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人发明了什么

伊朗人发明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2 05:13:28

㈠ 冰淇淋是哪国人发明的

冰淇淋的起源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制造冰淇淋的方法直到13世纪才被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带到意大利。后来意大利有一个叫夏尔信的人,在马可·波罗带回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柠檬汁等,被称为“夏尔信”饮料。

1553年,法国的国王亨利二世结婚的时候,从意大利请来了一个会做冰淇淋的厨师,他花样翻新的奶油冰淇淋使法国人大开眼界。后来,一个有胆量的意大利人把冰淇淋的配方传到了法国。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一个私人厨师,为了给这位皇后换口味,发明了一种半固体状的冰淇淋,他把奶油、牛奶、香料掺进去再刻上花纹,使冰淇淋更加色泽鲜艳、美味可口。以后冰淇淋的种类越来越多,成为大家所喜欢的一种食品。

冰淇淋,国人总认为它是“外来品”,其实,最早的冰制冷饮却起源于中国。当时,帝王们为了消暑,把冬天的冰贮存在地窖里,到了盛夏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在唐朝末年,人们在生产火药时,使用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于是国人在夏季也可以制冰了,当时在莲子绿豆汤或薄荷百合汤中放入冰粒是很流行的饮品。到元代,聪明的商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出售,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经很近似了。

1533年马可波罗将这种冰淇淋的配方带回意大利,欧洲人才有机会尝到冰淇淋。当时的冰淇淋是昂贵的奢侈品。1560年,法国卡特琳皇后的私人厨师发明了以牛奶、冷冻水果、新鲜蛋黄、脂肪为主料的半固体状冰淇淋并刻上花纹,使冰淇淋更加色泽鲜艳而且美味可口,才逐渐发展为现在我们食用的冰淇淋。在大厨眼里,入口绵密、内容扎实、香味十足、滑不腻口,尤其是接触空气后不会太快溶解是一个好冰淇淋的标准。

如今,市场上的冰淇淋不但品牌繁多而且种类也更是日新月异。从几角钱的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从清爽水冰型的到浓重奶油型的,香香、甜甜、滑滑、嫩嫩的冰淇淋不仅再是人们祛暑降温的甜品,而且为人们增添了许多品尝的乐趣,特别是那些造型别致的冰淇淋更是孩子们四季的最爱。在西方国家,冰淇淋是家庭餐桌必备的食品。

蛋卷冰淇淋的来历

1904年,大马士革的糕饼商哈姆威,在这个博览会上出售一种薄波斯蛋奶烘饼。在他附近的一个摊子上,有一个用小碟子盛卖冰冰的。由于这一天生意特别好,冰淇淋的卖主碟子用完了。哈姆威看到这种情况,就拿出一块热乎乎的蛋奶饼,卷成锥形。待锥形蛋奶饼凉了以后,哈姆威就舀起一勺冰淇淋啪地扣在锥饼里,还美其名曰:世界博览会三角包——后人称之为“蛋卷冰淇淋”。

新奇的国外冰淇淋

辣味食品是居住在美国的墨西哥后裔等少数民族难以舍弃的爱好。由此,美国一些墨裔聚居区就出现了辣味冰淇淋,其色泽像辣椒般火红,形状如同一枚朝天椒,看上去别有情趣。

大蒜食品目前在美国大有市场。商人们又灵机一动,推出了大蒜冰淇淋,而且为了解除食者的后顾之忧,还特别配制有一种“除臭液”,顾客在吃了大蒜冰淇淋后,只要用“除臭液”漱漱口,难闻的口臭便荡然无存。

南极冰在一些美国人心中为“圣洁”的代名词。南极冰由飞机空运到美国本土,需要付出较大的费用,因而用其制成的冰淇淋也身价倍涨。

随着西方各国饮茶风的渐渐兴起,美国的冰淇淋设计大师们也趁此“饮茶效应”,纷纷推出了各种茶叶冰淇淋,其中尤以绿茶制作的“绿色”冰淇淋最受宠爱。

茄子冰淇淋一改过去番茄、黄瓜、莴苣等“果蔬冰淇淋”的口味,而将茄子所独具的涩味融入了冰淇淋之中,使人吃后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口感,因而上市后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不少美国人开始对中医刮目相看,于是利用人参、天麻、田七、枸杞等中药制成的冰淇淋也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的保健需求。

