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真的跟胡塞武装有剪不断的关系吗
这个估计也得他们自己才知道了。不过胡塞武装的武器据说都是伊朗在背后大力支持,伊朗现在在中东地区可以说是孤立无援,周围的小国家全是亲美派的,伊朗支持胡塞武装也就是为了在被攻打的时候有援军,不过胡塞武装目前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很显然,对沙特石油设施的成功袭击,让胡塞武装更加信心百倍,在继续对沙特发出袭击警告的同时,甚至已对那些“榜上有名”的仇家点名进行清算了。阿联酋作为参与也门战争的主要国家,此次被胡塞武装点名,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了。
㈡ 侯赛因·拉扎扎德的伊朗大力士
伊朗大力士侯赛因·拉扎扎德在举行的男子10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以472.5公斤的成绩轻松夺得金牌,并且以263.5公斤打破了由他保持的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拉扎扎德获得的第二块奥运会金牌,也是伊朗在雅典奥运会上得到的第一块奖牌。自从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后,拉扎扎德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有力气的人”。此后,男子105公斤以上级的世锦赛金牌都由他一人霸占。
几乎没有哪个大力士能够真正向拉扎扎德发起冲击。抓举比赛中,拉扎扎德成功抓起210公斤,保加利亚人乔拉科夫紧随其后举起207.5公斤。不过到了挺举比赛,拉扎扎德加快了步伐,他第一举便举出250公斤,这一重(文章转载自量是其他9名对手完成全部试举后的最好成绩。因此,拉扎扎德在第一把就确定了冠军的位置。
看到金牌有保,拉扎扎德开始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他在第二把直接将重量提高了13.5公斤,但是没有成功。拉扎扎德无奈地笑了笑,在最后一次试举中再次走上举重台。这一次,拉扎扎德没有让全场观众失望,稳稳举起杠铃将挺举世界纪录改写为263.5公斤。原有的263公斤的挺举世界纪录就是他在2002年世锦赛上创造的。
拉扎扎德在赛后很平静地说:“我今天的表现不错,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至于自己是否打算退役,拉扎扎德说:“只要我身体健康,我还打算举起500公斤呢!”
㈢ 萨达姆·侯赛因的人物评价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巴格达被处以绞刑后,国际社会立即作出不同反应
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就以推翻萨达姆为目的。作为战争发起者,美国总统布什自然积极评价。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发表声明指,萨达姆被处决是伊拉克发展民主的里程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萨达姆之死表示,伊拉克的事务应由伊拉克人民决定。中方希望伊拉克早日实现稳定、发展。
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发表声明说,英国欢迎伊拉克政府根据萨达姆犯下的罪行对他进行法律制裁,但不支持对萨达姆执行死刑。英国政府尊重伊拉克政府的决定。声明同时认为,萨达姆被处决后,伊拉克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法国外交部的新闻公报说,处决萨达姆是伊拉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主权决定”,法国希望伊拉克人民“面向未来”,致力于“民族和解与团结”。
巴勒斯坦各派对处死萨达姆表示谴责。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说,处死萨达姆是“政治谋杀,违反所有旨在保护战俘的国际法”。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下属的武装派别阿克萨烈士旅也发表声明,称处死萨达姆是相当于政治谋杀的犯罪行为。
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的发言人说,“欧盟一直谴责萨达姆犯下的种种罪行”,但不赞成对他实施死刑。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芬兰外长图奥米奥亚也称,欧盟并不因为萨达姆犯有严重侵犯人权和违反人道主义罪行而赞同处死他。
捷克外交部的声明说,可以预计,萨达姆被处死短期内会在伊拉克引起骚乱,但相信从长远来看,结束萨达姆时代将会推动伊拉克走向稳定和民主。
瑞士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瑞士不接受处决萨达姆。但声明补充说,萨达姆应当受审和得到惩罚。瑞典强烈批评对萨达姆的处决。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还说,没有完成审理萨达姆的全部法律程序特别遗憾,因为萨达姆还受到其他指控。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塞菲说,萨达姆被处死是“伊拉克人民的胜利”,萨达姆政权倒台的原因是它失去了伊拉克人民的支持。但他同时表示,萨达姆被处死将在短期内导致更多的暴力事件出现。
