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美国为什么帮伊朗建设基础设施

美国为什么帮伊朗建设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2-09-26 09:29:18

① 美国继续增兵沙特,难道真的为军事行动做准备

并不是为军事行动做准备,美国此次驻兵伊朗只不过是为了协助伊朗进行防御,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从某种军事角度来分析,以美国的实力,美国的超远距离导弹都不需要在伊朗部署,直接就可以打伊朗,所以并非出击,而是防御。

沙特这个国家确实是有很多的美国驻军的,沙特每年会在美国进口先进的军事武器,美国为了在中东保持话语权会支持沙特。毕竟沙特是最重要的原油出产国之一,就算是为了这个,美国也会不断增兵“保护”沙特的。

② 伊朗核问题:为什么美国最初支持伊朗搞核试验

1979年以前伊朗是亲美政权,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变成反美国家,“基德”级驱逐舰最初就是伊朗海军订购的。

③ 中国伊朗签署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和伊朗签署的这项全面合作协议,意味着我们国家和伊朗要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方面,而且对于整个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伊朗位于中东的关键地区可以提升,我们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以为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和伙伴。而目前石油作为世界各个国家工业的重要资源,它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国家由于石油资源比较匮乏,所以说就需要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伙伴来为我们提供石油资源,而伊朗它本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还和我们国家签订了相应的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所以说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利好消息。

④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这对双方有什么好处

目前我们国家和伊朗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对于中国和伊朗双方都有着非常多的好处,而且这项协议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方面面,这对于中国和伊朗两个国家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而且这对于中国和伊朗两个国家来说,他们的贸易量也比较多,日常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场合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协议和合作,这次签订这样的协议对于两国今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⑤ 沙特石油遭到了伊朗袭击,美国为什么要好心帮忙

美国并不是好心帮忙,而是把沙特阿拉伯石油库被炸的这个事情安到了伊朗身上。为的就是威胁伊朗制裁伊朗,让伊朗能够听他的。并且美国一直秉承着他们是世界警察的角色。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有他们。但是这个问题肯定是跟美国的利益息息相关的。

美国和沙特共同指责伊朗:伊朗的这一行为对全球能源产生很大影响,伊方应该为整个事件负责。就在美沙指责伊朗时,胡塞武装做出回应:袭击沙特石油设施一事,并非是伊朗所为,而是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发起的突袭。

⑥ 美国为什么要帮伊拉克守家

首先纠正一下`美国是一个野蛮并且不安份的国家;

你想想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去守护一个弱小国家没有油水他干吗?

一个是那里有丰富是石油`石油是什么?石油是战略资源`简单说你打仗的家伙都得喝油`没有油你的机器和武器装备他就不干活;

在一个就是推翻旧政府扶持傀儡(亲美)政府上台好听从美国指示;(现在清一色美式装备美式训练了)

建立美军基地扩大军事影响力和震慑力和方便在中东和在其他区域执行军事行动提供方便;

最后一个就是这是美帝统治世界必走的一步。

⑦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2011年3月4日

【网上谈兵】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1年03月04日
发表于:2011-03-07 12:40:47作者:rmdxlxm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上等兵积分:65

【综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说,伊朗国有的交通基建开发公司周一在公司网站上发表声明说,中国已经与伊朗签署了一份涉及资金总额高达130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合同,中国将为伊朗建设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的铁路。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伊朗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的声明中说,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已经与德黑兰签署了建设合同,中国将投资130亿美元帮助伊朗建设总长度达5300公里的铁路网(合 3300英里)。这个铁路网将把伊朗主要城市联结起来并将与周边国家衔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不过,声明中并没有透露这份合同签署的具体时间,也没有提及建设将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伊朗商会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3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石油贸易。此外,中国还经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伊朗展开贸易,涉及资金总额高达70亿美元。

【时事点评】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埃及国内政局的突然变化,我们曾经给出这样一观点,即:

第一个观点,对美国于“美国资本层面(美国国家利益层面需要中东维稳)”出手搞的中东大乱,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非美势力、非美资本”所需要做的就是,如果“美国利益决策集团(包括美国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果真想用“中东大乱”来胁迫“反对美国中东霸权”的“方方面面”,那么,最简单的一招,就干脆放手集聚了“美元本位制”之基石(石油美元结算制)的中东大乱好了,放手让“大乱后的中东”在“持有美元、或者维护欧亚海上运输线”之间做出选择好了!

