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

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

发布时间:2022-10-07 11:03:49

⑴ 东西对抗何时了,冷战仿佛又来到;世界和平没指望,百姓不知怎么好

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为什么伊朗就不能?

看点一:伊朗的态度与命运

从理论上说,伊朗自主核技术、和平利用原子能,这应该是一种天赋权利,不应该成为问题。更进一步说,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为什么伊朗就不能拥有?然而,国际社会的着眼点却不在这里。首先,伊朗核的目的受到广泛质疑——对于探明储量高居全球第二位的石油大国伊朗而言,它真的那么迫切需要核能来解决它的能源之需吗?沿着这条思路,人们很容易就会得出伊朗发展核技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推断了。事实上,核武器的扩散确实是一件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严峻问题,控制核技术的扩散,其实质就是要有效控制核武库的扩充,防止更多国家加入核武俱乐部。其次,伊朗核问题之所以成为大问题,成为国际争端,演化成国际危机,最关键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因素。美国、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世人皆知,双方的极端对立已长达数十年。在美国和以色列看来,伊朗拥有核武器就是自己的恶梦,无论从战略利益、、军事的角度讲,还是从情感、心理的角度讲,伊朗拥有核武器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和以色列或许可以允许伊朗在严格监控下的和平利用核能,但绝不会允许伊朗突破核武的底线。所以,美国和以色列的诉求既是伊朗核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伊朗核问题国际化和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
然而,对于伊朗来说,核技术的利用是事关国家、民族尊严和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一方面,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伊朗需要未雨绸缪,尽早掌握新的能源技术,以便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面对美国、以色列的极端敌视和强大压力,伊朗感到自身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现有的武装力量根本无法保障自己摆脱阿富汗和那样的命运,因此,伊朗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拥有核武器,拥有同敌人同归于尽或者重创敌人的威慑能力,使敌人因为惧怕战争成本巨大而不得不止步。波斯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令世界侧目的辉煌,然而,现在的波斯民族却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这就是为什么伊朗至今仍然全力撑持而不肯让步的关键所在。
目前,摆在伊朗面前的有这样几条路:一是放弃核计划,全面妥协;二是接受“方案”或类似的替代方案,同各方达成有限妥协,使争端在和外交层面得到解决(代价是放弃核武器、丧失核技术自而换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三是坚持既定立场,面对可能采取的有限或者严厉制裁;四是决不妥协,准备应付最坏局面的出现——美、以或西方阵营的军事打击。坦率地讲,无论哪一条路,恐怕都非伊朗所愿。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国际事务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和公道,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和实力的决定。不管伊朗的要求多么正当,伊朗都不可能自主地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去走。伊朗核问题对于大国或大国集团来说不过是又一个战略和利益博弈的新舞台。不管伊朗多么心不甘情不愿,它都不可避免地要沦为大国搏弈的一枚棋子,并最终被放在暴风眼内接受命运的安排。

看点二:欧盟的视点

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盟表面上看似乎是美国伸到前台的一支枪,实则并不尽然。除了绝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这一点同美国的诉求高度一致外,欧盟积极介入和全力干预伊朗核问题,主要还是出于自身的战略和利益考量:其一,把伊朗核问题控制在和外交层面,力求和平解决,努力避免武力解决局面的出现。一旦出现美国和以色列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局面,作为美国的盟国和北约组织成员国,欧盟将首先陷入是否军事介入的两难之地;更重要的是军事行动必将给本来已经混乱不堪的中东局势带来更大的动荡,其结果必然会对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资源的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这恐怕是欧盟当仁不让力争成为伊朗核问题原始谈判方的内在动因之一。其二,同美国极端敌视伊朗不同,欧盟不存在普遍而强烈地改变伊朗现的愿望,双方的对立情绪要缓和得多,因此欧盟不愿把伊朗逼到绝路而造成更大的灾难。其三,借伊朗核问题凸显欧盟的存在和力量,暗中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自二战结束以后,西欧、南欧和北欧一直在美国的掌控之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联盟——欧盟出现后,欧洲的经济、、科技和综合实力出现重大变化。欧盟已经不甘心于只是做美国的附庸或小兄弟,特别是小上台以来,面对美国霸道的单边主义,双方的裂痕进一步加深,加上其他经济和层面的原因,欧盟觉得摆脱美国的控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于是,欧美之间的舞步越来越不合拍,踩对方脚的事情时有发生。加上中、印等大国的迅速崛起,的颓势止跌回升,世界格局不知不觉间已悄然生变,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个重量极的条件也随之成熟。伊朗核问题恰好为欧盟提供了显示其力量和存在的舞台。其四,通过积极介入伊朗核问题,欧盟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势力和影响投射到中东这个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进而捞取地缘和外交等方面的好处。其五,通过伊朗核问题的交涉和谈判,在利益交换中争取占得先机。其六,通过全力干预伊朗核问题,有效控制伊朗这类在他们看来属于高度危险“国家”的核技术发展,可以防止获得恐怖的核武器。其七,在上述前提下,欧盟可以接受伊朗在有效控制下和平利用核能。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看,欧盟作为伊朗的主要谈判对手,他们的意图还远没有实现。经过多轮若干个回合的艰难较量,谈判一再破裂,代表欧盟的德、英、法不得不要求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说明欧盟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这将使欧盟倍感失落。