应如何品尝冰淇淋才算行家呢?一般来说,有六大步骤。首先是“回温”。所谓回温是指当人们从冷冻柜里将冰淇淋挖到盘子的过程中,最好能摆上约1~2分钟,让冰淇淋的味道散发至最大,增加整体的风味。接下来观看冰淇淋的色泽和质感。看它是否具“吸引力”。冰淇淋的风味来自所有感官所产生的印象,不单纯是口感。“善用汤匙”,挖一小匙冰淇淋,将汤匙翻转过来,使冰淇淋直接碰触舌头。经验证明,这是让冰淇淋风味直达味蕾的最佳方法。在舌头上含满一层冰淇淋,轻舔嘴唇,让多层的味道散发出来,这样就体会到整体的“口感”。最后闭起嘴巴,将冰淇淋香味带到鼻子,用嗅觉去感觉其“香味”。当你已经很清楚地品尝到冰淇淋的风味后,就可将它吞到喉咙“完成品尝”。

冰淇淋的保存

若保存于-25℃的环境中,可保存一年以上。购买回家的冰淇淋必需保存于18℃以下,否则容易丧失风味与品质。冰淇淋的组成不外乎是蛋黄、脂肪、牛奶、乳化安定剂、水果,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冰淇淋均含有添加乳化剂,以增加冰淇淋的稳定性。所以,购买后,最好尽快回家冷冻,否则冰淇淋溶化再冻结会产生冰晶,使口感变粗糙。

冰淇淋的制造过程如下:首先将原料混和、经过杀菌、均质的过程,让冰淇淋变得绵密细致,接下来打入适量的空气,创造出独特的绵密口感并且使其方便挖取。然后透过冷却、熟成、调味、冻结,再装入容器中成形,放置于-25℃以下低温冻结即可。

与家人或和朋友聚会时,亲自动手制作一款特色冰淇淋待客,将会颇显殷勤好客之道。以下是几款典型的果味冰淇淋的作法:

皇冠冰淇淋

主料:适合个人口味的冰淇淋

配料:新鲜水果如香蕉、猕猴桃等;果汁�一般是樱桃汁;鲜奶油;华夫饼

制作:1、将两个冰淇淋球盛入冰淇淋杯中;2、将果汁和鲜奶油淋在冰淇淋上(根据个人口味调放);3、香蕉和猕猴桃切片后放在冰淇淋上;4、最后插上华夫饼作为点缀。特点:色泽鲜艳,水果味浓。

月影婆娑冰淇淋

主料:冰淇淋�杏仁口味和甜酒葡萄干口味

配料:酸奶、巧克力汁、杏仁碎和华夫饼

制作:1、将杏仁口味冰淇淋和甜酒葡萄干口味冰淇淋各一勺盛入冰淇淋杯中;2、撒上杏仁碎;3、淋上酸奶和巧克力汁(根据个人喜好适量);4、插入华夫饼作为点缀。特点:味道酸甜,冰淇淋爽滑而杏仁香脆,伴有淡淡酒香,回味无穷。

芒香浓情

材料:2个芒果冰淇淋球、新鲜芒果半个、牛奶1瓶、桑椹酱20克。

关于冰淇淋,(ice cream,又名冰激凌、甜筒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草莓冰淇淋
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开始食用的“冰酪”(或称“冻奶”,英文“Flozen Milk”,现称冰淇淋,英文“Ice Cream”)。真正用奶油配制冰淇淋始于我国,据说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到西方去的。公元1295年,在中国元朝任官职的马可·波罗从中国把一种用水果和雪加上牛奶的冰食品配方带回意大利,于是欧洲的冷饮才有了新的突破。 宋人杨万里对“冰酪”情有独钟,有诗词:“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就西方来说,传说公元前4世纪左右,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埃及时,将阿尔卑斯山的冬雪保存下来,将水果或果汁用其冷冻后食用,从而增强了士兵的士气。还有记载显示,巴勒斯坦人利用洞穴或峡谷中的冰雪驱除炎热。 西方还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他的军队开进波斯(现在伊朗)。在伊朗,由于遇到酷暑,一些士兵纷纷中暑,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 三色球
“这可怎么办呢?有了,你们快到高山上弄些雪来!”士兵们把果汁、葡萄汁搀到雪里搅拌,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太舒服啦!” 后来罗马皇帝尼禄在盛暑难熬时,也学着亚历山大发明的方法让仆人从附近的高山上取回冰雪,加入蜂蜜和果汁,用来驱热解渴。这为冰淇淋的配制开了先河。 ★在各种说法中,最具说服力的还是始于中国。1295年,在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写的《东方见闻录》中,记载他将在大都最爱吃的冻奶的配方带回威尼斯,并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东方的传统冰冻食品经马可·波罗传入西方,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产业化,从而诞生了今天的冰淇淋。
复制贴 网络一下 冰激凌 就可以了。。

