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京大轰炸中美军飞机飞往中国哪里
成都市 新津机场是二战时亚洲最大的轰炸机机场,美国空军援华航空指挥部设在这里,盟军飞机从这里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现在,新津机场属于专门用于培养民航飞行员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❷ 什么是两伊战争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即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战争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结束,历时八年。领土争端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宗教派系对立、民族纠纷、领导者个人恩怨也是引起战争的起因。这是二战之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战争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使紧张的海湾局势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两伊是紧密邻邦,其接壤边界线长1280公里,双方在领土、民族、宗教等方面矛盾由来已久,谁都不让步,即便是已达成协议的问题都不诚心解决。
伊朗人口3400余万,主要是波斯人,阿拉伯人只有200万左右。长期以来,阿拉伯人一直进行着要求民族平等和争取自治的斗争。霍梅尼执政前曾答应给予自治,但执政后却未履行诺言。阿拉伯人起来反抗,伊拉克则对其提供武器和经费,霍梅尼对此极为痛恨。另外,两国境内均有数百万库尔德人,双方都支持双方的库尔德人反对对方政府。这样,民族纠纷的积怨愈结愈深。
战争直接起因是,1978年伊朗发生动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执政。霍即宣扬输出“伊斯兰革命”,并煽动伊拉克的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1980年8月,伊朗单方面宣布不承认阿尔及尔协议。9月上旬,伊拉克用武力收复了长期被伊朗控制的扎因高斯等地,随后也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由此导致了两伊战争的爆发。
战争开始后,双方投入的兵力为:伊拉克10个师,11万余人,1500辆坦克,300余架飞机;伊朗7个师,7万余人,1000余辆坦克,150余架飞机。此外,双方各有数万名后备役部队参战。战争大体经历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80年9月22日至1982年7月12日)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拂晓,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及大不里士等15个城市和空军基地。23日凌晨3时,地面部队5个师(其中装甲师3个、机步师2个),约5万余人,1000余辆坦克,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29日,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占领了伊朗近400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地区。这一阶段,历时40天,伊拉克利用突然袭击获得先机之利,夺取伊朗纵深30-90公里不等的大片土地,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1980年11月,伊朗进行局部反攻,伊拉克转入全线防御。由于伊拉克无力进一步发动有效的进攻,步步陷入被动。伊朗稳定了战局,逐步改变了被动态势。
从1982年3月起,伊朗转入反攻,伊拉克被迫退却。3月22日凌晨,伊朗出动正规军3个师和一部分革命卫队,共3万余人,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反攻战役。收复了扎迪赫阿巴斯等城镇,约2000平方公里的失地,伊拉克被迫后撤30至60公里。
伊朗在取得战役胜利后,调整部署,经过约1个月的准备,于4月30日凌晨,发起了代号为“圣城行动”的进攻战役,主力突破了伊拉克部队防御,前出至两国边界附近,南下威胁霍拉姆沙赫尔城。6月10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从此,两国边界基本恢复到战前状态。
第二个时期(1982年7月13日到1984年3月)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以正规部队革命卫队等共约10万余人,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宽达60公里的正面上,兵分三路对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地区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进攻战役。深入伊拉克境内8至20公里。14日晨,伊拉克以1个师和2个旅的兵力,在武装直升机的支持下进行阻击,并迅速转入反攻,迫使伊朗部队退至距边界约5公里的伊拉克境内的一个弧形地带踞守。此后,伊朗又发动三次进攻,都未能取得进展。
1982年10月1日起,伊朗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10月1日凌晨,伊朗部队出动5万余人,向伊拉克边境城市曼达利地区发动了代号为“穆斯林伊本—阿吉勒”战役,控制了曼达利至纳夫塔哈纳之间的战略公路,对巴格达形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先后发起7次反击,把伊朗部队阻止在边境一带。从1983年2月起,伊朗主要在中线和北线发动了“曙光1、2、3、4、5号”攻势。伊拉克凭借在国内作战的有利条件,对伊朗的攻势组织了有效的反击,基本守住了防线。由于战斗激烈,双方损失较重,至1984年3月底,伊朗攻势基本停止。
第三个时期(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并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1984年4-5月,伊拉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袭船战”,最多时,一天有8艘伊朗船(多为油船)受袭。8月,伊拉克开始大规模空袭哈尔克岛,并袭击来往于该岛的油轮,破坏伊朗的石油出口。1984年6月-1985年6月,伊拉克又发动了“袭城战”,伊朗近400座城市受袭。随后,双方的“袭城战”进一步升级。1988年2月27日,“袭城战”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峰,伊拉克出动飞机轰炸了德黑兰炼油厂。第二天,伊朗进行报复,轰炸了巴士拉及其他5个城市,29日,还向巴格达发射了3枚导弹。“袭城战”使双方的许多城市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炸死炸伤了一大批平民。
与此同时,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伊拉克从1984年开始,发动了一场袭击油轮的攻势。为迫使美国等国家进一步向伊朗施加压力,伊拉克还用导弹打击巴拿马、希腊、科威特、英国、美国等国的油轮,企图将美国卷入海湾冲突。
