟散发了决议草案,并开始争取会议高票甚至一致通过该决议草案,从而给伊朗施加巨大的外交压力。
但理事会35个成员中,委内瑞拉等16个成员属于不结盟运动,大都站在伊朗一边,从一开始就对欧盟的决议草案提出异议,比如,将“报告”改为“告知”、不立即而是到下月报告安理会等。
4日,委内瑞拉要求对决议草案表决,达到了让欧美希望的一致通过泡汤的目的。
当日上午35个成员以27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决议。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可见,表决时各方角力仍在继续。
决议后 对俄建议态度又变
俄罗斯去年12月底向伊朗建议,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以在澄清国际社会疑虑的基础上,确保伊朗的合法核权益。
3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瓦伊迪发出警告,如果IAEA理事会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伊朗将不再考虑俄罗斯提出把铀浓缩项目转移到俄境内的建议。
4日,IAEA的决议通过后,瓦伊迪在维也纳说,俄罗斯关于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已不再有意义。
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尽管出现了新的形势,伊朗仍将按计划与俄就其提出的核问题妥协方案继续磋商,原定本月16日与俄的磋商仍将进行。
报告前 “谈判大门依然敞开”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5日还说,将伊朗核问题报告到安理会不会吓倒伊朗,这种举措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害会更大。
他说,伊朗将继续坚持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IAEA相关法规的框架内与该机构合作,继续坚持通过对话来解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
美联社说,这次阿塞菲转变态度是否意味着伊朗开始调整策略,以应对其核计划引发的危机,目前尚无法确定。
报告后 安理会究竟会怎么做
外交人士认为,虽然IAEA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但在3月6日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会议报告伊核问题前,安理会不会采取行动。这也为在IAEA框架内斡旋伊核问题提供了空间。
一名了解伊核问题的欧洲资深外交官说,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普遍同意,如果伊朗在3月6日以后态度仍然强硬,安理会将缓慢增加压力。安理会第一步可能敦促伊朗遵守决议。
其他一些外交官认为,安理会可能低调对待IAEA的报告,最多发表声明予以承认。相当一段时间内,安理会不会考虑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等制裁措施
❺ 反卫星武器作战形式有哪几种
反卫星武器技术并不是什么新东西?美国早在1959年就对一种实际系统进行过演示,苏联也在1968年试验了其第一种反卫星武器?在冷战时期,两个超级大国更是使出浑身解数,研究各种类型的反卫星武器?
一般来讲,反卫星武器有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定向能式和电磁干扰式4种作战形式?共轨式反卫星武器是射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对其进行追踪,然后利用动能或核爆炸将其摧毁?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不进入目标卫星的轨道,而只是当目标星经过上空时,对其进行瞄准攻击?定向能武器,如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束等,能够将卫星彻底摧毁或通过辐射其敏感电子元件使其失效?电磁干扰则可以使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无法进行通信?
美国和俄罗斯在不同时期都对这4种方式的可行性进行过研究或试验,并且还考虑过对发射场控制中心和用户地面站进行物理?电子和信息攻击的可能性?
反卫星武器技术并不只是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许多国家都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一种办法就是建造一个大功率干扰机或者使用重型工业激光器对低地轨道卫星的光学器件和水平线传感器进行攻击?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运载火箭和导弹建造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如朝鲜?伊朗和伊拉克等国拥有比较成熟的相关技术,一般可能采用这种方式?
但这并不等于说建造和部署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低地轨道卫星在数百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速度高达7.5公里/秒,要想击中它,必须要完成三项任务:发现并跟踪卫星,接近卫星,然后将其破坏或摧毁?
反卫星武器的攻击流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发现目标
发现和跟踪一颗卫星并不需要多大的投资,据分析,只要有几千美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一些时间就足矣?
只要采用合适的跟踪软件,根据精确的轨道要素,观测者就可以预测某颗卫星的轨迹和时间表?一些跟踪软件和卫星的轨道要素都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即使是美国的间谍卫星也不例外?有的业余爱好者只用双目望远镜和秒表就可以对美国的秘密卫星进行跟踪?
有的人花上10000到15000美元就可以组装一个卫星跟踪系统,利用高倍望远镜跟踪500公里外以7.5公里/秒的速度运行的小目标?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天文学家曾为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进行演示,成功地跟踪了美国的长曲棍球秘密卫星,把观看他演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1996年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一次代号为USA129的秘密发射?在发射前,业余天文学家网就计算出了大力神4火箭的飞行弹道?在发射后几天之内,澳大利亚的业余爱好者就捕获了卫星并推出了其轨道要素?在北半球,随着观测条件的改善,瑞典的业余爱好者锁定卫星并进一步确定了其踪迹?这是第一颗由业余爱好者从发射后进行连续跟踪的极轨卫星?
