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索马里的黑鹰坠落事件
黑鹰坠落(电影称为"黑鹰坠落",一般将美国在1993年的索马里军事行动称为"黑鹰事件")是1993年美军在索马里执行军事行动时出现意外,由于情报有误,导致两架黑鹰直升机被RPG火箭筒击落。并引发了整个城市的人攻击美军。120名美军在激战数小时后在援军的支援下,大部分人成功返回基地。
原因: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美国舆论更是一片哗然,一致抨击美国政府出兵索马里。同时,国际上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联合国不应成为美国军事行动的保护伞;埃及外长穆萨表示,在索马里发生的一切,将会给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增加新的障碍;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指责美国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人道主义使命"的范围,变成了"不能容忍的对抗";德国报刊称,美国正在索马里进行"一场肮脏的战争"。摩加迪沙之战给美国政府当头一棒,克林顿最终认识到应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索马里问题,因为几个月的"围剿"不但没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马里更加得人心。
(1)伊朗怎么打索马里扩展阅读:失败总结
1、联合国对于索马里的局势过于乐观,尤其是在增兵索马里之后。联合国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拯救者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在军阀的误导下,维和部队被描绘成了魔鬼。经常发生索马里居民攻击维和部队的事件。到了最后,联合国不得不从索马里撤出维和部队。
2、美军低估了任务难度。在行动之前,美军并没有想到会与整个城市的人交战。所以并没有索要强大的空中与地面支援。空中除了装载士兵的黑鹰直升机外,就没有其它的打击力量了。而地面部队更惨,只有装甲运输车,也没有坦克开路。
3、美军调度失误。尽管美军被困在城市里。但美军都是精锐部队,个个能以一敌百。只要集中在一起防守,完全可以避免最大伤亡等待援军到来。但是由于两架黑鹰直升机先后坠落,在城市里的美军不得不在四个地点建立防线。原本美军人数就少,现在又要分兵作战。因此美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❷ 遇上俄罗斯海军和伊朗海军的索马里海盗,谁战斗力更强
索马里海盗虽然说在一些装备上比较先进,但归根结底还不是正规军。如果说对于一些商船的打劫,他们可以手到擒来,但是对于正规的军队他们没有胜算的把握。不要说遇到俄罗斯的海军和伊朗的海军,就算是一个小国家的正规军队,也能够碾压索马里海盗。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和美国相似抗衡,所以美国仗着自己是世界霸主的地位,总是在世界上燃起战火。其实美国在如今存在的样子就像一个搅屎棍一样,哪里的事情都喜欢过去弄一下,其实它们本身也占不到便宜,但是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世界老大的地位。
❸ 伊朗为什么不打击以色列,而是去打戈兰高地呢
由于以色列在过去的战争中占领了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使得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缓冲地带,令伊朗等对手无法从叙利亚北部直接攻击以色列腹地。同时,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有大量驻军,伊朗火箭炮部队能够攻击到这些部队,因此无需冒险攻击更难打到的以色列腹地目标。
伊朗这次军事打击戈兰高地,其实就是一场军事秀,向世界表明伊朗不是软柿子的态度,不可被你美国来回捏,伊朗有实力也有能力在中东掀起一场巨浪,美国、以色列,你们都要听好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伊朗可是中东雄狮,急了,不可能不伤人,都要仔细想好了再行动。同时这场军事进攻也想要为以后的谈判积累筹码。
❹ 今天索马里海盗又劫持中国船员了,幸运的是被伊朗海军给成功解救,就没有办法彻底消灭索马里海盗吗
第一:索马里的海盗问题其实是其国内的政治问题,索马里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经济瘫痪,罪犯横行,民不聊生,人们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当海盗对他们来说就是种不错的“职业”。
第二:索马里海盗和索马里老百姓更本无法分别,你如何军事打击呢?记的我看过一个例子:索马里有一个家庭用仅有的一枚火箭弹入了股,一个月后他们就拿到了几万美圆,这对穷的饭都吃不上的人来说是多大的诱惑!而且海盗不仅自己富了,他们还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并且在当地开办学校之类的,所以在索马里海盗就是老百姓。而且索马里海盗并不是无恶不做的,他们只要钱,从不杀人,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法庭,可以说就是一种带政府形式。
第三:索马里现在是个烂摊子,又没有好处捞,明知道是个泥潭哪个国家愿意往里面跳呢?要知道 想解决索马里问题不是几万军队,几百亿美圆,几十年时间可以搞定的,看看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吧。
❺ 蓝色警戒1伊朗怎么过
第一个是告诉你伊朗怎么打(有两个)下面就是别的地图了!
