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在伊朗可不可以正常使用微信和QQ
只要有互联网,就可以使用,是因为与国内距离比较远,可能在速度上有些延迟。觉得我回答好,请采纳!
‘贰’ 伊朗主要用什么聊天软件
是啊,yahoo messager
‘叁’ 传真机是哪一年由谁发明的
传真技术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诞生,比电话发明还要早三十年!
它是由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恩的英国发明家于1843年发明的。但是,传真通信是在电信领域里发展比较缓慢的技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成熟起来,6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它已经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
钟摆的启示
传真技术的起源说来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结果,而是从研究电钟派生出来的。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构成若干个钟互连起来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
这个现象使发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根据这个设想,他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另外加一个时钟推动的一块"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它们是电接触点组成的;在接收端"信息板"上铺着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针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时,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个脉冲。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脉冲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记录方式的传真机。
滚筒式传真机
1850年,又有一位英国的发明家,名叫弗.贝克卡尔,他把传真机的结构作很大的改进,他采用"滚筒和丝杆"装置代替了时钟和钟摆的结构。这种改进的结构,工作状况有点像车床,滚筒作快速旋转,传真发送的图稿卷在滚筒上随之转动。而扫描针则沿着丝杆缓慢地顺着滚筒的轴向前进,对滚筒表面上的图形进行螺旋式的扫描。这种滚筒式的传真机一直被延用了一百多年。1865年,一位名叫阿巴卡捷的伊朗人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自己研制出了可以实际应用的传真机,并且带着他的传真机到法国巴黎、里昂和马赛等城市进行了传真通信的实验。
相片传真机的发明
人们对新闻照片和摄影图片的传送的要求是很广泛的。许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相片传真机的研究。1907年11月8日,法国的一位发明家--爱德华.贝兰在众目暌暌之下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爱德华.贝兰(1876-1963)是在法国摄影协会大楼里工作的人员,他所在的法国摄影协会大楼下正好是法国电信线路从巴黎--里昂--波尔多--巴黎的起始点和终点。这为贝兰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贝兰的潜心研究,获得了电信部门的允许, 同意他在夜间利用这条通信线路做实验。贝兰在大楼的地下室里废寝忘食地研究和试验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制成了相片传真机。爱德华.贝兰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初步成功,继续进行传真机方面的研究。1913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1914年,法国的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
相片传真把指针接触式的扫描改变成光电扫描,不仅使传真的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光电扫描和照相感光制版配合,使相片传真得以实现。
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研究所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1926年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此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都开放了相片传真业务,从此相片传真被广泛用于新闻通讯社传送新闻照片,随后扩展到军事、公安医疗等部门,用来传送军事照片、地图、罪犯照片、指纹、X光照片等。
彩色传真机
最早彩色传真记录的图片刊登在《贝尔系统技术报导》1925年4月的卷首插图上。这幅图片实际上是用滤色镜按红、绿、蓝顺序三种颜色分三次独立传送的,然后再重叠合成。后来有人用同样的基本技术,采取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研制成能复制彩色图片的传真设备。1945年8月,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斯大林和艾德礼的彩色照片成功地从欧洲通过无线电传到华盛顿。但是仍未能用于开放彩色传真业务。直到80年代中期,彩色传真机才逐渐发展到了可以实用化的程度。
传真通信业务的大发展
1968年,美国率先在公用电话网上开放传真业务,世界各国也随之相继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使原本局限于在专用电路上应用的传真机的数量猛增,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大。尤其是用于传送手写、打印或印刷的书信、文件、表格、图形等的文件传真机,使用最为普通,发展也最快。原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电话网上使用的文件传真机进行了分类,它们是:
现在和曾经市场销售的传真机执行的生产标准:
一类机(G1):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210mm×296mm)文件约6分钟时间;
二类机(G2)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3分钟;
三类机(G3): 在话路上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约需1分钟;
四类机(G4) :高速文件传真机,传送一页A4幅面文件,只需3秒钟。