只是,东方评论员认为,“非美国家”虽然未必愿意这样玩,但东方评论员更是非常怀疑:美国决策者真的敢这样玩儿嘛?

第二个观点,在我们看来,对“美国国家利益、美国资本利益、特别是直到今天仍然由美国资本所代表的西方资本利益”而言,它现在所使用的“颠覆、或者威胁颠覆某些重要国家”这一手段,本质上属于战略冒险,一旦中国应对没有大的失误(注,所谓没有大的失误,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持中欧俄的战略协调),那么,即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因中东大乱、或者亚欧海上运输线大乱、全球生产资料全线暴涨而提前到来,但我们最终仍然相信:“人民币实质性国际化”这只“陀螺”在“上述撕裂与对立(第一)”中从容起旋仍是指日可待!

第三个观点,当然,我们也认为,一旦局面如此,中国经济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这是必须的。因此,就“中国经济”而言,不妨做好准备、准备承担它,准备“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第四个观点,东方评论员特别强调,就目前而言,中国(包括许多南方国家)还要做好战争准备,要以“坚定的战争准备”警告“西方资本”,不论是南亚破局、还是中东大乱、更或者是欧亚海上运输线大乱、一旦最终上升至战争解决(不论经济、特别是军事层面的战争,还是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的战争),那么,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不会有“西方资本”的“防空洞”与“避难所”。

第五个观点,值得强调的是,只有做好这样的“全面准备”,美国国家利益才会对美国资本利益发挥最大的约束力,欧美国家利益才会对西方资本利益发挥最大的约束力,在决心动用欧洲、特别是美国的国家力量来牟取其不可告人的战略目的问题上,“西方资本”才会突然觉得“没有安全的去处”而懂得“小心一点”这几个字!

●我们之所以给出上述观点、并再次重复上述观点,主要是想强调如下几点

显然,我们之所以给出上述观点、并再次重复上述观点,主要是想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埃及之乱、或者极可能演化成的中东之乱,源于“美国利益(主要是美国资本利益)决策集团”的策动,其“战略企图”在于用“中东大乱”来胁迫“反对美国中东霸权”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国为首的南方国家、特别是“已经是(比如土耳其、伊朗)”、或者“准备是(比如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地方王”的中东国家。

●相应的“战略受害者”或者“战略获利者”其实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第二,埃及之乱、或者极可能演化成的中东之乱,由于埃及、或者中东极其特殊的地理与经济战略价值,相应的“战略受害者”或者“战略获利者”,其实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至于如何理解“动态”与“静态”二词,在于如下几点:

●在“埃及之乱开始”阶段,相应的“受害者”或者“受益者”,其实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埃及之乱开始”阶段,相应的“受害者”或者“受益者”,其实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除了“美国资本利益”之外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美国国家利益,都是“受害方”,换而言之,只有“策动”埃及之乱或者中东之乱的“美国资本利益”、或者“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利益”才是“受益者”。

●随着局势的演化,“受害者”或者“受益者”彼此间必将、且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转化

其次,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埃及之乱”由“开始阶段”向“后续发展阶段”延伸,相应的“受害者”或者“受益者”,彼此间必将、且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转化。

●“可能逆转”与“不可能逆转”的两个进程

再次,值得强调的是,由“美国资本利益”策动的埃及之乱是否一定会导致中东之乱还未为可知,但是,即便在“某种妥协”下,由“埃及之乱”发展为“中东之乱”的进程有所逆转,但然而以“天安号事件”与“以色列袭击土耳其国际救援船事件”、及中国强行介入中东事务为“起点”的,以“埃及之乱”、更或者“可能的中东之乱”为“重要插曲(请注意我们的用词)”的“中东破局”进程,已经不可能逆转。

●不可逆转的“中东破局”进程实际上有这样几种破局方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即在“再次”的基础上,我们再回过头去阅读“首先”与“其次”,也就不难明白,在“埃及之乱”、甚至“中东之乱”都不过是“中东破局”进程的“重要插曲”、甚至其本身都“有可能逆转”的情况下,不可逆转的“中东破局”进程实际上有这样几种破局方式:

其一,视“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即:“埃及之乱”是进一步发展为“中东之乱”?或者这一进程在“中欧俄美”彼此之间的“某种妥协”下“最终逆转”?视结果的不同,中东破局的方式或在“伊核六方会谈框架”内形成、或在“伊核N方会谈框架”内形成。