又打了一遍呵呵!这一关比较变态中,敌人在左下右上和左上分别有三个总部,又有大量的机器人,最难办的是有50分钟的时间限制。不过掌握方法还是比较好打的。首先把唯一的一个罗根冲出去炸掉门口的一片小炮,然后派坦克出去抢太阳能,注意不要离太阳能太近,如果把电脑的炮塔惹出来就输定了。飞碟升级金矿(为了以后有钱造炮塔和防空),同时派重型轰炸机和连环轰炸机炸我方总部左侧的机器人工厂,把飞机都派光后用小飞机再炸一次正好把机器人工厂夺过来,然后在机器人工厂的正上方造一个最贵的炮塔把敌人的炮塔清干净,这时候敌人的一个飞碟正在升级旁边的罗根工厂,如果被它升级完成的话只要出一个罗根就足以让你的防线崩溃,那就不要等啦,造四个防空把它干下来,(注意也不要离敌人的工厂太近,否则电脑会出炮塔),再补一个最贵的炮塔把罗根工厂也抢来,同时也能把上面经过的敌人打的半死,减轻正面的压力,然后赶快派飞碟升级机器人工厂和罗根工厂(这点千万不要忘,否则不出机器人,我一开始玩的时候不知道这点,用坦克顶了30分钟最终还是输掉了。汗……..),机器人工厂的集结地定为上方的太阳能。太阳能上方还有两片小炮,用剩余的空中力量把这两片小炮干掉,动作要快,否则太阳能被干掉的话基本上也就GG了。空中力量不够的话在夺过来太阳能以后补两个最贵的炮塔,然后再造两个防空。运兵飞船不断往太阳能附近运兵,飞碟有时间就升级家里面的金矿和坦克场,坦克场的集结地定在太阳能两侧。如果上面的这些你都能做到的话,守住家就没问题了。接下来用取得的升级点数升级家里面的坦克场中的防空坦克。(有防空坦克的话一会儿向上进攻时就不会被电脑的轰炸机炸的鸡飞狗跳的了)。
把罗根炸弹的集结地设为左上方敌人的总部位置,然后配合生产出来的机器人和防空坦克向左上角敌人的总部进攻,一路攻城掠地。进攻的时候注意有时候要在占领的建筑旁边补一些防空,敌人的空袭非常猛。不过有机器人和罗根的支持,再加上有效的防空,应该能够顺利的攻上去,这时候用升级点数升级远程炮,飞碟升级在左上角得到的机器人工厂和雷达,敌人的兵力就明显干不过你了。接下来就爽了,机器人坦克海战术+罗根炸弹向左侧进攻,因为这时候兵力已经强大到怎么打都能赢了,所以后面的部分我就省略啦,大家自己慢慢体会乐趣吧。PS:我最佳的战绩是在还有12分40秒的时候结束战斗。一阶段:50-45分钟(时间5分钟)
第一阶段的顺序非常重要,可以参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派飞碟攻击左下机器人工厂(挨着罗根炸弹工厂)边上的炮塔
(2)将屏幕移动到左下罗根炸弹工厂附近,派一支空降部队(有重型大炮最好,没有也行),注意降落点不能太靠近罗根炸弹工
厂和机器人工厂(否则会惹出电脑的炮塔),使之自动攻击罗根炸弹工厂。
(3)选择左下机器人工厂,派轰炸机攻击2次,攻击点注意选择工厂的3:00钟位置,然后派连环轰炸机攻击同一位置一次,另外
派连环轰炸机攻击该攻击该工厂右上最近炮塔位置一次,最后派战斗机轰炸工厂1次
(4)将屏幕移动到老家,将家中的罗根炸弹移动到太阳能边上的小炮边上,以便清除太阳能最近的一群小炮