1987年7月22日,美国公开卷入两伊冲突。11日,美国出动武装直升机首次袭击了正在公海布雷的伊朗“阿杰尔”号登陆艇。10月8日,又出动武装直升机攻击伊朗的4艘炮艇,击沉2艘,击伤2艘。10月15日、16日,伊朗发射岸对舰导弹,击中了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美国“森加里”号油轮和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1988年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用导弹击落了一架飞临霍尔木兹海峡上空的伊朗航空公司的A300型大型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全体人员遇难。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做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伊朗既没接受,也没表示反对。1988年7月18日,伊朗出人意料地宣布接受598号决议,就在前几天,它还宣称要进行持久战。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下,两伊外长终于坐在一起,为最终结束战争进行谈判,结果一致同意停止战争,但双方在边界划分、战争责任、赔偿、交换战俘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至此,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中东、波斯湾地区爆发的一场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双方血战8年,结果两败俱伤,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国共伤亡约100余万人,仅伤亡人数一项就大大超过1948年以来历次阿以战争伤亡人数的总和。8年战争,两伊在军费开支上共耗资2000多亿美元,其他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两伊战争如此高的消耗,是二战后局部战争少有的。
1984年5月开始的“袭船战”,不仅给双方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引起了整个海湾局势的紧张,导致了外国在海湾军事力量的大量增加。这是二战以来,外国军事力量在海湾地区的最大规模的集结。
两伊战争,双方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高技术武器装备,美国、前苏联和法国等,将一些新式装备卖给交战双方使用,这些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战斗数据,为有关国家研制和装备同种武器提供了重要经验。
❸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情况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主要军事准备和兵力调动情况
2003年3月20日10时34分(北京时间)爆发了伊拉克战争。这是21世纪一场全新样式的现代化战争。5月2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美国总统布什在“林肯”号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整个战争共持续44天。实际上,在4月14日美军攻占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之后,美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基本结束。这场战争是继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对伊拉克进行的第二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除信息条件外,空中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空中打击成为战争的主要突击力量。透过战场上的硝烟,人们从中可以看到美英联军空中力量作战运用的几个特点。
1100多架战机参战,投射2.7万多枚炸弹
美军从2002年年底开始向伊拉克周边增派兵力,至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周边地区共集结了约5.4万人的空中力量,各型飞机约1145架,其中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特种作战飞机等作战飞机756架,预警、侦察、指挥、电子战等作战支援飞机140多架,加油、运输等后勤保障飞机169架。另外,英国空军在伊拉克周边地区部署了约8000人的部队,各型飞机约100架。美军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部前指驻沙特苏丹王子空军基地,司令为莫利斯空军中将,统一指挥战区内美英所有空中力量的作战行动。美英空中力量分驻在12个国家的18个基地上。
美海军在战区共部署了“林肯”、“星座”、“小鹰”、“罗斯福”和“杜鲁门”5个航母战斗群,共有各型飞机380架。美海军陆战队在战区共部署了各型飞机98架。截至4月14日,美英联军共出动了41780架次的飞机对伊拉克数千个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平均每天1600架次,最多时达2000架次。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投掷了各类炸弹27250枚,其中精确制导炸弹为18275枚,发射巡航导弹 750多枚。美英空中力量在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时,投掷了集束炸弹、电磁脉冲炸弹、高威力空爆弹,并使用了贫铀弹,主要打击了伊拉克领导人驻地,统帅机关,防空体系,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共和国卫队营地以及部分战略要地的伊军防御阵地等。
从“斩首”到地面支援行动
在持续44天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中力量进行了4次大的作战行动。
“斩首”作战行动。美英联军一反常规,免除了开战初期夺取制空权的大规模轰炸。在3月20日10时34分开始的首轮空袭中,仅发射了45枚巡航导弹,出动了两架 F-117隐形战斗机,投掷了4枚精确制导弹药,对位于巴格达郊外的伊领导人地下隐蔽所、萨达姆住宅及其亲属和高级助手的住地进行了突然的“斩首”攻击,企图一举除掉萨达姆,打乱和瘫痪伊军指挥体系,使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缩短战争进程。虽然此举并未达到作战目的,但美军这种在战争初始就将打击目标直指对手最高领导人和统帅机关的战法有可能还会在以后的战争中继续加以应用。
“震慑”作战行动。3月22日,美英空中力量突然开始对伊拉克实施猛烈空袭。美国防部称“决定性空袭”开始,并将这次空袭命名为“震慑行动”。轰炸的主要地区是巴格达。在“震慑行动”中,美军从30多个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动重型轰炸机和各型战斗机集中对萨达姆的官邸、指挥中心、政府主要部门等目标进行了“饱和轰炸”。24小时之内,美军就出动了2000架次的飞机和发射了500多枚“ 战斧”式巡航导弹。“震慑行动”的目的就是在“斩首行动”未获成功后,企图通过突然的大规模轰炸,对整个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慑效果”,并以此瓦解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从而达到在战争初期就能实现速战速决的目的。
“切断蛇头”作战行动。这一作战行动主要是通过精确轰炸摧毁伊拉克的通信指挥系统,彻底切断萨达姆与军队的联系。3月28日,美空军的 B-2隐形轰炸机向伊拉克国家通讯中心大楼投放了重2.2吨的被称为“掩体粉碎机” G B U-28钻地炸弹。3月30日,巴格达邮电通讯大楼和一个通讯中心被摧毁。由于美军认为复兴社会党是萨达姆实施军事指挥的重要渠道,3月30日,美军飞机还轰炸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部。另外,作为“切断蛇头”作战行动的一部分,美国把伊拉克电视台的发射器作为打击目标。3月26日,美军向巴格达电视台发射了电磁脉冲炸弹,致使电视台信号中断。
支援地面作战行动。伊拉克战争与前几次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开战第二天就开始了地面作战。因此,美英空中力量在开战之初就将支援地面作战作为重要的作战任务。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掩护、支援下,美地面部队才得以快速向巴格达推进,并于3月22日,也就是开战之后的第3天就推进到巴格达以南的纳杰夫、纳西里耶一线。但在此后,美军遇到了伊拉克军队的阻击,在卡尔巴拉、纳杰夫、纳西里耶、库特等地与伊军形成了对峙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美空中力量迅速调整了战略,从3月25日开始,空中打击的重点转向伊军地面部队,特别是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同时对美英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近距空中支援。从3月29日开始,美空中力量80%的轰炸是针对环巴格达的3个共和国卫队师的阵地,其中有60%的轰炸主要用来打击巴格达南郊的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的阵地。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队直取巴格达国际机场,挺进到巴格达市中心广场。