以色列也对处决萨达姆表示欢迎。以色列副总理希蒙·佩雷斯说:“萨达姆是自取灭亡。他对他的人民造成巨大伤害,也是以色列的重大威胁。”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曾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科威特代首相兼内政和国防大臣谢赫贾比尔·穆巴拉克认为,绞死萨达姆是一个正义的判决。科威特已作好应对恐怖活动的准备。科国民议会议长霍拉菲认为,处死萨达姆是“正确”而“公正”的。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说,萨达姆被处决可能会使伊拉克的政治军事形势恶化,民族教派冲突升级。卡梅宁说,俄罗斯与许多国家一样原则上不赞同处死萨达姆。他同时表示,俄方希望伊拉克各派团结一致,共同寻求改善国家局势的途径。俄准备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推动伊拉克问题的解决。
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言人鲁什迪表示,希望此事不会进一步恶化伊国内安全局势,有关各方应力促伊国内各派达成和解,以渡过危机。
埃及外交部发言人哈迪迪说,希望这一事件不会进一步恶化伊国内的安全局势。
约旦政府发言人纳赛尔说,约旦政府不希望看到萨达姆被处死给伊拉克带来负面影响,伊国内各派应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团结,放弃暴力,着眼未来,以维护全体伊拉克人民的利益。
叙利亚新闻部长比拉勒说,叙利亚政府希望这一事件不要妨碍伊政治进程。
突尼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希望伊拉克人民继续致力于实现民族和解,不要因此事引发安全局势恶化和暴力升级。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政府宣布,自30日起为萨达姆致哀3天。全国降半旗致哀,取消一切喜庆活动和节目。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表示,处死萨达姆是个错误,将在伊拉克引发紧张气氛和暴力事件,伊拉克局势的发展令人担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日本期望伊拉克能够解决国内的难题,成为一个稳定的国家。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表示,期望伊拉克改善治安状况,实现国家稳定。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言人佩查亚说,印尼政府希望处死萨达姆不会导致伊国内教派纷争的局势继续恶化,并影响民族和解工作。
西班牙外交部发表公报说,西班牙政府与欧盟保持一致立场,反对实施死刑,重申对伊拉克合法政权的支持,以及对伊拉克在政治重建和民族和解过程中自主、团结、民主和稳定的支持。
塞尔维亚司法部长斯托伊科维奇表示,处死萨达姆将使伊拉克局势的混乱更加严重,在塞尔维亚以及所有欧洲人看来,对萨达姆不应该实行死刑。
乌克兰外交部新闻局负责人杰希察说,乌克兰政府反对以绞刑方式处死萨达姆,希望伊各派能够推动恢复和平、促进和解的进程,避免因此导致伊国内暴力冲突和极端行动的进一步升级。
塔吉克斯坦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处死萨达姆将对本已非常复杂的伊拉克国内局势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宗教和派系冲突,使伊拉克乃至整个地区的安全面临威胁。
巴西总统卢拉对审判萨达姆的公正性表示质疑,认为处死萨达姆无助于解决伊拉克问题。他说,占领伊拉克的人必须明白,只有让伊拉克人自己解决内部分歧,这个国家才能恢复和平。
阿根廷外交部发表公报说,阿根廷政府谴责处死萨达姆,认为此举无益于伊拉克的稳定与和解。阿根廷政府支持伊拉克各派开展对话,以实现和平共处。
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对外政策委员会副主席埃斯卡拉说,处死萨达姆始于一系列侵犯伊拉克人民基本权利的行为,这些行为应该遭到谴责,美国必须尽快撤军,使伊拉克的主权和独立得以恢复。
智利外交部副部长克拉韦伦说,处死萨达姆意味着伊拉克的安全角势将更加复杂。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发表声明说,马来西亚政府对处死萨达姆可能导致伊安全局势恶化感到担忧。
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表示,萨达姆被处死是“令人悲哀的事件”。他希望伊拉克能够尽快恢复和平。巴外交部说,处死萨达姆让人再次注意到伊拉克局势的动荡,希望这一事件不要使伊拉克的安全角势进一步恶化。巴基斯坦执政的穆斯林联盟主席舒贾特认为,处死萨达姆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将在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制造分裂。
