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秘密计划泄露,白宫立马转变态度,想要谈判的话伊朗会答应吗
伊朗答应的可能性挺大的,人们都希望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特朗普宣布对伊朗的石油出口清零之后,中东地区就成为了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地区之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伊两国在波斯湾内也是剑拔弩张,而双方的矛盾也开始由制裁转移到了核问题上。而且随着美国的制裁不松口,这也让伊朗在核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开始了逐步在军事上的施压,并希望伊朗能在此方面回头。
现在由以色列透露出这个消息,华盛顿不得不考虑一下后果,虽然说以色列的话中明显的有水分,但是美国也不能不做出回应。而就在内塔尼亚胡发布消息的当天,特朗普表示愿意同鲁哈尼进行无条件进行会晤。就连鹰派博尔顿也发生了态度上的逆转,表示愿意坐下谈判,释放了让步的姿态。
2. 伊朗总统如何看待美国推出伊朗核协议
特朗普于当地时间8日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他于当日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时,称伊核协议是“糟糕”的协议,并表示美国将重启在伊核协议下豁免的“对伊朗制裁”。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第一时间批评美国此举“违反国际协议”,是非法的举动。他也表示,特朗普关于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决定是一个历史性事件,而伊朗将继续履行协议。
鲁哈尼还指责美国近40年来一直奉行敌视伊朗的政策,也没有履行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规定的义务。对于美国的制裁威胁,鲁哈尼表示伊朗经济不会受到影响,伊国内市场能保持稳定。
3. 白宫最后一次放弃对伊朗的制裁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12日,美国白宫表示,最后一次放弃对伊朗的制裁。这也意味着,特朗普目前仍保留伊核协议。
12日援引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委员会主席布鲁杰迪的话回应称,“伊朗绝不会就自身的导弹政策退让哪怕一步,美国人必须了解的是假如他们想违背核协议并采取不理智的行动,我们目前的能力已经远超协议达成前。”
4. 伊朗是怎么回击美制裁的
伊朗议会13日通过一项议案,决定向伊朗导弹系统研发项目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境外行动增加5亿多美元预算,以应对美国的最新制裁。
伊朗议会议长阿里·拉里贾尼在当天议程结束后说,美国应该清楚,这项议案只是伊朗反击美国在本地区冒险主义行为的第一步。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初上台后,美国以伊朗坚持试射导弹为由对伊朗不断施压,相继出台了延长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进入美国等措施。特朗普还要求行政部门每隔90天向国会提交报告,评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协议承诺。8月初,特朗普签署一份针对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鲜发展弹道导弹项目等为由,对它们实施新制裁。
5. 伊朗秘密计划泄露,白宫立马转变态度呼吁“坐下谈判”,伊朗会答应吗
实际上美国对伊朗问题一直都是进行口头警告和经济制裁,希望以此把伊朗逼到谈判桌上。然而直到伊朗的石油出口被限制到只有十分之一了,伊朗人还是没有妥协。
二、特朗普的治国理念
特朗普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特朗普在上台之后声称要改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这一现状,还说要在自己任期内结束美国的所有海外战争。虽然特朗普也曾下令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发起打击,但是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军事打击。
所以说,伊朗人正是发现了美国人现在已经无力发起针对伊朗的全面战争这一点才可以对美国如此强硬的。
6. 伊朗门的府院斗法
1987年5月5日上午,华盛顿国会山的听证会大厅,记者们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新的“猎物”,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成员们则面无表情,正襟危坐,气氛不同寻常。听证会开始后,第一个出场作证的是曾任美国负责近东和南亚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退役空军少将西科德。
西科德54岁,为人坦率,办事雷厉风行,效率很高,功勋卓着,被其母校西点军校誉为“标准的美国将军。”1975—1978年曾任美驻伊朗空军司令。西科德是同“伊朗门”事件有牵连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曾随同麦克法兰秘密飞抵德黑兰。在此之前,西科德一直守口如瓶,对国会调查人员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为此国会相当恼火。1987年3月19日晚国会通过投票表决,一致同意对西科德提出起诉。
此时在听证会上,西科德与以往判若两人,快言快语,有问必答。他承认,美伊武器交易中获得的1800万美元利润中,约有350万美元转给了尼加拉瓜反政府军,这一行动得到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一些高级官员的支持。他说,他一向认为这些活动是得到里根总统批准的。因为诺恩曾告诉过他,他跟里根总统讨论过这个计划,并同总统开玩笑说,伊朗的阿亚图拉实际上是在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这正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西科德的证词对里根是不利的,《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里根总统远比他及其助手所承认的陷入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泥潭还要深。”
更使白宫惶恐不安的是麦克法兰的证词。他坚持认为,支付200万美元作为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的赎金是里根亲自批准的(里根对此的反应是“记不清了。”)他还说,1984年10月众议员爱德华・博伦提出的有关禁止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提供军援的修正案被通过后,里根仍指示有关人员继续帮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并亲自出面向一个中美洲国家首脑做工作,要求放行被扣押在该国的一批运送给尼反政府军的武器。“总统公开和私下里多次表示他不想失信于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指示要“保证反政府军持续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直到国会再次同意支持他们为止。”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白宫急忙调整对策。发言人菲茨沃特一改先前的表态,承认里根与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的决定有重大牵连,但坚持说里根没有做违法的事。他还发出妙语,称里根“了解合法的行动,不知道非法的行动。”里根本人也出来作了解释。实质性的问题是,里根到底有没有违反博伦修正案?