至于中东破局方式最后到底“在哪个框架”内形成,如果仅局限在中东层面看问题,则:

1):“既”要看那些“素来亲美、并依赖美、在美国实力已经实质性下降、中东必将破局、如今终于想当地方王、准备在美国与‘非美力量’之间找平衡、特别是准备依靠区域组织力量、以‘最低限度’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甚至资本利益、从而必须与美拉开距离”的“美国传统中东盟友(比如埃及)”、经此一役之后,到底能与美国利益拉开多大的距

2):“也”要看那些“素来亲美、并依赖美、在美国实力已经实质性下降、中东必将破局、如今终于想当地方王、准备在美国与‘非美力量’之间找平衡、特别是准备依靠区域组织力量、以‘最低限度’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甚至资本利益、从而必须与美拉开距离”的“美国传统中东盟友(比如沙特阿拉伯)”、能否保持各自政权的基本稳定;

3):“还”要看“美国传统中东盟友(比如埃及、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利益”今后是否允许“亲美政权”继续延续

4):“更”要看“美国传统中东盟友(比如埃及、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利益”是否能主导该国的对外政策、并维持国内政局的基本稳定。就向已经发挥着“地方王”角色、也是美国传统盟友的土耳其,或者“曾”是美国传统盟友的伊朗那样。

●中东“强行破局”的“快速手段”

5):最为重要的,除了上述几种“缓慢变局”的方式之外,还要看“伊朗正式跨进核门槛、中东全面进行核竞赛”是否被“非美大国(中欧俄)”中的“大多数、在必要时候、用作中东“强行破局”的“快速手段”。

●“埃及之乱”之“后续发展”很难预料

我们想强调的是,之所以罗列上述几种可能性,在于如下几种

首先,就在于“埃及之乱”之“后续发展”很难预料,由于“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资本利益”之间有着“很难调和(注意我们的用词)”的矛盾,“欧美国家利益之间”之间有着“不可调和(注意我们的用词)”的矛盾、“欧美资本利益”之间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西方国家利益”与“西方资本利益”之间有“很难调和”的矛盾,因此,在美国决策层于“美国资本利益”的层面策动了“埃及之乱”后,在其“后续发展”是否一定走向“中东之乱”的问题上,我们并不肯定。

●所谓的“很难调和”与“不可调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所谓的“很难调和”与“不可调和”做个说明。显然,“不可调和”很好理解,但要准确理解上述诸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在相当程度上,则在于把握它们既有“并非绝对不可调和”的“相对性”,也要把握住它们“最终能否调合”具有“必需满足某一前提条件”的“绝对性”。也就是说,这些矛盾“最终能否调和”取决于“某一前提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与这一“前提条件”息息相关的因素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前提条件”既与交织于伊核问题中的“中欧俄”之战略协调能否继续维持“息息相关”,也与俄罗斯、包括欧盟、特别是中国“是否”具有在关键时刻、从“多种破局方式”中、毅然做出某种战略选择、并“断然中东破局”的战略决心与战略能力“息息相关”。

为了更好地进行讨论,我们再来阅读一组新闻。

伊朗宣布:已掌握核聚变技术

【德黑兰消息】据媒体报道,伊朗原子能组织10日宣布,伊朗已经掌握核聚变技术。

伊朗原子能组织当天在其网站上说,伊朗采用“惯性静电约束法”(IEC),在核聚变领域成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研究,并研制出可产生激光核聚变的装置。但该组织未透露伊朗方面是否成功进行了真正的核聚变实验。

去年7月底,伊朗原子能组织时任主席萨利希宣布启动伊朗核聚变研究。他说,伊朗用于核聚变研究的启动资金约为800亿里亚尔(约合765万美元),尽管伊朗核聚变研究的商业化“需要20年到30年时间”,但伊朗将倾全国之力,加快核聚变研究进程。

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突访塔吉克斯坦斯坦

【杜尚别消息】美国驻塔吉克斯坦斯坦大使馆10日发布消息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马蒂斯9日突访塔吉克斯坦斯坦,与塔吉克斯坦斯坦总统拉赫蒙及一些高级官员举行会晤,就地区安全角势等问题进行了磋商。