㈡ 伊朗多款无人机亮相!这项发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伊朗多款无人机亮相!这项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具体好处如下:

1、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地方便了

无人机这项发明真的是挺好的,它在我们生活已经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是一个很不错的科技产品,当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到的时候,可以通过它来帮助我们,比如现在的无人机配送,完全可以节省很多 的人力,特别是在这个疫情期间,更加的可以减少人跟人之间的接触,防止病毒传染。对于农业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传统的喷洒农药方式既不安全也很慢,无人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困扰。

它除了有这些好处以外,其实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不要看它体形小巧,但却发挥着大大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早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我们必须要好的正确的利用它。

㈢ 伊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的核发明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㈣ 最早的文字竟然不是甲骨文!那是什么文字

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这也是产生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高原上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这种文字的雏形就已经诞生了。

一、楔形文字的历史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是由古代苏美尔人发明,阿卡德人加以继承和改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字。公元前3400年,楔形文字的雏形诞生,大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逐渐发展成熟,字形变得简洁抽象,文字的数目由早期的1000多个减少至400多个。这些发现的楔形文字大多写在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和蜡板上。

楔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样,都具备着极大的研究价值。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㈤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分别是哪个古文明发明的

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发明的: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二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释讳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是: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比较,先设法挑选出埃有最后一个法老王族托勒密王朝时期的象形字,随后再想方法辩认出其他象形文字的词意。商博良于1822年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众。

罗塞塔石碑用3种文字记载了同样的内容,因此成为释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所在。法国名将拿破仑·波拿巴在埃及地行过一场重大的战役。为了研究埃及文化,拿破仑派遣的历史学家们又发掘了许多古代遗址。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由于汉字除了象形以外,还有其他构成文字的方式;而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表意文字。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此外,玛雅文字的“头字体”和“几何体”亦是。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发明的: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在古代的苏美尔,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划总是由粗到细,象木楔一样。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刻图像于石或镌印于粘土,以此作为拥有某物的标志:或者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颗树表示一幢房屋。

大约500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时,苏美尔神庙的管理人员使用许多规范化的简图,把它们结合起来保存神庙的财产档案和商业交易档案。

尽管这一时期的书写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已超越了以图画表示人及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一只碗表示食物,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旧有文字,因为到那时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以致人们不再把它们视为图画,而须视之为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词的音节符号。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要难以掌握得多。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从苏美尔时代残存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10%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苏美尔人的对话采用这样的形式:两个角色在辩论中站在对立的一方互相驳辩——夏天对冬天,斧头对犁子,或者农夫对牧人。由于双方均有许多可以立足的根据,因而辩论通常没有输赢。另一方面,残存至今的苏美尔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

一则令人着迷的苏美尔处世格言这样讲:“仆人呆的地方,必有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楔形文字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遗产继承了下来,并有新的发展。

㈥ 发酵最早怎么被发现的

发现酵母菌远在利用酵母菌之后啊!
酵母的历史(一)
History of yeasts
●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开始利用酵母制作面包。
左图为古埃及人做的面包以及做面包用的陶罐
考古学家在挖掘埃及遗迹时发现用来制作酵母面包的磨石和焙烤室,还发现了4000年前的面包房及酿酒厂的图纸。
这个埃及人正在准备啤酒桶
●殷商时期,古代中国人就利用酵母酿制白酒。汉朝时期,中国人开始用酵母制作馒头、饼等面点;
酵母的历史(二)
History of yeasts
●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首次用显微镜观察到酵母。
●19世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发现酿造酒精是酵母发挥了重要作用。
●1846年,酵母在欧洲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酵母在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推荐于 2017-09-28
查看全部2个回答
酵素厂家, 微商贴牌行业赢领者,合作伙伴1000+!