1984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博伦修正案中规定:用于中央情报局、国防部或“从事情报活动的美国任何其它机构”的经费都不能“直接或间接”地花在支持“尼加拉瓜的军事或准军事行动”上。这一规定在1986年10月前均有效。围绕着如何判断里根所了解的“行为”是否“合法”就产生了对博伦修正案的不同解释,各执一辞,见仁见智。
国会人士称,里根的所作所为实际上都与傅伦修正案背道而驰。白宫方面则坚持说,里根没有违反博伦修正案,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甚至表示博伦修正案只适应于美国的情报机构,而不适应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因为它是一个咨询机构,而不是情报组织。因而,博伦修正案“对国家安全顾问或国安会没有约束力。”但民主党参议员莫伊尼汉则威胁说,如果一旦查明里根确实违反了博伦修正案,那么他就有可能受到弹劾。实际上,傅伦修正案本身就象瑞士奶酪一样漏洞百出,这就难怪白宫与国会斗法了。不管结果如何,都使里根力图恢复白宫信誉的努力受到严重的挫折。宪法规定,总统应监督部下忠实地执行法律,对此,即使里根没有违法,他也难免有失职之嫌。 听证会还只刚刚开始,一些关键人物尚未出场。其中包括获得有限豁免权的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思。
7. 特朗普若被赶出白宫伊朗会捧腹大笑吗
当然不会-_-||
纵观天下大势,美国实力下降,有目共睹,但对于伊朗来说,最大危险就是美国,现在美国经济不行,政治影响力下降,非常有可能引发中东大战。
到时候以色列,可能会频频出手,因此必须给伊朗强大帮助。最好击杀伊拉克,引发一系列多米洛反应。
8. 伊朗为美国送上了什么惊喜呢
据报道1月16日伊朗为拜登的上台送上了一份大礼,伊朗进行了大规模的导弹发射演习,成功发射了17枚左右的弹道导弹,精准的定位目标射击十分准确无误,伊朗导弹技术已经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了美国可不能小看。
伊朗这次军事演习展示了自己在国际的地位,没有一个国家敢明目张胆地在军事上挑衅伊朗了,伊朗也在不断的改变着,不断的进步着,希望伊朗军事力量能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独立,与此同时,也希望美国能够重视伊朗的发展和进步,不要小觑了伊朗。
9. 特朗普本周再度评判伊核问题伊朗怎么回应
关于伊核协议,特朗普政府再度面临抉择。
本周五(1月12日),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宣布是否放弃取消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而伊朗方面则回应称,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从法律层面上,美国如要退出(伊核协议),其影响并不大,但其政治意义是非常重要。目前已不存在重新谈判的可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良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随后一年多,伊朗被冻结的海外资产陆续解除、石油出口增长明显、欧洲订单纷至而来。2016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为7.4%。
然而,在一系列大笔订单和亮眼经济数据的背后,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仍没有得到显着提升。去年12月28日开始连续数日爆发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也正始于民众对政府提振经济的诉求。
“伊朗发生的大规模抗议会对特朗普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潜旭明补充道,如果特朗普执意重启制裁,则已在伊朗的外资将慑于制裁而从伊朗撤走,伊朗经济将进一步恶化,在此背景下,伊朗存在重启核武研究的可能性,“这是美国和国际社会不愿意看到的。”
10. 伊朗门的白宫内讧
“伊朗—尼加拉瓜”双料丑闻刚败露,里根班底便慌作一团,纷纷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表示自己“清白无辜”,并相互推诿指责,怕火烧到自己身上。
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放出风声说,他早就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有关备忘录上对美伊交易一事批注道:“此事荒唐”当他得知军售款项转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时则似乎怒气十足,说:“这种事本来不应该发生,我感到十分惊骇,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是可以的,但不能用这种方式,应由国会拨款。”12月4日,他指责麦克法兰在美伊交易问题上给里根出了“馊主意”。
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约瑟夫·凯西则称他在该案中“没起什么作用”,直至 1986 年10月才“听说”转移款项一事。
号称“美国外交政策设计师”的国务卿乔治·普拉特·舒尔茨自称一直反对“武器换人质”的作法,对具体情况也只是“略有所闻”。但麦克法兰斥责舒尔茨撒谎,他称舒尔茨经常听取他关于秘密使命的汇报。话说回来,即使情况真加舒尔茨自称的那样,作为堂堂美利坚合众国对外政策的执行人,对如此重大的问题竟一无所知,那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只是部分时间处理对外政策的业务经理。”
有意在1988年问鼎总统宝座的副总统老布什则竭力与里根保持距离。他先是默不作声,避免发表任何评论。但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他终于在 11 月28日打破了沉默,他承认,美伊交易“损害了我们的信誉”,但“此举对于阻止苏联对伊朗的入侵是有特殊意义的。”他说他知道美伊交易这件事并曾表示过支持,但他进一步说,“在某些方面表示过某种程度的保留意见。”他认为,这一丑闻可能损害了他尚未宣布要参加的总统选举,他说:“我知道有许多猜测,我认为,如果有人在外面正在刮台风的时候就试图预测两年后的气候情况,那么,我想他肯定是疯了。”
阁僚们忙于自保而无暇救驾倒也罢了,可有的人反戈一击,将里根推到更加难堪的境地。麦克法兰在国会作证时反复声称里根事先批准了向伊朗出售武器,副国务卿怀特·黑德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上不客气地指责了里根。温伯格也说里根对军售款项转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是知情的。面对这番景象,里根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有消息说,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里根频繁与尼克松通电话,向他讨教办法,并倾诉了满腹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