(5)将屏幕移动到老家上方的风扇工厂,派一支空降部队空降到风扇工厂边上的防空设施边上,同样不能太靠近工厂。
(6)将屏幕移动到左下机器人工厂,这时候我们的飞碟应该飞过来了,同时经过(3)之后左下机器人工厂应该打下来了(有可
能没有打下来,需要再补一次战斗机轰炸),如果工厂边上的炮塔全部被(3)打掉了,就让飞碟直接升级工厂,以便尽早生产战
斗力非常强大的机器人,同时在工厂1:00钟位置造一个1000元的炮塔,这时候炮塔会将周围的小炮逐一敲掉。
(7)我们的飞碟升级完工厂之后,立刻调回去升级金矿厂,不要呆在这里了,然后将工厂的集结点设在太阳能9:00钟位置,注
意不能太近,以便机器人出来之后尽快敲掉太阳能上方的小炮塔。
(8)敌人的飞碟会来一个升级罗根炸弹工厂,不要管它,让它先升级
(9)等(6)造的炮塔敲掉上边战斗机工厂最近的一个炮塔之后,开始逐渐在该炮塔的左边同一行的位置另外建三个炮塔。这些
炮塔有四个目标:一是清除上方战斗机工厂边上的炮塔;二是攻下罗根炸弹工厂;三是打击右边经过的敌人,降低日后太阳能的
防守压力;四是夺下上方的战斗机工厂(当然左边源源不断经过的敌人还会夺回去,但反复多次之后还是可以为我方生产不少打敌人1000元炮塔很好用的战斗机)
(10)等(8)所描述的敌人飞碟升级罗根炸弹工厂快完的时候,开始在机器人工厂边上造5个防空设施。这样敌人左边上下两个
飞碟在以后战斗中基本上就都会在攻击机器人工厂或罗根炸弹工厂的途中死去了。
(11)敌人飞碟将罗根炸弹升级完成,我方的炮塔攻下来之后,特别注意将罗根炸弹工程的集结点设为地图中间上方的敌人家中,
这样到战斗中期来看敌人的设施时,会发现基本上不会剩下多少炮塔了。敌人中路的进攻也会软下来。
(12)在上述操作步骤中,特别注意抽出时间调动自己的飞碟升级老家的两个金矿和兵工厂。
一切熟练的话,经过该阶段之后,我方会攻下机器人工厂和罗根炸弹工厂,并且这两个工厂的升级会完成,老家的金矿升级完成,开始准备升级兵工厂了。另外风扇工厂边上的防空设施被敲光了,降落的坦克开始攻击风扇工厂,罗根炸弹上方的战斗机工厂也快攻下了。
另外,如果(2)带来的是中型大炮的话,可以考虑用战斗机炸掉敌人左边老家附件的1000元炮塔(平均4个战斗机炸掉一个,然后用它在中期远远地敲掉敌人左下的老家)
1,用连环轰炸机(三个火圈)炸掉门口的一堆防护大炮;
2,坦克一拥而上,保持距离,打太阳能.同时,罗根炸掉太阳能上面的两堆防护大炮;
3,占领太阳能后,坦克向上,扫掉剩余的防护大炮;然后,在太阳能上面建3个1000元的集束炮塔(上下排列),集束炮塔右边建三个200元的防护小炮.两个车厂的坦克分别集中在集束炮塔两边.
4,(在进行1--3的同时),在左边罗根工厂的下面空降坦克(注意保持距离),如果第一次降下的是防空坦克,再降一次
5,如果掌握得好,电脑把罗根工厂升级后大约10--20秒,刚好占领,在罗根工厂左边建5个防空,在罗根工厂右边建1000元的集束炮塔.把罗根的集中点定在电脑右边的基地.
