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为什么要反美
主要是伊朗和美国有非常深的矛盾,从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就非常支持伊朗巴列维王朝。后来由于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而且还发生了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造成了伊朗和美国之间非常大的矛盾。而且伊朗和以色列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所以种种原因,使得伊朗非常的反对美国。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价值观冲突。因为伊朗是一个非常保守派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国家,所以他们两个国家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冲突,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介入越来越强大使得伊朗在这个区域感到了危机感。比如叙利亚战争中就经常活跃着美国和伊朗两个国家的影子。
㈡ 为什么伊朗人越来越世俗化而其他伊斯兰国家却越
这是波斯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在中东伊斯兰世界,波斯女人是出了名的强势,敢于挑战一切不合理制度。
别忘了,以前波斯帝国远征欧洲时,薛西斯大帝麾下最着名的“不死军”,就是由清一色的波斯本国女性组成,杀得斯巴达和其它希腊国家闻风丧胆。
随着国际制裁的解除,伊朗女性的女权意识在觉醒,越来越世俗化就不奇怪了。
㈢ 同是中东国家的伊朗与土耳其,为何都要致力于让自已国家伊斯兰化
伊朗和土耳其都致力于伊斯兰教,这主要是因为伊朗和土耳其都想统领中东,而中东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像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塔和孟加拉国等等都是这样,中国可以说是伊斯兰的世界,那么想要统治一个这样的世界势必是要伊斯兰化的,因为想要统治一个地区,就是要有相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才会使人信服。
伊朗和土耳其都可以说是中东地区比较强的国家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伊朗要比土耳其的政策更加稳定,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也是会让这个国家走得更加长远的。
㈣ 有着辉煌历史的伊朗,都是怎样一步步伊斯兰化的
发生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覆灭。由于施行了与居鲁士相似的宽松统治,亚历山大大帝曾一度巩固了他对伊朗高原的占领。
㈤ 伊朗70年代是个很开放国家,为什么现在这么保守
你说的是巴列维时期,后来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用伊斯兰教法统治国家,使伊朗社会在精神生活上保守化。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达成妥协的结果,加上什叶派本身所具有的的变通性和包容性,伊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妇女的地位也较其他伊斯兰化国家为高,妇女可以受教育,可以抛头露面参加公共社交、文化、体育活动。加上原来巴列维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伊朗是中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国家之一,总体上来说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保守。认为伊朗专制保守,是人们先入为主或受西方对伊朗妖魔化宣传的影响
㈥ 伊朗为什么反美
历史的积怨
有分析家指出,尽管伊朗在许多方面与西方世界隔阂很深,但他们非常熟悉西方干涉波斯的漫长历史。从1813年的戈莱斯坦条约使沙俄帝国控制了波斯在高加索的领土,到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领导的政变推翻了伊朗民主选举的总理摩萨台;从美国使馆的人质问题到伊朗—尼加拉瓜丑闻,国家受压制和屈辱的故事成为伊朗今天看西方的背景情况。伊朗人从西方人用诋毁的语言讲的“疯狂的毛拉”中,听到19世纪英国一名外交官蔑视地提到“不可理喻的东方人”。
正因为此,政治分析家们注意到,民族主义和平民意识浓重的内贾德在核问题上蔑视西方的态度,使他在伊朗以及其他地方得到许多人的敬佩。不久前,在伊朗北部的阿尔达比勒,人们就高喊:“伊朗有权发展核能。” 一位32岁的工程师说:“他们为什么不放过我们,让我们按我们自己的规则生活?”
在内贾德发表演讲的9个集会上,与会者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德黑兰30岁的教师马吉德说,西方试图阻止伊朗得到核技术“显然是想压制我们,就像他们想压制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不想要核武器,但是我们要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有什么错?”
