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欧洲有那么多难民,哪里来的
通俗的讲难民就是逃难的人群,欧洲难民绝大部分来自战乱国家,例如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一是地理因素,二是欧洲国家的难民或移民政策。
欧洲国家的难民大部分来自战乱国家,例如叙利亚,利比亚等这些国家战乱频仍,人民苦不堪言,朝不保夕,处于生命和生活没有保证的危机中,不得不背井离乡试图逃离苦难,而欧洲国家周围有许多发生战乱的国家,由于地理上距离欧洲国家很近,所以成了大部分难民的首选。
第二欧洲一些国家由于劳动力短缺,在以前也欢迎一些难民或移民的流入充当廉价的劳力,加之一些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相对完善,(也有很多非洲国家以前就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地)所以很多难民也愿意投向欧洲。
(1)伊朗为什么有难民扩展阅读
难民问题从20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政治原因和种族迫害
比如大批白俄逃往国外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再比如30年代希特勒的政策,迫使犹太人逃离;而二战以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压迫国内黑人和有色人等。
2、战争
据估计,两次世界大战仅在欧洲就使7000万人成为难民;70-80年代,越南侵略柬埔寨、苏联侵略阿富汗、以色列侵略阿拉伯国家和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等战争,使这些地区产生大量难民。
3、自然灾害
比如非洲在1982-1984年的特大旱灾,就造成了大批的难民。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世界难民问题
网络-难民
‘贰’ 欧洲难民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欧洲难民危机的原因:
1、历史方面
ISIS脱离国际社会的控制,向全世界宣战,紧接着美国直接介入当地政局,直接支持叙利亚反动派武装,俄罗斯则大力支持叙利亚政府,事态才变得越发严重。阿拉伯地区的难民开始大批出逃,并且迁离战火波及的地方。
2、政治方面
欧洲紧靠中东北非,相互之间政治互信强烈,欧洲各国之间签订了《申根协定》国与国之间的来往并不需要手续与审查,各个国家的国内政治环境稳定,所以导致了大量的难民前往欧洲避难。
3、社会方面
由于战争导致的动荡的社会环境,难民所在国家大都出现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秩序更是被破坏的一干二净。无论是暴乱还是极端组织都在各国肆意蔓延,待在本国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更不用说对于养老保障和后代教育等社会问题。
4、军事方面
沙特驻德黑兰大使馆遭受伊朗示威者冲击,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伊朗宣布对沙特进行神圣报复行动。至此伊斯兰世界内部动荡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2016年1月份欧洲接受难民达到2015年1月的三倍。
5、经济方面
欧洲属于长时间的经济发达体,前往欧洲找一份工作对于大部分目前食不果腹的难民来说是一件得以让自己和自己的整个家庭生存下去的最佳选择。所以一些并没有发生战乱的地区和国家也同样出现了偷渡前往欧洲的情况。
(2)伊朗为什么有难民扩展阅读
欧洲难民危机产生的影响:
一、在难民危机中,欧盟各成员国对待难民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凸显了欧盟内部的分裂。
二、欧洲难民危机凸显了理智与情感、法律与现实的较量,冲垮了欧洲难民法律的束缚,对欧洲国家的共同边界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三、欧洲地区的难民危机必将拖累欧盟经济的恢复,延缓欧盟国家在移民与难民政策上的一体化步伐。
四、难民危机以及可能随后而来的汹涌澎湃的西亚北非难民潮,有可能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五、难民危机以及可能随后而来的汹涌澎湃的西亚北非难民潮,有可能让反移民的民粹主义、新纳粹主义和排外主义的社会思潮沉渣泛起,让高举反移民旗帜的欧洲极右翼政党东山再起,从而推动欧洲国家的政治右转。
‘叁’ 两伊战争伊朗为什么死人多
伊朗刚刚经历过伊斯兰革命国内局势仍然不稳定,例如伊朗左翼组织“伊朗人民圣战者”1981年六月与革命卫队在首都爆发了冲突,并于28日发动了恐怖袭击造成包括司法总监贝赫什提,总统拉贾伊以及6名内阁部长和70名伊朗议会议员死亡。同时支持前国王的军官仍未死心,在中部哈马丹省的军事基地发动叛乱,并从两伊对峙前线(胡齐斯坦)抽调了数十辆装甲车返回伊朗内陆,造成防线出现漏洞给伊拉克方面可乘之机。