伊拉克空军装备有370多架飞机。美英空中力量本来准备与伊拉克空军进行一番空战,并分配由英国皇家空军负责对伊空军的作战。但开战以后,伊空军一直采取避战的战略,作战飞机全部深藏不露。一直待命的英国皇家空军从3月31日也开始参与美英地面作战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动。
缩短空战阶段,新战法广泛应用
纵观这次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美英联军的空中力量在作战使用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提前掌握制空权。在近些年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军为掌握战场主动权,都有一个夺取制空权的空中战役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打击敌方的雷达、导弹、高炮阵地等防空设施,为以后的作战行动提供空中安全。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夺取制空权阶段持续了7天。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了3天来夺取制空权。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夺取制空权用了7天。但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夺取制空权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美英联军早在战前就通过在“禁飞区”的先期作战行动,掌握了伊拉克战区的制空权。据美军透露,美英联军在战前就掌握了伊拉克国土95%的制空权,这就为开战以后的空袭作战和地面作战奠定了基础。多方向、多波次、高精度连续突击。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几乎动用了所有轰炸机和战斗机,采取多方向、多波次连续突击的方式,对巴格达、摩苏尔和基尔库克等地重要目标实施了规模空前的高强度空中突击。美空军现役的 B-1、 B-2、 B-52等3种重型轰炸机前沿部署数量、远程奔袭和精确打击能力均超过了历次战争,特别是 B-2隐形轰炸机多次从本土起飞,一次作战飞行2.5万多公里,为美军地面作战提供空中支援。美英联军飞机每天平均出动的架次虽然少于第一次海湾战争,但在打击的精度和打击威力上却远远超过了历次战争。据统计,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在美军投放的全部弹药中,精确制导炸弹仅占8%;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炸弹占35%;在阿富汗战争中,上升到56%。但这一次战争中,精确制导炸弹比例超过67%。美军宣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能力比海湾战争时提高了6倍。也就是说,伊拉克战争中一架飞机的攻击能力相当于海湾战争时的6架飞机。因此,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冷战以后空袭强度最高的一次战争。
正是由于高强度的空袭,伊拉克军队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在开战之初就被美空军摧毁。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一名上校军官透露,开战的最初两天,他们的部队还能收到作战命令,但在美英飞机的轰炸下,到第3天,他们的部队就再也没有收到上级的作战命令了。这名上校军官还透露,他们的部队从来没有看到这种轰炸场面,美英联军的轰炸摧毁了他们大部分武器和坦克,共和国卫队的士气直线下降,还没有等到与美军地面部队交战,部队的官兵就脱下军装逃跑了。所以,不到20天,伊拉克军队彻底溃败。从这里也可以找到共和国卫队到哪里去了的答案。开战之始全面展开陆空协同。此次美英联军一反常规战法,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就全面展开了陆空协同作战。在地面部队向伊拉克境内推进时,空中力量提供了绝对的制空权。当地面部队前进受阻时,空中力量集中火力对伊拉克地面部队的阵地进行打击。当地面部队与伊拉克地面部队直接交锋时,美英空中力量又对地面部队实施了空中遮断作战和近距空中支援作战。自上个世纪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后,实际上一直没有真正地在实战中进行实践。但在这次战争中,美空军力量与地面部队的协同作战却得到了较好的试验。当美地面部队向巴格达推进时,地面部队的前方约100公里处有 B-52、 B-1 B等重型轰炸机实施遮断作战,以打击伊拉克的战略预备队;地面部队的前方10~20公里处有 F-15、 F-1 6、 A-10等飞机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对迎面的伊拉克军队进行打击;美地面部队的上空有“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对与美军交战的伊军进行打击。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队才能长驱直入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巴格达。移动的机场显威力。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战区部署了5个航母战斗群,其中有12架新型的 F/ A-18 E/ F战斗机。与1991年海湾战争相比,一是参战的航母舰载机都具备了投放激光制导炸弹或卫星制导炸弹的能力,都可以进行精确打击;二是每一艘航母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从联合空中作战中心实时地接受空中作战指令,每一个舰载机联队和中队还可以通过有关程序自动检索有关空域的空中任务指令;三是舰载机具备了直接接受 R C-135、“捕食者”等各型侦察机的图像情报。因此,任何一架航母舰载机都能随时执行空中打击任务。
航母这个活动的战争平台、海上漂浮的机场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又为“炮舰政策”增添了新的色彩。
暴露出来的问题
尽管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空中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多次出现误炸误伤。在这次伊拉克战争的空中作战中,美军多次出现误炸或误射自己和盟军的事件。
3月23日,一枚“爱国者”导弹击落了一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边界飞行的英国空军的一架“旋风”战斗机,造成机上两名飞行员死亡。
3月24日,一架美国空军的 F-16战斗机用反辐射导弹 A G M-88把一个用来控制“爱国者”导弹发射的相控阵雷达击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月2日,一枚“爱国者”导弹将正在伊拉克中部卡尔巴拉地区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的 F/ A-18战斗机击落,造成一名飞行员死亡。
4月6日,一架美空军的 F-15战斗机在伊拉克北部误炸了一支由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库尔德人武装组成的车队,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受伤的人中还有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人巴尔扎伊的亲弟弟。
另外,3月21日,美军发生两架直升机相撞事件。开战之初,美军的一架 A- 10攻击机还攻击了英军的装甲车队。
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由于误炸,美英联军共有30多人死亡,几乎占全部伤亡人数的20%,还有60多人受伤。这说明美军仍然没有解决好现代化战争中的战场敌我识别问题,也说明,美军内部各军种之间的协调和美英军队之间的协调还不够完善。
