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的伊朗叫什么
叫波斯。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雅利安人的帝国”。
(1)伊朗盛南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伊朗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⑵ 伊朗的古代史
据史书记载,伊朗的历史始于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但从那时起直到伊斯兰文明始于伊朗以来,有关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敌人——古希腊人所记载的。因此尽管人们常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通常能很忠实地记载事实真相,但人们对伊斯兰文明之前的伊朗历史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些来源。
设拉子古波斯王国古迹(帕斯波利斯)设拉子古波斯王国古迹(帕斯波利斯)
是不是因为伊朗没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腊史学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经过后面的几次入侵而遭到毁灭?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话故事得以幸存,它们在萨珊王朝时期收集起来。一旦波斯语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后,伊朗最大的诗人之一——菲尔杜西即将这些神话故事改编成了一部宏大的叙事诗——(列王记> 《王书】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对于古代伊朗的历史,人们不得不依赖于古希腊人的记载和考古发现。
伊朗民族的起源Iran's Ethnic Heritag
尽管“伊朗人主要是雅利安种族“的说法确为事实,但实际上他们是由很多种族和民族融合而成的。在雅利安人到达之前住在伊朗高原的是古代亚洲人;而雅利安人大多是在公元前第一个1000年内移入伊朗高原的;然后是后期征服者的后代: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
据考古发现,在雅利安进入伊朗之前,住在伊朗高原上的人种既不是闪米特也不是雅利安人。这些男女属于某一生活在亚洲西部的种族,他们的生存范围从今天的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地中海地区。古代亚洲人渐渐在伊朗定居下来,他们的活动范围渐渐地向高原的西部一直延伸到ZAGROS山脉。很明显,这些古亚洲人发展了农业,特别是种植了大麦和小麦;并发展了制陶艺术,其实古代的制陶艺术起源于原始时期经太阳晒干的砖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不得面对周围其他的人种,以及那些与他们的文明大相径庭的文明。于是从北面来了一些部落,和平地同这些古代亚洲人慢慢融合,定居在原属于古代亚洲人的土地上。而在南面,这些古亚州人同SOOOOPOTAMIA的闪米特人也有了联系,这些闪米特有当时正在发展的一种以城市为中心并配以复杂的政治及军事结构的农业文明。也许人们会想,既然古亚洲人住在富含矿石等原材料的山区,而富足的闪米特盛产各式食物和日用品,这两种人应该能够和睦相处,互通贸易的。然而事实上,这两种人在几个世纪内都在进行无休止的战争。尽管闪米特人整体实力较强,且也常常获胜,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闪米特人却被文明程度不及他的高原人所征服。最终占亚洲人中的一个名为ELAMITES的部落控制了ASSURE到波斯湾的整个底格里斯山谷。他们发展了让后人瞩目的文明,但却被以后的巴比伦人所颠覆,其文明也随之毁于NABCHANDNEZZARI的统治之下。
与此同时,在ZAGROS山脉融合在一起。雅利安人渐渐的从北部平静地融入了古亚洲人的领地,并与他们融汇在一起。ARYAN人则是今天人们所称的“说印欧语系”人中的一支,而这些“说印欧语系”的人则是今天印度,伊朗和多数西欧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4000年间开始移民。他们的迁移分成三支队伍:一支向西移往小亚西亚,第二支向东移往印度,第三支则选择了中间的道路过QXUS河。他们向伊朗的迁移速度起先是十分缓慢的,但到了第一个一千年无论在频率还是在速度上都有所增加。象这样逐渐扩大的迁移速度持续了几个世纪,这些新的移民同那些本地的居民慢慢融合,并在那儿定居下来。
经过几个世纪移民,最终形成了在波斯帝国和伊朗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两大王国:首先是在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王国PARSA(希腊人称之为PERSIS),它位于今天的法尔斯省和KHOUZIATA附近;然后是在今天伊朗西北部的MEDES。
居鲁士的统治The Rule of Cyrus the Great
在ZAGROS山脉的另一则,同时兴起了两个闪米特人国家:
巴比伦和阿西里亚。但到了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出现于波斯地区,他征服了这些王国并将他们合并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它在居鲁士的领导之下变得日益强大。
阿契美尼德王朝The Archaemenid Dynasty
在居鲁士死后,国家即陷入连年征战的混乱局面,直至公元前521年,大流士被几位高贵的王子选为万众之王从而即形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的统治政绩卓越:他发展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由总督监管疆域的制度;他修建了高质量的公路;……
但在大流士以后,尽管他的继承人曾力图征希腊。但最终一个名为亚历山大的年轻的MACEDONIAN人在公元前323年击败了大流士三世。
ALEXANDER THE GREAT和SELEUCUS NECTA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eleucus Nectar
亚历山大很崇拜波斯文化风俗,也有效地将东西方,波斯和希腊融合一起,但在他生前却没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完善、团结的国家。因此在他死后,他的将军们瓜分了该国。其中有一个名为SELEUCUS NICTAR的将军获得了阿契美尼德这块地方,当时叫作“ASIA”(亚西亚),但并不包括JUDEA、阿拉伯半岛和小亚西亚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一样, SELEUCUS NACTAR虽然是一个希腊人,但他却成为了让希腊人同波斯人和平生活在一起并享有平等权利的国王。在这段时期波斯和希腊两种文明的碰撞使得人类在艺术和文化上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
然而SELEUCUS却并不善于治理国家,渐渐地许多省份开始脱离中央政府。最后经过多年的斗争,帕提亚人(即安息人〕掌握了今天的伊朗和MESOPOTAMIA,并在将近300年内控着这该地区。
安息人王朝The Parthian Dynasty
原为游牧民族的安息人意识到被征服者比他们自己更为发达的文明,于是允许被征服者在安息人总督的控制下,保留他们的财产和行政权。
⑶ 伊朗港口
BANDAR MAHSHAHR/马赫沙尔港#
港口性质:河港#
经纬度:30°28′N,049°11′E#
位于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西南