根据文中提到的发酵为您推荐
酵素厂家,18年OEM/ODM行业运作经验,针对客户需求定制专属品牌,全品类全剂型,助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广东橙天绿宝生物医..广告 
酵素代加工厂家哪家靠谱?酵素生产厂家 ,酵素生产厂家-多种oem/odm解决方案,代加工源头厂家

值得一看的酵素相关信息推荐
一阳生酵素生产厂家,1000+多个品牌合作伙伴,98项世界专利技术,5万平产业园规模,酵素生产厂家一站式服务,从打样到设计到品牌,无需费心。
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发酵复合酶
山东和众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一家酵菌剂科研、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米曲霉、黑曲霉及其发酵物,绿色、哈茨木霉,酸性蛋白酶,细黄链霉菌等十几类产品,数年来主要致力于生物饲料的技术研究及开发,专业生产“康丰源”饲料发酵菌种。
102020-04-07
面食发酵的起源和历史
1、起源:面食发酵的起源在埃及人利用酵母菌做面包。“埃及奴隶睡着了,发明了面包”。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饼烤好了,它又松又软。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2、而中国面食发酵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的是馒头,据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后来也出现了发酵的酥饼、饼干等等。
5 浏览15752017-09-02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发现的?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酿酒历史十分悠久。那么,我国的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人们从古到今爱饮酒,关于酒也就有着种种传说。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关于酒的起源,古书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仪狄酿酒 《战国策》、《世本》等书均记载夏禹的仪狄发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传较广,传说认为酿酒始于夏朝时代的杜康。《事物纪原》则有“杜康造酒”之说;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但杜康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连古人都难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也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许杜康是一位酿酒的大师,也许他是用高梁酿酒的创始人。杜康酿酒的遗址也很多:伊川、汝阳及白水县,且至今都在生产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应该是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也有人称之为带酒味的水果,而不称其为酿酒。 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酒(自然发酵)。有的书称之为第一代人工饮料酒。据说至今内蒙、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酿造乳酒的习惯。 三.谷物酿酒 我们现在所说的酒,一般都是指谷物酿酒。 当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后,谷物逐渐多起来,但由于当时的保管方法所限,谷物难免发芽生霉,这时只要水分适当,就有可能进行发酵。经不断的模仿和摸索,谷物酿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汉朝淮南王刘安《淮南子》:“清酿之美,始于耒耜”即谷物酿酒起源几乎是和农业同时开始的。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这一发现表明:我国的酿酒业起码在五千年前就开始了。 四.酒曲 最初的谷物酿酒是用发芽生霉的谷物作曲。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到了农耕时代的中晚期,人们不断试制,终于制出了人工曲,曲蘖分家。 “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致失传,则并蘖法亦亡”(中国的“啤酒”从此未能发展下来) 用曲酿酒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创。曲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发酵技术的最大发明;并给现代工业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了曲,才由蘖糖化(乙醇很低)发展到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复式发酵)直到今天的酿酒工业。 据说直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法国人从我国酒曲中分离出糖代力强并能起酒代作用的霉菌用于酒精生产,才突破了西方酿酒糖化剂非用麦芽不可的状况。另外,谷物制曲还是一种用固态培养物保存微生物的好办法。有人认为,酒曲应与四大发明一起作为五大发明。 五.蒸馏酒的起源 我国的白酒,是世界着名六大蒸馏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现在看来,都应属黄酒之列,白酒,必须闯过蒸这一关。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 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宋代已有蒸馏酒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 充分的证据证明宋代已有类似今天的蒸馏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时代的铜制烧酒锅,其构造、原理与我国传统的蒸馏器很相象(据考证,铸造年代不迟于1161年)。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设备是蒸馏器。故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前提条件,但蒸馏器的出现并不是蒸馏酒起源的绝对条件。因为蒸馏器不仅可用来蒸酒,也可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3.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所记载的烧酒之法来看,则是一种加热促进酒的陈熟的方法。如该书中记载道:“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这不应是酒的蒸馏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经》中这种操作又称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馏的烧酒还难以成立。 4.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 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出土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现代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仍在进行资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随着考古资料的充实及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查询,人们对蒸馏酒的起源的认识将逐步深化。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酒的蒸馏,而且还涉及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蒸馏器。
2 浏览4322016-07-17
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技术
