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上沙特和伊朗为何成了死敌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⑵ 波斯与伊朗的关系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
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
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雅利安人的帝国”。
(2)伊朗为什么败给波斯扩展阅读: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
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NAM)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⑶ 伊朗、伊拉克本是同根生,为何要打两败俱伤的两伊战争
其实这一切还是美国在捣鬼的。当初美国和伊朗关系特别的好,但是后来因为一些利益冲突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就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所以美国就开始策划一系列的措施来惩治伊朗。
之后,霍梅尼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重新走上了政治舞台,也同时拥有了很高的威望,霍梅尼因为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当时的驱逐就很痛恨他。霍梅尼就开始策划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当然萨达姆也不会害怕,在霍梅尼把伊朗军队大换血后,萨达姆也不害怕伊朗的进攻,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就开始大面积爆发了。两伊战争也是持续了好多年,死伤无数,把两个国家的财力状况拉低很多。
⑷ 伊朗这个国家为何要放弃波斯文化而改信伊斯兰教呢
波斯是公元前这个时期的一个大帝国,但是它仅仅留下了一个建筑文明,幸运的是这个建筑物里包含了许多当时的文化,工艺等等,保留在了伊朗这个国家。所以,当“波斯文化”让这个词被提起的时候,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它就是'伊朗'。
就是因为上述的这一些原因,导致了伊朗这个国家从此改信伊斯兰教。
⑸ 阿拉伯国家,为何都不喜欢伊朗
阿拉伯国家之所以都不喜欢伊朗,主要是伊朗和阿拉伯其他国家在宗教上面有非常大的冲突,因为首先伊朗是什叶派的,而阿拉伯的国家大部分都是逊尼派的,当然,除了宗教上面的冲突之外,还由于伊朗确实在中东表现的特别突出,所以也就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排斥。
总之,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他们之所以不喜欢伊朗,主要就是由于宗教上面的冲突,同时也和美国的支持,以及伊朗太过于强大有一定的关系。
⑹ 伊朗和波斯的关系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 历史上在西亚、中亚、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法维帝国等。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临巴尔干半岛与地中海,南抵亚丁湾和红海,北达高加索山脉跟咸海,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 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时期起开始称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国家为埃兰沙赫尔,意为“雅利安人的帝国”。
⑺ 为什么沙特和伊朗是死对头
3条原因让这两家成为宿敌:
经济上:都是石油出口大国,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政治上:两家都有成为中东事务主导人的意图,也都希望能够在石油定价问题上一家独大。
宗教上:一个是伊斯兰教逊尼派领袖,一个是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上面这三个都是大杀器:
经济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当时的大萧条带崩了欧洲的经济之后引起民粹主义爆发,然后才有的纳粹;
政治的战争——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英法百年战争以及后续拿破仑战争等,都是为了争夺欧洲的政治主导权;
宗教的战争——十字军东征、三十年战争,前者在公元1000年前后就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以及更多人无家可归,当时欧洲和中东人口才多少,后者直接导致中欧德意志地区人口减少60%。
⑻ 波斯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
公元前5世纪大流士一世及其后继者发动的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前449年)是波斯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希波战争历时半个世纪,貌似强大的波斯帝国被英勇捍卫自己独立的希腊城邦所击败。在希波战争期间,埃及、巴比伦曾多次爆发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进一步削弱了波斯的军事力量。
希波战争可以说是波斯军事和政治由胜入衰的转折点,希波战争战争后波斯军队的威力进一步削弱,内部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希波战争结束后,帝国境内被压迫被征服人民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公元前404~前343年,埃及一度摆脱了波斯的羁绊,建立了本地人的第二十八~三十王朝。与此同时,波斯统治阶级内部也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政变,中央集权制逐渐变得有名无实。行省总督往往兼任军事首长,独揽军政大权。
接续薛西斯一世的分别是阿达薛西一世、薛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二世。其中,薛西斯二世执政只有45天,最终因喝酒过多被宫里的一个妃嫔之子杀死。在他们之后接任的是阿达薛西二世。他成功策动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更最终签署了《国王和约》,从而得以插手希腊的事务。公元前401年,小塞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率10,000希腊雇佣兵东进制争夺王位,被阿达薛西二世所败;但他所雇的长征记希腊雇佣兵却成功退却回希腊本土(参见色诺芬)。
此后的几年间,阿契美尼德王国本土发生了多次的叛乱;虽然最终都获平定,但却大大动摇了王国本身的基础。公元前359年,阿达薛西三世登基。由于他拒绝帮助雅典对抗北面的马其顿,与雅典闹翻。马其顿其后统一全希腊,当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其风华正茂之年,在事业的巅峰时期遇刺身亡之际,一支马其顿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亚洲。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跨过达达尼尔海峡。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美拉战役,摧垮了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大流士三世每战必逃,终于逃到巴克特里亚后被杀。公元前330年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攻入波斯波利斯。阿契美尼德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所杀,阿契美尼德王国正式灭亡。
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权利争斗中,色流斯一世成功的夺到了亚历山大帝国下的波斯领土。但是统一很短暂,印度地区爆发起义并且色流斯的王国分裂成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两个敌对国家。在伊斯兰教的出现和6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后波斯文明的最后遗迹消失了
⑼ 为什么历史上沙特和伊朗成了死敌原因究竟是什么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⑽ 伊朗曾经一跃成为中东强国,现在却不如土耳其,为何会这样
曾经是中东强国的伊朗,之所以现在很多方面不如土耳其。那是因为伊朗在中东地区并不合群,中东地区的很多国家对伊朗都很排斥,甚至孤立他们,而且现在的伊朗很多方面都在退步,相反,土耳其却在一步一步的强大。所以他们现在不如土耳其。
而且中东的很多国家都在排斥伊朗。因为中东是阿拉伯人的地盘,而波斯人没有被阿拉伯化,所以对他们进行孤立还有打击,再加上沙特联合了其他国家包围伊朗,使得他们内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