部加扎尹(GHAZAIEH)河下游,距河口约50n mile,东南距霍梅尼港(BANDAR K-HOMEYNI)约5n mile,濒临波斯湾的北侧,是伊朗成品油输出港,由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管理。 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8~30℃,最高曾达46℃,最低为1℃。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50mm。最大潮差约5.8m。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是一个“T”形突堤码头,有6个泊位,岸线长1350m,最大水深13.6m。装卸设备有直径为152.4~406.4mm的输油管及拖船等,其中拖船功率最大为1103kW。装卸效率:柴油每小时2500吨,燃油每小时5000吨,汽油每小时2200吨,石脑油每小时2100吨。大船锚地水深达17m。该港进出口货物以成品油为主。
BANDAR KHOMEYNI/霍梅尼港#
港口性质:河港、设有转口区#
经纬度:30°25′N,049°04′E#
位于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西南
沿海加扎尹(GHAZAIEH)河下游,距河口约45n mile,濒临波斯湾的北侧,是伊
朗在1972年新建的主要外贸港口,西距伊朗主要炼油中心阿巴丹(ABADAN)80km
,南距输油港哈尔克(KHARG)80n mile。港口距机场约110km,有正规航班。
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8~30℃,最高达46℃,
最低1℃。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50mm。平均潮高:高潮为5.2m,低潮为0.9m。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如下:
码 头 类 别 泊位(个) 岸线长(m) 最大水深(m)
————————— —————— —————— ——————
GENERAL CARGO (杂货) 19 3463 10.4
BULK CARGO (散货) 15 2490 12
CONTAINER (集装箱) 5 1051 12.1
RO/RO (滚装货) 4 771
—— ———
43 7775
卸设备有各种岸吊、集装箱吊、可移式吊、装船机、吸谷机、铲车、拖船
及滚装设施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达90吨,拖船功率最大为2353kW。装卸效率:
谷物每小时1400吨,矿石每小时175吨。集装箱场地达20万m∧<2>,谷仓容量为7
.5万吨。港区有铁路线可直接进行装卸。大船锚地水深达17m。该港转口区拥有1
8座过境仓库。年货物吞吐能力允1100万吨。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1万TEU。主要出口货物为矿石及硫磺等,进口货物以谷物及杂货为主。
港口中文名: 阿巴丹
港口英文名: ABADAN
港口代码: IRABA
港口缩写: ABD
所在国家: IRAN
经纬度: 30°22’0”N,48°13’0”E
时差: -3:30
锚地: 29-49-00N 48-47-00E
泊位吃水:
海图号: 3844
详细介绍: 伊朗阿拉伯河沿岸海港。采用东3.5区标准时。水的载重密度为1030。无盛行风向。无潮汐变化。强制引航。阿巴丹港无线电台呼叫信号EQZ。无节假日,一天24小时工作。港口服务设施有:修船、加燃料、小艇、医疗、牵引、淡水供应,无干船坞、给养、遣返和排污设施。港市有机场。港口有3个远洋船泊位,可停泊油轮和杂货船。
伊朗胡齐斯坦省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北纬30.4度,东经48.3度。位于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岛上,距波斯湾约50公里,伊朗石油输出的集散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人口约30万,是伊朗第五大城市。
早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代,阿巴丹就是一座贸易重镇,以产盐和编席着称。14世纪,规模缩小为村落,经过与土耳其的周旋之后,于1847年归属波斯。自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在此设立管道终端炼油厂后,发展迅猛,成为现代化都市。1951年伊朗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强行收回所有炼油设备,停止对英国输油4年。至1955年,英国政府终于同意放弃所有权。1980年两伊战争期间,位于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区的阿巴丹市遭受严重破坏,直到1990年之后方才逐渐恢复元气。
经济以石油提炼和运输为主。伊朗西南部油田地带输油管的终点,输往德黑兰、设拉子方面油管的起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和精炼基地,建有伊朗境内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及 石油化工厂。 阿巴丹炼油厂产量 占国内产量的60%,产品大多供出口,但两伊战争曾使产量下降。阿巴丹港在伊朗的石油输出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50年代前,为伊朗石油输出的主要港口,50年代后期改由马舒尔港输出,但阿巴丹港仍有重要地位。阿巴丹港拥有现代化设备,船只可在码头直接靠岸装载。境内设有国际机场。还设有阿巴丹技工学院
BANDAR ABBAS/阿巴斯港#
港口性质:海峡港#
经纬度:27°08′N,056°12′E#
位于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南部沿海霍尔木兹(HORMUZ)海峡北侧,是伊朗南部的主要港口,港外有格什姆(Q-ESHM)岛的霍尔木兹(HORMOZ)岛作屏障,又是一个天然良港。在两伊战争期间,由于该港远离战场而使货运逐渐繁忙。港口距机场约15km,有定期国际航班。
该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上午多东北风,下午多南至西南风。年平均气温23~32℃,最高曾达40℃。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00mm。平均潮高:高潮3.3m,低潮0.7m。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11个,岸线长2020m,最大水深为12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汽车吊、浮吊、集装箱吊、叉车、牵引车、皮带输送机及拖船等,其中可移式吊最大起重能力为90吨,浮吊为70吨,集装箱吊为40吨,拖船功率最大为1839kW。油码头最大可靠4万载重吨的油船。装卸效率:矿石每天1500吨。仓库容量为3万吨,货物堆场容量达10万吨。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9.5万TEU。主要出口货物有铬矿砂、防锈漆、大理石、地毯、干果及杏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茶叶、糖、棉织品、谷物、火柴、化肥、毛织品及建筑机械等。
此外还有霍拉姆沙赫尔港(Khorramshahr),该港口和铁路、公路相连,交通非常便捷。经伊朗政府同意,该港和阿巴斯港(Bandar Abbas)和霍梅尼港(Bandar Khomeini)一道,用来运送钢铁等其他用于伊拉克战后重建的物资。
⑷ 波斯是现在的哪里
波斯是现在的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
