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色列 伊朗为什么打仗
虽然以色列空袭过几次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伊朗也向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射了20枚导弹回击,但是这远谈不上两国开战。两国在历史上还是亲密的盟友,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美国的因素。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美国同以色列和伊朗都是盟友关系,以色列在当时还援助国伊朗发展导弹技术。伊斯兰革命以后,美伊交恶,以色列跟伊朗关系也同样交恶。第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令以色列感到恐慌。近几年,随着对伊朗制裁的取消,伊朗石油产量从被制裁时期的100多万桶/天,恢复到400万桶/天,伊朗经济实力大增。
目前,两国在叙利亚境内的冲突并不能算是战争,伊朗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针对以色列的数次挑衅,只是发射20枚导弹回应,表明自己的态度,伊朗也是有底线的。而以色列呢,就要通过挑衅激怒伊朗,一旦伊朗发动大规模回击,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战争,美以现在就等着伊朗钻入圈套。
Ⅱ is怎么被俄罗斯和发国联合打的因为什么一个小国家触碰到了两个国家
首先ISIS不是一个国家,至少是不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家。 ISIS是一个恐怖组织。
俄罗斯为什么打 ISIS。首先俄罗斯是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而ISIS趁着政府军跟反对派打仗的时候侵占了叙利亚大片的领土。俄罗斯应叙利亚的邀请空袭ISIS。第二美国等西方国家借着打击ISIS的理由,打击政府军。政府军势力范围缩小,如果被推翻了,会大大影响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所以俄罗斯趁此机会大力清除政府军周边的ISIS,让美国没有借口能“误炸”接近政府军控制区的借口。第三,俄罗斯也能趁这个机会打击反对派,让政府军缓解下压力。
法国打击ISIS,是因为最近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Ⅲ 伊朗为什么仇恨以色列
伊朗以色列交恶已久 以曾制定军事计划欲灭伊朗
伊朗以色列交恶已久
伊朗媒体10月26日报道说,伊朗总统内贾德当天表示,应当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巴勒斯坦新一轮袭击将摧毁这个犹太国家。内贾德还谴责承认以色列或与其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企图。 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就拒绝承认以色列,两国交恶已久,并经常互相指责。
解读: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民族主义的运动, 犹太复国主义负责对建立现代以色列作为犹太家园。虽然一般归因于Theodor Herzl 和其它19 世纪小组, 犹太复国主义BC 建于犹太犹太人散居地, 第6 个世纪的巴比伦流放的起点。 Lamentations Jeremiah 和赞美诗137 讲话exiled 犹太人的渴望的 Zion (耶路撒冷) 。
·伊拉克衰败 以色列担心伊朗
历史上,以色列因担心伊拉克获得核武器,当时的总参谋长艾伊塔曾于1981年6月7日下令,派战斗机摧毁了巴格达城外一个正在建造的核反应堆。2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会在伊朗重演吗?
“两伊”历来是以色列的仇敌,在以色列的眼里,铲除“两伊”将带来永久太平。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在中东地区,伊ā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取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成了美国地区防扩散战略的“眼中钉”,也成了以色列最大的心病。
在以色列人看来,对以色列构成最大、最直接威胁的,是伊朗装备部队的谢哈布-3型中程弹道导弹。“谢哈布”在波斯语中意为“流星”,该型导弹长17米,射程为1300公里,可以携带重达800公斤的弹头,这意味着伊朗具备了从其境内发射导弹攻击以色列任何地点的能力。分析家也普遍认为,伊朗有可能在5至10年内研制出核武器。
· 以色列: 一直想彻底干掉伊朗的核设施
原因很简单,按照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面积也仅为2.7万平方公里,一旦遭受核打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以色列一直对伊朗的核计划忧心忡忡,早有“斩草除根”的想法。2003年9月底,以色列军方首次威胁说,如果联合国不能让伊朗停止核计划,那么以军有可能会偷袭伊朗的核设施。德国《明镜》周刊和美国《洛杉矶时报》甚至还披露了以军方和间谍机构摩萨德为偷袭伊朗核设施做各种准备的细节。
· 以色列:一切都要看美国脸色
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以色列的每一步行动多多少少得按照白宫的节拍跳舞。分析美对伊的态度可以看到,近期美对伊朗的强硬态度,更多的是鹰派乘伊拉克战争的“东风”而势力上升的“得意洋洋”之举,并不说明美国真打算在伊朗有大动作。面对伊朗持续的改革运动和迈向民主社会的前景,美国如果贸然对伊朗动武,不仅会使伊朗的改革派向保守派靠拢,而且会使那些对美国寄予希望、具有强烈民主倾向、呼吁与美国进行合作的伊朗青年学生,走向民族主义的一端。以色列对此也十分清楚。重要的是,如果现在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国际社会的谴责将不再只是针对以色列,而且会把目标指向美国。更让以色列担心的是,以色列甚至可能遭受来自伊朗的致命打击。