惊世发现: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录音报道文字稿)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生活在公元前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老祖先已经开始发酵酿酒了,发酵酿酒地点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 关于这项研究成果的报告发表在2004年12月6日出版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这项研究由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帕切克·格文合作完成。这项重大研究成果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最早掌握了酿酒技术,它将中国酿酒史往前推了近4000年,比中东人早了1600多年。 波士顿大学考古系主任朱莉·汉森说:“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发酵饮料在人类文化技术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为农业、园艺、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朱莉·汉森说,“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发酵饮料在人类文化技术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为农业、园艺、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这个发现是合乎逻辑的,因为非常早期的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可能就已经开始自酌自醉了。现在我们找到了证据,这太好了。发酵饮料源自中国,这项报告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这是第一次获得有关证据。” 上个世纪,在河南省舞阳县一处着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贾湖遗址,中外考古专家在贾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最近,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发现,这里发掘出的陶器皿中遗留下来的残渣经鉴定分析为是酒的发酵饮料,距今已有9000年。 舞阳县博物馆馆长朱振甫介绍说: “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先生当时在贾湖遗址它这个陶片上,发现有一些沉淀物。这个沉淀物是后来给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他们合作,对沉淀物进行化验。化验以后,发现沉淀物上有酒的成份,根据分析结果,里面含的主要有稻米、蜂蜜、山楂等这些成份。这说明啥问题哩?这说明这个酒并不是一种东西自然发酵而成的,而很可能是人为的把这几项东西弄到一块发酵而成的,这说明当时很可能贾湖的先民已经懂得酿酒技术了。关于这个酒的记载,最早研究成果表明是在公元前5400年,伊朗发现的葡萄酒。可是这一次贾湖陶器上发现的残渣上发现的遗物研究结果表明:贾湖先民在9000年已经开始酿酒了,这就说明中国酿酒技术要比伊郎酿酒技术早得多,比它早了1000多年。根据贾湖遗址的研究,贾湖遗址的年代距今已经有了8000年至9000年这个阶段。它就是说成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关酒的实物资料。” 位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遗址已被证实拥有距今约9000年至7000年的历史,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这个世界性考古发现最为重要的“天书破解者”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居中教授。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贾湖遗址就被发现了,可当时考古部门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直未去发掘。1984年10月,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张居中“奉命前往”。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发掘就“发掘”了20年———发掘面积共2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40多座,窖穴300多座,陶窑近10座,墓葬300多座,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数千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孔骨笛、稻作遗存、刻符号的龟甲等重大发现。这每一个发现,都足以让世界震惊。 张居中教授说,刻有符号的龟甲、稻作遗存、酿酒活动、骨笛出现等,都已非常清楚地证实了“贾湖人”的生存状态。而且,这个聚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与张居中教授合作的美国考古专家帕切克·格文,是研究人类酿酒历史的专家。在此之前,他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酒,是公元前5400年伊朗人酿制的一种酒,这距离现在大约7400年。而贾湖酿酒历史的被证实,让这位专家不得不信服,早在8600年前,聪明的贾湖人就已经开始饮用“发酵饮料”了,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级的饮品”。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张居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个事情在1999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王昌遂,带领美国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帕切克·格文,他们两个来到河南郑州。我当时在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他们说要合作研究中国制酒的历史。原来呢,帕切克·格文—美国教授,他是研究地方酒的,他在伊朗做的一些工作,发现公元前5400年,也就是距今7400多年的酒,当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酒。他希望在中国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当时我们互相交换了意见,决定先提一些样品,交给他们来做一做。这当然是好事,所以当时我们就同意了,大家一块合作,共同研究这个事,选了少量的样品,然后交给这位美国专家—酒史专家博士。后来到了2000年的时候,据他们讲,好像是发现了酒石酸,当然是残留物了,所以呢,希望能多给他点标本。后来2000年时又给了他八块陶片,他继续做,搞残留物分析。通过残留物分析呢,在这些陶片上呢,发现了酒的残留物吧,酒石酸和其它一些东西,主要认为是米酒。大米做的米酒留下来的残留物。同时兑酒的,可能还有蜂蜜。可是他们问我是不是有葡萄,当时80年代的发掘,当时还没发现葡萄。到了2001年,我就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技考古系。为了培养学生,使他们接受前沿考古的训练,也让他们参加了这次考古实习。第一次实习呢,在2001年春天,对贾湖遗址又进行了一次发掘,这次发掘呢,工作做的比较细,经过复选发现了有葡萄和山楂的种子,我们就在媒体上进行了报。报道了以后,帕切克·格文—美国人教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问了我一些详细的情况,决定把这个成果也写进去。这个报告哩,把这个成果也作为因素综合考虑,对原来发现的酒石酸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在我们这篇文章里面,帕切克·格文—美国博士提出来可能有葡萄的成份。但是呢,做酒主要是米酒,我们中国有米酒的传统。贾湖时期,因为人们吃粮食可能就是大米,做酒可能就是米酒。这个成果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修改,今年12月6号,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我们这个研究论文。发表论文后,当然这里面要补充一下:这次我们中方呢,主要河南出土了这三批样品,我交给他的舞阳贾湖的样品因为年代比较早,它是距今9000到7800年期间的。