南非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处死萨达姆对解决现时的伊拉克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加剧暴力冲突。
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表示,处死萨达姆解决不了中东问题,尤其是伊拉克内部问题,反而会导致伊安全局势恶化。
㈣ 侯赛因·卡伊比的人物经历
侯赛因·卡伊比代表着伊朗(Iran)足球的新生代。这位足球神童的崛起要感谢两位克罗地亚(Croatia)教练,一位是首先发现他,并将他召入福拉德俱乐部一队的文戈·贝戈维奇(Vingo Begovic);另一位是在伊朗队未能取得2002年FIFA世界杯(FIFA World Cup)参赛权后,成功完成球队重建任务的现任主教练布兰科·伊万科维奇(Branko Ivankovic)。
其中后者给卡伊比提供了首次代表国家队参赛的机会。卡伊比在年仅16岁时就首次参加了国家队的比赛,当时是2002年2月对斯洛伐克(Slovakia)队的一场友谊赛。伊万科维奇的这一决定立即就收到积极效果,在德黑兰阿扎迪体育场(Tehran's Azadi Stadium)进行的那场比赛中,未满20岁的卡伊比在场上以勤奋的跑动、娴熟的技术令主场的观众兴奋不已。
出生于伊朗胡齐斯坦(Khuzistan)省的卡伊比以对足球的热情而着称。他是在埃斯特格拉尔加万(Esteghlal Javan)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此后他转会到福拉德胡齐斯坦(Foolad Khuzistan)队。不久,他又入选了伊朗国家青年队,随队参加了U-16亚青赛的预选赛阶段比赛。他在那次赛事中首次在国际赛场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以及在场上右路位置的领军能力。
尽管在成年国家队的4-2-3-1阵型中,卡伊比更多地担任了防守的人物,但他在右后卫位置上表现优异。身高只有1.74米的他与35岁的老将亚赫亚·戈尔默哈马迪(Yahya Golmohammadi)、在意大利(Italy)效力的拉赫曼·雷扎伊(Rahman Rezaei)和阿里·巴达维(Ali Badavi)组成了球队稳固的后防搭档。
卡伊比虽然在体能上还有欠缺,但他能利用飞快的速度、勇猛的拼抢和敏捷的反应弥补自己的缺陷。今年12月才年满20岁的他已是伊朗队中值得信赖的球员。自从两年多前首次代表国家队参赛以来,他就确立了自己的主力位置。
㈤ 侯赛因-阿里·蒙塔泽里的人物
大阿亚图拉侯赛因-阿里·蒙塔泽里(阿拉伯语:سايت دفتر آیت الله العظمی منتظری,拉丁化:Grand Ayatollah Hussein-Ali Montazeri,1922年-2009年12月19日)是伊朗重要伊斯兰教神学家、民主倡导者、作家及人权活动家。他曾参与领导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指定为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霍梅尼的继任者。1989年,蒙塔泽里因政府政策干涉人民自由,侵犯人民权利而与霍梅尼交恶。蒙塔泽里晚年在库姆度过,尤其对改革派运动仍具有极大的政治号召力。他通常被认为是伊朗最博学的伊斯兰教学者,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大阿亚图拉(宗教权威)。
㈥ 侯赛因为什么老是中东某些国家总统的名字
侯赛因在阿拉伯语中是"美好"的意思. 也有英俊美丽的意思.
㈦ 侯赛因个人历史及对人类历史所做的贡献
萨达姆个人资料
出生日期:1937年4月28日 出生地点:伊拉克美索不达美亚平原
家庭状况:已婚,有2子3女 长子乌代,幼子库赛
大女拉加达;大女婿卡迈勒 二女拉娜;二女婿哈桑 三女哈娜
学历:获得巴格达大学法律博士(Honorary Doctorate in Law)(1984年);
获得军事科学硕士 (1976年2月1日); 就读埃及开罗法律学院(College of Law in Cairo)(1962-1963年);
完成中学(1962年); 9岁入学 (1946年)
生平经历:
* 经国会全体通过出任终身总统 (1990年7月)
* 进军伊朗,一打8年 (1980年9月-1988年)
* 登上总统宝座,集最高军事统帅、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复兴党党魁于一身 (1979年)
* 萨达姆以功勋卓着,被封为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迅即跃升为国家元首(1968年7月)
* 萨达姆所属的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卡塞姆政权 (1963年2月)
* 行刺时任伊总理失败,负伤逃亡叙利亚 (1959年)
* 参加左倾亲共的社会复兴党 (1956年)
* 18岁到巴格达 (1955年)
1979年7月16日,贝克尔总统称病辞职,萨达姆出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共和国总统。