消息说,会唔中,马蒂斯对塔方支持北约盟军在阿富汗的行动表示感谢,称“这是稳定地区局势的宝贵力量”。他表示,美军中央司令部将继续与塔方在相关领域推进互利合作。

这是马蒂斯去年8月出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以来对中亚国家的首次访问。

塔吉克斯坦斯坦2001年为实施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开放了空中走廊。2009年,塔吉克斯坦斯坦又为北约部队向阿富汗运送非军事物资开放了地面通道。

美国国会调查报告称日本宪法阻碍两国防务合作

【华盛顿消息】据日本共同社10日获悉,美国国会调查局今年1月汇总的有关日美同盟最新报告再次强调,日本政府基于放弃战争的日本宪法第9条而做出了无法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解释,这对构筑更牢固的日美防务合作关系造成障碍。

报道称,美国政府认为5年内朝鲜将拥有射程可达美国本土的核导弹,美国防部长盖茨认为这“构成直接威胁”。该报告对美国遭到导弹等攻击时日本无法做出任何应对的情况表示了担忧。

报告中题为“宪法和法律制约”一项指出,日方的若干法律因素正成为日美合作的障碍。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美国在二战后占领期间起草的、放弃作为"行使国权"的战争、禁止"交战权"的日本宪法第9条”。

报告还指出,日本政府无法行使集体自卫权“对进行密切的防务合作构成了障碍”。集体自卫权指的是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到武力攻击时,即使本国没有直接被攻击也可动用武力制止攻击者。

报告还预测称,由于日本民主党在去年7月的参院选举中大败,在野党掌握了参院多数议席,修宪讨论以及修改有关集体自卫权的解释等“雄心勃勃的计划在目前的政治停滞状态下很难得以实现”,并认为这些问题难以在近期解决。

巴基斯坦军营遭少年人弹袭击致31名士兵死亡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马尔丹一处军营10日上午遭自杀式袭击。警方确认31名士兵死亡,42人受伤,部分受伤人员伤情严重。巴基斯坦塔利班承认策划袭击,威胁今后发动“更大规模袭击”。

爆炸发生在马尔丹城内一处军营。一队士兵当时正在营地内训练。马尔丹高级警官阿卜杜拉汗说,“袭击者是名少年,穿一套校服”。目击者称,爆炸地点附近有所学校。军方迅速封锁这一地区,限制通行。

一名军官告诉记者,袭击者显然是步行进入营地,尚不清楚他如何躲过岗哨,进入营地。这座营地2006年一度遇袭,当时造成35名士兵死亡。

巴基斯坦塔利班当天晚些时候承认制造这起袭击,但宣称袭击者为营内士兵。

塔利班发言人阿赫桑乌拉·阿赫桑经由电话告诉记者,那名士兵联系塔利班,称愿意实施自杀式袭击。阿赫桑说:“我们接受他的请求,让他实施袭击。”

沙特国王警告美国慎动对埃援助

【利雅得消息】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告诉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如果美国中止对埃及的援助项目,沙特将全力驰援补缺,向埃及提供帮助。

英国《泰晤士报》10日援引利雅得消息报道,阿卜杜拉1月29日致电奥巴马,警告后者“不要试图向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施加压力”,

阿卜杜拉说,如果美国撤出对埃及的援助项目,沙特将全力施援,填补美国撤援留下的资金空缺。

路透社报道,这通电话的背景可能是,1月28日,美国白宫发表公开讲话,号称正在审核价值15亿美元的对埃及援助项目。

【综合消息】据德国媒体9日报道,德国证券交易所与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当天证实双方合并谈判事宜取得进展,但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当天,德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和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的股票分别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止交易。这引起市场对两家交易所运营商可能合并的猜测。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如果这两家交易所合并成功,德国证券交易所可能拥有新公司约60%的份额。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总裁邓肯·尼德劳尔将担任新公司总裁,而德国证交所总裁雷托·弗兰乔尼可能出任该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新公司总部会设在法兰克福和纽约两地。

【时事点评】通过上面这组新闻,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感觉到,策动“埃及之乱”的幕后势力、正在“最大限度地”对欧盟、俄罗斯、中国、甚至美国国家利益“分头”施加战略压力,从而用“埃及之乱”的“可能后续发展”对“中欧俄”、甚至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可能产生的重大冲击,对“方方面面”进行一次“至关重要”的全面测试。