而交给他的标本呢,因为贾湖遗址分三期,一期的标本呢,当时发现没交给他,我们交给他的是二期、三期,也就是距今8600——7800年之间的时间跨度。但是,如果按照西方的习惯,8000多年就是距今第9个千年,那么第9个千年就是9000年。做呢,他们的方案主要是通过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就是把这三期材料研究结果一块综合的公布,得出的结论,在距今8000多年前,大约9000年以后这个时期,我们中国已经发现了发酵饮料,也就是酒精发酵饮料,或是米酒吧这一类的东西,当时已经有了酿酒技术。因为原来,帕切克·格文博士做的伊朗呢,公元前5400年的,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那么贾湖呢这个酒的残留物标本呢,这些地层和这些单位呢,距今8600年到7800年,这个期间肯定是早于伊朗的已经公布出来的这个年代。所以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发酵饮料,如果说这个可以肯定的话,那和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与酒有关的实物资料。” 最近,张居中教授拿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就是进行“贾湖史前人类及其生存模式的研究”。他认为,在9000年前,人类就已经有了如此聪明的祖先,那么现在通过考古资料的研究去再现他们当时的生存模式、婚姻状态乃至迁徙情况,“对于了解淮河流域人群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应该是极有意义的”。 在“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家国”这项研究成果中,还需要提到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赵志军教授。赵志军教授多次随同张居中教授到贾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一起探讨、研究。 赵志军教授在和记者谈起这项成果研究的过程时说: “赵志军:这个是由谁做的呢?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这个人叫帕切克?格文。他呢对贾湖出土的陶器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呢是找到了目前发现存下来最早的酒的证据,这是一个,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从陶器碎片上遗留的沉淀物对它进行了化学分析,它的分析方法包括气象色谱分析,液酱色谱分析,傅立叶变幻红外光谱分析,稳定同温素分析,他用这么多方法对陶器上面残存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它的分析结果说明什么呢?是这些沉淀物里含有酒类挥发后的酒石酸,另外他还发现了这些残留物的化学成份与现在的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蜡、葡萄单柠酸等化学成份相同,他还发现了残留物还包含有山楂的化学成份,他还发现了全部的酒都呈现了稻米的化学特征,然后还发现酒里还有发现含有蜂蜜,它的结晶论是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它的直接结果,是这些陶器曾经盛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混合发酵而成的饮料。 记者:那么你这个最早的时候,你和张居中教授判断它是一种盛酒的东西,你们是凭什么判断的? 赵志军:当时没有判断它是盛酒的,因为不做化学成份分析谁也看不出来的,然后他对这个做了分析以后,认为是盛酒的。 记者:那么咱在这个没有向他们有些地方汇报这个想法或提供陶器碎片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怀疑? 赵志军:因为这个陶片是张居中提供的,他找到我呢,主要是发现了葡萄籽,当时还现了一些其它的,一些水果、果类、果核、莲藕、菱角。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做酒。 记者:这个研究的费用是怎么出的? 赵志军:他自已筹的,就是这个美国人,他叫帕切克?格文。 记者:那你像经过这个研究确定之后,对你和张居中教授,你们是最早的发现者,有什么奖励没有? 赵志军:那没有。记者:就关于这个酒的问题要是能确认的话,是不是比中东地区,比伊朗比酿酒史向前推进了1600年? 赵志军:对。 记者:为什么说它向前推进了1600年呢? 赵志军:它是这样的。它是美国人做的,他曾经在伊朗做的。他曾经在90年代的时候,他在伊朗发现了距今5400年的葡萄酒,伊朗是公元前5400年,距今7400年。咱贾湖7000——9000年,如果按8500年算,就比他们早1000多年。 记者:如果这个能够成定论的话,能不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酿酒的老祖先? 赵志军:我想可以这么说吧。中国人祖先在世界上最早酿造和饮用酒。我们中国祖先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造和饮用酒的人。虽然这篇文章我的名字也在上面。但是我在这篇文章上起到的作用和居中当然没法比。对咱们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确实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毕竟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9000年啊,这年代可不得了!9000年以前人们已经发现了这个东西发酵以后产生香味,喝起来比较可口,这就是不得了的一件事,而确实在世界上来说最早的,这是很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一件事!“
3 浏览33982017-09-18
酵素的由来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的发酵技术
我觉得是中国,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祖宗,早就明白了发酵技术。酵素是一种很特殊的复杂性蛋白质,它在人体内担任新陈代谢中各种化学变化最重要的酶介质,也就是说体内没有酵素,就不会有化学变化,也无法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当然就没有生命。酵素在生物教上称做酶,是死物体内一类起催化感化的不成或缺的卵白量。在酵素的感化下,生物才会有消化、吸吸、活动、成长、发育、滋生等性命运动,才会发生新陈代谢等化学变。 选用酵素建议选用纯天然无添加的,现在有很多酵素厂家为降低酵素成本提高效果,添加些化学物质,酵素不是药,不可能像吃药那样有明显效果。个人建议,自己做,做好之后再去检测,这样喝起来也安全。我也有做食用的。用的桶呢,是源缘圆的 ,304不锈钢的,密封喝避光方面好一些。一般的桶在放气搅拌方面很麻烦。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请私信我。希望采纳,谢谢。
16 浏览4332017-04-19
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是怎么发现酒的,又是怎么酿酒的,几千年前的酒是不是水果酿制的
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着《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着《古书解读初探》) 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明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我国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如《战国策》:“帝女令仪狄造酒,进之于禹。”据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许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之酵母,在地下三千年后,出土时还有发酵作用,汉代班固在《白虎通·考点》中亦有芳香的药酒意思的解释。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它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至今还能测出成份,证明每一百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并有果香气味,说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甲骨文所记载的相吻合。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弥人;