· 上半年以色列蓄谋攻打伊朗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以色列最精锐的士兵乘坐的攻击直升机抵达目标位于伊朗南部的纳坦兹铀浓缩厂,大部分士兵来自以色列的“翠鸟”营,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达兰民兵的服装,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陆军军装,携带的是标准的M4A1卡宾枪。
直升机在沙漠上空缓缓降低飞行高度,突击队利用这段时间校准了各自的夜视仪。在一架直升机的尾部是以色列奥克兹军犬部队的两条军犬,旁边是两包炸药。
以色列已经制定了一份秘密计划,一旦阻止伊朗停止核工程的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空军和陆军将联手对伊朗的核设施实施打击。目前,以色列军队正在秘密进行相关训练……
以军模拟突袭伊朗核设施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以色列最精锐的士兵乘坐的攻击直升机抵达目标――位于伊朗南部的纳坦兹铀浓缩厂,大部分士兵来自以色列的“翠鸟”营,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达兰民兵的服装,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陆军军装,携带的是标准的M4A1卡宾枪。
直升机在沙漠上空缓缓降低飞行高度,突击队利用这段时间校准了各自的夜视仪。在一架直升机的尾部是以色列奥克兹军犬部队的两条军犬,旁边是两包炸药。届时这两包炸药将捆到两条狗身上。直升机在距离目标大约7英里的地方降落,士兵们冲出机舱,跑向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几辆卡车。奥克兹部队的士兵将炸药捆到狗身上。几分钟后,卡车驶抵一座灯光昏暗的设施,狙击手将守卫的几名卫兵干净利索地放倒,卡车咆哮着冲进设施,直奔用来产生武器级铀的离心分离机。
士兵们倾巢而出,一边射击一边安放炸药。奥克兹部队的士兵一个手势,那两条军犬驮着炸药沿着狭窄的通道,直奔分离机的“内脏”。大约十分钟,什么麻烦也没有遇到,以色列突击队已经将浓缩铀厂收拾“干净”。地下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以色列的F-15战斗机又呼啸而至,向这座设施投下了几枚巨大的钻地弹。
整个袭击过程可谓天衣无缝。但需要说明的是,以色列突击队袭击不是真正的纳坦兹铀浓缩厂,只是以色列在尼吉夫沙漠打造的一座“替身”。据内幕人士透露,以色列总理沙龙已经于今年2月在尼吉夫沙漠他的大农场里举行的私人会议上,下达了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的“初始授权令”。所以,以色列军队在尼吉夫沙漠里模拟建造了伊朗纳坦兹铀浓缩厂。
伊朗准备强硬到底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以色列军队一直在沙漠中对摧毁这座核设施的战术进行模拟演练。他们的战术包括,以色列精锐的“翠鸟”突击队从地面发动突然袭击以及空军第69飞行中队派F-15战机利用钻地弹实施空中打击。以色列一名高级情报官透露,这支合成突击队的下一次训练定于今年4月进行。
以色列计划采取单方面行动袭击伊朗核设施演练的消息是在美国和欧洲外交官宣布了了与伊朗进行谈判的新建议后被披露出来的。据说以色列方面已经就突袭伊朗核设施的计划与美国官员进行了磋商,后者的态度是,如果停止伊朗核工程的所有国际努力都失败的话,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美国不会干预。
伊朗方面一直宣称,核工程用于和平目的,但以色列和美国的情报人员相信,伊朗上马核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核武器。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国务卿赖斯在12日宣布,美国将支持英国、法国和德国用经济援助换取伊朗放弃核计划的提议。作为回报,欧洲国家许诺支持美国的主张,也就是如果最新一轮谈判达不到协议的话,欧洲支持美国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色列政府对赖斯声明的反应则非常谨慎。以色列外长西尔万·沙洛姆表示,他认为外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唯一方式,但他又警告:“伊朗拥有核武器不仅是以色列的梦魇,也是全世界的梦魇。”
美国副总统切尼也在11日高强,如果伊朗未对欧洲国家新建议作出回应,伊朗将面对“更加强硬的行动”。欧洲三国提出的新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伊朗采取合作态度,欧洲国家将帮助伊朗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向伊朗的航空公司提供零部件。但伊朗已经于12日拒绝了这个建议。伊朗发言人表示:“压力、贿赂和威胁是可能让伊朗放弃将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的合法权力的。”
下半年将是“转折点”
一些以色列官员私下表示,今年下半年将是一个“转折点”,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确定伊朗是否决心开始浓缩铀,如果僵局打不破的话,沙龙内阁已经决定单独采访行动,美国方面不会阻拦。
以色列军事冒险是有传统的,早在1976年,以色列特工远程突袭乌干达的恩德培,震惊世界;1981年,以色列又派战斗机摧毁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的核反应堆,同样震惊世界。这一次,以色列人准备采取另一个大胆行动――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可是,如果以色列真的这样做了,美国总统布什的中东和平计划注定泡汤,伊朗也会动员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个角落打击以色列的利益。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以色列的尼吉夫沙漠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色列真的在为袭击伊朗的核设施做准备吗?如果以色列真的这样做了,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会如何反应?