边境地区的叛乱,伊朗地区的库尔德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后发现自己并未获得自治权,也发动了叛乱,由于两伊的敌对关系,伊拉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伊朗库尔德人的武装活动,伊朗部分兵力被迫转入北方。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的政治活动削弱了伊朗的军力。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开始对伊朗军队进行“整肃”,大量军官被清洗,刚成立的军队内部组织结构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作战素质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动员的人海战术进行迅速抵抗阻止伊拉克方面的推进。
因为国内局势的影响,伊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国内事务,并未注意到伊拉克方面的动作,在伊拉克方面短暂而迅速的行动面前伊朗方面猝不及防。
出现了所谓“叛徒”。“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国内斗争中失败,被迫以政治难民的身份进入伊拉克领土,在萨达姆看来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好机会,二者一拍即合,由后者提供支持前者组成了所谓“伊朗解放军”与本国军队作战,并以前者掌权后将阿拉伯河主航道划归伊拉克为条件。这支“志愿军”在中路多次突入伊朗境内达数十公里。
最后一点是中后期的伊朗反攻。中后期伊朗开始重新启用一些巴列维前军官为前线提供支持,当伊朗试图夺回领土并突入伊拉克境内,但伊拉克方面却设置了大量静态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大多为苏式,虽然简陋但十分有效。其中地雷十分让人头疼,前国王能购买各种先进武器,但唯独没想到扫雷车,对伊朗方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伊朗大多为山地地形,大规模坦克战也只能在胡齐斯坦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人工爆破”(踩地雷)的办法而造成了大量额外伤害。
‘肆’ 曾经繁华堪比瑞士的富国,变得贫困是因为难民吗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某些国家会对饱受战乱、压迫或饥饿之苦的难民敞开“怀抱”,允许他们进入本国定居、生活。这固然是一种善举,但如果对难民资格的审核把控不严,或者吸纳的难民人数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则往往会给本国带来大麻烦,甚至还会毁掉本国的大好前程。这样的惨痛教训,在西亚小国黎巴嫩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战乱废墟之上的黎巴嫩人
作为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富国,黎巴嫩的教训无疑极为惨痛,这也警醒世界各国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难民问题,严格限制虽然看上去有些“冷血”,但终究要好过不负责任的全盘接受。就现实来看,今日的西欧尤其是德、法两国,由于不加限制的吸纳难民,已经导致各种恶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如果不作出某些改正措施的话,难保不会重蹈黎巴嫩的覆辙。
‘伍’ 难民与流离失所者的区别
难民的定义是:基于一种可以证明成立的理由,由于种族、宗教、国籍、身为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成员、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而畏惧遭受迫害并身在其本国之外,并由于这样的畏惧而不能或不愿意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一个无国籍的人,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而不愿意返回该国的人。
与难民不同,国内流离失所者并没有一个法律定义。但联合国报告《国内流离失所问题指导原则》使用了这样的定义:
国内流离失所者是被强迫逃离其家园或习惯住处的个人或集体,逃离的原因特别是要避免武装冲突、普遍的暴力、对人权的侵犯或天灾人祸,而这种逃离并没有穿过国际承认的边界。
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三种办法:
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国际社会曾呼吁,在救助青少年难民时,不仅应着手解决他们的营养和健康问题,更应向他们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断发掘青少年难民的潜力,为其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难民安置方面,巴基斯坦是全世界最大的难民接收国,共有179万外来难民在巴基斯坦生活,绝大多数来自阿富汗。伊朗是第二大难民安置国,共接纳难民约87万,多数难民同样来自阿富汗,另有相当数量的难民来自伊拉克。
肯尼亚排在第三位,接纳难民约57万,主要来自索马里。尽管自身资源有限,发展中国家仍接纳了全球约80%的难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世界难民日
‘陆’ 叙利亚与伊朗是盟友,为何叙利亚难民大多都不选择逃往伊朗呢
叙利亚和伊朗同在中东地区,伊朗局势虽然没叙利亚局势那么混乱,但是也有恐怖主义的威胁。
叙利亚恐怖主义从建国以来就有的,并且叙利亚同邻国的关系也很糟糕,特别是伊拉克和约旦,并且这几个国家都有恐怖分子,如果叙利亚难民想要逃亡伊朗,最近的线路就是经过伊拉克或者约旦,叙利亚人民好不容易从自己战火中跑出来了,又跑到一个更危险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还有恐怖主义,只为了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挺划不来的。
综上,虽然伊朗是叙利亚的盟友,但是在来伊朗过程中,伊朗并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速度慢,到伊朗还会有恐怖分子的威胁,所以叙利亚的人民更多的不会去伊朗,而是会去欧洲或者非洲甚至美洲的国家。
‘柒’ 美军撤退,为什么那么多阿富汗人要跟着逃
美军撤离阿富汗后,看起来,残破国家终于迎来曙光,但实际上,美军的撤离,却引发了阿富汗人的“逃离浪潮”。机场上人满为患,甚至有人扒飞机,不幸从飞机上摔落而死。而在边界,无数阿富汗人翻山越岭,逃到邻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美军刚刚撤出阿富汗,为何阿富汗人,却疯狂逃向伊朗?伊朗接收阿富汗难民不是新闻了。早在2015年,伊朗内政部便估计,在伊朗境内的阿富汗人大约多达300万,要知道,伊朗总人口也不过7700多万。
‘捌’ 难民流入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当我们谈论难民危机的时候,不应该只关注危机涉及的人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清难民危机所带来的问题的性质。
首先,难民经历流离失所的时间相当长。二战期间,有些难民经历了长达六到八年的时间才到达其他的国家,这一过程相当漫长且痛苦;但今天难民经历流离失所的时间可能是二战时的三倍。相关的具体数据并不乐观,最短的数据仍显示,当前难民经历流离失所的平均时长为17年。
其次,出现了难民向城市聚集的现象。人们经常会问:“你们组织(国际救援委员会)在难民营开展工作吗?”我要指出的是,大多数的难民并不在难民营生活。全球60%左右的难民身处城市地区,他们或者自己租赁住所或者与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向在难民营生活的难民提供食物、医疗、甚至教育,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在城市地区要做到这些却相当困难。
第三,大量难民都居住在贫穷而非富裕的国家。最近一年来抢占新闻头条的难民危机可能是罗兴亚人的出逃,缅甸军队烧毁了罗兴亚人的家园并将他们驱逐出境,罗兴亚人被迫逃到了贫穷的孟加拉国。如今,全球86%的难民居住在贫穷或低收入国家;只有2%的难民身处美国,8%的难民身处欧洲。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乌干达接收了150万来自南苏丹的难民;约旦接收了65万难民;黎巴嫩接收了150万难民;土耳其接收了270万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巴基斯坦接收了250万来自阿富汗的难民;伊朗大约有80万难民。接收难民的责任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是失衡的,并且大体上看,越是贫穷的国家反而越有可能承担接收难民的责任。
第四,全球难民和流离失所的人口中有一半是儿童,但仅有2%的人道主义预算投入在教育上。小学适龄的难民儿童中,一半处于失学状态;而中学适龄的难民儿童中,更是高达四分之三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去年用于援助难民的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预算为260亿美元。不过,在规模可观的人道主义援助中,只有2%的预算用于发展教育,更多的资金用于提供健康保障和食物。这意味着在经历流离失所长达18或20年的过程中,很多难民儿童在青少年时代得不到任何教育。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