6,这时,电脑在升级机器人工厂,用坦克去占领机器人工厂,同时,用最后一架连环轰炸机炸掉机器人工厂边的小炮(炸不完,但差不多都没有血了)
7,大约电脑把机器人工厂升级完后,第一个机器人出来前,可以占领该工厂
8,占领机器人工厂后,用坦克干掉机器人工厂边剩余的小炮,把机器人集中在太阳能的右边
(在进行1--8的同时,飞碟分别升级矿厂,车厂)
9,这时大约还有41分钟左右.剩下的就好办了,向右进攻,罗根开道,机器人和坦克进攻
10,当双管炮兵坦克出来后,用重型轰炸机和飞机炸掉左边电脑基地边上的集束炮塔(1000元的),用一辆双管炮兵打左边电脑的基地,另一个双管炮兵打工厂(工厂会反复争夺,不过,电脑的技术点主要用于这个工厂,争夺过程中,我们左边防守的压力基本没有了)
两个轰炸机敌人小岛的4防空1莱德全灭,风扇黄血
小岛对面那个造战斗机的雷达放几个防空小岛那个飞碟会不断过来,锁了一个
先用4个中级坦克占重型轰炸机基地,同时飞碟占金矿,同时放下那两个运兵船在地图上边的轰炸机基地边,占之后占旁边的金矿。重型轰炸机基地占后在其左旁放一最贵的炮塔。飞碟占金矿后升级它,升完升工厂--升第二个金矿。这之后敌人的两个飞碟就开始攻重型轰炸机基地,在重型轰炸机基地旁放6~7个防空(分开放,不然轰炸机几下就给你炸了)。工厂的集结点定在最贵的炮塔前(重要,这样敌坦克在攻击你坦克时被炮塔干掉,不然你炮塔很快就会挂)。在上方的建筑占后马上派作战单位占下方的动兵船基地及轰炸机基地。 在这之后就等着集够6架重型轰炸机,先用轰炸机炸小岛上的防空炮(用3架炸两个就行了),再用6架重轰占了风车,在风车左边象敌人一样建4个防空,还有钱就在右边也建两,派飞碟升级风车,动兵船在风车上方放,或同时在风车右建两炮塔,再有轰炸机就炸太阳能器,占太阳能器后在其左边放几个防空炮,再放一炮塔或用动兵船运重型作战单位(不是重型的自己摧毁),远距离打敌总部。以后就不用我说了吧
一开始马上打一个运兵飞船,然后把已有的部队横排,当住罗根炸弹的去路,然后运兵飞船增援,记住要塞紧,罗根炸弹一个也出不去!
这样消除了罗根横冲直撞炮塔的威胁。接着,很紧凑,马上打五个轰炸机,边打边放,不要间断,把左上角的雷达炸掉,这样,敌方就不会有轰炸机来威胁了。
你说几点:开始要先抢占右上角的远程炮工厂,太阳能,还有金矿、所有的中立风车。占完后防守,下方防守点在太阳能,上方的在海边的金矿旁。等远程炮升两次级后先把前6~8门双管远程炮调到下方敌基地旁,打下高地下的雷达(打下后马上升级它),再打下高地上的太阳能,同时用轰炸机炸上方的防空,最左的5个防空打下后用两个重轰干掉那一排1000元的炮塔,双管炮跟进干掉基地及工厂。
这之后就简单了,你有两个太阳能工厂升级后自动进攻都没问题
俺这关现在一般都能余个22分钟以上,最好成绩是余26分多点
1、加拿大
飞碟去占太阳能,然后去上面杀小炮。配合坦克,攻占上面敌人的坦克营、电场和飞机场。等增援的飞机来了,炸掉岛上防空,用运兵船攻占敌人总部。
2、挪威
先用飞碟升级右面电场,罗根炸弹分别去炸成片的小炮,坦克去占左面的坦克场。然后飞碟向下消灭小炮和离子炮,生产出的远程坦克去向下进攻另一个坦克场,或者直接进攻敌人的总部也可以,注意利用射程。
3、德克萨斯
家里留一个发红光的机器人防守,其余的机器人护送远程坦克安全占领太阳能,中途最好把雷达占了。然后向下占领机器人工厂后进攻总部,最后向左下角进攻最后一个坦克场。消灭所有建筑过关。
4、希腊
这一关给的钱多,一路造小炮到敌人总部就可以了。如果用鼠标不够快的话,可以按数字键1,然后用鼠标点。
5、斯洛伐克
开始时可以用一个激光机器人断后,防空机器人随行防空袭,机枪机器人开路。注意过桥后敌人比较多,要两个机器人断后。拐过最后一个弯以后,消灭所有的炮塔,机枪机器人就可以回返增援了。
6、委内瑞拉
飞碟去占上面的飞机场,然后去占太阳能,接着升级金矿和飞机场,必要还要协防太阳能。开始给的小坦克去占中间的三个矿井。然后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用运兵飞船运点兵占上面的坦克场和下面的飞机场,不用防守,上面如果来飞碟的话要用防空。太阳能占好后可以加机枪防守,同时做防空,钱正好用完。下面就慢慢防,升级坦克,一步一步推。注意下面不好推,可以派几个高射炮在峡谷里,能打到敌人的坦克场。
7、摩洛哥
开始派飞碟占中间的矿厂,然后派坦克守住并造防空。守好之后分坦克去炸另一头的电厂,不能用飞碟,否则会被炸掉。有电后坦克就造的快了。攒够了就可以进攻了。
8、中国
开始的时候用飞碟占中间的红光机器人工厂,然后马上占左上角的蓝光机器人工厂,同时派飞机炸敌人的核弹车。炸掉一两个就可以了。炸不到也没关系。等核弹车没有了以后在左下角矿井那里建打的最远炮防守两到三个。生产出来的红光机器人马上去占核弹车工厂和防空机器人工厂。设定核弹工厂集结地为敌人的大本营。飞碟回老家升级金矿。红光机器人加核弹车防左面,蓝光机器人在右侧进攻。防空机器人左右都要有,同时还要在地图左右都造一些防空,中间工厂那里也要有防空,敌人的空袭很猛的,没有钱的话就一点一攒。这样向上推,最后占了中间的工厂,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9、俄国