(二)高技术空中武器仍存在着若干弱点。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再一次证明了它的高技术武器的优势。但是,从伊拉克战争中也可看出,美军的高技术空中武器仍存在着若干弱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军作战飞机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比较大。从3月25日开始,伊拉克境内出现了强烈的沙尘暴天气,这就严重影响了美军飞机的作战行动。在前几天,美军每天出动的飞机一般为1500架次,最高达到20 00架次,但沙尘暴出现时,美军每天只能出动700架次。二是美军的直升机多次被伊拉克军队击落。由于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极易受到伊拉克军队地面防空炮火及小型武器的攻击。3月28日,美军两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卡尔巴拉地区坠毁。3月24日,美军一架先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巴格达以南120公里的欣迪耶地区被伊拉克人击落。4月5日,一架 A H-1攻击直升机在伊拉克中部被击落。三是精确制导武器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外围点燃了部分油田来制造烟雾,结果大大降低了美军精确制导武器的命中率。
不知以上的分析内容您是否满意?
❹ F-14战斗机的服役情况
在冷战的时代,美国为了执行围堵苏联政策,对于遏止苏联进出波斯湾与印度洋的伊朗巴勒维王朝非常支持,刚好伊朗又有石油可供购买先进的军备,伊朗空军(Imperial Iran Air Force,IIAR)便操作了许多美制战机。这些战机包括F-5A/E,F-4D/E 以及P-3F反潜机,甚至还有没有交机成功的F-16战斗机。
1972年,尼克松总统到达伊朗访问。巴勒维国王便向他抱怨说,苏联的米格-25侦察机经常侵犯伊朗北部领空,而伊朗空军原有的F-4战斗机根本无法拦截这种两马赫以上的入侵者。于是尼克松总统就请伊朗政府从美国空军的F-15“鹰”式战斗机与海军的F-14“雄猫”舰载战斗机之中选一种,在1973年8月。伊朗政府在谨慎评估之后,格鲁曼公司的雄猫中选。正当此时,格鲁曼公司遭遇经济危机。所以伊朗银行团贷给格鲁曼公司7,500 万美金供其周转,于是伊朗空军才能顺利买到雄猫战机。第一批80架雄猫战机的头一架于1977年5月交货最后一架在1978年交货。但是有一架是留在美国当成实验机,因此在伊朗的雄猫战机共有79架。
这些伊朗空军雄猫战机的外型与美国海军的一模一样,所差的只是内部机密的航电系统,但是射控不死鸟导弹的能力可是一样。定购了七百多枚不死鸟导弹,实际到货的只有284枚,在1977年,伊朗巴勒维王朝庆祝其五十周年纪念时,特地举行了一次雄猫打靶表演。8月,一架由伊朗空军操作的F-14使用不死鸟导弹,击落了一架在五万英尺高空飞行的靶机。而苏联政府也得知了这项示威行动,1977年米格-25就退出了伊朗领空,
1979年1月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爆发,同年4月,巴勒维国王被迫出国逃亡,由霍梅尼(Ayatolla Khomeini)进行政教合一统治的伊斯兰共和政府成立。霍梅尼在夺权之后,宣称美国是大撒旦,新的伊朗政府采取反西方的态度。
由于遭到新政府的迫害,在巴勒维国王时代的飞行员与维修人员大多跟着国王流亡海外,再加上美国禁止输入任何武器及备份零件到伊朗,雄猫战机无法保障其正常的维修服务。
1980年9月,两伊战争开始。在这场战争的初期,伊朗空军还是占了些装备上的优势。但是在1982年之后,伊拉克空军向法国采购了超级军旗攻击机(Super Etendard)以及幻影F-1 战机(Mirage F-1)。再加上较先进的马特拉(Matra)的魔法(Magic)红外线导弹,使得伊拉克空军逐渐扳回劣势。而伊朗空军以美制战机为主的维修则因为缺乏补给料件而逐渐停摆,伊朗空军只能在仅存的战机中,选取状况较佳的出动勤务,其它的战机留在地面上当作器官捐赠者,因此伊朗空军所能出动的雄猫战机架次非常有限,而每一次的出动都是要耗用珍贵异常的消耗性零件。到了两伊战争的后期,伊朗空军每天的起飞架次只有三十到六十架左右,但是伊拉克空军却能够维持一天六百架次。据美国国防部在1994年的估计,伊朗空军在当时能够维持起降状态的F-14不到20架。
伊朗空军将这些贵重的资产当成是迷你的空中预警管制机来使用。因为AWG-9雷达的功能实在是远超出一般战斗机雷达,所以这些F-14就负起指挥其它伊朗空军战机的责任。自己远远地躲在后头,绝不轻身涉险。但是打了八年的战争,伊拉克宣称击落了七架F-14,而伊朗也在1988年春季,宣称用一架F-14击落一架幻影F-1战机。至于F-14最具威力的不死鸟导弹发射能力,伊朗空军早就无力维修这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部份,因此不死鸟导弹在两伊战争并没有实战经验。但是伊朗空军还是能够保持F-14发射麻雀导弹与响尾蛇导弹的能力,其原因很可能是里根政府所涉及的伊朗军售案。
但也有消息指出F-14在伊朗战果辉煌:战后在德黑兰召开了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是战争中每只参战部队和准军事组织的指挥官,他们总结出在战争中伊朗空军总共发射了71枚AIM-54A,并且在坠毁、叛逃和被击落的飞机上又损失了十多枚。这个数据也许是正确的,虽然会议也指出战争中F-14只取得了30个战果。通过这个数据,16个战果被证明是有AIM-54获得的,4个可能击落,麻雀获得了一个战果和两个可能击落的,响尾蛇被确认有7个战果。
提交的证据包括双方飞行员的报告,照相枪/电-光目标识别系统获得的胶片和残骸的照片,再加上外国和该国的情报报告。这次会议将由伊朗空军战斗机——特别是F-14——在空战中取得的击落记录中的70%都算在了伊朗革命卫队防空部队的账上,要么就干脆不予承认。虽然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朗空军取得了130个确定的和23个可能的击落记录,但会议仍然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在这些击落记录中,有至少40个是用AIM-54击落的,两个或三个是用机炮击落的,大约15个是用AIM-7击落的,剩下的都是用AIM-9击落的。有一次四架伊拉克战斗机被一枚“不死鸟”击落,还有两次分别有两架伊拉克战斗机被同一枚导弹击毁。
伊朗空军F-14“雄猫”仍在服役 保养良好
出于种种原因,伊朗一直能够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该战斗机的配件,因此该国的F-14A一直处在能够使用的状态在F-14从美军退役后,伊朗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装备F-14A战斗机的国家。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伊朗手中的F-14战机曾是美军最怕的装备之一。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与伊朗爆发长达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开战初期伊朗空军凭借手中F-14、F-4等美制战机抵消了伊拉克空军的数量优势,牢牢掌握了制空权。近距离观战的美军对伊朗F-14战机的表现自然十分关注,这甚至导致过于紧张的美国军舰酿下惨剧。1988年7月3日一架伊朗民航客机飞往阿联酋迪拜港。当时,正在海湾水域巡逻的美国“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将其误认为怀有敌意的伊朗F-14战斗机,随即向其发射导弹,导致机上290人全部遇难,
从最新公开的伊朗空军F-14战斗机的训练照来看,伊朗的F-14战机的保养尚可F-14战机可以算得上是伊朗空军中性能最强的战斗机之一可以用尖爪利牙来形容其在伊朗空军中的地位。而经过了几十年的时光这些“波斯猫”的“爪牙”依然锋利,其战斗力不可小视,
伊朗F14战机配国产零件仍能大规模训练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称,尽管伊朗空军加大了国土防空力度,其F-14战机不断出现在波斯湾上空,让人感到这些服役超过30年的战机仍具有相当威力,“但这只是伊朗刻意制造的假象,德黑兰花费血本用于维持这种稀有的飞机运作,目的只是希望美国和以色列放弃军事冒险……”
据消息人士称,伊朗空军约有25架F-14仍处于可运作状态,而当初巴列维国王买回来的F-14多达79架,估计剩下的飞机要么退役,要么成为“器官捐献者”。随着美国针对伊朗的军事禁运加大,伊朗空军尽管账面上有四个装备F-14的战术战斗机中队,但实际只有驻扎在沙希德-巴贝耶基地的第32中队可投入战备。
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伊朗为保持F-14战机的基本作战功能可谓不惜血本,伊朗革命卫队在海外开办大批伪装的贸易公司,通过走私获得F-14的零部件。