●请大家仔细体味这段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该幕后势力而言,这场“全面测试”既在于“测试”又不仅仅在于“测试”,也就是说,在该幕后势力的盘算中,这原本就是“攻击”的一部分:一旦打着“测试”的旗号、如愿地拿到“对自己有利的测试结果”,也就意味着“整个攻击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不是紧接着“才”发起攻击。请大家仔细体味

●这一点,对中国而言,要特别加以警惕

因此,对“非美势力”而言,如果再像前几轮“排列组合”中那样,仅以“反测试”的角度去应付“测试”,一旦“测试结果”对对方有利,那时再想组织反击,很可能为时已晚。

我们认为,该幕后势力企图在测试的过程中“伺机、顺势”拿到那一“前提条件”,以“最终调和”那一系列“很难调和”的矛盾,并“暂时缓和”那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欧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继而可将美国国家利益、美国资本利益与“非美势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北方阵营”与“南方阵营”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转化为“欧美日”与中国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经济而言,要特别加以警惕。

而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明确给出如下重要观点,即:前面所说的“第一至第三个观点”,并强调“中国经济”不妨做好准备、准备“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非常清楚,针对“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从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结咽喉--阿尔巴尼亚,至苏伊士运河-埃及、再到亚丁湾的门户--也门,顺着这一条航线上全面爆发“政权动荡”,的确是我们最为担心的,一旦如此,对欧亚大陆、甚至包括美国经济的冲击都极其重大。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势力”进行“联合护航”的决心与能力,就显得极其必要了。值得强调的是,对“非美势力”而言,搞好护航,在能力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团结。

不难看出,“该幕后势力”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并准备“对非美势力”的“团结度”进行一次公开的“全面测试”。

●唯独俄罗斯,有资本对“埃及之乱”的“何去何从”持一种“相对超然的态度”

显然,由于埃及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握有进出地中海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再加上埃及本身就是阿拉伯大国,并长期奉行“亲美、承认以色列、且同时与中国、欧盟保持良好关系的对外政策”,因此,埃及政局能否维持稳定,不论是对依赖中东能源的美国,处于阿拉伯国家包围之中的以色列,还是依赖经苏伊士运河的欧亚海上运输线的中国、欧洲都极为重要。

大国中,唯独能源与军事大国俄罗斯,有资本对“埃及之乱”的“何去何从”持一种“相对超然的态度”。有必要强调的是,这种“超然”也是“相对”的。

●俄罗斯对“埃及之乱”的“战略取向”将成为这场“全面测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变量”

非常清楚,策动“埃及之乱”的幕后势力所组织的这场“全面测试”,第一个测试对象就是俄罗斯,也就是说,俄罗斯对“埃及之乱”的“战略取向”将成为这场“全面测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变量”。

●一组奇怪的镜头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去观察这样一组奇怪的镜头,既:日本一面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对俄罗斯极其强硬、一面又要与俄罗斯展开经济合作层面的“对话”;美国国会10日出的调查报告称日本宪法阻碍两国防务合作,从而鼓动日本修宪;日本也突然对钓鱼岛撞船事件中的中国船长索赔、等等,我们也就不难看出,美国正在通过日本、用“日俄经济合作(其实是美、日、韩与俄罗斯进行经济合作”这根胡萝卜、去试探俄罗斯在“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问题上的战略取向,看看俄罗斯“是否有可能”与视“欧亚海上运输线(其实就是苏伊士运河、埃及)”为生命线的“中欧”之“相关战略取向”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为进一步测试打好基础。

显然,一旦俄罗斯愿意“与中欧的有关‘埃及之乱’的战略取向”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向美国提供有利的“关键性变量”,那么,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就会立刻软化下来,取而代之的将是“考虑向俄罗斯进行投资”的“投资意向”,以“换取”俄罗斯在“非美势力”的“联合护航”中“出工不出力”、甚至是“不出工更不出力”。

●俄罗斯“眼下”显然并不打算向美国提供有利于其“顺利测试”的“关键性变量”。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面对美国(其实包括日本、还是韩国)伸出来的这根胡萝卜,俄罗斯的回应也非常巧妙,这就是一面愿意与日本(其实是美国、也包括韩国)进行经济层面合作的对话,一面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持“更加强硬”的态度,不仅如此,俄罗斯总统还公开放话“准备邀请第三方(其实是中国)对这些岛屿进行开发”,俄罗斯军方更是放言“准备将自法国购买的“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布署至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从而以“北约的武器对付美日军事同盟”的方式,“反测试”了美国人一把。有意思的是,作为北约总司令的美国,对此还没有态度。显然,美国人也清楚,俄罗斯玩这种“反测试”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明白“埃及之乱”之“何去何从”将极大影响“中欧俄战略协调”、极大影响“中、欧、俄、美的全球战略的战略态势”的俄罗斯,起码直到今天为止,并不打算向美国提供有利于其“顺利测试”的“关键性变量”。

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俄罗斯有着更高的要价。问题在于美国是否支付得起,或者“是否够胆支付”!