萨达姆1937年4月出生于巴格达西北部提克里蒂县(今为萨拉赫丁省)乌杰村的农民家庭。1957年初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参加反对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政权的斗争,因行刺卡塞姆未遂而被捕,后逃亡叙利亚和埃及。在开罗上大学时,萨达姆成为复兴党埃及支部的一名领导成员。1963年2月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卡塞姆政权,建立复兴党政权。萨达姆回到伊拉克,负责党内农民事务。1963年11月、阿里夫总统发动政变,复兴党被迫转入地下。萨达姆和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等组成新的复兴党地区领导。1964年10月,萨达姆因政变计划泄露而被捕。1966年7月萨达姆越狱成功。继续从事复兴党活动。
1968年7月,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复兴党政权。他于同年11月出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并连续当选为党的副总书记。1976年1月被授于上将军衔,接替贝克尔任总统后,对外宣称奉行不结盟政策;对内实行以石油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全面发展”民族经济的方针;在军事上大力扩充军事实力。1980年9月出兵伊朗,进行了长达8年(1980-1988)的两伊战争。1991年8月吞并科威特,1991年1月,在海湾战争中失败。
一个曾经带给国家富强的人
一个曾经带给人民灾难的人
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人
一个以残暴冷酷而着称的人
一个悍卫国家尊严的人
一个抛弃人民利益的人
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阿拉伯语中,萨达姆的意思是“对抗的人”。
萨达姆·侯赛因的一生经历复杂,世人对他褒贬不一。萨达姆自就任伊拉克总统以来,在政坛上纵横捭阖几十载,历经战火,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他是很多人崇拜的铁碗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数次战争,充满斗志的他从来没有惧怕过任何敌人,即使他明白对手比他强大。所以,有人说他是英雄。可他同时又是一个残酷的人,打击异己他从不手软,许多无辜的人因此惨死在他的刀下,所以又有人说他是魔鬼。
萨达姆·侯赛因出生于1937年8月28日,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的奥贾村。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继父经常虐待他。萨达姆的一生中有许多政治导师,其中有两位最重要:一位是他的舅舅海拉拉,另一位是伊拉克前总统贝克尔。前者充当着萨达姆的父亲和政治启蒙师的角色。海拉拉让萨达姆接受教育,给他讲述伊拉克历史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海拉拉的极端政治思想对萨达姆的影响极大。贝克尔则是萨达姆通往权力之路的直接领路人,他把萨达姆一步步培养成伊拉克复兴党内及伊拉克的领导人。最后他亲手把伊拉克总统的位置交给了萨达姆。
萨达姆说过,任何人的政治理念都会受到本人早期经历的影响,比如他的出身、他的生活或者他的生活环境。1979年7月,萨达姆·侯赛因成为伊拉克总统。他的统治格言是:权力加上恐怖手段。萨达姆·侯赛因在42岁时,取代了贝克尔担任总统。同时还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发动大清洗,排除异己,以谋叛罪处死了60个人。
萨达姆在伊拉克担任总统期间,共卷入了4场重要战争: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由“反恐战争”带来的第二次海湾战争。而最后一场战争最终使萨达姆从统治者变成了阶下囚,也让整个伊拉克陷入了战乱和贫困的泥潭。2003年12月12日,在提克里特南部道尔镇附近的一个破旧农舍里,美军士兵发现并抓获了萨达姆。2006年11月5日,萨达姆受到死刑判决。就在人们猜测绞刑最终是否会得到执行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萨达姆的人生走到了尽头。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处以绞刑。
在网络媒介异常发达的今天,那一令人心情复杂的行刑过程,被迅速传到了全世界。此前,几乎从没有一个人的死被如此公开,被如此多的人见证过。此后,全世界自然又掀起了一轮对萨达姆的议论热潮,人们根据他的生活、伊拉克的历史甚至中东地区的历史乃至联系到全世界诸多国家的表现,等等等等,为萨达姆贴上了一个又一个标签:英雄、枭雄、硬汉、男子汉、暴君、革命者、杀人狂、教徒、极端民族主义者、思想家、小说家、诗人、恐怖分子、烈士、政治家,等等等等,这些不一而足的标签在把萨达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暗含盖棺定论诉求的询问,变的清晰全面的同时,也把萨达姆变得更为复杂和模糊了。
㈨ 约旦国王侯赛因为什么很有名
因为他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为中东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他既富有又文化修养深厚!