美国曾对去年7月的伊朗大选寄予期待,希望伊朗出现一个亲美的领袖人物,以利于布什总统在2004年2月布什提出的“大中东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美国将与欧洲国家一起,向包括以色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阿盟22个成员国在内的“大中东”国家提供资金,帮助这些国家实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改革。
但由于伊朗是一个持坚定反美立场的中东大国,它拥有巨大的能源潜力和相对强大的综合国力,因而对中东、中亚甚至南亚有巨大的历史和文化影响力。美国要推行其“大中东计划”伊朗被美国认定是最大障碍。
为此,大选前,美对伊朗另眼相看,减轻政治外交压力,希望为伊温和派创造选票空间。然而事与愿违,内贾德以其务实能干和亲民作风脱颖而出,出人意料以较大优势战胜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内贾德的当选触动了布什政府的外交神经。
内贾德当选后表示,要在伊朗建设“现代化的进步的伊斯兰”,不急于与美改善关系,明显有与美国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对着干的味道。因此,内贾德的当选,犹如给美一记耳光。
内贾德当选不久,布什在得克萨斯的一个军营对25000名军人的一次讲话中暗示:在伊拉克的“使命完成了”,“自由伊拉克的建立在全球性的民主革命浪潮中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它成功地向从贝鲁特到德黑兰的广大区域发出了一个讯息”。言外之意,贝鲁特或德黑兰都可能是美国下手的“另一个伊拉克”。
㈦ 为什么伊朗在七十年代那么开放,现在却越来越封闭
因为伊朗的宗教阶级推翻了君主立宪政体,推行了伊斯兰教法。所以伊朗整个国家在宗教阶级的治理下国家经济倒退几十年,整个国家给外界的感觉就是又封闭又落后。
最后,霍梅尼等教士们成功上台之后,他们没有想着把国家往更加好的方面带领,而是建立封建迷信的政教合一政权,推行伊斯兰教法,一下子国家从开放慢慢过渡到了封闭落后。比如我们现在看到伊朗国民都是清一色的黑袍,还有宗教阶级发动这次革命,就把国家从前挣下来的家底都打没有,国家经济一下就倒退几十年,慢慢就变成中东最落后、最封闭的国家。
㈧ 当年伊朗为何放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来说,最大的发展和逻辑,其实就是不断强大国家,富裕百姓,这是根本的职责。所以只要是能够强大国家,只要是能够富裕百姓的道路,都是好的道路。这一点那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世界各国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了,而且一旦探索好,必然坚持发展下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朗,伊朗其实探索出了强国富民的道路,最终却放弃了。为此,很多人其实不明白了,当年伊朗为何抛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呢?根本原因只有一条。
对于教士阶层来说,要想恢复自己的地位,世俗化那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政教合一才能保证教士的地位和财富,这是核心。所以当年伊朗为何放弃世俗化,而非要选择政教合一,其实就是教士的私利,教士为了夺取权力和财富,而不顾国家发展的结果,这才是根本原因。
㈨ 迄今世界上竟然还存在闭关锁国的三个国家,它们到底是谁
是缅甸、不丹、伊朗。
第三个国家是伊朗,伊朗是中东的一个大国,是前波斯帝国的后裔。它在中东具有很高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伊朗曾经是整个中东最开放的国家。当时,巴列维进行了白色革命,这场革命将伊朗西方化并推向市场,并迅速成为世界第九个工业化国家。整个文化和思想都非常开放。但是,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建立了政府与宗教的统一体,霍梅尼提出了只要伊斯兰教,就不是东方,也不是西方的国家政策。因此,伊朗开始禁止该国并进行包围。它已经几十年没有从事外交关系了,已经有40年了。伊朗的闭门地位使它脱离了世界上一个富裕的国家,中东最富裕的国家,并成为中东的一个贫穷国家。
㈩ 伊朗为什么反美
主要是伊朗和美国有非常深的矛盾,从当时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美国就非常支持伊朗巴列维王朝。后来由于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而且还发生了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造成了伊朗和美国之间非常大的矛盾。而且伊朗和以色列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所以种种原因,使得伊朗非常的反对美国。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价值观冲突。因为伊朗是一个非常保守派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国家,所以他们两个国家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冲突,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介入越来越强大使得伊朗在这个区域感到了危机感。比如叙利亚战争中就经常活跃着美国和伊朗两个国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