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详细介绍一下伊朗、伊拉克、美国、俄罗斯是什么关系各自怎样斗争
伊朗和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的国家,美国和俄罗斯是石油出品国,之前的霸权主义国家。美国在伊朗和伊拉克都有驻军。
‘贰’ 敦促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为何发出这个声音的是伊朗而不是伊拉克
伊拉克现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美国在伊拉克有驻扎军队,表面上是维和部队,其实是去监控着伊拉克的,无政府状态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各地都会有冒头想做首领的人,如果没有强硬的势力压制住,那伊拉克国内会更加的混乱。美军一直在伊拉克,对伊朗的威胁就一直存在,所以伊朗要求美军离开伊拉克的态度是坚决强硬的。
所以伊朗强硬的要求美国撤军,但是美国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所以一直在拖延这个事情,伊拉克本身的政府其实就是个傀儡,没有任何的实权,所以对这件事只能表示在商量,但是具体商量结果他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做不了主。其实美国一直在伊拉克驻军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美国怕伊拉克和伊朗成了盟军,这样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硬着头皮也是不愿意撤军的。
‘叁’ 伊朗和伊拉克为何开战
因为伊拉克想当21世纪的中东老大,伊朗认为自己不必伊拉克弱,见不得伊拉克飞扬跋扈,美国正好又利用伊朗制衡一下伊拉克
‘肆’ 萨达姆政权早已被推翻多年,为何美国还要在伊拉克保持着强大的驻军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军事实力毋庸置疑,而美国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世界警察,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美军在许多地方发动战争,声称行使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的职责。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以反对恐怖份子为理由,对干涉他国内政,而伊拉克也很快被美军占领,在恐怖分子被消灭后。美军也并没有撤离,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稳定伊拉克国内形势,其次是遏制伊朗,还有遏制俄罗斯。
还有就是为了遏制俄罗斯。俄罗斯也是美国的一个对手,俄罗斯为了突破美国封锁,以叙利亚作为突破口和桥头堡,伊拉克居中关联作用甚大,所以说美军拿下伊拉克后,可以联合土耳其等北约国家,形成有效控制局面,同时增大逼迫俄罗斯谈判的压力。所以说,美国在中东利益为达成之前,在伊拉克的驻军是不会撤的,即便就是有了收获,美军也不会撤离,他要始终有军事存在,来为自己的利益站脚不是。
‘伍’ 美军为什么要驻军到伊拉克,又对伊拉克人民暴行 还有美军啥时攻打伊朗和朝鲜啊
恩,美国人派军队到伊拉克是因为他们需要抢夺中东地区的石油,他占领伊拉克就可以控制全世界的石油,石油是各国的经济命脉,也就能够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让美国长时间地在世界上称王称霸。
关于美军暴行,其实美国大兵大部分也是在自己国家里头的社会中下层人,普遍没有受高等教育,再加上参与侵略战争,让自己内心矛盾,压力得不到缓解。
等着吧,美国暂时没有实力再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人民战争已经让美国压力很大了,美国人打仗先要花很多时间算计得失的,打仗好比投资,花了大笔价钱打仗,但是胜利之后是否能够赚钱,总统是否能够得比打仗前更多选票,基本上是这两个出发点,啥时候美国人算好了,啥时候就打,他觉得不划算,就诈唬诈唬算了,中国在以前经常被美国人诈唬,毛爷爷就看出来了,朝鲜一仗把美国打怕了,所以他们只能对中国诈唬诈唬,不敢打了,“纸老虎”的典故应该知道的吧。
‘陆’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乍得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采纳。
‘柒’ 现在美国为什么能驻军在伊拉克因为他打赢了么
美军在伊拉克的战斗部队已经完全撤回来了,最后一批撤退的一个斯特瑞克旅,美军在伊拉克只有很少的教官和联络官,美军在伊拉克没有驻军。
至于为什么要撤,有下面几个原因吧。首先,确实打累了,前线士兵厌战情绪很严重。在伊拉克,每天至少要有16个小时去执行任务,生死未卜。小兵们还要受士官长的欺负,成了他们的私人劳工。有女朋友的几乎都分手了,结婚的很多都离了(谁愿意和军人在一起呢?说不定你明天就挂了)。再不撤,真的就没有任何战斗力了。
第二,应该是政治上的考虑。我只是个小人物,不知道上级怎么想的。但是伊拉克新政权还是比较稳定的,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都比较稳定,那里的人相对比较开放,对美军态度也比较好。新政权控制了大部分地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有以色列伊朗这些国家在周围,伊拉克的外交政策应该是比较温和的。