看点三:方案

在伊核问题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当伊朗与欧盟的第一阶段谈判因严重对立而无以为继时,在伊朗的要求下,介入谈判。由此,伊朗核问题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三方会谈阶段。的介入主要由三个因素促成:一是孤单的伊朗面对欧美的强大压力,迫切需要盟友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二是由于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在伊朗有着重要的利益,介入谈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三是可以借机显示自身作为世界一极的力量和作用。随着的介入,谈判出现新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铀浓缩活动放在境内进行随后又调整为在境内与伊朗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方案可为一石三鸟:一者为陷入僵局的伊朗与欧盟的谈判提供了圆转空间,使进入死角的谈判有了新的弹性;二者可以赚取巨大的经济和利益;三者手中多了一张外交王牌,可以对美欧进行强有力的牵制。伊朗核问题对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伊核问题最终在方案的基础上达成妥协,那么就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的国际威望,获取前述三种直接和间接收益,还能强化同伊朗的全面关系,在中东腹地找到代理人和立足点,获得地缘利益;即便伊核问题最终出现制裁伊朗和美、以军事打击伊朗的局面,也可以因为石油价格飚升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和影响国际的砝码。几乎可以说,无论伊朗核问题结局如何,都可能是得利最多的一方。
的加入,客观上虽然为解决伊核问题提供了回旋余地,但由于利益诸元出现新变数,也使伊核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伊核问题三方会谈无果而终也就成为必然。这种结局一方面是伊、欧双方不肯妥协使然,同时也是伊朗同既合作又利害相争的暗斗使然。伊朗要求中国加入其核计划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预防性布局。

看点四:美国的目标

当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一直站在欧盟背后的美国终于按捺不住,走到前台,加入到谈判的战团之中。于是,伊朗核问题进入第三个阶段——伊、欧、俄、美四方会谈阶段。
伊朗不仅是美国圈定的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也是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为此,美国利用反恐战争、战争加紧布局,实实在在地把伊朗放进了绞肉机中(只要看一下西亚地图就一目了然了),所欠缺的就是按下绞肉机的按钮了。在美国的战略考量中,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几乎是美国的绝对底线。从某种角度说,美国是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中最不怕矛盾激化的一方。因为一旦伊核问题激化,将会为美国采取严厉行动提供机会和借口:如果谈判最终无果,美国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运作制裁行动,借助国际合力达到惩罚伊朗进而促成伊朗内部激变,实现更迭的目的;如果制裁无法实施(如没有通过制裁决议),美国还可联合盟友,选择军事行动(轻则摧毁伊朗核设施,重则瘫痪伊朗的、经济、军事体系甚至像阿富汗和一样实施军事占领),直接颠覆伊朗,扶持,进而达到控制伊朗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美国实现了对伊朗的有效控制,、伊朗和阿富汗就会连成一片,整个西亚的腹地就被美国掌握在手中。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不仅世界能源的命脉被美国人紧紧握在手里,整个伯世界也尽在掌控之下。这对美国巩固其唯一超级大国霸权地位的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由于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目标追求具有高度对抗性,所以,美国加入谈判,注定难以让各方握手言欢,第三阶段的四方会谈最终失败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看点五:中国的介入