1953年5月2日 约旦国王侯赛因正式登基
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1935年11月14日生于安曼。童年在安曼伊斯兰经学院读书。1949年到埃及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中学)学习。1951年7月负笈英伦,在哈罗公学继续求学。1952年进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克伦威尔皇家空军学院学习。同年8月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因病退位,他被立为约旦哈希姆王国第三任国王,1953年5月2日正式登基。
侯赛因国王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对内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文教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侯赛因国王兴趣广泛,喜爱驾驶汽车和飞机,也喜欢滑水、滑雪、打猎、击剑等活动。
1982年12月侯赛因国王曾首次访问我国。
侯赛因生于1935年11月14日。1951年毕业于埃及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1951年7月20日他的祖父阿卜杜拉国王遇刺身亡后,他的父亲塔拉勒继任王位。由于塔拉勒患神经分裂症,无法理政,1952年8月11日正在英国哈罗公学习的侯赛因被召回继承王位。当时他只有17岁,暂由摄政委员会代行国王职权。他又被送往英国入人圣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克伦威尔空军学院学习。1953年5月2日,侯赛因正式加冕登基,并兼任三军最高统帅。
侯赛因现为中东地区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家元首。他曾多次遭暗杀,但都化险为夷。有人称他为“历险国王”。1958年11他从欧洲休假归来,当他驾机飞越叙利亚上空时,突然遭到战斗机的拦截,逼他降落,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摆脱了战斗机,但险些撞上山头。一次,有人向他告密说,卫队侍从中有人被收买了,打算暗害他,侯赛因只好离宫外住。可他的鼻子发炎,要滴鼻药水,助手无意中将药水滴入水盆,立即发声、冒烟,后经化验才知道是硫酸。侯赛因曾对记者说:“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也许不会选择国王这个职位。”因为他已尝够了国王危险四伏的滋味。但他生性喜爱冒险,如到大海滑水,登高山滑雪,或驾机翱翔。
侯赛因主要依靠贝都因部族进行统治。1989年11月约旦举行议会选举,此后开始逐步解除为期20年的军事管制,释放政治犯,放宽对新闻的控制。1990年4月10日他声称要保证约旦各党派的独立性,准备开放党禁。从70年代起,他把发展民族经济置于优先地位,实行“经济开放和贸易自由化”政策,鼓励私人投资,积极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约旦经济发展很快。对外奉行亲西方政策,谋求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他提出“以领土换和平”的原则,主张在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的基础上解决阿、以之间的问题,被认为是阿拉伯国家温和派的代表。1988年底,他宣布约旦断绝与约旦河西岸的行政和司法关系,重申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积极推动中东问题的和谈进程。他反对大批苏联犹太人迁往以色列。1990年7月中旬,他提出警告说,由于苏联犹太移民的不断增加,中东可能爆发战争。
侯赛因国王结过四次婚。第一个妻子名叫迪娜·阿卜杜拉·哈米德,是哈希姆家族的一位公主,侯赛因的远房表姐,比他大七岁。他俩在英国一位朋友家结识,当时侯赛因在哈罗公学学习,迪娜是剑桥大学学生。1955年4月19日结婚。婚后,侯赛因对迪娜经常参与政事不满,两人因感情不合于1956年秋分手,留下一女阿利亚由侯赛因照管。1961年5月25日,侯赛因与穆娜结婚。穆娜原名托妮·加德纳,是英国驻约旦军事顾问团沃克·加德纳中校的女儿。婚前,托妮改信伊斯兰教,并取阿拉伯名字。穆娜·侯赛因,意为“侯赛因的希望”。婚后生了两男两女。1972年侯赛因同巴勒斯坦姑娘阿利娅结婚,生有一儿一女。但不幸的是阿利娅在1975年一次飞机失事中身亡,侯赛因受到很大刺激,一度精神不振。1976年,他在约旦遇到了黎巴嫩裔美国姑娘丽沙·哈拉比,她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1977年在约旦皇家航空公司工作。他俩都酷爱飞行,于1978年6月结婚。丽沙也改信伊斯兰教,并改名为努尔·侯赛因,意为“侯赛因之光”。婚后已有两男两女。
㈩ 侯赛因·拉扎扎德的介绍
拉扎扎德是唯一一位曾经两夺奥运会金牌的伊朗选手,他在2000年和2004年连续夺得105公斤以上级举重金牌。拉扎扎德来自一个7个孩子的家庭,他排行老3,在15岁开始练习举重的时候他身高就已经达到了1米85。作为一名顶尖的举重名将,拉扎扎德总共获得过11块国际比赛金牌,其中4次赢得世锦赛冠军,2002年,他被伊朗政府评为“冠军中的冠军”。如今已经退役的拉扎扎德在保加利亚举重队担任教练的工作,生活中他还非常喜欢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