另外在其他军工部门的协助下,伊朗空军还启动对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的仿制。2004年,一种性能与AIM-54C相当的导弹开始小规模投产。
与此同时,伊朗在保养F-14机载电子设备方面也取得进展。过去伊朗在黑市上花钱最多的F-14零件就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飞行数据计算机,没有它,F-14就不能飞。如今,伊朗已能独立研制。
华盛顿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的伊朗问题专家科斯德曼指出,虽然伊朗不断强调F-14的威力,但美国和以色列空军若真的对伊朗核目标动武,伊朗的F-14并非“绊脚石”,因为伊朗能投入战斗的F-14非常有限,而且伊朗F-14的机载电子系统是几十年前的淘汰产品,面对以“网络中心战”技术武装起来的美以战机毫无胜算。
有一点可以肯定,伊朗已为F-14战机开发出相当数量的本土配件。伊朗空军被美国和以色列多次宣布“死亡”后仍然异常活跃,且展开大规模训练行动, F-14是美国在冷战时期为对付苏联远程轰炸机而设计的,主要部署在航空母舰上。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时速可达1443公里,并且是美国第三代战斗机中火力最强的机种,也是最早具有多目标跟踪和打击能力的战斗机。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对它进行了改装,配备了精确瞄准和打击系统,在海湾战争、巴尔干冲突和伊拉克战争中均使用了这一机种。
2006年9月22日,1972年开始服役的F-14“雄猫”重型舰载战斗机正式退役。
2002年6月,美海军暂停了全部156架F-14战斗机在航母上的飞行任务。此次停飞主要是为了深入调查该型飞机前起落架的腐蚀问题。2002年3月2日,在地中海发生了F-14前起落架外气缸腐蚀、导致弹射事故飞行员丧生的事件。2002年6月17日美海军F-14经过两周检查后,全部重新投入现役使用。海军最初估计需要2周时间对整个F-14机队进行检查,但只花了5天时间即告完成。海军发现有3架F-14存在相同的隐患,进行了相关维护。
2003年3月,美海军的F-14D进行了两周的紧急改装,随后在对伊拉克空袭中首次成功的使用JDAM制导炸弹一架F-14D在开战前曾向伊拉克禁飞区的一个目标投放了一颗908千克MK-84 JDAM。之前F-14D并没有使用JDAM的软件。改进完成后,部署在海湾地区海域的3艘航空母舰上的总共30架F-14D都可以携带JDAM,从而获得了全天候精确攻击能力。还有17架F-14D仍按原订计划,在5月份完成JDAM的装机任务。
尽管在伊拉克战争中展现了较佳的多用途能力,F-14仍步步逼近其退役机龄,大量的现役F-14已到达服役寿命F-14与新型战斗机相比,需要太多的维修,尤其是老式的液压和电气系统,使维修更为困难。20世纪90年代,海军决定让F-14开始退役,代之以新型的F/A-18E/F。机型转换的过渡工作可能从2004年秋季开始。
2006年7月28日,F-14完成了其作为现役战机的最后一次飞行。美国海军装备的最后22架F-14均部署在“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此前,两个中队的F-14战斗机刚刚结束了在波斯湾地区的作战任务--为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提供空中支援。在“罗斯福”号返回美国后,舰上的VF-31和VF-213中队的F-14回到欧申纳海军航空站退役,并换装F-18E/F。
美国海军当天在弗吉尼亚州的海军航空站为最后一批22架F-14战斗机举行隆重的退役仪式,大约3000名前F-14飞行员、机师和生产员工参加了仪式。之后,这些战斗机一部分将被封存在亚利桑那州的美军仓库里,其余将赠送给军事博物馆。
F-14退役后,它的角色将由F/A-18型“超级大黄蜂”舰载攻击机取代。 美国政府曾于1974年将F-14A出口到伊朗,共计80架。后因为伊朗伊斯兰革命,美国制裁伊朗,这些F-14A处境艰难。F-14从美军退役后,伊朗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装备这种战斗机的国家。为了阻止伊朗的F-14继续上天飞行,美国技术人员曾与亲美派伊朗空军人员暗中破坏F-14“雄猫”上的AIM-54“不死鸟”导弹。截止到2006年,伊朗仍能维持一个F-14“雄猫”战斗机中队升空作战。
2007年,由于德黑兰坚持发展其核计划,致使美伊关系越来越紧张,同年1月,五角大楼冻结了F-14“雄猫”战斗机零部件的销售,因为担心它们会被销往伊朗。F-14战斗机零部件的销售于1月26日暂停。
2007年7月,根据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问责局1日公布调查报告,美国国防部向伊朗出售了数百件飞机零部件使伊朗空军可以用于组装和修理F-14战斗机。调查报告称,伊朗涉嫌利用美国军售中的漏洞购买敏感零件,包括战机零件以及导弹零件等。由于担心其中的一些飞机零件可能落入伊朗手中,五角大楼宣布停止销售所有F-14战斗机的零部件,但是国防部仍然销售了约1400件可用于F-14战斗机的零部件。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回收和销售局告诉调查人员,这些零部件当时还没有被自动列入禁止销售的武器清单,所以作为多余的库存武器销售出去。还不清楚这些零部件是否落入伊朗手中。政府问责局官员格雷格·库茨说,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五角大楼在出售库存武器方面已经强化了安全程序。美军使用粉碎机等大型机械以及焊炬等切割设备,将淘汰的F-14战机切割成不过约0.61米见方的碎片,使其零部件根本没有流入伊朗的机会。
2007年8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IRIAF)和伊朗飞机工业集团合作在4个月内已将另外3架F-14A升级飞机返回部队服役。这3架飞机返回部队服役是多年工作的高潮,这一高潮投资大约10亿美元利用本土公司来改进飞机。最初曾计划大约20架飞机进行基地级大修,但是在本10年初公布的计划是改进大约57架飞机,并创建本地工业保障基地。在大量国有和私有企业的帮助下,IRIAF发展了一个现场维护、在线维护和大修或翻修的三级维修和大修系统。后面级别分为三级,飞机要经过22个阶段的工作,然后才能返回使用部队。这些飞机主要大修项目包括疲劳部件替换,更重要的是AN/AWG-9机载武器控制系统(AWCS)火控系统的改装,另外增加了新的冷却装置。机翼、发动机、活动部件已经重装或改进,液压件和电线进行了更换。有消息称,此次改装减轻了飞机重量,但是飞行性能、武器投放没像预期那样得到提高。尚不清楚伊朗使用中的F-14A飞机数量,或许是35架,也或许是这个数的两倍,伊朗方面说3架升级飞机是44架飞机中的3架。
2007年6月,国防部犯罪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约翰韦恩机场担任飞行教练的礼萨塔比布是一名伊朗间谍,为伊朗军方采购受禁的飞机和导弹零部件。
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娜的联邦法官曾判处52岁的塔比布2年徒刑,罪名是帮助伊朗购买F-14“雄猫”战斗机零部件。亲西方的伊朗国王在1979年下台前曾购买了80架F-14战斗机。如今伊朗是唯一使用这款老飞机的国家,美国禁止向它出售F-14的零部件。据执法官员称,塔比布和一名同伙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数以千计的“雄猫”零部件,来源令人惊讶:同美国政府合作公开拍卖剩余军事装备的网站。
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的调查人员透露,他们正在追查几十起受禁装备通过军方剩余物资销售系统外流的类似案件。在追踪流向伊朗的F-14零部件时,执法人员无意间在加利福尼亚州两个机场的仓库里发现了4架完整的“雄猫”战斗机。附近的一个海军机构草率地把3架飞机卖给废品收购站,几家小型博物馆买下了它们;将另外一架飞机以4000美元的价格卖给派拉蒙影片公司用于拍摄电视剧《执法悍将》。
一次又一次,调查人员在公司库房里或中间商的住所和手提箱里查出欲卖给潜在对手的敏感军事装备。当前仍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更为令人不安地暴露了五角大楼的漏洞。
2005年在搜查加利福尼亚州一幢可疑建筑时,国防部调查人员找到了F-14零部件,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是这些零部件正是两年前在另外一起案件的调查中截获的,上面还贴有那次案件的物证标签。政府问责局一个特别工作组的调查人员经化装侦查发现,从国防部获得敏感零部件易如反掌。他们总共发现了几千个受禁物品本应由军方保存或销毁,但却在网上公开拍卖的例子。
问责局认为,五角大楼和网上公司都负有责任。
❺ 伊朗的军事实力怎么样
伊朗军事实力?在中东只有以色列和伊朗对抗??