从伊朗与欧盟之间第一阶段的面对面会谈开始,到第二阶段的伊、俄、欧三方会谈,再到第三阶段的伊、欧、俄、美四方会谈,中国一直置身局外、静观其变。然而,随着谈判者的逐步增加,伊朗核问题不仅没能出现转机,反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激化。在最终陷入死胡同的时候,中国的入局就水到渠成了。正如一位西方官员所说,在伊核问题上,最具决定性的国家恐怕是一直很低调的中国。他的见解并非耸人听闻。何以见得?我们拿巴基斯坦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巴基斯坦搞出了后,世界又能奈他何!如今朝鲜多次明确宣布自己已经拥有核武器,美国又能奈朝鲜何!以巴基斯坦、朝鲜的国力和军事实力,美国却动他们不得,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巨人!换句话说,朝鲜和巴基斯坦是中国不能不严重关照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朗,伊朗同中国的关系是否达到了巴基斯坦和朝鲜与中国那样的密切程度?尽管中国前不久刚刚同伊朗达成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意向,但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利益考量中,伊朗对中国的发展是否具有重大或者决定性的影响力量?仔细考量这些问题后,自然就会知道为什么欧盟和伊朗都一致主动邀请中国参加伊朗核问题的会谈了,自然也就明白为什么中国同意把伊朗核问题升格到范围加以解决的用意了。一方面,中国加入伊核问题谈判是伊朗强烈坚持而其他各方不得不接受的结果,实则也是必然。因为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级,伊朗核问题必然要提交。一旦进入处置阶段,伊核问题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中国,因为中国手中握有对美伊双方来说都十分关键的一张王牌——否决权之牌。这就是伊朗核问题进入第四个阶段即伊、欧、俄、美、中五方会谈阶段的逻辑必然。然而,人们一时难以明白的是,在伊核问题的五方会谈中,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不是都坐在谈判桌上了吗?为什么不在这个范畴内寻求解决而一定要提交到呢?提交不就意味着外交和解决的空间更小了吗?此前中国一直呼吁谈判,希望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的范畴内加以解决,怎么会投赞成票提交呢?事实上这正是目前阶段最耐人寻味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在擂台上出现越晚的人,往往也是越有实力的人。高明的猎手知道什么时候出枪,知道如何击中要害。明眼人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无论是五方会谈,还是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说话的分量是有限的!然而,到了则不同了——对伊朗也好,对美国也好,中国的决定都至关重要!当然,中国的这张牌也不好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战术的角度全面衡量和运筹,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必须考虑在伊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必须考虑中国在中东地区、伯世界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必须考虑同等战略伙伴之间的利益协调,必须考虑采取相应行动后对地缘和全球格局造成的影响等等。近几年来,中国新的最高决策层在内政和外交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战略目光、运筹技巧和驾驭能力常常令世界震惊不已,相信在此次伊核问题上同样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看点六:伯国家的尴尬

在这场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博弈中,伯国家的处境最为尴尬:其一,波斯人虽非伯民族,但伊朗同伯世界有着现实的共同文化背景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伯国家同伊朗存在着文化感情和地缘因素上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多数伯国家会对伊朗给予同情;其二,由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推行极度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敌视和制裁、伊朗、利比亚、叙利亚、黎巴嫩、苏丹、索马里等国家,不顾世界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动对阿富汗和的战争等一系列霸权战略和行为,加上教文化对文化的排斥,使得伯世界同美、英等西方世界敌意日深,因此,从道义的层面上,大多数伯国家会站在伊朗一边。然而,现实是无情的,面对强大的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伯国家无法给伊朗以任何实际或有效的支持。伯国家无权参与伊朗核问题这样的本地区事务,并非不愿,而是没有实力。由此带来的愤怒和无奈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伯世界对待伊朗核问题的心情也有复杂的一面:伊朗固然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是不是一定就受欢迎呢?伯世界真的愿意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吗?这都是地缘现实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看点七:以色列的两难选择

在围绕伊核问题的这场较量中,以色列虽然无缘参与层面上的外交谈判进程,但它却是伊核问题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以色列同伊朗互为死敌,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以色列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以色列作为美国对付伊朗文(欧盟)、武两支枪中的“武”枪,在这场较量中它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一旦层面的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像摧毁核设施一样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另一方面,以色列一旦选择武力摧毁伊朗核设施,它所面临的问题恐怕决不会想袭击核设施那样简单了,得失殊难预料。