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只要简单地下载免费的卫星跟踪包,通过众多的因特网站点输入卫星的轨道要素,一个国家就会拥有初步的卫星跟踪能力?如果再配以适当的望远镜等设备,发现和跟踪卫星应当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2命中目标
对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运载器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能够到达目标卫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它无需进入轨道,而只是到达目标的高度?也就是说,直接上升式运载器比把同样质量的物体送入轨道的运载器要小得多而且便宜得多?
一枚反卫星武器运载器只要能到达800公里的高度,就能够击中许多重要的低地卫星,其中包括一些军事卫星?
反卫星武器运载器的可选方案之一就是弹道导弹?众所周知,弹道导弹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扩散,像朝鲜?伊拉克和伊朗这些国家都有了国产弹道导弹?
地面距离和最大高度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弹道倾角?有效载荷质量?大气的影响乃至多个火箭级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此外,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可能装有可进行机动的杀伤飞行器作为其末级,进一步影响了距离—高度关系?据称,以最佳倾角发射的单级导弹所到达的最大高度大致是其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据这一法则,射程900公里的弹道导弹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300到450公里?这一高度虽进入外大气层,但比大多数低地轨道卫星的高度要低?要达到800公里的高度,单级导弹的射程至少要达到1600公里?目前,朝鲜和伊朗正在研制这一级别的导弹?
另一种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的运载器方案是科学探空火箭?科学探空火箭一般发射到空间的边缘进行科学实验,许多国家都保持有探空火箭计划?例如,NASA每年要发射约30枚探空火箭?这些火箭小到只有2米的超阿卡斯,大到19米的黑雁7?黑雁7能将14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1500公里的高度或将3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800公里的高度?
巴西的探空-4探空火箭可以将5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650公里的高度,印度的罗希尼可以将1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350公里的高度?与轨道运载器相比,探空火箭造价低而且容易制造?
研制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把武器送入空间,而是使其接近目标?为了用弹丸式弹头杀伤卫星,拦截器应到达距目标不到100米的位置?考虑到卫星的速度,反卫星武器的制导系统和杀伤飞行器是研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苏联的反卫星武器采用的是雷达和光学制导方式,而美国的ASM-135反卫星武器采用的是红外导引头和激光陀螺?这几种方式都是有效的?其它方式,如从地面跟踪站进行指令制导,同样可以使用?实际上,最早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就是无线电指令制导?
建造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能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进行机动的杀伤飞行器?这就需要将大多数导弹上的气动控制尾翼更换成反推控制系统?推力矢量控制是反推控制方式,小型的侧面燃烧火箭发动机也是一种反推控制方式?近年来,已经研制出了几种采用反推机动系统的先进导弹,如美国的增程拦截器(ERINT)面空导弹?ERINT的中部装有180台微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美国的战区高空区防系统(THAAD)反战术弹道导弹也采用了反推控制技术?据报道俄罗斯的SA-10面空导弹也正在考虑进行这方面的控制改进?
3杀伤目标
为了弥补制导和控制系统的不足,可以选用大面积弹头,如核弹头和人工碎片带?在空间,核弹头不像在大气层内产生爆破或热效应,但是它所形成的X射线能产生多种破坏效应,可以在数十公里的距离上杀伤卫星?
另外,如果在合适的高度爆炸,即使是当量不太大的单个核弹,也会使内范?艾伦带增强,足以使没有加固的卫星在几天或几个月内失灵?卫星可能通过加固来对抗核效应,但费用和重量的权衡是很严格的?大多数商业卫星经营者没有选择进行辐射加固?
美国的科学家认为,当量为5万吨的核武器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爆炸,将使大量的低地轨道卫星失灵?爆炸产生的电子会迅速弥漫到整个低地轨道空间,大多数低地轨道卫星都会与这些电子碰撞?
这种攻击可以对进攻者带来许多益处?首先,它只需要相对较低的技术,不用多级运载器或精确的制导,一枚改进型飞毛腿导弹和小型核装置就足够了?这种攻击方式至少不会直接击中城市或造成人员伤亡?第二,某个国家可以借口进行试验,而在其自己的领土上空引爆核武器,无意对任何卫星造成破坏?第三,采取这种进攻的一方总是利大于弊,如美国对低地轨道卫星的依赖性比朝鲜或伊拉克要大得多?
人工碎片云是另一种可能采用的面杀伤机制?因为在空间运动的物体,即使是很小的物体,也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动能?在轨道上,几枚小钉子就能摧毁一颗卫星,将数千枚钉子准确地发射到低地轨道,理论上讲,可以把多种军事和间谍卫星毁掉?
关键是把足够的钉子发射到与卫星轨迹交叉的轨道平面上的适当的高度?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碎片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专家则认为,如果卫星能够进行机动的话,人工碎片根本不会构成威胁?