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使用一类机,70年代曾经使用二类机,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三类机,它的性能、功能不断完善,已逐渐成为传真通信中主要机种。四类机的使用尚不普遍。
最近十多年来,传真通信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非话电信业务之一。
平时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诸如“新华社传真照片”之类的文字,这表明照片是新华社驻外国或外地的记者在照好后,利用传真机发回来的。如果没有传真机只靠邮政运输的话,快则三五天,慢则半个月,那时候再刊载在报纸上新闻就成了“旧闻”。
传真机的历史并不晚于电报机。早在1843年,也就是莫尔斯的第一条电报线路还没有架好的年代,苏格兰电气工程师亚历山大.贝恩就发明了第一部传真机。贝恩的传真机是利用电磁激励摆锤进行扫描,摆锤顶端装有电刷,通过摆锤往返摆动,扫描出用金属写在发报台上的文字。接收时则使金属电刷在浸有淀粉溶液的纸上扫描,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色的记录。1848年贝克韦尔进一步发展了贝恩的传真技术,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滚桶扫描技术,这一技术直到今天仍在应用。1857年法国人凯斯利在巴黎至里昂、巴黎至马赛之间进行了传真通信实验,实验的内容是相片的传送。
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传真技术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原因是一些关键器件,比如光电转换器件、信号放大器件尚未具备或很不完善。直到三极管、光电管、辉光管等被研制出来以后,传真机才真正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实用阶段。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实验室采用真空管技术和光电管技术研制出了实用型的传真机,并且在第二年开办了横跨美洲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
贝尔实验室的传真机原理是这样的:发送端将发送的图像卷在传真机的滚筒上,滚简一面旋转一面横向移动,光点在图像上逐行来回扫描,并覆盖整个画面,这样图像就被分解成了若干个连续的小点。光点照射在图像深浅不同的部位反射出强弱不同的光,反射光被光电管接收并转换成强弱不同的电信号,再经调制和放大发送到传输线路上。接收端则起着合成图像的作用。输入的信号经放大、解调后,加在辉光管上,再转换成强弱不同的光点。接收机上也有一个滚筒,滚筒的旋转与移动与发送端同步。该筒上装有感光记录纸,辉光管转换的光点照射在感光纸上。由于滚桶做同步的旋转和移动,所以记录纸被逐点逐行感光,并形成一个与发送图像相似的传真图像。
传真机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分显示出来。新闻报社争相采用传真技术传递新闻照片,后方人民因此能够及时看到前方将士战斗的情况。所以,二次大战之后传真技术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
传真机通俗地说就是“远程复印”。目前传真机的发展趋势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传递的图像越来越清晰,操作方式越来越简单,设备越来越小巧。
‘肆’ ICQ或OICQ具体指什么
OICQ是腾讯公司的,但是因为这个域名OICQ.com与美国ICQ.com域名有相同,所以美国那边没有通过注册,而是把域名保留了,所以腾讯就把OICQ改名为QQ
而ICQ则是外国人使用最多的通讯工具,伊朗人发明的。
‘伍’ 伊朗可以用什么手机即时通软件和国内聊天
你好,好似<易信>也可以的,你试试啦,在软件市场查查这信息。
‘陆’ 伊朗用什么聊天软件
主要用雅虎通。
99%的伊朗人都是用这个。
‘柒’ 伊朗人都用什么牌子手机
大众一般用华为,三星比较多,高端一般用苹果,然后还有不少诺基亚直板的低端机。
‘捌’ 想知道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据伊朗国家统计数据库2014年7月18日显示,伊朗人口为77,598,379。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是一个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不结盟运动,OIC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伊朗是着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波斯人创造了辉煌
波斯建筑
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音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着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今天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规盘。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着作达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波斯人在艺术、音乐、建筑、诗歌、哲学、传统和思想体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13]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波斯语,波斯语已有超过2500年的使用历史,留下了可观的文献记录。波斯文学举世都予以很高的评价。波斯语诗韵和歌词的优美,也获得全世界的赞叹。[13]
影视
在过去的25年中,伊朗电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广泛的认同,获得过300项的国际奖项。阿巴斯奇亚罗斯塔米或许是最着名的导演之一。[13]
传媒
伊朗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消息报》、《伊斯兰共和国报》、《虔诚者报》、《使命报》、《和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开通伊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迈赫尔通讯社与新华通讯社签署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
‘玖’ “家用宽带费比移动流量包还贵”,伊朗的网络为何如此反常
之所以伊朗的网络总是反复无常。那是因为只要国家发生什么重大的事情,他们习惯性的就是先断网,以此来斩断和外界的联系,制止事件进一步的扩大。
其实在很多国家,都实行过断网的方法,比如说印度,还有俄罗斯,在国家发生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全国断网,为的就是防止泄露机密。现在伊朗的全国断网已经解除,正在逐步的恢复之中,很多手机的通讯也被恢复,其实现在网络非常的重要,断网就像是断水断电那么严重。虽然现在还有一部分网络没有完全的恢复但是伊朗方面表示,现在一切都在进行中,很快就可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