飞碟去占太阳能,注意要控制,否则会被防空打。坦克去占坦克工厂,然后把集结地也设为底部中间的坦克工厂防守。然后派开始给的远程坦克加小坦克去占上面的坦克营。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把中间的雷达干掉,这样空袭的强度就小很多,接下来飞碟升级工厂,升级坦克,最后向上推,这关不难。
10、澳大利亚
这关超爽,开始飞碟升级雷达,这样有更多的空中力量。机器人也出门抢门口的雷达。空中力量炸家门口左边的坦克营应该可以抢到,剩余的炸小炮。机器人抢完门口的东西后往下推进,配合运兵飞船向下抢。再加上空袭,很快就可以搞定了
11、巴西
派四个坦克进攻地图中间的坦克营和金矿,另外四个占最上面的金矿,占完后再占中间的金矿。一开始的坦克营集结地设到中间的坦克营和金矿中间。上面抢过来之后用空中力量配合小炮+莱德夺取上面的三个坦克厂。中间的坦克营也要建莱德防守。上面坦克营夺取之后集结地都设到中间,坦克多了以后配合坦克从中路突破,直接去抢太阳能。如果操作的好的话等援军到来时你已经拿到太阳能指数器了。然后把敌人的总部炸掉就可以过关了。
12、荷兰
一开始机器人向下冲,注意保持与敌人炮塔的距离利用射程清除道路。同时用空中力量炸掉地图最上面机器人工厂边上的防空,然后用重型轰炸机和连环轰炸机夺取机器人工厂,夺过来之后建一个最高级的炮塔防守,机器人的集结地设在炮塔前面,这时就赢了一大半。注意边炸边操作下面的机器人夺取左下角的坦克营以绝后患,速度一定要快。然后敌人的坦克就会进攻机器人工厂,但是基本上攻不下来。你就可以慢慢的用下面的机器人保护罗根前进了。中途的建筑除了右边的一个电厂配合空中力量一律占领。等罗根到达我方总部时你应该已经打到敌人总部前面了。这时用远程机器人消灭总部的防守塔,就赢了。
13、埃及
这一关有漏洞。开始派飞碟占最上面一个中立电厂,然后建几个最高级的炮塔防守。开始给的小坦克一批一批占中间的建筑。空中力量占最右下角的敌人坦克场。因为这个坦克场不经过炮塔的防守,是个威胁。然后用空中力量占领最左下角的敌人坦克场,这个坦克场能生产远射程坦克,升级到高级后可用它配合空中力量炸掉它上面那个坦克场的防守。然后将远程的坦克开到上面那个坦克场就可以直接炸到敌人总部,十几分钟就可以赢了。敌人正面的防守还是比较强的,感兴趣的可以硬冲一下。
14、阿拉斯加
飞碟一开始去占中最左上角的中立电厂,然后回去优先升级金矿。从这个电厂开始一路造小炮上去一直到占领敌人的第三个金矿,中间注意保持与敌人金矿的距离能刚刚打到就好,否则电脑会造炮防守。在第三个金矿占领后造最贵的炮塔和防空炮防守,这样敌人的飞碟就不会乱飞了。一开始给的坦克去占地图上左侧的中立建筑。坦克太少可以用最小的炮塔辅助占右侧的几个中立金矿。等形势稳定下来就可以一步一步向敌人的总部用炮塔推进了。这一关主要是不要乱花钱。
15、韩国
这一关打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方法的,不知为什么没有人问。一开始给的坦克去占右侧自己地盘上的中立建筑。飞船运来的人配合空中力量取抢上面的太阳能指数器,抢到后用炮塔把敌人的坦克厂也抢过来。所有坦克营的集结地分别设到西侧和南侧防线前面,这样就可以稳稳的守到援军到来了。如果你性子比较急的话可以用抢到的升级点数升级中间的工厂,用生产出来的远程炮直接进攻左上角敌人的总部了,注意利用射程,不要让炮塔打到你,只要你能打到它就可以了。这样援军还没到敌人的总部就已经爆掉了。
PS:一开始写的时侯没注意关卡的顺序,不好意思啦。
16、日本
这一关最闷了,开始的时候坦克分批去抢左右两侧的建筑,然后开始升级坦克厂开始进攻。上面攻到第二个金矿位置时上方有一个雷达,可以派几辆激光坦克不停进攻,敌人的飞碟就会不断的跟你反复争夺这一雷达,可以废掉它。如果能派几个射程最远的坦克把雷达下面的炮塔也打掉一个,就会获得战斗机的支持,这样到最后就能配合轰炸让坦克冲破最后的防线了。
17、智利
这一关敌人有南北两个总部,其中南面的总部在岛上。中间的位置有一个敌人的主力兵营。我的战略是首先派坦克及飞碟占领家门口的两个雷达,运兵船去占中间的金矿。坦克营的集结地设到金矿前面一点。从金矿开始造小炮到敌人中间的主力兵营上方建一个最大号的炮塔,能够打到敌人兵营,注意不要太近会被敌人炮塔打掉,这样兵营升级出来的兵就会被打掉,再升级兵营被炸掉,敌人就出不了高级兵了,地面部队再构不成威胁。炮塔边造几个防空,因为敌人有空袭。飞碟继续升级金矿,坦克去继续占领其他的建筑。然后用飞碟配合运兵船攻下右侧的二个雷达。这时候,空中力量就源源不断了。利用空中力量夺取岛上的太阳能,然后就可为所欲为啦。
18、俄国(领土20)
这一关敌人的地面部队不是很强,但空袭很厉害,所以要多挣钱建防空.我的打法是,飞碟抢总部上面的金矿,然后优先升级金矿.地面部队去抢下面的雷达.两个运兵船运来的兵抢中间的雷达,中间这点比较重要,一定要守住。开始时候敌人地面部队很菜,把所有的钱都造成防空,造在中间雷达的位置,同时派坦克协助防守敌人的地面部队。如果运兵船运来的兵中有高射炮(就是打的最远的那种炮)就可以派它到中间雷达上面有四棵树的位置,其中最右面一棵树的右边有一个位置可以直接打到岛上敌人的总部。然后就是慢慢防守攒重型轰炸机。每来一个就炸上面小岛上的风扇,同时也要注意继续补防空,差不多五六轮轰炸后风扇就是你的了,这时候高射炮也应该把小岛上敌人的总部干掉了,建一个炮塔炸太阳能指数器。如果你不幸没有高射炮的话,先在岛上补四个防空,然后建一个最高级的炮塔把敌人的太阳能指数器抢过来。有了指数以后就可以配合空中力量进攻中间的坦克厂,同时用积攒的指数升级家里的最远程那种坦克。如果能取下中间的坦克营的话剩下的就好办了。不断升级坦克向下进攻敌人的雷达及总部,同时不断补防空。消灭敌人只是时间问题了。