土耳其,沙特和埃及,巴基斯坦的国防部长听了后,恐怕泪流满面。。。。。。
了解一下土耳其的军事实力吧,绝对在伊朗军队之上,再做个对比。
伊朗方面,目前伊朗军队包括革命卫队在内共越51W人。
陆军方面
主战坦克:1190辆(T-54/-55型110辆、T-59型220辆、T-62型100辆、T-72型200辆、“酋长”250辆、M-47/-48型150辆、M-60A1型160辆、T-69型200辆)。
步兵战车:БМП-1型300辆、БМП-2型100辆。
装甲输送车:550辆(БTP-50、БTP-60、M-113型)。
牵引炮:1995门(105毫米130门、122毫米650门、130毫米10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65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289门(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9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320毫米若干门、333毫米若干门、355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6500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导弹:“飞毛腿”-B/-C型约10部(导弹210枚)、CSS-8型约25部(导弹200枚)。 (这恐怕是目前伊朗军队唯一拿得出手的较先进武器),但毕竟飞毛腿系列导弹已经有点过时了,难以突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导屏障。
直升机:共556架,其中AH-1J攻击型100架。
地空导弹:SA-7若干部。(伊朗防空反导能力极其弱小)
伊朗海军:
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三艘、“阿勒万德”护卫舰三艘、轻型“巴延多”级护卫舰两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七艘、登陆舰艇11艘,其他支援舰只25艘。海军航空兵约2000人,装备各类飞机70多架。
(潜艇实力一般,,“阿勒万德”级是英国为伊朗制造的轻型护卫舰,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伊朗海军服役。舰长94.5米,满载排水量1350吨。主要武备有1座五联装“海杀手”Ⅱ型反舰导弹(后换装为2座中国产双联C-802型导弹)、1座维克斯Mk8型114毫米主炮, 1座双联厄利肯35毫米火炮 ,3座厄利肯GAM-BO1型20毫米火炮,2挺12.7毫米机枪,71舰配备2座3联324毫米鱼雷发射器,72和73舰配备1座3管MK1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船只和武器,伊朗常规海军陷入几乎完全荒废的状态。3艘已服役25年的护卫舰接近退役,20艘快速导弹攻击舰队中的10艘只能进行有限的任务,其中4艘2001年时已完全不适于海上航行。仅有10艘中国产的“托多尔”级导弹快艇能够可靠地工作。4艘已服役30年的扫雷艇目前已经荒废,不具备航海和扫雷能力。伊朗还拥有过量的两栖和辅助舰只,其中一些仅用于人员训练。伊朗的10艘气垫船只也已经过于陈旧,目前仅能保守地使用。
空军方面:伊朗在70年代较大一单军购是购买F-14“雄猫”战斗机。当时世界上除了美国外,只有伊朗空军装备了这种飞机。F-14“雄猫”目前仍在伊空军服役。为了展示这些飞机的实力,伊朗曾在1985年让部分F-14飞越了德黑兰。今天,伊朗拥有50至55个机身,但这只能维持一个F-14“雄猫”战斗机中队升空作战。
目前伊朗空军共约有各型作战飞机300架左右。
伊朗空军其他作战飞机包括:
攻击战斗机:包括老式的F-4“鬼怪”式战斗机和F-5“虎”式战机各60架,苏-24型约30架。 注意:此150架左右全为2代战斗机,本身战斗力已经不再是国际先进,加上伊朗并没有对此进行任何的升级,保飞率极低,真正战斗力恐怕在此基础在降低不少,真正入编伊朗空军编队使用的F-4和F5战机,大致都是在一共40架左右。
战斗机: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注:由于俄伊关系友好,估计这30架MIG29还是能在俄罗斯支持下保养的不错。
海上侦察机:P-3F型5架、RC-130型1架。
侦察机:RF-4E型约8架(具有作战能力)。
加油兼运输机: 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挥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猎鹰”5架、PC-6B型10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不死鸟”若干枚。 (缺乏空基防区外武器,也缺乏点对面打击武器)
地空导弹:“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
再看看土耳其:
兵力 现役部队61万人。(在北约军事集团中,军人数量方面仅次于盟主美国)
陆军装备:土耳其陆军共49.5W人,编有4个集团军司令部,9个军司令部,1个机械化师,1个步兵师,14个装甲旅,17个机械化旅,9个步兵旅,4个突击旅,1个步兵团,1个总统警卫团,5个边防团,26个边防营。
主战坦克:4205辆,其中豹2A4型150辆,M-48A5T1型和M-48A5T2型2876辆,M-60A3型658辆,M-60Al型274辆,豹lA3型227辆。
装甲侦察车:若干辆。
步兵战车:650辆。
装甲输送车:3643辆(AAPC型830辆,M-113型2813辆)。
牵引炮:105毫米若干门,155毫米517门,203毫米162门。
自行炮:105毫米391门,155毫米222门,175毫米36门,203毫米219门。
火箭炮:60门(107毫米48门,227毫米12门)。
迫击炮:2021门(107毫米1264门,120毫米757门),另有81毫米迫击炮3792门。
反坦克导弹:943具(“眼镜蛇”186具,“陶”式365具,“米兰”392具)。
无坐力炮:57毫米923门,75毫米617门,106毫米2329门,高炮1664门(20毫米439门,35毫米120门,40毫米1105门)。
地空导弹:“毒刺”108部,“红眼睛”789部。此外,还装备有各型飞机168架,武装直升机37架,运输直升机262架。
5.46万人(含海军陆战队3100人,海岸营部队1050人),编为5个海岸基地司令部。
常规潜艇:14艘。 含德国为土耳其建造的6艘AIP动力的U214型潜艇,部分已下水并编入土耳其海军。
护卫舰:22艘。 含美国于2008年转让的2艘佩里级护卫舰;仿德国规划中的MEKO CSL“濒海战斗舰”的“岛屿”级护卫舰2艘。余下多为美国,德国或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80年代或90年代制造的护卫舰,同时土耳其将继续从美国购得佩里级护卫舰,以在保持中东头号海军总吨位的情况下提升起近海战斗力。
导弹快艇:21艘。
巡逻艇:28艘。
布雷舰艇:1艘。
反水雷舰艇:23艘。
登陆舰:8艘。
登陆艇:59艘。
辅助舰船:27艘。
海军航空兵
装备有用于反潜作战的直升机16架(其中13架为AB-212型武装直升机),教练机7架。
海军陆战队
1个团,3100人。
空军
6.01万人。编有2个战术空军司令部,1个运输司令部,1个训练司令部,1个后勤司令部,1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2个侦察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3个教练机中队,6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505架。
战斗机和攻击战斗机:F-16C型210架,F-16D型30架,F/NF-5A和F/NF-5B型87架,F-4E型139架。
侦察机:RF-4E型39架。
空中加油机:KC-135R型2架。
运输机:C-130B和C-130E型13架,KC-135R型2架,C-160D型19架,CN-235型50架(其中部分可用于电子战)。
教练机:SF-260D型38架,T-33型34架,T-37型60架,T-38型70架,T-41型28架。
直升机:UH-1H型20架,AS-532型20架。
地空导弹:“奈基”92部,“轻剑”86部。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表明,虽然除了以色列以外,土耳其,伊朗,埃及等中东大国,大都军人数量在世界各国靠前,单兵装备相对都不怎么好,但毕竟土耳其军队武器装备好伊朗不少,同时土耳其也作为北约核计划小组骨干成员,如果在战时,在某国率先违背《国际原子能公约》并对欧洲核安全角成破坏的情况下,土国和同等地位意大利一样,使用北约南欧战区的战术核弹头对敌进行核打击。而伊朗自今仍然是彻底的无核国家。有关伊朗在核研究方面的进展,更多是在政治上对于美欧的无奈的反抗,真正也难以改变其自身在中东地区军事实力相对比较弱小的局面。
个人认为,土耳其的军事实力能排在世界第10位左右,军事甚至还比陆军弱小的意大利要强一点。伊朗军事实力,估计也都是比加拿大,澳洲或巴西那样的不怎么重视军事发展的能源大国强一点,估计是在世界的第23-24位左右吧
❻ 伊朗军事实力如何有较全资料吗
伊朗军事实力揭秘
伊拉克战争以后,在美国的军事多米诺骨牌游戏中,阿富汗骨牌和伊拉克骨牌已先后倒掉,对其中东宿敌——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条件更加成熟。然而,面对巨大的压力,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军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自从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后;伊朗就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并拥有了中东最强大的导弹库和首屈一指的武装部队。
波斯铁骑
伊朗陆军是伊朗武装力量的主体,总兵力约35万人。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主战坦克约1400辆,其中不乏先进的T-72型和“酋长”主战坦克。特别是伊朗自行生产的“佐勒菲卡尔”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成为伊朗地面装甲力量的骨干。
伊朗地面武装力量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除了坦克,伊朗陆军还拥有近百辆装甲侦察车、上千辆步兵战斗车和装甲输送车。其拥有的近600架直升机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还拥有牵引火炮约2000门、自行火炮约300门,以及数量庞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导弹更是其威慑美以的“撒手锏”武器。