㈦ 想知道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据伊朗国家统计数据库2014年7月18日显示,伊朗人口为77,598,379。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是一个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伊朗是着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
波斯建筑
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音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着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今天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规盘。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着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波斯人在艺术、音乐、建筑、诗歌、哲学、传统和思想体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13]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波斯语,波斯语已有超过2500年的使用历史,留下了可观的文献记录。波斯文学举世都予以很高的评价。波斯语诗韵和歌词的优美,也获得全世界的赞叹。[13]
影视
在过去的25年中,伊朗电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广泛的认同,获得过300项的国际奖项。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或许是最着名的导演之一。[13]
传媒
伊朗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消息报》、《伊斯兰共和国报》、《虔诚者报》、《使命报》、《和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开通伊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迈赫尔通讯社与新华通讯社签署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

㈧ 历史上的古波斯是现在的什么国家

伊朗
自从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Pars)。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 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

㈨ 伊朗女人为什么不包头

伊朗女人不包头是对女性压迫的一个象征。伊朗头巾是对女性压迫的一个象征,每天都妇女通过微小的勇敢行为来进行反抗。比如,她们会把选择颜色鲜艳的头巾,把头巾戴得很浅,穿紧身裤和短袖外套。这些微小的行为正在缓慢地影响整个社会。

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头巾作为立场鲜明的宗教表达嵌入了政治,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过一系列立法明确了女性未正确佩戴头巾的法律责任。

伊朗的文化综述

伊朗是着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音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着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当今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规盘。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着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㈩ 伊朗是一个国家吗,在哪个地方

伊朗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

阅读全文

与伊朗人发明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海越南村是哪里 浏览:899
英国公投英镑下跌多少 浏览:681
越南菊花种植在哪里 浏览:476
伊朗2号人物怎么死的 浏览:534
英国议会的箱子是什么 浏览:884
意大利酱除了吃面还能怎么吃 浏览:565
南京英国签证怎么办理 浏览:545
印尼流量卡怎么看号码 浏览:421
印度世界第一的是什么 浏览:683
在印尼工作工资怎么带回国内 浏览:892
中国监狱里怎么纹身 浏览:185
伊朗派别是什么 浏览:338
越南电视如何搜索中国 浏览:32
伊朗空难有什么现象 浏览:696
国足如何战胜越南 浏览:778
德国为什么有印度军队 浏览:857
中国红哪个颜色好 浏览:401
中文和越南语哪个难 浏览:640
去印度旅游怎么坐飞机 浏览:584
意大利法国德国哪个有钱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