看点八:发展中国家的无奈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伊朗核问题同以往的、印度、巴基斯坦、利比亚、朝鲜核问题一样,只是一个实力问题,根本没有公正和公平可讲。有实力的核大国以及那些有强大支持者做后盾的有核国家不仅可以拥有恐怖的核武库,还垄断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尖端技术。这些国家在自己拥有了核武器和先进的核能技术后,就会打着核不扩散的幌子进行十分严密的技术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作局外人,哪怕是民用核技术,也很难得到支持和认可。所以,伊朗核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眼中,看到的是更多的悲哀和无奈。当然,笔者也反对核扩散。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控制核能技术的利用,而是有核国家应该致力于销毁核武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世界才会真正实现公正、公平的和平利用核能。

看点九:伊朗核问题背后的文化冲突

当然,伊朗核问题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无法拿到桌面上来的较量,那就是文化的较量,即教文化同教文化的较量。在笔者看来,人类社会历来都是以多元形态发展的,不仅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应该是这样。然而现在这种暗潮汹涌的文明冲突,无论结果如何,恐怕都非人类的福音。平等相处、和谐共存才是最重要的。

围绕伊朗核问题展开的这场较量,结果尚难预料,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伊朗完全自主的核技术以及的最终目的难以达成,伊朗可能最终将不得不选择妥协,否则将承受更大的损失;二是伊朗核问题的任何妥协都是大国利益博弈平衡或相对平衡的结果。如今,伊朗核问题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紧急会议决定向报告后,伊朗已经作出激烈反应,伊核问题进一步升级和激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解决或外交斡旋已经走到尽头。事实上,包括伊朗在内,谈判各方都留下了相应的活口,为伊朗核问题预留了相应的余地,新一轮的博弈正在台前幕后紧张进行。我们真诚希望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地和平解决争端。

⑵ 美国和伊朗关系的历史渊源

伊朗问题一般指伊朗核问题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对伊朗的核能开发计划表示了“严重质疑”。美国称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此后,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中断。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内,伊朗技术人员正在移动一个装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于当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处核设施中恢复铀转化活动。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就此指责伊朗。美国表示,必须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这意味着伊朗将于4月28日面临最后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此举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呼吁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强硬决议。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将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7日重申,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屈服于西方压力。5月2日,伊朗称最近生产的浓缩铀纯度已达到4.8%。5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拟议中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举行闭门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另外给您一个地址,去看看会有帮助

⑶ 伊朗核问题谈判近期将重启 孙天仁 人民网布鲁塞尔3月6日电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6日发表声明称

什么意思啊

⑷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将于什么时候举行会议

据欧盟对外行动署8月21日晚发布的消息,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将于2020年9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议。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施密特将主持会议,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伊朗代表将参会。

虽然中俄均被邀请,但美国却并未被邀请,对此专家称欧盟没有邀请美国,是因为美国无权加入,美国早就在2018年退出了伊核协定。

除英法德三国外,中国和俄罗斯此前均明确表示,美国作为伊核协议退约者,已经丧失协议参与方资格,根本无权要求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4)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扩展阅读:

英法德三国拒绝美国恢复联合国对伊朗制裁要求

据英国外交部消息,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外长20日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美方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启动针对伊朗的所谓“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三国外长在声明中表示,美国自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后,不再是协议的参与方,三国已向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和所有成员国表达了立场,反对美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发出的通知,因其和三国支持伊核协议的立场相悖。

声明说,英、法、德三国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机制,并以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和完整性为目标。三国呼吁安理会所有成员国不要采取任何只会加深安理会分歧或对其工作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行动。

声明指出,尽管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三国依然维护协议,认为应该通过协议参与方之间的对话,包括通过联合委员会和使用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当前伊朗分阶段中止履行伊核协议义务的问题。为了维护该协议,三国敦促伊朗撤销一切与其核承诺不符的措施,尽快重新全面履行协议。

⑸ 欧盟不是国家怎么也参与伊朗核谈判

代表欧盟的法英德三国与伊朗的高级官员21日在维也纳就恢复核谈判举行了正式会晤。这是双方核谈判在中断了4个多月后就复谈而举行的首次正式会晤。此举表明,无论是欧盟还是伊朗,仍然都希望以协商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⑹ 请介绍一下《伊核协议》的主要内容,谢谢!