伊朗军方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伊朗将用导弹进行还击。如果美国对伊朗实施“斩首”行动,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伊朗将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利用伊朗领土广阔和地形复杂的特点阻击入侵者。同时,火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海上石油通道,将战火烧到整个地区,使美国在军事和外交上陷于被动。伊朗人的种种表现说明,面对美国他们很自信,除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外,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铜”之上的。
伊朗现在装备部队的“流星”、“飞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导弹以及正在研制的隐形导弹,射程分别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远程导弹。用伊朗外长的话说,伊朗的军事战略日益依赖精密的远程导弹,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导弹,两者都可以击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任何目标。“流星-3”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1300公里,弹头重1600磅,如果将该型导弹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区的话,几乎整个中东和海湾地区都将在打击范围之内。有消息称,升级后的“流星-3”射程可以达到2000公里,能够打到欧洲中部。
这些导弹虽然打不到美国本土,但是要打击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基地,打击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已经不在话下。此外,伊朗现行装备的“飞毛腿”B型导弹(射程为325公里)达300多枚,“飞毛腿”C型导弹(射程为550公里)达60多枚,可打击美军驻阿富汗基地。虽然“飞毛腿”导弹的精确度不高,但数量如此庞大的导弹群打出去谁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导弹(射程约200公里)是使用固体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导弹,伊朗军方人士称它是全面解读伊朗军事实力“世界上打击精度最高的导弹之一”。伊朗的这些导弹的确使美军深感头疼,也是其能够抗衡美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说,各类导弹是伊朗实施抗美计划最有力的“本钱”。
水中蛟龙
在海湾地区,伊朗算得上是一个海军大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伊朗一直比较注重海军实力建设。在前国王巴列维时期,伊朗就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购买了大量的海军装备,建立起了当时本地区最为强大的海军。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霍梅尼政权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美、英等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再加上后来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伊朗海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军建设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海军在每年的国防预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约为27亿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湾长约1000千米,平均宽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处霍尔穆兹海峡宽46千米。由于受到狭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军并没有采购大型军舰(除数艘老式驱护舰和3艘“基洛”级潜艇外),转而对一些小艇十分感兴趣。伊朗认为,其岸舰导弹足以封锁霍尔穆兹海峡,进而扼住波斯湾咽喉。为此,伊朗海军采购了大量机动灵活、善于突击的战斗小艇,给人一种“海上游击队”的感觉。您可别小瞧这支“游击队”,它的小艇战斗群机动性特强,而且艇的干舷较低,能够躲避反舰导弹,可以在己方岸舰导弹的掩护下,形成对波斯湾航道和海域的封锁和半封锁状态。
近年,随着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伊朗海军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由伊朗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游泳者15”号袖珍潜艇,于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这是伊朗海军的第一艘国产潜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吨级驱逐舰,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杰”号(Moje)完工,这是伊朗海军的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据伊朗海军称,这艘驱逐舰安装有先进的电子系统,具备反潜、防空作战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军还积极谋求从国外引进新型武器装备。据报道,伊朗海军正在考虑购买中国新式导弹攻击快艇“中国猫”。该艇长23米,动力装置为2台柴油机,最大航速约50节,装备4枚C802或C701反舰导弹,伊朗将是“中国猫”的第一个客户。
目前,伊朗海军拥有兵员2万人左右(包括约2000人的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主要海军基地有5个,其中在波斯湾有阿巴斯港、布什尔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尔(潜艇基地),在里海沿岸有恩利泽。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
潜艇俄制“基洛”级3艘,被分别命名为“塔列克”号(901)、“诺尔”号(902)和“尤尼斯”号(903),1988年签约订购,为877EKM型,1992年开始加入伊朗海军战斗序列。潜艇全长73.8米,水下排水量达到3000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主要攻击武器是鱼雷,艇艏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外加12枚备用鱼雷,满装共18枚鱼雷,并可携带24枚水雷。“基洛”级潜艇使伊朗海军战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说是伊朗最具威慑力的“王牌战舰”。
另外,还有4艘袖珍潜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吨,艇长19米,宽2.8米。1艘为2000年建成的国产货。这些袖珍潜艇可执行布雷、运送蛙人、水下突击及侦察等任务。
驱逐舰“巴布尔”级3艘,原为上世纪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舰,伊朗巴列维国王时期购入。舰长114.8米,满载排水量3250吨,双轴,最大航速34节。主要武器有4座“标准”SM-1MR箱式舰空导弹发射架,备弹8枚;双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舰上装有各种雷达和1架AB204AS直升机。
护卫舰“阿勒万德”级3艘,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服役。舰长94.5米,满载排水量1350吨,最大航速39节。主要武备有1座5联装“海杀手”Ⅱ型舰舰导弹发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双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机枪和1座3管火箭发射装置。
轻型护卫舰“巴延多”级2艘,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满载排水量1135吨。主要武备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双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机枪。
导弹艇“沪东”级10艘,中国造,1994年开始服役。艇长33.6米,满载排水量205吨。武备有4枚C802(亦说C801)反舰导弹、1座双管30毫米炮,安装有SR-47A对海搜索雷达、FMl070导航雷达、“谷灯”341火控雷达。
“卡门”级10艘,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服役,满载排水量275吨,航速37.5节。武备有4枚“鱼*”或C801反舰导弹、1座“奥托·梅莱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苏制“奥萨”Ⅱ级导弹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军还拥有炮艇3艘、大型巡逻艇3艘、近岸巡逻艇90艘、后勤登陆舰6艘、坦克登陆舰5艘、气垫艇10艘、近岸扫雷艇3艘、近海扫雷艇2艘、补给船1艘、供给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给艇13艘,另有数十艘小艇。海军航空兵约2000人,装备各类飞机20多架。海军陆战队有两个旅。
伊朗海军一直对军事训练予以高度重视,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参加或单独举行各种军事演练,以期通过军演显示其军事存在,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众多的军事演练中,代号为“胜利”的军演最为频繁,几乎每年都要举行1—2次,且规模大、针对性强。
❼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飞机为何飞往伊朗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国部队针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每天出动7000架次的飞机进行狂轰滥炸。伊拉克首府巴格达是重点轰炸对象,这座历史名城很快在炸弹的摧残下变得满目疮痍。伊拉克的实力本也不弱,拥有号称“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以及700多架先进的战机。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拥有各种类型飞机130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700余架。主要战机有米格一2l、米格一25、米格一29歼击机、米格一23和法国幻影Fl战斗轰炸机等,不过仅凭这些,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军优势时,仍然力不从心。