第三,应该是军事上。伊拉克国民军真的不是盖的,感觉素质明显比其他周围几个国家高出一头。比如说联合执行任务的时候,有的时候遭到了伏击。美军马上跳进斯特瑞克,但是国民军却从容不迫,寻找有利地形反击,真的令人吃了一惊。有这种军队,新政府应该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美国在伊拉克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攻击。我觉得最主要的攻击是来自陆军内部。上级欺负下级太严重了,士官们什么都不做,小兵们巡逻完了,还要伺候他们。美军士兵和基层军官之间的矛盾是很大的,我觉得这种内耗严重拖垮了美军。至于武装分子,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美军的火力和装备很强。但是各种袭击事件对部队的士气影响很大。
‘捌’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
伊朗-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纠纷(伊斯兰教分什叶派和逊尼派),二是领土纠纷,三是由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还夹杂着双方领导人个人的决策
1980年9月16日,萨达姆与幕僚们针对伊朗与伊拉克的边境问题举行了一次高层会议。会议上,他们决定一周后将向伊朗全面开战。
而就在此前一周,为试探伊朗的反应,萨达姆的军队占领了伊朗边境的两个小村庄。伊朗当局的沉默态度使萨达姆大吃一惊,也更坚定了其出兵伊朗的决心。因为,伊朗的“无反应”正是霍梅尼虚弱的表现。萨达姆相信,霍梅尼政权对前国王军队的“大清洗”正严重侵蚀伊朗军队的战斗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丧失对伊朗军队的动员能力。只要在这“腐朽的门上”踹上一脚,伊朗必将崩溃,这正是复兴阿拉伯的良机。
1981年,萨达姆和伊拉克军队领导人视察两伊战争前线的伊拉克防空设施。
而此时的伊朗也没有做好准备。伊朗情报机构1980年的报告中这样记载着,“伊朗当前没有能力去进攻伊拉克,亦没有能力抵御伊拉克的大规模入侵。”尽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
霍梅尼相当乐观。伊斯兰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并给了他继续“革命”的勇气。最为重要的是,伊朗军队经过巴列维国王全盘美式的训练,仅从数字上也看是海湾地区最强的军事力量。萨达姆之流不值一惧。对于萨达姆方面,两伊战争其实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经开始了,因为伊朗先动手炮击了两伊边境中部地区的村庄。
然而,历史终将铭记1980年9月22日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萨达姆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发动了对伊朗全方位的军事行动。
许多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将两伊战争归咎于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输出革命的愿望,或是萨达姆的个人野心,亦或是中东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东地缘政治的必然。
细究极恐,这场展现在世人面前长达八年的战争,实是在为西方的殖民历史善后。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遗毒,至今仍在中东发酵。
‘玖’ 伊拉克明明是受美国控制,那伊朗究竟是如何在伊拉克做大做强的
伊拉克从海湾战争之后,就被美国彻底占领。所以对于伊拉克来说,美国对其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美军日夜进行巡逻,对反美武装和恐怖分子进行打击。但是伊朗却成为了一个特例,伊朗却在伊拉克做大做强。
之所以伊朗能够做成这样,笔者认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双方有一个共同敌人,那就是美国。其次伊朗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最后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位置非常近,伊朗想在伊拉克获得一定的利益,自然就将触手深入了伊拉克境内。
最后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伊拉克被美军摧毁之后,伊朗也想从这个昔日的老对手手中分一杯羹,获取部分利益。自然伊朗就在伊拉克做大了。
‘拾’ 伊朗为什么会有美军入驻呢
因为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之前是与美国很亲密的,所以那个时候有美军入驻的,但后来两国关系闹矛盾了,美军自然不会再驻在伊朗。如果现在还有美军入驻伊朗的话,那一定是你派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