按美国情报部门的说法,伊朗的核设施在科威特以东大约150英里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布谢尔核地点,这座核设施几乎全部由俄罗斯帮助建设,建成后一年可生产250公斤武器级铀,足够制造30颗原子弹。虽然伊朗一直坚称布谢尔核设施是一座核电站,完全用于和平目的,但西方专家鲜有相信。他们认为在伊朗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设施,有些是在很深的地下掩体里。
“全球安全”机构武器专家约翰·派克分析认为,中东核垄断是以色列安全政策的基石,伊朗试图发展核武器,自然让以色列紧张不安。连一些美国军官都说,以色列国土面积太小,一颗原子弹就会毁掉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警告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决不仅仅是过一过嘴瘾。
以色列可能再度冒险
可是,伊朗第一颗原子弹何时会诞生?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分歧很大,但多数专家认为伊朗将在一年之内建成可以生产原子弹的设施。他们认为,如果军事打击的时间太晚,一旦布谢尔的反应炉启用后再摧毁,可能造成像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环境灾难。
美国对伊朗核计划同样非常担心,一是担心伊朗拥有核武器后将成为地区大国,对美国是个重大威慑,二是担心核材料落入恐怖组织手里。可是在如何消除伊朗核威胁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意见不一。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早在一年前,以色列就在靠近伊朗的伊拉克库尔德地区设立了一个监听站,据说还向波斯湾部署了潜艇,收集伊朗的情报。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测结果,以色列专门成立了执行间谍任务的特种部队,以色列的奥菲克-6间谍卫星过去用于监视萨达姆统治的伊拉克,现在改为监视伊朗。
和空袭伊拉克的核设施不同,以色列这次必须与美军合作才能达到目的,因为对伊朗发动空中打击,以色列的飞机必须穿越土耳其或伊拉克北部领空,而目前控制这些空域由美军控制。而且美国和以色列都明白,不管是以色列还是美国对伊实施打击,外界都会认为这是美以共同的阴谋。另外,以色列必须做好应对伊朗报复性打击的准备。最重要的是,以色列的突袭计划必须确保将正确的目标炸毁。
尽管以色列空袭伊朗的核设施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专家们认为,如果以色列人认为他们的生存受到威胁,那么有“前科”的以色列采取“莽撞”行动决非没有可能。 (杨孝文 任秋凌)
Ⅳ 伊朗为什么要暴发伊斯兰革命
在中国是儒教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但他不是一个宗教,不能影响到政治,但在外国如英国政教是合一的,皇帝的加冕必须由教皇来完成,教皇的影响力往往大与皇室,甚至在教皇势力较大的时期必须由教皇来保护皇族的权位,在伊朗皇室与宗教领袖本来是一致为伊朗服务的。但随着美援的进入,伊朗皇室开始接受基督教义和所谓的美式民主,导致了政教的矛盾。由于矛盾无法缓和,再加上教派实力的强劲和穆斯林对美国的由衷厌恶(由十字军东征就开始延续千年的厌恶)导致了民众进而对皇室所采取政策的厌恶,最终促成了这次革命,进而形成了另一种社会模式,并由伊朗开始向外输出,既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神权社会。
Ⅳ 伊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示威
可以看到的资料显示,伊朗的示威还是很少的,这种大规模的示威只在2009年的时候出现过一次,然后就是这次。示威是干什么的?主要是表达诉求,与表达不满,肯定是对现实的不满,达到了一定程度。而示威的规模,是有对现实不满的人群来决定的。比如这次,首先是抗议食品价格上涨;其次年轻人找不到工作,10个年轻人就有4个找不到工作;第三,女人也参与进来,凭啥我的头发就得给自己的男人看,凭啥我们就得围头巾。
这是这次示威的诉求点,诉求的都是民生权利方面,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示威,伊朗主要城市都有。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满的情绪已经蔓延到整个社会了。
那么有这样的诉求不满,那么就要有矛头,是谁导致了这是示威人群的不满。矛头指向了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以及总统鲁哈尼,一个是神权领袖,一个是政府首脑。现在还没有看到有消息,这些示威人群没有喊出打到政教合一的体制。而这只是示威的初级阶段,是以发泄不满,矛头对准宗教领袖及政府首脑为主,达到的目的就是要求改变。
从伊朗政府来看,一方面采取安抚的政策,比如总统宣布民众有示威的权利;同时采取强硬的手段,那就是不能够破坏公共财物,这也就有了12个人被打死的事情;另一方面,转移矛盾,把此次示威游行定性为美国支持的反伊行动,这样伊朗政府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可以轻易镇压这些示威人群,而能给其他伊朗人交代。
那么这次示威会给伊朗的政局带来什么变化,起码一点,人们能够走上打街,去为了自己的权利奔走呼喊时,这就是伊朗发生的进步。无论此次示威会是政府妥协,还是示威人群被血腥镇压,这都是一个开端。
人们不再相信,天天满嘴跑火车的那些神权领袖以及政治人物。如果政府妥协,那么这是伊朗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改变的一个标志;如果示威被镇压,那么神权和政府人士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但是伊朗人会慢慢积压下一次的反抗力量,同时这种镇压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使得伊朗的整个经济环境更加的恶化,直到更多人都不能够承受,那么到来的反抗就会更加的猛烈。