初步协议内容包括,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停建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长达10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称伊朗一直遵守伊核协议,尽管美国退出,伊朗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中,继续维持该协议框架。

(6)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外交部一直就关于伊朗核问题的顺利解决尽最大的外交努力。中方多次表示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途径。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耿爽表示,中方一贯强调,冲突对抗不是解决办法,对话协商才是正确途径。在伊核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沟通缓解当前紧张局势,也为挽救伊核全面协议作出了大量努力。

⑺ 美国和伊朗产生冲突的历史

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出处你可以去网上找中央四台,在国际焦点节目中关于伊朗那集,其余的都是我搜的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⑻ 俄方称伊核协议最快或于下周达成,欧盟提交的“最终文本”伊朗接受吗

个人认为,欧盟提交的“最终文本”伊朗不能接受,因为早前伊朗提出的条件基本上都是欧盟没有办法实现,或者是自己也决定不了的,所以不存在欧盟的“最终文本”伊朗能接受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这一场博弈当中,除了美国掌握主动权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在被动的应对。伊朗是最大的受制的国家,他并没有多少的砝码可以用来谈判。目前他的表态最多可能算作强弩之末,做一些表面文章。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伊朗是不正义的一方。因为国际政治之前的争夺往往都是残酷和鲜血淋淋的。

所以目前来看伊核协议被终止,或者被事实上的抛弃,可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⑼ 伊核六方会谈有哪些国家

参与伊核问题会谈的六方国家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即: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是2013年2月26日,伊朗与伊朗核问题六国以及欧盟代表在哈萨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就伊朗核问题举行新一轮对话会。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伊朗核问题的协议。这意味着长达10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伊核问题六国、欧盟和伊朗在维也纳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使这场持续13年之久的国际争端最终得到了圆满的政治解决。

(9)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扩展阅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伊核问题复杂敏感,既要坚定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信心,也要采取客观务实的态度。希望各方抓住新一轮对话机遇,在2012年对话的基础上,加大外交努力,进一步显示灵活和诚意,求同化异,推动谈判进程。

为推动伊核问题保持在对话轨道并取得进展,中方做出了巨大努力,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⑽ 欧盟联合中俄六国召开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美国被排除在外

是的。美国提出希望恢复安理会对伊朗的制裁遭到羞辱性冷遇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将于9月1日举行会议,美国被排除在外。

欧盟对外行动署8月21日发布消息显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将于9月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议。欧盟对外行动署秘书长施密特将主持会议,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及伊朗代表将参会。由于美国不再是伊核协议的成员国,因此被孤立排除在外。

在这之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8月20日通告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伊朗不履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控诉书,要求根据2231号决议启动恢复对伊朗实施制裁的程序。安理会几乎所有成员国都认为,美国无权启动恢复制裁的机制,因为这个国家已经不再是该计划的伊核协议的成员国。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将于9月20开始恢复对伊朗制裁。此前,联合国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国都反对美国提出的启动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要求。

(10)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扩展阅读

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签署了《联合国全面行动计划》(JCPOA,即伊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同时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措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2231号决议,认可伊核协议,规定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于2020年10月18日终止。

美方则认为,尽管自身退出了《伊核协议》,但仍在第2231号决议内,因而完全有权要求恢复制裁。

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印度尼西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迪安·查尼表示,鉴于安理会成员在关于美国要求启动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问题上存在分歧,因此,安理会不会就美方要求采取行动。

蓬佩奥等人近日则不断威胁称,阻止恢复对伊朗全面制裁的国家将面临白宫的制裁。蓬佩奥说,华盛顿将动用一切可被动用的手段,确保相关国家无法向伊朗交付威胁美国的武器系统。

阅读全文

与欧盟和伊朗什么时候谈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伊朗靠什么赚钱 浏览:596
在印尼怎么招聘当地人 浏览:258
越南产的泡菜哪个牌子好 浏览:57
印尼6011是哪里 浏览:922
英国私人部队有多少 浏览:222
印度十大特产有哪些 浏览:917
印度为什么用猪头 浏览:417
为什么外国人喜欢越南妹 浏览:971
中国酒魂如何发掘 浏览:16
伊朗足球赛为什么没有女人观战 浏览:27
非洲和印度哪个生活水平高 浏览:860
印尼加鲁达鹰航空怎么样 浏览:104
印度大流感如何治疗 浏览:732
去印尼可以带什么药水 浏览:793
英国共有多少郡 浏览:265
印度象神为什么被砍头 浏览:517
意大利首都是哪个城市地图 浏览:803
在印尼带点什么回国 浏览:805
印度太阳能车怎么样 浏览:109
印尼的岛是怎么统一的 浏览: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