人工碎片方法在技术上讲是可行的,但在使用上有很多制约?为了杀伤目标,在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比目标高的速度?在进行轨道拦截时,需要把碎片放入交叉轨道平面或反向旋转的轨道?而后一种方式尤其难以实现?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碎片沿着惯性飞行弹道进入卫星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碎片云的尺寸和分布?接近速度以及(如果卫星能机动时)预警时间?碎片云在短时间内具有很大的威胁,然后就消失在背景噪声中?
可以对卫星进行防护来对付碎片?国际空间站就装有防护装置,可以防护直径1厘米的物体的碰撞?此外,物体是否能杀伤指定的卫星,很大程度上依赖卫星的结构和物体碰撞的部位?
曾有一个小物体穿入了在轨运行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高增益天线,但并没有影响该天线的性能?实际上,NASA也是在航天飞机执行任务中目视检查哈勃望远镜时,才发现了这次碰撞?
❻ 为什么伊朗制造核武器会被发现
最主要直接的原因是卫星侦察
2002年年底,美国公布了其侦察卫星拍摄的有关伊朗中部两处核设施的照片,称伊朗有可能利用这两处设施制造核武器。2003年2月,时任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伊朗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伊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2003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一份有关伊朗核问题报告,指出伊朗未能履行其在核安全保障协议中所规定的申报进口材料及其加工情况的义务。
2011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的报告说,伊朗核计划中有12项问题可能与秘密研发核武器有关。这些问题被统称为伊核计划“可能的军事层面问题”。但伊朗方面对此予以否认。
2013年8月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任后,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同年11月11日,双方签署合作框架,伊朗承诺采取一些实际措施,增加其核计划的透明度。
2015年12月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向该机构理事会递交的一份关于伊朗是否秘密研发过核武器最终评估报告称,伊朗在2003年年底前有一系列与研发核爆炸装置有关的行为,但这些研发行为没有超出可行性和科学研究以及掌握某些相关技术能力的阶段,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发现伊朗在2009年以后有类似行为。
❼ 谁知道为什么伊朗要造核武器
伊朗东临伊拉克.西临阿富汗.都是被美国占领的国家.巴列维王朝后伊朗和美国关系大崩.美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基础工业落后.科技不发达武器引进出现困难.后来美国又支持伊拉克发动了两伊战争.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中东.支持以色列控制中东.后又发动海湾战争,接911之名占领阿富汗03年又借反恐之名占领伊拉克.掌控石油大权.限制西方国家进口伊朗石油,对伊朗单一的国民经济陷入困境.伊朗国家安全面领严重危险.造核武器一是恐吓阻止美国对伊朗的进攻.提高和欧盟的谈判筹码买更多的石油给欧洲赚取外汇.提高自身的工业科技实力.增强自己在中东的大国地位和在中东事物的主导权!
❽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伊朗从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以来,一直在战争的苦海里挣扎,邻国伊拉克的萨达姆穷兵黩武,对伊朗大打出手,这就是着名的两伊战争,伊朗在战争中经常处于劣势,就想发展核武器,用来威慑侵略者,出发点本是可以理解的,萨达姆被美英推翻以后,伊朗更想拥有核武器威慑周边国家,历史上伊朗被英国和俄罗斯欺负惨了,由于美国曾支持巴列维王朝,伊朗反美情绪强烈,政府公开号召反美,很多青年参与恐怖组织,伊朗因此被美国列入无赖国家,美国强烈反对伊朗的核武器研究发展计划,伊朗不得以同意了俄罗斯的建议,把核反应堆放到俄境内,但这不会减轻美英等国的戒心,展望前途,伊朗停止核武器的研发是上策,否则,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制裁,俄罗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不会为伊朗的利益与美英对抗,伊朗不要执迷不悟,步伊拉克萨达姆后尘,失道寡助,最后身败名裂,还有金正日,也是如此,内无民心,外无援兵,不改铉更张,早晚难看。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参考资料:http://news.sohu.com/20060206/n241688622.shtml
❾ 伊朗核危机是怎么一回事
伊朗人弄了些浓缩铀想搞反应堆,说是搞核电站,美国人怀疑他是要搞原子弹,伊朗人不干说我就是搞电站的,美国人说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搞核武器……然后就开始旷日持久的扯皮,世界五大流氓全部上阵(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俄护着伊朗,美英法要伊朗不准乱来,现在还没个结果
❿ 伊朗航天局做了什么,使得美国要制裁他
伊朗航天局具体做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据美国介绍说伊朗航天局做了以下这些事:伊朗航天局在民用计划的掩护下开发弹道导弹,将卫星送入轨道;而且伊朗曾多次违反了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发射运载火箭,且从事与可用于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相关活动。
所以说,这次事件不在于伊朗到底做了一些什么,而在于美国说伊朗做了一些什么,美国也就是在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