不同国家对政府的容忍是不同的,比如说美国,容忍程度就小,动不动就示威游行;比如像伊朗这样的国家容忍度就比较高,能过下去谁还出头露面,但是容忍小与容忍大所带来的力量是不同的。容忍小,有不满就发泄出来;容忍大。有不满就压在心底,直到有天忍无可忍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会呈几何倍的释放。比如叙利亚的示威游行,被政府军强力镇压,但是结果呢?看似强大的政府军等一众暴力机构,居然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还差点送了命。
而像中东北非这些国家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都是自二战以来,从殖民地也好半殖民地也好独立出来。然后学了一些现代的政治形势,来包装这些国家的独裁体制。自二战后,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带给这些国家的同样是经济发展,而这种经济的发展就是这些独裁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因为这种独裁体制,本质上还是少数人分配了大多数利益,多数人能够找到一碗饭吃。
但是但这种经济发展遇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停滞也好,危机也好的时候,其制度带来的副作用必然是低效且不可持续的。那么其合法性就存在问题,那么其分配多数利益也就为大多数人所不能够容忍。既然大多数人没有一晚饭吃,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打破少数人的饭碗,重新分配利益。
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那么这些国家会重新回到少数人分配大多数的情况,也正是国际社会对于这种独裁体制的深恶痛绝,才能够使这些国家建立少数人同多数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可以展开的体制。尽管还不完美,但是这也是前进道路上必须走的一步。
Ⅵ 伊朗为什么要灭以色列
信仰问题
Ⅶ 美国说伊朗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是这些国家战乱的根源,大家觉得这么说对吗
不是因为国家,是因为民族因素与美国的霸权主义而造就的。
据外媒12月16日报道称,伊朗外长扎里夫接受媒体采访时被记者问及支持恐怖主义?扎里夫否认,并怒批沙特和美国才是中东的动乱根源,甩锅给伊朗无法接受。
伊朗对于胡塞武装的支持则就更不要用说了,胡塞武装袭击沙特联军的军舰所使用的反舰导弹就是伊朗提供的。
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持续了千年之久。即便是没有美国介入,中东地区的战乱也不会减少。伊朗作为什叶派领袖是矛盾的一方,自然要为中东的乱局负主要责任,美国只是那个将矛盾激化的推手而已。
Ⅷ ISIS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恐怖组织。
“伊斯兰国”(阿拉伯语:الدولة الإسلامية,英语:Islamic State,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英语: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缩写:ISIS),阿拉伯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称为“达伊沙”(DAESH), 是一个自称建国的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恐怖组织。2003年以前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名义开展活动。
2006年,IS前身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al 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该组织的目标是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 。
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的领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并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国、法国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IS
摘自网络
Ⅸ 伊朗,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国家,为什么还打根源是什么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
战争起因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Shatt al-Arab水道。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Shatt al Arab 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战争进程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战后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Ⅹ 伊拉克和伊朗为什么打
双方首先是因为实力相差不大,打起来分不了胜负,其次是人口基数太多了,但是每个人能占到的资源太少,所以需要不断的侵略获得生存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