●美国“必须”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才能让俄罗斯感受到足够的诚意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突访塔吉克斯坦斯坦”,也就不难看出,美国“必须”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从而将美国中亚、中东、甚至全球战略的咽喉交由俄罗斯掌控,那才能让俄罗斯感受到足够的诚意。

●不排除美国近期会“尽一切可能地”向俄罗斯“表达忠心”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俄罗斯的态度至关重要,因此,不排除美国近期会“尽一切可能地”向俄罗斯“表达忠心”、“尽可能地构造”出“一种不可逆转”的战略态势,以让俄罗斯、欧盟、特别是中国相信“美国的确准备、且不可避免地要实质性启用”俄罗斯通道。请大家仔细体味这段描述。

●“埃及之乱”很可能扩展至“巴基斯坦之乱”、特别是“印度之乱”

给我邮箱吧,太长,删减了许多

⑧ 伊朗城市基础建设有哪些

说起中东,你想起了战火、宗教;说起中东旅游,你想起了埃及、迪拜。很多人往往会忽略了伊朗,其实伊朗的历史文化和综合实力在国际上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不知你们第一次对伊朗有印象是从哪里开始的,是从电影《A Separation》(一次别离)还是新闻报道。那真实的伊朗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说走遍中东,不如走遍伊朗的这6坐城市,到底是哪6座城市,接着往下看。

格什姆岛夜景

看完伊朗这6坐城市,你是不是也认同了小编的想法呢,这6座城市几乎涵盖的中东的所有风情,当然,最主要的不是这个,而是这6座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能令人怦然心动,你是不是对伊朗也产生了兴趣呢?那就赶紧出发吧!

⑨ 伊朗石油比水都多,为什么还要不惜代价不惜与美国为敌建造铀浓缩设施和核电厂

因为不信任邻国。如伊拉克(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朗,伊拉克曾有8年两伊战争,打了8年结果平手,但都损失不贷),两个都开始朝核能上发展。又因为与美国不和,也想借核能达到抵制作用。 他与沙特也不和,他的武力发展使沙特重新考虑自己阿拉伯第一大国的角色。沙特这次攻击也门,也是开始朝军事发展的表现。这些来来回回的与邻居对持,角力使得他认为必须借助核能保护自己。

⑩ 美国与伊朗处于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当时美国对伊朗的事务几乎没有兴趣。伊朗为了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在波斯事务中的统治地位。向美国寻找支持,美国工业和商业领袖支持波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并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影响。美伊两国也开始越来越亲密。

到1978年1月发生反对伊朗君主体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罢工及示威活动瘫痪了整个国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伊朗让美国交出阿沙,阿沙和美国关系特殊,美国没有交出来。伊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虽然伊朗因为阿沙死了最后放了人,但是是梁子结下了。

伊斯兰革命期间”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对伊朗所有美国文化,经济全盘否定。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对伊朗进行全方面经济,军事的制裁。

阅读全文

与美国为什么帮伊朗建设基础设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跟以色列哪个国力比较强 浏览:657
印尼打工华人怎么防疫 浏览:83
越南最好的鱼露哪里买 浏览:688
伊朗30万吨油到中国多少钱 浏览:473
45码的英国码是多少 浏览:868
意大利牛排配的炒面怎么做 浏览:767
英国议会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浏览:334
伊朗战争发生在哪个年代 浏览:924
印尼号打中国电话多少钱 浏览:881
伊朗最忌讳什么 浏览:238
中国的高端机芯片还能支持多久 浏览:873
印尼血红龙苗用什么灯 浏览:942
伊朗什么洲的 浏览:196
世界上怎么看待中国疫情 浏览:103
广州美国快递到中国要多久 浏览:982
中国和哪个印度 浏览:1004
怎么能拿到印度药 浏览:39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什么最多的 浏览:957
中国电信保险如何退掉 浏览:87
印尼什么水果好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