❽ 伊朗军队
伊朗军事实力
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军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
现役部队约51.8万人。
革命卫队:约12万人。
地面卫队:约10万人。编有1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15~20个独立旅。装备有少量的坦克、装甲输送车和火炮。
海上卫队:约2万人。以5个岛屿为基地,装备有45艘武装小艇。岸防部队编有炮兵和地地导弹连。现统一由海军指挥。
海上陆战卫队:1个旅。
预备役部队:陆军35万人。
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仅有少量武器装备。宪兵15万人(包括边防部队),装备有“色斯纳” 185/310型飞机、AB-205/206型直升机及小艇约130艘。
驻外兵力: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驻有军事顾问。
伊朗陆军兵力约35万人。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
主战坦克:1190辆(T-54/-55型110辆、T-59型220辆、T-62型100辆、T-72型200辆、“酋长”250辆、M-47/-48型150辆、M-60A1型160辆、T-69型200辆)。
轻型坦克:“蝎子”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型35辆。
步兵战车:БМП-1型300辆、БМП-2型100辆。
装甲输送车:550辆(БTP-50、БTP-60、M-113型)。
牵引炮:1995门(105毫米130门、122毫米650门、130毫米10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65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289门(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9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320毫米若干门、333毫米若干门、355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6500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导弹:“飞毛腿”-B/-C型约10部(导弹210枚)、CSS-8型约25部(导弹200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门。
高炮:1700门(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飞机:77架。
直升机:共556架,其中AH-1J攻击型100架。
伊朗海军兵力1.8万人(含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
主要作战舰艇:苏制潜艇3艘、驱逐舰 1艘、护卫舰3艘、轻型护卫舰2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7艘。
登陆舰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舰只:25艘。
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飞机9架;直升机10余架,其中武装直升机9架。
海军陆战队:2个旅。
伊朗空军兵力3万人(含1.2万名防空部队)。编有9个对地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兼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12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约302架。
攻击战斗机:F-4D/E型约60架、F-5E/F型约60架、苏-24型约30架。
战斗机: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侦察机:P-3F型5架、RC-130型1架。
侦察机:RF-4E型约8架(具有作战能力)。
加油兼运输机: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挥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猎鹰”5架、PC-6B型10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练机: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战能力。
空地导弹:“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不死鸟”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
❾ 谁知道伊朗的军力,给介绍一下
伊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装力量由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领袖为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军事领导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机构,由总统、两名领袖代表、司法总监、议长、军队总司令、卫队总司令、国家计划和预算组织主席及外交、内务、国防和情报部长组成。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革命卫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军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1989年7月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合并,组成松散的联合。
现役部队约51.8万人。
革命卫队:约12万人。
地面卫队:约10万人。编有1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及15~20个独立旅。装备有少量的坦克、装甲输送车和火炮。
海上卫队:约2万人。以5个岛屿为基地,装备有45艘武装小艇。岸防部队编有炮兵和地地导弹连。现统一由海军指挥。
海上陆战卫队:1个旅。
预备役部队:陆军35万人。
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仅有少量武器装备。宪兵15万人(包括边防部队),装备有“色斯纳” 185/310型飞机、AB-205/206型直升机及小艇约130艘。
驻外兵力:革命卫队驻黎巴嫩约150人;在苏丹驻有军事顾问。
伊朗陆军兵力约35万人。编有4个军部、4个装甲师、6个步兵师、1个空降旅、2个特种作战师、若干独立装甲旅和步兵旅、5个炮兵群。
主战坦克:1190辆(T-54/-55型110辆、T-59型220辆、T-62型100辆、T-72型200辆、“酋长”250辆、M-47/-48型150辆、M-60A1型160辆、T-69型200辆)。
轻型坦克:“蝎子”80辆。
装甲侦察车:EE-9型35辆。
步兵战车:БМП-1型300辆、БМП-2型100辆。
装甲输送车:550辆(БTP-50、БTP-60、M-113型)。
牵引炮:1995门(105毫米130门、122毫米650门、130毫米1000门、152毫米30门、155毫米165门、203毫米20门)。
自行炮:289门(122毫米60门、155毫米160门、170毫米9门、175毫米30门、203毫米30门)。
火箭炮:107毫米500门、122毫米155门、240毫米9门、320毫米若干门、333毫米若干门、355毫米若干门。
迫击炮:6500门(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导弹:“飞毛腿”-B/-C型约10部(导弹210枚)、CSS-8型约25部(导弹200枚)。
反坦克导弹:“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无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门。
高炮:1700门(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导弹:SA-7若干部。
飞机:77架。
直升机:共556架,其中AH-1J攻击型100架。
伊朗海军兵力1.8万人(含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
主要作战舰艇:苏制潜艇3艘、驱逐舰 1艘、护卫舰3艘、轻型护卫舰2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7艘。
登陆舰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舰只:25艘。
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飞机9架;直升机10余架,其中武装直升机9架。
海军陆战队:2个旅。
伊朗空军兵力3万人(含1.2万名防空部队)。编有9个对地攻击战斗机中队、7个战斗机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加油兼运输机中队、5个运输机中队、12个地空导弹中队。作战飞机约302架。
攻击战斗机:F-4D/E型约60架、F-5E/F型约60架、苏-24型约30架。
战斗机: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侦察机:P-3F型5架、RC-130型1架。
侦察机:RF-4E型约8架(具有作战能力)。
加油兼运输机: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运输机: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挥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猎鹰”5架、PC-6B型10架。
直升机:AB-206A型2架、贝尔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练机: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战能力。
空地导弹:“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导弹:“麻雀”、“响尾蛇”、“不死鸟”若干枚。
地空导弹:“霍克”改进型150部、“轻剑”30部、“山猫”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干部。