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4)伊朗盛南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波斯的发展历史: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国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波斯帝国,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国力达到鼎盛,国土面积约达7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70个民族共1800万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⑸ 古代伊朗为什么又叫波斯
基本上是,古代的波斯是个大帝国,远不止现在的伊朗高原等地,还包括中东阿拉伯等地。触角伸到了非洲和欧洲。着名的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波斯帝国的,只可惜东征失败了。
⑹ 伊朗是一个国家吗,在哪个地方
伊朗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
⑺ 伊朗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详细)
纬度是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影响因素,热带地区有四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区有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温带地区有三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地区主要就是极地苔原或者是冰原气候。
伊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的温带地区,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和南美洲东南部地区。其中亚欧大陆内部的中亚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最典型分布区域,由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也就是说“深居内陆”是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最主要原因,其气候特征多表现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但是我们在观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区分布时发现有例外的地方,比如位于亚洲西亚地区的伊朗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伊朗的纬度范围大约为25°N至40°N之间,很显然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常规的分布纬度要低得多。
伊朗高原山区
伊朗南部地区甚至都很靠近北回归线,如果从热量带的角度来说,伊朗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亚热带。为什么地处亚热带地区的伊朗,会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呢?虽然,伊朗的纬度是中低纬度,但是由于伊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了伊朗高原,所以伊朗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左右。
伊朗地形图
对流层大气,大约没事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约6℃,由于高原地形的影响,使得伊朗虽然纬度较低,但是大部分地区气温却很像温带地区的气温状况。此外,伊朗虽然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距离阿拉伯海也很近,绝对不能算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地方,但是伊朗确实年降水量较少,表现为大陆性特征。
干旱的伊朗高原
由于,伊朗纬度较低,南部地区靠近北回归线,所以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北印度洋地区的西南季风偶有影响伊朗,但是伊朗的西南方向是干旱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非撒哈拉地区,西南季风几乎不能带来什么水汽。
西亚地区卫星地图
到了冬季,伊朗被来自亚洲内陆的冷空气控制,降水也不多,冬季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是伊朗的主要水汽来源,但是总体上伊朗大部分地区都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发现伊朗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年均温倾向于温带地区,冬冷夏热,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稀少”,基本就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⑻ 伊朗的地理位置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
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8)伊朗盛南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一、地形地貌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
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
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二、气候特征
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
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而夏天的时候,伊朗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温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兰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
⑼ 伊朗距中国多少公里
伊朗首都德黑兰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约 5600公里;伊朗最东部的呼罗珊边境离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达坂约1230公里。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
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
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9)伊朗盛南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
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
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
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伊国内生产总值427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