❻ 历史上沙特和伊朗为何成了死敌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❼ 伊朗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伊朗 0098
0045 瑞典
00297是阿鲁巴岛的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马来西亚 0060 印度尼西亚 0062
菲律宾 0063 新加坡 0065
泰国 0066 文莱 00673
日本 0081 韩国 0082
越南 0084 朝鲜 00850
香港 00852 澳门 00853
柬埔寨 00855 老挝 00856
中国 0086 台湾 00886
孟加拉国 00880 土耳其 0090
印度 0091 巴基斯坦 0092
阿富汗 0093 斯里兰卡 0094
缅甸 0095 马尔代夫 00960
黎巴嫩 00961 约旦 00962
叙利亚 00963 伊拉克 00964
科威特 00965 沙特阿拉伯 00966
阿曼 00968 以色列 00972
巴林 00973 卡塔尔 00974
不丹 00975 蒙古 00976
尼泊尔 00977 伊朗 0098
欧洲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俄罗斯 007 希腊 0030
荷兰 0031 比利时 0032
法国 0033 西班牙 0034
直布罗陀 00350 葡萄牙 00351
卢森堡 00352 爱尔兰 00353
冰岛 00354 阿尔巴尼亚 00355
马耳他 00356 塞浦路斯 00357
芬兰 00358 保加利亚 00359
匈牙利 00336 德国 0049
南斯拉夫 00338 意大利 0039
圣马力诺 00223 梵蒂冈 00396
罗马尼亚 0040 瑞士 0041
列支敦士登 004175 奥地利 0043
英国 0044 丹麦 0045
瑞典 0046 挪威 0047
波兰 0048
非洲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埃及 0020 摩洛哥 00210
阿尔及利亚 00213 突尼斯 00216
利比亚 00218 冈比亚 00220
塞内加尔 00221 毛里塔尼亚 00222
马里 00223 几内亚 00224
科特迪瓦 00225 布基拉法索 00226
尼日尔爾尔 00227 多哥 00228
贝宁 00229 毛里求斯 00230
利比里亚 00231 塞拉利昂 00232
加纳 00233 尼日尔爾利亚 00234
乍得 00235 中非 00236
喀麦隆 00237 佛得角 00238
圣多美 00239 普林西比 00239
赤道几内亚 00240 加蓬 00241
刚果 00242 扎伊尔 00243
安哥拉 00244 几内亚比绍 00245
阿森松 00247 塞舌尔 00248
苏丹 00249 卢旺达 00250
埃塞俄比亚 00251 索马里 00252
吉布提 00253 肯尼亚 00254
坦桑尼亚 00255 乌干达 00256
布隆迪 00257 莫桑比克 00258
赞比亚 00260 马达加斯加 00261
留尼旺岛 00262 津巴布韦 00263
纳米比亚 00264 马拉维 00265
莱索托 00266 博茨瓦纳 00267
斯威士兰 00268 科摩罗 00269
南非 0027 圣赫勒拿 00290
阿鲁巴岛 00297 法罗群岛 00298
北美洲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美国 001 加拿大 001
中途岛 001808 夏威夷 001808
威克岛 001808 安圭拉岛 001809
维尔京群岛 001809 圣卢西亚 001809
波多黎各 001809 牙买加 001809
巴哈马 001809 巴巴多斯 001809
阿拉斯加 001907 格陵兰岛 00299
南美洲
国家或地区 区号 国家或地区 区号
福克兰群岛 00500 伯利兹 00501
危地马拉 00502 萨尔瓦多 00503
洪都拉斯 00504 尼加拉瓜 00505
哥斯达黎加 00506 巴拿马 00507
海地 00509 秘鲁 0051
墨西哥 0052 古巴 0053
阿根廷 0054 巴西 0055
智利 0056 哥伦比亚 0057
委内瑞拉 0058 玻利维亚 00591
圭亚那 00592 厄瓜多爾尔尔 00593
法属圭亚那 00594 巴拉圭 00595
马提尼克 00596 苏里南 00597
乌拉圭 00598
❽ 伊朗战争
两伊战争,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 两伊战争--物资调配
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1]
编辑本段起因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 两伊战争
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领土纠纷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加上两国长期存在着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编辑本段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中伊朗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编辑本段进程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 两伊战争
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战场上戴着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第三时期,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占伊朗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编辑本段停战
为使两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但 两伊战争
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编辑本段战后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 残酷的8年,两伊战争
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18万、伤25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具体伤亡数字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死亡人数为一百万人左右。 伊拉克军队由战前的24万人发展到战后的120万人。
编辑本段启示影响
(一)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兰参加阅兵式
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英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二)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 (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 死伤的士兵
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化学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战斗机,飞毛腿导弹,打了8年,死伤百万人,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2]
编辑本段战争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双方经济损失惨重,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6000多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这场战争是二战以后伤亡最大的战争之一,仅次于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 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损坏。
❾ 为什么历史上沙特和伊朗成了死敌原因究竟是什么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❿ 伊朗是怎样对伊拉克进行攻打的
推翻或动摇萨达姆政权,伊朗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本·阿格勒”、“回历一月”、“曙光”和“曙光”1~6号等9次战役,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约300多平方公里领土。2月22日,伊朗发起“海巴尔”战役,攻占伊拉克南部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及其周围地区共约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多次要求停战,均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